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还来自于土地和云之间的空间。它们有着黄铜一样 ②“文革”时期叶弥随父母下乡,“很奇怪,我一方面经历 细致而温柔的质地,也象黄铜一样沉重和波澜不着不安,眼睛里全是乡下穷人无奈的生活。但另一方面,在心灵 惊。(《桃花渡》) 最深的地方,往往只留着一些美好的东西。我想,这就是人对自 读上面这样的文字,我总会心生敬意:这位叙述身的本能的浇灌,这就是人之初性本善吧。“见叶弥:《人心 者、以及叙述者背后的这位作家,真是静得下心来。因为是世上最顽强的东西》,数长篇小说选200年第4期。 心静,所以“黄瓜边上,坐了三个小时”,对自然万物潜滋 ③李静语,转引自曾于里:《忧伤的“伪治愈”》,载《文学 报》2012年11月15日 暗长的生机致以“喜悦和惊奇”;因为心静,所以目光舍 ④赵园:《艰难的选择》,220页,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年 不得略过秧田、白鹭和天空中的停云,山野川林中任何版 些微的光影、气息,皆可领受,这是一个人在“静”中的格 ⑤村上春树将这类人物形象概括为“可变的存在”。见村 物与修行。“静”字的古义,远比我们今人想象得丰富。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中文版序言”,见《海边的卡夫卡》, 《说文》“段注”中这样来解释“静”字:“采色详审得其宜林少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年版 谓之静。考工记言画缋之事是也。分布五色,疏密有章 ⑥莱昂内尔·特里林:《约翰·多斯·帕索斯的美国》,见 则虽绚烂之极,而无泱涊不鲜,是曰静。人心审度得宜,《知性乃道德职责》,7页,严志军、张沫译,译林出版社2011年 言一事必求理义之必然,则虽鲧劳之极而无纷乱,亦版 曰静。”我的一位朋友于是感喟:“原来旧时所谓的安静 ⑦DH劳伦斯语,转引自莱昂内尔·特里林:《关于罗伯 与平静,都要有绚烂和复杂作为底子才好,因为静’字特·弗罗斯特的演讲》,见《知性乃道德职责》,379页,严志军 中尚且还有一个争’字,它是要在世间的绚烂和复杂中 张沫译,译林出版社2011年版 ⑧洪治纲:《轻逸的叙事与南方的智慧》,载《百花洲》 奋力争来的。这当然很难,所以才有“桃花难画,因要画 003年第2期 得它静’的讲法,也就好比维特根斯坦面对GE.摩尔孩 ⑨卡尔维诺:《美国讲稿》,见《卡尔维诺文集》第5卷, 子股单纯时的不以为然,因为那不是一个人后天为之31932页,萧天佑译,译林出版社200年版 拼争的单纯,而是出自先天的免于诱惑’。”这番意思真 ⑩值得留意的是,有批评家曾指出叶弥笔下的“反女性 好。我也喜欢《论语·八佾》中“绘事后素”四个字,各种版意识”,见林舟、齐红:《叶弥小说简论》,载《钟山》2002年第3期 本的注疏看过一些,似乎也无定解。我就断章取义地猜 ①路翎:《我与胡风》,见《胡风路翎文学书简》,6、7页,安 测,其中多少有遍采五色之后始归于朴素的意思吧。朋徽文艺出版社1994年 友拈出这个“静”字,原是想解释谢宣城的名句,我还是 2林舟:《招魂的写作一一对叶弥近年小说的一种读 照引如下: 解》,载《当代作家评论》008年第3期 如果说“余霞散成绮”堪比人世间可以目睹的 舒允中:《不同形式的精神介入:路翎的短篇小说》,见 绚烂繁华,那么,“澄江静如练”其实只是一种存在《内线号手:七月派的战时文学活动》,125页,上海三联书店 于心底的相信,相信存在一个更为阔大圆满的宇 2010年版。曾有研究者在将叶弥纳入文学史谱系时,提到了残 雪,这是有道理的。不过这两位作家之间有一个重大区别:残 宙,在那里,一切都不会被毁灭,一切只是从水面静雪擅长以幻想怪诞的手法来营造一个反常情境(“山上的小 静消失。 屋”,但是叶弥从来就执着于日常生活,她勘探的是日常生活 叶弥这些写花码头镇的篇章,并不是删繁就现实下人受压抑的心理状况。这一点和路翎一致。 简,而是从“世间的绚烂和复杂中”奋力为自己争来 1胡风:《一个女人和一个世界—序〈饥饿的郭素 份简静,“绘事后素”,终于见得光明喜乐。风雨如娥)》,见《胡风全集》第3卷,99页,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晦,也曾心累神劳,但也并不就是转身闭上眼睛 ⑤胡风曾这样描述路翎创作的意义:“在路翎君这里,新 是努力修习、调整身心,安放好自己,迎向那个见文学里面原已存在了的某些人物得到了不同的面貌,而现实 己、见人、见天地的瞬间 人生早已向新文学要求分配座位的另一些人物,终于带着活 我看见了黄得耀眼的黄昏里,一只手摇的小的意欲登场了。”胡风:《一个女人和一个世界—序《饥饿的 渡船,上面坐着一个人。我的心中又开始荡漾着爱郭素娥》,《胡风全集》(3),100页,湖北人民出版社199年。 情的愉悦。淡淡的愉悦,然而是纯正的。…(《桃花 ⑩0卡尔维诺:《美国讲稿》,见《卡尔维诺文集》第5卷 萧天佑译,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 渡》)■ 0普实克:《普实克中国现代文学论文集》,5页,李燕乔 等译,湖南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⑩8陈晓明:《世界性、浪漫主义与中国小说的道路》,载 ①本文中括号内标明的年份,一般是指叫弥该作品的发《文艺争鸣》2010年12月号 表时间 绿色批评/□03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