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第二节广府、福佬、客家乡村聚落及其文化景观的比较 1.主要内容 该节主要介绍广府、福佬、客家地区农村聚落文化景观的主要特点。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广府系聚落民居以梳式布局为主,三间两廊屋是广府地区最主要居住形式:客 家系聚落布局以组团式为主,楼和围龙屋最能体现客家建筑特色“爬狮”和“四点 金”是潮汕民居最典型的屋式。 第三节城市聚落及其文化景观 1.主要内容 该章主要介绍岭南文化地理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研究范围。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本课程提到的岭南范围仅包括今天的广东省和海南省。 公元前214年为广州市律城之始。 南越国统治时期,番禺城有了很大发展,全城周长约10里,比任嚣城扩大一 倍,史称“赵佗城”。 公元前111年,汉武帝派兵平定南越时,楼船将军杨仆放火攻城,赵佗城毁于 战火。广信成为“岭南要地”,为岭南首府。 公元217年,交州刺史步骘认为“佗旧治处,负山带海”,为“海岛膏腴之地, 宜为都邑”,于是把交州治从广信迁到番禺,史称“步骘城”,位于赵佗城旧址。 唐代广州为广州都督府,是岭南道的道治与都督府治所在地。宋代广州为广东 东路治,是广州建城重要时期,修筑中城、东城和西城。明清时期广州向南扩张,增 建雁翅城。 (三)思考与实践 1.广州历史上西关大屋,为什么多数不复存在?以及传统的客家围龙屋、潮 汕地区的四马拖车与百鸟朝凰等为什么保留下来的也较少? 2.如何保留和发扬岭南地区传统建筑文化? 3.你认为,如何继承和发扬广州城市建筑文化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以讲授为主,结合课堂讨论、作业等形式。 第五章宗教文化景观与地理分布 (一)目的与要求 1.使学生学握佛教在岭南的发展以及佛教文化景观空间分布: 2.使学生掌握道教在岭南的发展及其文化景观空间分布: 3.使学生了解伊斯兰教在岭南的发展及其文化景观空间分布: 5 第二节 广府、福佬、客家乡村聚落及其文化景观的比较 1.主要内容 该节主要介绍广府、福佬、客家地区农村聚落文化景观的主要特点。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广府系聚落民居以梳式布局为主,三间两廊屋是广府地区最主要居住形式;客 家系聚落布局以组团式为主,楼和围龙屋最能体现客家建筑特色;“爬狮”和“四点 金”是潮汕民居最典型的屋式。 第三节 城市聚落及其文化景观 1.主要内容 该章主要介绍岭南文化地理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研究范围。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本课程提到的岭南范围仅包括今天的广东省和海南省。 公元前 214 年为广州市建城之始。 南越国统治时期,番禺城有了很大发展,全城周长约 10 里,比任嚣城扩大一 倍,史称“赵佗城”。 公元前 111 年,汉武帝派兵平定南越时,楼船将军杨仆放火攻城,赵佗城毁于 战火。广信成为“岭南要地”,为岭南首府。 公元 217 年,交州刺史步骘认为“佗旧治处,负山带海”,为“海岛膏腴之地, 宜为都邑”,于是把交州治从广信迁到番禺,史称“步骘城”,位于赵佗城旧址。 唐代广州为广州都督府,是岭南道的道治与都督府治所在地。宋代广州为广东 东路治,是广州建城重要时期,修筑中城、东城和西城。明清时期广州向南扩张,增 建雁翅城。 (三)思考与实践 1.广州历史上西关大屋,为什么多数不复存在?以及传统的客家围龙屋、潮 汕地区的四马拖车与百鸟朝凰等为什么保留下来的也较少? 2.如何保留和发扬岭南地区传统建筑文化? 3.你认为,如何继承和发扬广州城市建筑文化?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以讲授为主,结合课堂讨论、作业等形式。 第五章 宗教文化景观与地理分布 (一)目的与要求 1.使学生掌握佛教在岭南的发展以及佛教文化景观空间分布; 2.使学生掌握道教在岭南的发展及其文化景观空间分布; 3.使学生了解伊斯兰教在岭南的发展及其文化景观空间分布;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