但是对文化是无法做出简单的肯定或否定的,这篇文章 就证明了这种尝试的难度和冒险一一作者陷入了前后矛盾的 境地。在开篇断言中国缺乏荣誉观念后,接下来作者却不停 地引用中国的经典说明如何获得荣誉,他引用《诗经·大 雅·抑》中的“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 钱穆(1895-1990) 阐明必须珍惜生命的尊严和道德的无瑕;从《孟子·离娄下》 中的“有所不为而后可以有为”和“非礼之礼,非义之义,大人弗为”中引申出为 人应洁身自爱,绝不做卑鄙之事;更从《史记·商君列传》中的名言“千人之诺诺 不如一士之谔谔”中感悟到不应贪求浮名和虚荣。这种前后矛盾的情形说明作者对 中国文化游移在肯定与否定之间,这种心态与他的知识结构和中国的现实处境有很 大关系。 五四一代的知识分子,如陈寅恪、胡适、傅斯年等都有相似的知识结构:既有深 厚的国学根基,又对“西学”相当了解,罗家伦也是这样。他生于清末一个士大夫 家庭,小时候接受了传统的中国教育,长大后在复旦公学和北京大学学习,北大毕 业后又在美国和欧洲游学了6年。沐浴着欧风美雨,他对西方现代文明激赏有加 反观积贫积弱的祖国,内心更加忧愤,所以他极力抨击传统积弊,希望中国能够学 习西方文明以摆脱困境。但是对文化是无法做出简单的肯定或否定的,这篇文章 就证明了这种尝试的难度和冒险——作者陷入了前后矛盾的 境地。在开篇断言中国缺乏荣誉观念后,接下来作者却不停 地引用中国的经典说明如何获得荣誉,他引用《诗经·大 雅·抑》中的“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 阐明必须珍惜生命的尊严和道德的无瑕;从《孟子·离娄下》 中的“有所不为而后可以有为”和“非礼之礼,非义之义,大人弗为”中引申出为 人应洁身自爱,绝不做卑鄙之事;更从《史记·商君列传》中的名言“千人之诺诺, 不如一士之谔谔”中感悟到不应贪求浮名和虚荣。这种前后矛盾的情形说明作者对 中国文化游移在肯定与否定之间,这种心态与他的知识结构和中国的现实处境有很 大关系。 五四一代的知识分子,如陈寅恪、胡适、傅斯年等都有相似的知识结构:既有深 厚的国学根基,又对“西学”相当了解,罗家伦也是这样。他生于清末一个士大夫 家庭,小时候接受了传统的中国教育,长大后在复旦公学和北京大学学习,北大毕 业后又在美国和欧洲游学了 6 年。沐浴着欧风美雨,他对西方现代文明激赏有加, 反观积贫积弱的祖国,内心更加忧愤,所以他极力抨击传统积弊,希望中国能够学 习西方文明以摆脱困境。 钱穆(1895—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