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通州市2009届高三年级查漏补缺专项检测语文参考答案 、语言文字运用(15分) 3.①制取原料气:②进行催化反应;③提质(深度)加工。(第一点1分;第二、第 点每点2分) 4.答案示例:(1)把真实想法埋在心底,对身体不好,人家会说你城府太深,工于心计, 人还是坦荡点好 (2)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谁都有说错的时候,说错了,改了就好。(3殊不知,难得糊涂 往往是处理同事间纠纷和矛盾的最佳良方。(4)前边就是胡同了,就要无路可走了,还在把别 人的批评当耳边风,有你吃亏的那一天。(答案①要指出原来的短语的意思缺陷,②表明自 己的主张,③语句通顺) 文言文阅读(19分) 5.C(辟:屏退。根据上下文语意推断,卓茂并没有“躲避”的意思,只是不愿扩大 知情的范围) 6.B(注意题目要求的限制:“直接”表现“宽仁恭爱”的一项) 7.A(卓茂指责告发者为“敝人”,是因为他感到这种告发行为不妥当不高尚:“觉得 告发者的行为如同禽兽”之说不符合文意) 8.(10分) (1)大凡人之所以比禽兽尊贵,是因为有仁爱之心,懂得互相恭敬地侍奉(对待)。(3分。 一句1分) (2)唯独你不想(要)学习这些,难道能高飞远走,不住在人间吗?(3分。一句1分) 3)这一大门之内(在这衙门之内),小错可以判罪(论罪),大恶可以杀头啊。暂且回家 想想其中道理吧!(4分。一句1分) 三、古诗鉴赏(10分) 9.(1)从听觉和视觉两个角度写出了一幅凄清哀婉、岑寂冷隽的秋光图。(2分,只要答 出两个角度即给2分)表现了久客异乡、思盼归家但又身不由己的思绪。(2分)反衬或对 比。(1分)。(2)①倦意官场(或被名利所缚),寄寓人在旅途的感叹:②对无拘无束的百 姓生活的留恋与向往之情:③历经沧桑后欲寄情山水(或:心归自然)而不得的痛苦之情。 (一点2分,三点全答到得5分,意思对即可)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0.(1)总角之宴(2)百草丰茂(3忧谗畏讥(4)只是当时已惘然(5)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 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6)天行健君子以厚德载物 五、文学类文本阅读(23分) 抓住了金铃子最具特色的身体部位(后腿);静态描写(或:细节描写):运用比喻 的修辞手法:写出了作者对金铃子的喜爱之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语言优美,极富感染 力。(答到五点即给5分) 12.①诗中的蟋蟀在寒寂之时还有避难之所,这与上文的金铃子的境遇构成对比:②引 发下文作者对金铃子命运的思考;③丰富了文章的文化内涵(或:增添了文采),令人深思。 (一点2分,意思对即可) 13.①对弱者的同情:②对弱者的顽强抗争的敬佩;③对弱者逃离别人帮助的伤感:④ 文明的进程不能以牺牲弱者为代价。(一点2分,答到三点意思对即给6分 4.①文中的金铃子其实就是弱者的化身,他们是美丽的(或:有着美好的心灵);② 他们面对苦难不寄希望于别人的帮助,而是自我拯救,他们是善良的:③在文明的进程中已 经没有了他们的位置,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逃离;④作者强烈期盼人与人要和谐相处:⑤表 达作者的忧患意识。(一点2分,答到三点意思对即给6分) 第1页共2页第 1 页 共 2 页 通州市 2009 届高三年级查漏补缺专项检测语文参考答案 一、语言文字运用(15 分) 1.C 2.B 3.①制取原料气;②进行催化反应;③提质(深度)加工。(第一点 1 分;第二、第三 点每点 2 分) 4.答案示例:⑴把真实想法埋在心底,对身体不好,人家会说你城府太深,工于心计, 人还是坦荡点好。 ⑵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谁都有说错的时候,说错了,改了就好。⑶殊不知,难得糊涂 往往是处理同事间纠纷和矛盾的最佳良方。⑷前边就是胡同了,就要无路可走了,还在把别 人的批评当耳边风,有你吃亏的那一天。(答案①要指出原来的短语的意思缺陷,②表明自 己的主张,③语句通顺) 二、文言文阅读(19 分) 5.C(辟:屏退。根据上下文语意推断,卓茂并没有“躲避”的意思,只是不愿扩大 知情的范围) 6.B(注意题目要求的限制:“直接”表现“宽仁恭爱”的一项) 7.A(卓茂指责告发者为“敝人”,是因为他感到这种告发行为不妥当不高尚;“觉得 告发者的行为如同禽兽”之说不符合文意) 8.(10 分) ⑴大凡人之所以比禽兽尊贵,是因为有仁爱之心,懂得互相恭敬地侍奉(对待)。(3 分。 一句 1 分) ⑵唯独你不想(要)学习这些,难道能高飞远走,不住在人间吗?(3 分。一句 1 分) ⑶这一大门之内(在这衙门之内),小错可以判罪(论罪),大恶可以杀头啊。暂且回家 想想其中道理吧!(4 分。一句 1 分) 三、古诗鉴赏(10 分) 9.⑴从听觉和视觉两个角度写出了一幅凄清哀婉、岑寂冷隽的秋光图。(2 分,只要答 出两个角度即给 2 分)表现了久客异乡、思盼归家但又身不由己的思绪。(2 分)反衬或对 比。(1 分)。 ⑵①倦意官场(或被名利所缚),寄寓人在旅途的感叹;②对无拘无束的百 姓生活的留恋与向往之情;③历经沧桑后欲寄情山水(或:心归自然)而不得的痛苦之情。 (一点 2 分,三点全答到得 5 分,意思对即可) 四、名句名篇默写(8 分) 10.⑴总角之宴 ⑵百草丰茂 ⑶忧谗畏讥 ⑷只是当时已惘然 ⑸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 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⑹天行健 君子以厚德载物 五、文学类文本阅读(23 分) 11.抓住了金铃子最具特色的身体部位(后腿);静态描写(或:细节描写);运用比喻 的修辞手法;写出了作者对金铃子的喜爱之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语言优美,极富感染 力。(答到五点即给 5 分) 12.①诗中的蟋蟀在寒寂之时还有避难之所,这与上文的金铃子的境遇构成对比;②引 发下文作者对金铃子命运的思考;③丰富了文章的文化内涵(或:增添了文采),令人深思。 (一点 2 分,意思对即可) 13.①对弱者的同情;②对弱者的顽强抗争的敬佩;③对弱者逃离别人帮助的伤感;④ 文明的进程不能以牺牲弱者为代价。(一点 2 分,答到三点意思对即给 6 分) 14.①文中的金铃子其实就是弱者的化身,他们是美丽的(或:有着美好的心灵);② 他们面对苦难不寄希望于别人的帮助,而是自我拯救,他们是善良的;③在文明的进程中已 经没有了他们的位置,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逃离;④作者强烈期盼人与人要和谐相处;⑤表 达作者的忧患意识。(一点 2 分,答到三点意思对即给 6 分)
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