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对于传播学期刊,我们采用分层抽样,首先确定各类别的比例和份额,然后在每类中从入围 年数在9年及以上且2011年仍在目录的期刊中,抽出影响因子最前列的期刊,以此实现全面性与 代表性的有机统一。口为了与过往研究结果进行比较,我们补充了6本全球综合类期刊,组成28 本传播学代表性期刊。 对于相关学科期刊,我们以与传播学科的相关性及影响因子为标准,抽取了17本代表性刊 物,包括传播学四大渊源学科(社会心理学、政治学、社会学和信息科学)期刊各2本,语言 学、法学、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组织研究)、商业研究、公共政策、公共卫生等8个相关 领域期刊各1本,以及自然科学期刊1本。 我们选取2002年、2005年、2008年和2011年的引证数据,分别代表2000年代的前期、中期、 后期和2010年代的前期;在此基础上,以四年平均值反映此一阶段的总体情况。 (三)变量测量与数据处理 1、传播学SSCI期刊的基本情况 包括历年传播学SSCI期刊的数量、名录;历年传播学和四大渊源学科、传播学分类和所有期 刊的影响因子;SSCI对期刊的多类目划分情况 2、传播学SSC期刊的分类 我们将每本传播学SSCI期刊划入上述19个小类中的唯一一个。两位作者进行了编码 性 chs alph 3、传播学SSc期刊的引证情况 我们根据样本期刊在抽样年度的引用与被引次数,制成传播学内部“期刊一期刊”互引矩阵 与传播学与其他学科“期刊一期刊”互引矩阵。 为了清楚反映传播学与外部学科的关系,我们计算传播学引用外部学科的次数与其被外部学 科引用次数的比值。比值大于1,表示传播学引用该学科的次数超过该学科引用传播学的次数 即“进口多出口少”,越大则关系越悬殊;反之,比值介于0和1之间则表示“进口少出口多” 越接近0关系越悬殊 4、传播学SSC期刊的引证网络 依据上述两个互引矩阵,可以构成一个传播学内部互引网络(以下简称“内部网”)与一个 传播学外部互引网络(以下简称“外部网”)。为了深入探析传播学的内部结构,我们按三个大 类的划分,将内部网再划成“综合网”、“分类网”、“交叉网”三个子网进行比较分析;为了 清晰刻画学科之间的互动关系,在分析传播学外部网络时,我们去除传播学内部互引及四大渊源 学科各自2本期刊间的互引。 在节点层面,我们测量出度中心度、入度中心度和中间中心度三个指标,以衡量期刊的重要 程度。一本期刊的入度中心度高,表明它被其他期刊大量引用,可认定为传播学重要期刊;中间 中心度是反映一本期刊学科交叉性的指标( Leydesdorff,2007),中间中心度高的期刊,扮演 着不同流派或取向研究之间“桥梁”的角色 在整体网层面,我们测量其密度、平均距离、中心势和“中心一边缘”结构四个指标。密度 刻画了网络的稠密程度,反映期刊间知识流动的频繁程度,测量密度时使用二值化后的数据;平 均距离指任意两本期刊之间的平均最短路径(捷径)的长度,反映期刊间联系的紧密程度;中心 势包括出度中心势和入度中心势,反映网络的集中趋势;“中心一边缘”结构描绘网络的内部秩 序。对于内部网,我们还寻找其凝聚子群,以发现传播学内部的知识聚落。 本文使用 Ucinet6.0软件进行上述分析,并运用其 Netdraw组件将分析结果可视化 (Borgatti, Everett Freeman, 2002) C1994-2013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80 对于传播学期刊,我们采用分层抽样,首先确定各类别的比例和份额,然后在每类中从入围 年数在9年及以上且2011年仍在目录的期刊中,抽出影响因子最前列的期刊,以此实现全面性与 代表性的有机统一。[1]为了与过往研究结果进行比较,我们补充了6本全球综合类期刊,组成28 本传播学代表性期刊。 对于相关学科期刊,我们以与传播学科的相关性及影响因子为标准,抽取了17本代表性刊 物,包括传播学四大渊源学科(社会心理学、政治学、社会学和信息科学)期刊各2本,语言 学、法学、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组织研究)、商业研究、公共政策、公共卫生等8个相关 领域期刊各1本,以及自然科学期刊1本。 我们选取2002年、2005年、2008年和2011年的引证数据,分别代表2000年代的前期、中期、 后期和2010年代的前期;在此基础上,以四年平均值反映此一阶段的总体情况。 (三)变量测量与数据处理 1、传播学SSCI期刊的基本情况 包括历年传播学SSCI期刊的数量、名录;历年传播学和四大渊源学科、传播学分类和所有期 刊的影响因子;SSCI对期刊的多类目划分情况。 2、传播学SSCI期刊的分类 我们将每本传播学SSCI期刊划入上述19个小类中的唯一一个。两位作者进行了编码,一致性 系数Cronbach's Alpha=.884。 3、传播学SSCI期刊的引证情况 我们根据样本期刊在抽样年度的引用与被引次数,制成传播学内部“期刊—期刊”互引矩阵 与传播学与其他学科“期刊—期刊”互引矩阵。 为了清楚反映传播学与外部学科的关系,我们计算传播学引用外部学科的次数与其被外部学 科引用次数的比值。比值大于1,表示传播学引用该学科的次数超过该学科引用传播学的次数, 即“进口多出口少”,越大则关系越悬殊;反之,比值介于0和1之间则表示“进口少出口多”, 越接近0关系越悬殊。 4、传播学SSCI期刊的引证网络 依据上述两个互引矩阵,可以构成一个传播学内部互引网络(以下简称“内部网”)与一个 传播学外部互引网络(以下简称“外部网”)。为了深入探析传播学的内部结构,我们按三个大 类的划分,将内部网再划成“综合网”、“分类网”、“交叉网”三个子网进行比较分析;为了 清晰刻画学科之间的互动关系,在分析传播学外部网络时,我们去除传播学内部互引及四大渊源 学科各自2本期刊间的互引。 在节点层面,我们测量出度中心度、入度中心度和中间中心度三个指标,以衡量期刊的重要 程度。一本期刊的入度中心度高,表明它被其他期刊大量引用,可认定为传播学重要期刊;中间 中心度是反映一本期刊学科交叉性的指标(Leydesdorff,2007),中间中心度高的期刊,扮演 着不同流派或取向研究之间“桥梁”的角色。 在整体网层面,我们测量其密度、平均距离、中心势和“中心—边缘”结构四个指标。密度 刻画了网络的稠密程度,反映期刊间知识流动的频繁程度,测量密度时使用二值化后的数据;平 均距离指任意两本期刊之间的平均最短路径(捷径)的长度,反映期刊间联系的紧密程度;中心 势包括出度中心势和入度中心势,反映网络的集中趋势;“中心—边缘”结构描绘网络的内部秩 序。对于内部网,我们还寻找其凝聚子群,以发现传播学内部的知识聚落。 本文使用Ucinet 6.0软件进行上述分析,并运用其Netdraw组件将分析结果可视化 (Borgatti, Everett & Freeman,2002)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