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企业的整体效率,即1+1>2。包括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亦可分为管理协同效应、财务协 同效应、经营协同效应和多元协同效应。具体形式有以下几种:①并购双方在管理能力上有 差异,并购后管理能力强的一方向管理能力弱的一方输出自己的管理能力。②并购双方在经 济上有互补性、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并购后增加收益或降低成本;③财务协同,从目标企 业来说,并购后将外部融资转化内部融资,减少融资成本,减少融资风险。从并购企业来说, 企业利用其多余的现金寻求投资机会和降低资本成本,其中典型的例子就是并购企业将高市 场份额低市场成长性的部门(金牛业务)产出的现金投资于高市场增长低市场份额的部门(明 星业务)以支持其市场份额目标,而实现利润的再增长,提升公司生命力;如果目标企业有 定的债务,并购企业还可以减少上缴税收:④多元化协同效应,并购可以实现多元化,降 低经营风险。鲍莫尔(1982)提出可竞争市场和沉淀成本理论,进一步支持效率理论。 (2)交易费用理论:科斯(1937)提出通过并购企业将企业间的外部交易转变为企业内 部的行为,通过用内部管理代替市场机制的协调,从而节约了交易费用。该理论很好地解释 了纵向并购行为的发生 (3)企业价值低估论:企业价值低估论认为,在一个完善的资本市场上,当某个企业的 价值被低估时,其他企业就可能通过收购股份来获得对该企业的控制权,从而用相对低廉的 成本完成扩张。詹姆斯·托宾(1969)提岀托宾的Q比率,该理论提供了的选择目标 企业的一种思路 (4)产业组织论:产业组织理论认为,企业的最低有效生产规模、核心技术和政府对产 业进入的限制,都可能对企业的行业进入形成产业壁垒。而企业通过对行业内原有企业的并 购,获得其生产能力、技术,可以有效地降低和消除规模、技术壁垒,规避政策限制,实现 有效进入。在国际市场上,跨国公司面临更高的产业壁垒:而政策上,东道国的产业政策对 外资进入有更多的限制,构成了更高的产业进入政策壁垒。产业组织理论从产业层次上提出 了产业壁垒也对跨国并购产生影响。 (5)垄断优势论:该理论认为企业的垄断优势和国内、国际市场的不完全性是企业对外 直接投资的决定性因素。跨国公司从事对外直接投资时,会遇到诸多障碍如语言、法律、文 化、经济制度的不同等,与东道国相比,跨国公司在这些方面处于劣势。因此,跨国公司要 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就必须拥有某种垄断优势如技术、先进管理经验、规模经济、信息、国 际声望、销售等优势,这些垄断优势足以抵消上述劣势,因此可以保证其在对外直接投资中 获取丰厚利润。 (6)获得速度的经济性理论:该观点认为企业的经济效率不仅取决于转换资源的数量, 还取决于时间和速度。跨国并购可以跨国并购可以迅速获得目标公司的生产能力、销售渠道、 研发能力等资源,在抢占先机的同时还可以防止东道国原有厂商的报复,对后期进入的其他 跨国公司构成威胁,与新建相比风险小得多。 (三)中国海外并购的动因分析 邓欢英(2006)《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动因、问题及对策》分析了四点动因;王黎明、 宋明明(208)《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动因及存在问题研究》分析了七点动因:李超(2008)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动因之探析》阐明五点:其中内容大同小异,总结他们的观点可以归纳 为如下几点 (1)品牌驱动型6 企业的整体效率,即 1+1>2。包括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亦可分为管理协同效应、财务协 同效应、经营协同效应和多元协同效应。具体形式有以下几种:①并购双方在管理能力上有 差异,并购后管理能力强的一方向管理能力弱的一方输出自己的管理能力。②并购双方在经 济上有互补性、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并购后增加收益或降低成本;③财务协同,从目标企 业来说,并购后将外部融资转化内部融资,减少融资成本,减少融资风险。从并购企业来说, 企业利用其多余的现金寻求投资机会和降低资本成本,其中典型的例子就是并购企业将高市 场份额低市场成长性的部门(金牛业务)产出的现金投资于高市场增长低市场份额的部门(明 星业务)以支持其市场份额目标,而实现利润的再增长,提升公司生命力;如果目标企业有 一定的债务,并购企业还可以减少上缴税收;④多元化协同效应,并购可以实现多元化,降 低经营风险。鲍莫尔(1982)提出可竞争市场和沉淀成本理论,进一步支持效率理论。 (2)交易费用理论:科斯(1937)提出通过并购企业将企业间的外部交易转变为企业内 部的行为,通过用内部管理代替市场机制的协调,从而节约了交易费用。该理论很好地解释 了纵向并购行为的发生。 (3)企业价值低估论:企业价值低估论认为,在一个完善的资本市场上,当某个企业的 价值被低估时,其他企业就可能通过收购股份来获得对该企业的控制权,从而用相对低廉的 成本完成扩张。詹姆斯·托宾(1969)提出托宾的 Q 比率,该理论提供了的选择目标 企业的一种思路 (4)产业组织论;产业组织理论认为,企业的最低有效生产规模、核心技术和政府对产 业进入的限制,都可能对企业的行业进入形成产业壁垒。而企业通过对行业内原有企业的并 购,获得其生产能力、技术,可以有效地降低和消除规模、技术壁垒,规避政策限制,实现 有效进入。在国际市场上,跨国公司面临更高的产业壁垒;而政策上,东道国的产业政策对 外资进入有更多的限制,构成了更高的产业进入政策壁垒。产业组织理论从产业层次上提出 了产业壁垒也对跨国并购产生影响。 (5)垄断优势论:该理论认为企业的垄断优势和国内、国际市场的不完全性是企业对外 直接投资的决定性因素。跨国公司从事对外直接投资时, 会遇到诸多障碍如语言、法律、文 化、经济制度的不同等, 与东道国相比,跨国公司在这些方面处于劣势。因此, 跨国公司要 进行对外直接投资, 就必须拥有某种垄断优势如技术、先进管理经验、规模经济、信息、国 际声望、销售等优势, 这些垄断优势足以抵消上述劣势, 因此可以保证其在对外直接投资中 获取丰厚利润。 (6)获得速度的经济性理论:该观点认为企业的经济效率不仅取决于转换资源的数量, 还取决于时间和速度。跨国并购可以跨国并购可以迅速获得目标公司的生产能力、销售渠道、 研发能力等资源,在抢占先机的同时还可以防止东道国原有厂商的报复,对后期进入的其他 跨国公司构成威胁,与新建相比风险小得多。 (三)中国海外并购的动因分析 邓欢英(2006)《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动因、问题及对策》分析了四点动因;王黎明、 宋明明(2008)《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动因及存在问题研究》分析了七点动因;李超(2008)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动因之探析》阐明五点;其中内容大同小异,总结他们的观点可以归纳 为如下几点: (1)品牌驱动型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