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第1.7节:两向量的数量积 第1.8节:两向量的向量积 第1.9节:三向量的混合积 第1.10节:三向量的双重向量积 3.重点:数量积、向量积、混合积和双重向量积的概念以及其性质,向量的线性关系与向量的 分解。 4.难点:向量积、混合积和双重向量积的概念,向量共线和共面条件,用向量法进行有关的几 何证明。 5.学时:20学时 第二章轨迹与方程(可支撑课程学习目标2、3) 1.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平面曲线、空间曲线和曲面的概念。理解曲线方程和曲面方程的各种形式的方程,球坐 标系与柱坐标系如何建立的。掌握曲线(或曲面)的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的相互转化,给出轨 迹求方程。 2.教学内容 第2.1节:平面曲线的方程 第2.2节:曲面的方程 第2.3节:空间曲线的方程 3.教学重点:曲线方程和曲面方程的各种形式的方程,曲线(或曲面)的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 的相互转化,如何根据轨迹的几何特征,写出其方程。 4.教学难点:曲线(或曲面)的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的相互转化。 5.学时:6学时 第三章平面与空间直线(可支撑课程学习目标1、2、3) 1.教学目的和要求 理解平面的法向量、离差,直线的方向向量、方向角、方向余弦和方向数,异面直线的距 离和公垂线的概念。掌握两平面相交、平行、重合的条件,直线与平面相交、平行以及直线在 平面上的条件,直线与直线异面、共面、相交、平行、垂直、重合的条件。会求平面的点法 式、截距式和一般式的方程,直线的坐标式参数、对称式和一般式的方程,以及直线的一般式 方程与对称式方程的相互转化,点到平面的距离,点与平面的离差,点到直线的距离,两平面 的夹角,直线与平面的夹角,两直线的夹角,两异面直线的距离与公垂线方程,平面束中的一 个平面的方法。第 1.7 节:两向量的数量积 第 1.8 节:两向量的向量积 第 1.9 节:三向量的混合积 第 1.10 节:三向量的双重向量积 3 . 重点:数量积、向量积、混合积和双重向量积的概念以及其性质,向量的线性关系与向量的 分解。 4 . 难点:向量积、混合积和双重向量积的概念,向量共线和共面条件,用向量法进行有关的几 何证明。 5 . 学时:20 学时 第二章 轨迹与方程(可支撑课程学习目标 2、3) 1 . 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平面曲线、空间曲线和曲面的概念。理解曲线方程和曲面方程的各种形式的方程,球坐 标系与柱坐标系如何建立的。掌握曲线(或曲面)的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的相互转化,给出轨 迹求方程。 2 . 教学内容 第 2.1 节:平面曲线的方程 第 2.2 节:曲面的方程 第 2.3 节:空间曲线的方程 3 . 教学重点:曲线方程和曲面方程的各种形式的方程,曲线(或曲面)的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 的相互转化,如何根据轨迹的几何特征,写出其方程。 4 . 教学难点:曲线(或曲面)的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的相互转化。 5 . 学时:6 学时 第三章 平面与空间直线(可支撑课程学习目标 1、2、3) 1 . 教学目的和要求 理解平面的法向量、离差,直线的方向向量、方向角、方向余弦和方向数,异面直线的距 离和公垂线的概念。掌握两平面相交、平行、重合的条件,直线与平面相交、平行以及直线在 平面上的条件,直线与直线异面、共面、相交、平行、垂直、重合的条件。会求平面的点法 式、截距式和一般式的方程,直线的坐标式参数、对称式和一般式的方程,以及直线的一般式 方程与对称式方程的相互转化,点到平面的距离,点与平面的离差,点到直线的距离,两平面 的夹角,直线与平面的夹角,两直线的夹角,两异面直线的距离与公垂线方程,平面束中的一 个平面的方法。 3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