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要的畜牧业产业基地之一。 (二)旱作物灌溉两熟制 多熟制是人多地少的一些发展中国家的重要农作制,在东亚、南亚、东南亚尤为重要。 在国际学术界对农业或农作制分类时往往重西方轻东方,对集约度很高的多熟制往往熟视无 睹。实际上多熟制涉及世界上110以上的耕地和几乎近一半的人口。 旱作两熟制指的是在一块土地(非水田)上一年播种收获两次旱作物(非水田作物)的作 法。主要分布在暖温带一亚热带地区,多数在亚洲,其次是埃及,拉丁美洲、非洲、北美、 欧洲也有少量存在。在冬凉夏热地区,上茬为喜凉作物,以小麦为主,还有马铃薯、大麦、 油菜、蔬菜等,下茬为喜温作物,如棉花、玉米、甘薯、大豆、花生等。在冬暖夏热的地方, 上茬可种植玉米、甘薯、大豆、菸草等喜温作物,下茬则种植棉花、玉米、高粱、甘薯等喜 暖热作物。旱作物两熟制主要分布在人口多、热量较丰富的地方,一般≥10℃积温要求在 4000℃以上。在3000℃~4000℃之间可实行套种两熟。多数实行灌溉,这是与一熟制相区 别的重要条件之一。少数分布在非灌溉的降水量较多的地方。两熟的种植方式多样。主要是 前作物收获后播种后作物,其次是在前作物生长后期套种后茬作物。此外,还有一种长短生 长期作物结合的办法。例如,印度广泛分布的木豆与高粱生长期长短作物问作,木豆与高粱 在春天4月初同时播种,高粱生长快,3个月收获后木豆随之茂盛长了起来,一直延续到9~ 10月份收获。这实际上也是一种套种两熟制。 (三)水田多熟制 水田多熟制指的是在水田上实行一年两熟或三熟制,绝大部分进行人工灌溉。主要分布 在亚热带热带湿润多雨季风气候的低地,以中国东南部、印度和东南亚为主,其面积为0.5 亿hm左右。水田多熟制是世界上集约化程度最高的农作制,它的主要特点如下。 第一,集中分布在亚洲东南部的低地水田(paddy)上,中心作物是水稻。世界上水稻面 积2000年达1.54亿hm2,其面积绝大部分(90%)都在亚洲,其中,中国占20%,印度占29%。 除了一些水源不足的地区外,在亚洲东南部稻田上广泛实行二熟制或三熟制。据Darlymple 在20世纪70年代研究,当时在印度、印尼、巴基斯坦、孟加拉、菲律宾、缅甸等国家,种 植指数在120%~130%之间,而稻田的种植指数更高,如印度4230万hm2稻田复种率达 60%。稻田中双季稻的比例为10一20%之间,印度为20%,斯里兰卡高达45%。 第二,集约度高。与旱作两熟相比,稻田多熟制的集约度更高。几乎是一年四季农田上 都有作物存在,水稻本身是劳动集约型的作物,除劳力外,还需投入较多的水、肥、良种与 相应的资金,当然它的产出也更高。相对地讲,稻田上机械化程度较低,目前正在发展中。 一般农户在从事种植业的同时,常饲养少数猪、牛、禽或水塘养鱼。以自给经济为主兼有部 分商品输出。 第三,多种种植模式:①旱作一水稻两熟制:主要分布在年降水量较少地区(800~ 1200mm)。上茬为喜凉的小麦、大麦、马铃薯、油菜或豆类(鹰嘴豆、豌豆、山黧豆、小扁 豆等),下茬为移栽水稻。分布于中国的江淮平原、江汉平原、四川盆地、西南高原、印度 的北部、尼泊尔低谷、巴基斯坦、孟加拉西北。在冬季暖热的地区有喜温旱作物一水稻两熟 制。如水稻与棉花、芝麻、花生间木豆一年两熟。②双季稻制:在温暖多雨黏重土壤低地双 季稻有广泛的分布。如中国的华中、华南、印度南部的喀拉拉邦、泰米尔纳杜邦、安得拉邦、 迈索尔邦和恒河三角洲、越南的红河三角洲和湄公河三角洲、菲律宾、印尼、斯里兰卡。③ 稻田三熟制:在同一块稻田上一年内接连种植三季水旱作物。包括双季稻加旱作(绿肥作物、 麦类、油菜、蔬菜、蚕豆等)的二水一旱制,单季早、中稻加二季旱作物的一水二旱制以及 三季水稻制。 (四)东方型小规模现代集约制 亚洲一些国家或地区,人多地少、农户规模窄小,如何走向农业现代化?农作制如何适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