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1.熟悉案情 2.确定本案的民事纠纷的性质 3.确定双方当事人 4.根据案情分析享有诉权的条件 5,确定本案当事人提起的诉的类型 实验性质:综合设计性实验 实验学时:2 实验目的与要求: (1)熟悉民事诉讼法关于诉权和诉的相关理论知识 (2)结合案例,运用相关理论分析诉权的主体及其享有诉权的条件: (3)掌握不同类型的诉 实验条件:多媒体 研究与思考: 1,立法为什么试予公民诉权? 2.享有诉权须具备哪些条件? 3.如何区分诉的种类? 实验项目 实验名称:当事人制度 实验内容 一、实验原理 民事诉讼当事人,简称当事人,是指因民事权利义务发生争议,以自己的名义进 行诉讼,要求法院行使民事审判权的人及其相对人。具有以下特征:1.以自己的名 义进行诉讼,这是确定当事人的一个基本标准:2.民事权利义务发生争执是作为民 事诉讼当事人的起因:3,能够引起民事诉讼程序发生、变更或消灭。在不同的诉讼 程序中,当事人的称谓有所不同。第一审程序中称为原告和被告,第二审程序中称为 上诉人和被上诉人,再审程序中,适用第一审程序再审的称为原审原告和原审被告: 适用第二审程序再审的称为上诉人和被上诉人。 (一)当事人的诉讼权利能力和诉讼行为能力 民事诉讼权利能力,又称“当事人能力”,是指能够成为民事诉讼当事人,享有 民事诉讼权利和承担民事诉讼义务的法律上的资格。自然人的诉讼权利能力从出生开 始享有,到死亡时终止。法人(企业法人、机关法人、事业单位法人和社会团体法人) 和其他组织的讼权利能力始于依法成立、终于其终止。 民事诉讼行为能力,简称诉讼行为能力,又称诉讼能力,是指当事人亲自进行诉 讼活动,以自己的行为行使诉讼权利和承担诉讼义务的法律上的资格。自然人作为诉 讼当事人时,才可能发生无诉讼行为能力问题,法人和其他组织不存在无诉讼行为能 33 1.熟悉案情 2.确定本案的民事纠纷的性质 3.确定双方当事人 4.根据案情分析享有诉权的条件 5.确定本案当事人提起的诉的类型 实验性质:综合设计性实验 实验学时:2 实验目的与要求: (1)熟悉民事诉讼法关于诉权和诉的相关理论知识 (2)结合案例,运用相关理论分析诉权的主体及其享有诉权的条件; (3)掌握不同类型的诉 实验条件:多媒体 研究与思考: 1.立法为什么赋予公民诉权? 2.享有诉权须具备哪些条件? 3.如何区分诉的种类? 实验项目二 实验名称:当事人制度 实验内容: 一、实验原理 民事诉讼当事人,简称当事人,是指因民事权利义务发生争议,以自己的名义进 行诉讼,要求法院行使民事审判权的人及其相对人。具有以下特征: 1.以自己的名 义进行诉讼,这是确定当事人的一个基本标准;2.民事权利义务发生争执是作为民 事诉讼当事人的起因;3.能够引起民事诉讼程序发生、变更或消灭。在不同的诉讼 程序中,当事人的称谓有所不同。第一审程序中称为原告和被告,第二审程序中称为 上诉人和被上诉人,再审程序中,适用第一审程序再审的称为原审原告和原审被告; 适用第二审程序再审的称为上诉人和被上诉人。 (一)当事人的诉讼权利能力和诉讼行为能力 民事诉讼权利能力,又称“当事人能力”,是指能够成为民事诉讼当事人,享有 民事诉讼权利和承担民事诉讼义务的法律上的资格。自然人的诉讼权利能力从出生开 始享有,到死亡时终止。法人(企业法人、机关法人、事业单位法人和社会团体法人) 和其他组织的讼权利能力始于依法成立、终于其终止。 民事诉讼行为能力,简称诉讼行为能力,又称诉讼能力,是指当事人亲自进行诉 讼活动,以自己的行为行使诉讼权利和承担诉讼义务的法律上的资格。自然人作为诉 讼当事人时,才可能发生无诉讼行为能力问题,法人和其他组织不存在无诉讼行为能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