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文化地理》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082472 课程名称:岭南文化地理 英文名称:Cultural Geography of Lingnan 课程类别:全院选修课 兴 时:32 学 分:2 适用对象:全体学生 考核方式:开卷 先修课程: 二、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一门全院性的选修课程,属于区域文化地理的分支学科,主要研究岭南 文化景观空间分布学科。其主要内容包括岭南文化形成的地理因素,岭南文化起源、 发展和传播,聚落与文化景观,宗教文化景观与地理分布,风俗文化景观与群落,方 言文化景观与群落,地名文化探源,文化区划等。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一方面使学生 了解岭南文化的发展历史和文化景观的空间分布,从而激发爱乡的热情,增强区域的 自豪感:更重要的是了解岭南文化空间分布的基础上,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据,继承和发扬优秀岭南文化。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课程性质:全院性的选修课 教学目的: 1,了解岭南文化地理形成的自然地理因素和人文地理因素: 2.使学生了解岭南文化创造的因素和过程,掌握它的起源、变异、演进和扩散, 在各阶段的特点和规律: 3.掌握聚落和建筑文化、方言、风俗、宗教、地名、人才等文化景观的渊源、 演变、现状特点与地域分布规律等; 4.了解岭南文化分区的主要原则和划分的方法,掌握各个文化区的主要差异和 主要特点: 5.了解岭南文化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历史演变过程,能够分析不同活动方式的 后果,总结其利弊得失、经验和教训
1 《岭南文化地理》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082472 课程名称:岭南文化地理 英文名称:Cultural Geography of Lingnan 课程类别:全院选修课 学 时:32 学 分:2 适用对象:全体学生 考核方式:开卷 先修课程: 二、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一门全院性的选修课程,属于区域文化地理的分支学科,主要研究岭南 文化景观空间分布学科。其主要内容包括岭南文化形成的地理因素,岭南文化起源、 发展和传播,聚落与文化景观,宗教文化景观与地理分布,风俗文化景观与群落,方 言文化景观与群落,地名文化探源,文化区划等。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一方面使学生 了解岭南文化的发展历史和文化景观的空间分布,从而激发爱乡的热情,增强区域的 自豪感;更重要的是了解岭南文化空间分布的基础上,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据,继承和发扬优秀岭南文化。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课程性质:全院性的选修课 教学目的: 1.了解岭南文化地理形成的自然地理因素和人文地理因素; 2.使学生了解岭南文化创造的因素和过程,掌握它的起源、变异、演进和扩散, 在各阶段的特点和规律; 3.掌握聚落和建筑文化、方言、风俗、宗教、地名、人才等文化景观的渊源、 演变、现状特点与地域分布规律等; 4.了解岭南文化分区的主要原则和划分的方法,掌握各个文化区的主要差异和 主要特点; 5.了解岭南文化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历史演变过程,能够分析不同活动方式的 后果,总结其利弊得失、经验和教训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绪论 (一)目的与要求 1.使学生了解龄南文化地理在地理学中位置: 2.了解文化地理学研究对象,掌握龄南文化地理学研究对象: 3.了解文化地理学研究内容以及本课程岭南文化地理学研究内容 4.掌握本课程岭南文化地理研究范围。 (二)教学内容 1.主要内容 该章主要介绍岭南文化地理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研究范围。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文化景观:美国学者苏尔(Casl·0·Sawse)在1927年发表的《文化地理的新 进展》一文中首次提出文化景观的概念。他认为文化景观是附加在自然景观上的人类 活动形态。在地理学中,景观一般也分成两类,即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文化地域综合体:地区文化的发展和变化是多因素的组合,除自然因素外,地 区社会文化各种因素也是互相结合、互相联系和互相制约的, 一个地区文化要素的变 化也将引起其他要素的变化,这种互相联系与制约的地域文化系统。 文化生态学是指文化与环境关系,从文化生态学角度看,人和自然关系形成七 种观点,即环境决定论、可能论、适应论、生态论、环境感知、文化决定论、和谐论。 本课程提到的岭南范围仅包括今天的广东省和海南省。 (三)思考与实践 1.在全国政区中岭南区位有什么特点?该区位特点对龄南文化形成影响是什 么? 2.岭南地形地势特点是什么?对岭南文化形成影响是什么?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以讲授为主,结合课堂讨论、作业等形式。 第二章岭南文化形成的地理因素 (一)目的与要求 1.使学生掌握影响岭南文化形成的自然地理要素,如区位、地形地势、气象 气候、水文、土壤等: 2.使学生掌握影响岭南文化形成的人文地理要素,如移民及分布、政治建置、 历史积累等: 3.通过与我国其他区域文化的比较,使学生掌握岭南文化的主要特征
2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 绪论 (一)目的与要求 1.使学生了解岭南文化地理在地理学中位置; 2.了解文化地理学研究对象,掌握岭南文化地理学研究对象; 3.了解文化地理学研究内容以及本课程岭南文化地理学研究内容; 4.掌握本课程岭南文化地理研究范围。 (二)教学内容 1.主要内容 该章主要介绍岭南文化地理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研究范围。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文化景观: 美国学者苏尔(Casl·O·Sawse)在 1927 年发表的《文化地理的新 进展》一文中首次提出文化景观的概念。他认为文化景观是附加在自然景观上的人类 活动形态。在地理学中,景观一般也分成两类,即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文化地域综合体:地区文化的发展和变化是多因素的组合,除自然因素外,地 区社会文化各种因素也是互相结合、互相联系和互相制约的,一个地区文化要素的变 化也将引起其他要素的变化,这种互相联系与制约的地域文化系统。 文化生态学是指文化与环境关系,从文化生态学角度看,人和自然关系形成七 种观点,即环境决定论、可能论、适应论、生态论、环境感知、文化决定论、和谐论。 本课程提到的岭南范围仅包括今天的广东省和海南省。 (三)思考与实践 1.在全国政区中岭南区位有什么特点?该区位特点对岭南文化形成影响是什 么? 2.岭南地形地势特点是什么?对岭南文化形成影响是什么?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以讲授为主,结合课堂讨论、作业等形式。 第二章 岭南文化形成的地理因素 (一)目的与要求 1.使学生掌握影响岭南文化形成的自然地理要素,如区位、地形地势、气象 气候、水文、土壤等; 2.使学生掌握影响岭南文化形成的人文地理要素,如移民及分布、政治建置、 历史积累等; 3. 通过与我国其他区域文化的比较,使学生掌握岭南文化的主要特征
(二)教学内容 1.主要内容 该章主要介绍影响岭南文化形成的自然地理要素、人文地理要素和岭南文化的 基本特征。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影响岭南文化形成的自然地理要素主要包括地理区位、地形、水文、气候、土 壤5个要素。 影响岭南文化形成的人文地理要素主要包括政治制度和行政建置(政区沿革) 移民及其分布、经济发展、历史积累4个要素。 岭南文化的基本特征:重商性、开放性、兼容性和远儒性。 深圳特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优势与特色, (三)思考与实践 1.在全国政区中岭南区位有什么特点?该区位特点对岭南文化形成影响是什 么? 2。岭南地形地势特点是什么?对岭南文化形成影响是什么?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以讲授为主,结合课堂讨论、作业等形式。 第三章岭南文化起源、发展和传播 (一)目的与要求 1.使学生学握岭南文化发源地。 2.使学生了解先秦时期、秦汉六朝时期、隋唐五代时期、宋元时期、明清时 期五个时期北方移民主要路线和聚居地,掌握不同时期岭南文化的主要特点。 3.使学生了解隋唐至宋元时期到龄南主要贬官有哪些,以及他们对岭南文化 主要贡献: 4.使学生了解华侨文化的主要表现。 (二)教学内容 1.主要内容 该章主要介绍岭南文化的起源、以及先秦至明清时期不同发展阶段岭南文化的 主要特点。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岭南文化起源于旧石器中期,即距今12.9万年左右以曲江马坝遗址为代表的 旧石器文化。 公元前214年,任嚣、赵佗两尉率5万兵马分三路进军岭南:一路过大庾岭, 3
3 (二)教学内容 1.主要内容 该章主要介绍影响岭南文化形成的自然地理要素、人文地理要素和岭南文化的 基本特征。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影响岭南文化形成的自然地理要素主要包括地理区位、地形、水文、气候、土 壤 5 个要素。 影响岭南文化形成的人文地理要素主要包括政治制度和行政建置(政区沿革)、 移民及其分布、经济发展、历史积累 4 个要素。 岭南文化的基本特征:重商性、开放性、兼容性和远儒性。 深圳特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优势与特色。 (三)思考与实践 1.在全国政区中岭南区位有什么特点?该区位特点对岭南文化形成影响是什 么? 2.岭南地形地势特点是什么?对岭南文化形成影响是什么?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以讲授为主,结合课堂讨论、作业等形式。 第三章 岭南文化起源、发展和传播 (一)目的与要求 1.使学生掌握岭南文化发源地。 2.使学生了解先秦时期、秦汉六朝时期、隋唐五代时期、宋元时期、明清时 期五个时期北方移民主要路线和聚居地,掌握不同时期岭南文化的主要特点。 3.使学生了解隋唐至宋元时期到岭南主要贬官有哪些,以及他们对岭南文化 主要贡献; 4.使学生了解华侨文化的主要表现。 (二)教学内容 1.主要内容 该章主要介绍岭南文化的起源、以及先秦至明清时期不同发展阶段岭南文化的 主要特点。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岭南文化起源于旧石器中期,即距今 12.9 万年左右以曲江马坝遗址为代表的 旧石器文化。 公元前 214 年,任嚣、赵佗两尉率 5 万兵马分三路进军岭南:一路过大庾岭
下浈水:一路过骑田岭,下连江:一路过萌诸岭,下贺江。而统一岭南后,设南海、 桂林、象三郡,任嚣任南海郡尉,赵佗任龙川县令。从此北方汉文化开始向岭南传播 宋元时期汉文化发展成为岭南文化主体,同时与少数民族文化(瑶、金、黎) 共存的特点,并且汉文化基本形成广府、福佬和客家三大民系。 岭南文化主体是汉文化,由于不同时期移民路线和聚集区域、以及本底文化不 同导致岭南文化内部分异,进而形成广府、福佬和客家文化三种主要亚文化。 (三)思若与实践 1.岭南文化源地在哪里?依据是什么? 2.古代越人的民俗文化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3.广东作为改革开放前沿的区域文化基础有哪些?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以讲授为主,结合课堂讨论、作业等形式。 第四章聚落与文化景观 (一)目的与要求 1.使学生了解聚落概念,掌握聚落与建筑文化景观在文化景观中的重要地位: 2.使学生了解岭南农业聚落文化景观和城市聚落文化景观发展历史,以及各 个时期聚落文化的主要特点: 3.使学生学握广府系、客家系和福佬系乡村聚落及其文化景观的主要特点: 4.使学生掌握广州城市聚落文化景观发展的历史,以及城市聚落文化景观的 主要特点。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岭南聚落文化景观的历史演变 1.主要内容 该节主要介绍聚落的概念、岭南农业聚落文化景观和城市聚落文化景观的发展。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聚落不仅是房屋的集合体,还包括与居住地直接相关的其他生活设施和生产设 施,它包括房屋建筑、街道或聚落内部的道路、广场、公园、运动场地等人们活动的 场地,供居民洗涤饮用的池塘、河沟、井泉,以及聚落内部的空闲地、蔬菜地、果园、 林地等构成部分。 古岭南居住以穴居和干栏式巢居为主。 明清时期岭南各地区农业聚落景观差异悬殊。 秦汉时期郡县主要分布在西江流域、珠江三角洲、北部湾、海南岛和粤北。 明清时期港澳崛起,广佛陈龙作为一个城镇体系己经形成和发展,客家系城镇 形成树枝状分布格局,福佬系地区城镇呈带状或环状布局
4 下浈水;一路过骑田岭,下连江;一路过萌诸岭,下贺江。而统一岭南后,设南海、 桂林、象三郡,任嚣任南海郡尉,赵佗任龙川县令。从此北方汉文化开始向岭南传播。 宋元时期汉文化发展成为岭南文化主体,同时与少数民族文化(瑶、畲、黎) 共存的特点,并且汉文化基本形成广府、福佬和客家三大民系。 岭南文化主体是汉文化,由于不同时期移民路线和聚集区域、以及本底文化不 同导致岭南文化内部分异,进而形成广府、福佬和客家文化三种主要亚文化。 (三)思考与实践 1.岭南文化源地在哪里?依据是什么? 2.古代越人的民俗文化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3.广东作为改革开放前沿的区域文化基础有哪些?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以讲授为主,结合课堂讨论、作业等形式。 第四章 聚落与文化景观 (一)目的与要求 1.使学生了解聚落概念,掌握聚落与建筑文化景观在文化景观中的重要地位; 2.使学生了解岭南农业聚落文化景观和城市聚落文化景观发展历史,以及各 个时期聚落文化的主要特点; 3.使学生掌握广府系、客家系和福佬系乡村聚落及其文化景观的主要特点; 4.使学生掌握广州城市聚落文化景观发展的历史,以及城市聚落文化景观的 主要特点。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岭南聚落文化景观的历史演变 1.主要内容 该节主要介绍聚落的概念、岭南农业聚落文化景观和城市聚落文化景观的发展。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聚落不仅是房屋的集合体,还包括与居住地直接相关的其他生活设施和生产设 施,它包括房屋建筑、街道或聚落内部的道路、广场、公园、运动场地等人们活动的 场地,供居民洗涤饮用的池塘、河沟、井泉,以及聚落内部的空闲地、蔬菜地、果园、 林地等构成部分。 古岭南居住以穴居和干栏式巢居为主。 明清时期岭南各地区农业聚落景观差异悬殊。 秦汉时期郡县主要分布在西江流域、珠江三角洲、北部湾、海南岛和粤北。 明清时期港澳崛起,广佛陈龙作为一个城镇体系已经形成和发展,客家系城镇 形成树枝状分布格局,福佬系地区城镇呈带状或环状布局
第二节广府、福佬、客家乡村聚落及其文化景观的比较 1.主要内容 该节主要介绍广府、福佬、客家地区农村聚落文化景观的主要特点。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广府系聚落民居以梳式布局为主,三间两廊屋是广府地区最主要居住形式:客 家系聚落布局以组团式为主,楼和围龙屋最能体现客家建筑特色“爬狮”和“四点 金”是潮汕民居最典型的屋式。 第三节城市聚落及其文化景观 1.主要内容 该章主要介绍岭南文化地理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研究范围。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本课程提到的岭南范围仅包括今天的广东省和海南省。 公元前214年为广州市律城之始。 南越国统治时期,番禺城有了很大发展,全城周长约10里,比任嚣城扩大一 倍,史称“赵佗城”。 公元前111年,汉武帝派兵平定南越时,楼船将军杨仆放火攻城,赵佗城毁于 战火。广信成为“岭南要地”,为岭南首府。 公元217年,交州刺史步骘认为“佗旧治处,负山带海”,为“海岛膏腴之地, 宜为都邑”,于是把交州治从广信迁到番禺,史称“步骘城”,位于赵佗城旧址。 唐代广州为广州都督府,是岭南道的道治与都督府治所在地。宋代广州为广东 东路治,是广州建城重要时期,修筑中城、东城和西城。明清时期广州向南扩张,增 建雁翅城。 (三)思考与实践 1.广州历史上西关大屋,为什么多数不复存在?以及传统的客家围龙屋、潮 汕地区的四马拖车与百鸟朝凰等为什么保留下来的也较少? 2.如何保留和发扬岭南地区传统建筑文化? 3.你认为,如何继承和发扬广州城市建筑文化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以讲授为主,结合课堂讨论、作业等形式。 第五章宗教文化景观与地理分布 (一)目的与要求 1.使学生学握佛教在岭南的发展以及佛教文化景观空间分布: 2.使学生掌握道教在岭南的发展及其文化景观空间分布: 3.使学生了解伊斯兰教在岭南的发展及其文化景观空间分布:
5 第二节 广府、福佬、客家乡村聚落及其文化景观的比较 1.主要内容 该节主要介绍广府、福佬、客家地区农村聚落文化景观的主要特点。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广府系聚落民居以梳式布局为主,三间两廊屋是广府地区最主要居住形式;客 家系聚落布局以组团式为主,楼和围龙屋最能体现客家建筑特色;“爬狮”和“四点 金”是潮汕民居最典型的屋式。 第三节 城市聚落及其文化景观 1.主要内容 该章主要介绍岭南文化地理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研究范围。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本课程提到的岭南范围仅包括今天的广东省和海南省。 公元前 214 年为广州市建城之始。 南越国统治时期,番禺城有了很大发展,全城周长约 10 里,比任嚣城扩大一 倍,史称“赵佗城”。 公元前 111 年,汉武帝派兵平定南越时,楼船将军杨仆放火攻城,赵佗城毁于 战火。广信成为“岭南要地”,为岭南首府。 公元 217 年,交州刺史步骘认为“佗旧治处,负山带海”,为“海岛膏腴之地, 宜为都邑”,于是把交州治从广信迁到番禺,史称“步骘城”,位于赵佗城旧址。 唐代广州为广州都督府,是岭南道的道治与都督府治所在地。宋代广州为广东 东路治,是广州建城重要时期,修筑中城、东城和西城。明清时期广州向南扩张,增 建雁翅城。 (三)思考与实践 1.广州历史上西关大屋,为什么多数不复存在?以及传统的客家围龙屋、潮 汕地区的四马拖车与百鸟朝凰等为什么保留下来的也较少? 2.如何保留和发扬岭南地区传统建筑文化? 3.你认为,如何继承和发扬广州城市建筑文化?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以讲授为主,结合课堂讨论、作业等形式。 第五章 宗教文化景观与地理分布 (一)目的与要求 1.使学生掌握佛教在岭南的发展以及佛教文化景观空间分布; 2.使学生掌握道教在岭南的发展及其文化景观空间分布; 3.使学生了解伊斯兰教在岭南的发展及其文化景观空间分布;
4.使学生了解天主教和基督教在岭南的发展及其文化景观空间分布。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佛教文化景观与分布 1,主要内容 该章主要介绍佛教在岭南的传播以及岭南佛教文化景观分布。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在完教方面,对岭南文化母影响最大者,首推佛教」 广东是佛教传入我国最早的地区之一,也是南派禅宗的发祥地。 岭南现存最古老的寺庙是光孝寺(东晋)和南禅寺(梁)。 六朝时期,佛教大兴,而广州更成为岭南以至整个南朝的佛教重地。 隋、唐两代,岭南佛教达到鼎盛时期,突出的表现是惠能南派禅宗的创立及其 广泛的传播。 岭南佛教文化景观主要表现在佛塔和寺庙方面。 第二节道教文化景观与分布 1.主要内容 该章主要介绍道教起源与发展、道教的神仙系统、道教在岭南的发展和道教文 化景观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道教起源于东汉末年五斗米道和太平道,魏晋南北朝时期逐步定型,隋唐时期 发展到鼎盛。宋元时期形成全真教和正一教两大流派:明清停滞衰落 道教尊神系统分为尊神系统、主神系统和杂神系统。 东晋鲍靓公元319年在越井岗南麓修建“越岗院”,明万历年间改为“三元 宫”,为广州最早的道教庙观。 第三节伊斯兰教文化景观与分布 1.主要内容 该章主要介绍伊斯兰教在岭南的发展以及伊斯兰教文化景观。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龄南地区是伊斯兰教传入我国最早的地区,唐宋两代最盛,居全国之冠。元明 以降,随着阿拉伯、波斯等国海路来华贸易的大为减少,岭南伊斯兰教趋于式微,在 全国的地位己是微不足道。 广州怀圣寺是岭南保存历史最为悠久伊斯兰教文化景观。 第四节天主教和基督教文化景观与分布
6 4.使学生了解天主教和基督教在岭南的发展及其文化景观空间分布。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佛教文化景观与分布 1.主要内容 该章主要介绍佛教在岭南的传播以及岭南佛教文化景观分布。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在宗教方面,对岭南文化影响最大者,首推佛教。 广东是佛教传入我国最早的地区之一,也是南派禅宗的发祥地。 岭南现存最古老的寺庙是光孝寺(东晋)和南禅寺(梁)。 六朝时期,佛教大兴,而广州更成为岭南以至整个南朝的佛教重地。 隋、唐两代,岭南佛教达到鼎盛时期,突出的表现是惠能南派禅宗的创立及其 广泛的传播。 岭南佛教文化景观主要表现在佛塔和寺庙方面。 第二节 道教文化景观与分布 1.主要内容 该章主要介绍道教起源与发展、道教的神仙系统、道教在岭南的发展和道教文 化景观。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道教起源于东汉末年五斗米道和太平道,魏晋南北朝时期逐步定型,隋唐时期 发展到鼎盛。宋元时期形成全真教和正一教两大流派;明清停滞衰落。 道教尊神系统分为尊神系统、主神系统和杂神系统。 东晋鲍靓公元 319 年在越井岗南麓修建“越岗院”,明万历年间改为“三元 宫”,为广州最早的道教庙观。 第三节 伊斯兰教文化景观与分布 1.主要内容 该章主要介绍伊斯兰教在岭南的发展以及伊斯兰教文化景观。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岭南地区是伊斯兰教传入我国最早的地区,唐宋两代最盛,居全国之冠。元明 以降,随着阿拉伯、波斯等国海路来华贸易的大为减少,岭南伊斯兰教趋于式微,在 全国的地位已是微不足道。 广州怀圣寺是岭南保存历史最为悠久伊斯兰教文化景观。 第四节 天主教和基督教文化景观与分布
1.主要内容 该章主要介绍天主教和基督教在岭南的发展、分布格局与文化景观。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岭南的基督教是16世纪(明朝嘉靖年间)以后逐步传入的,首先是天主教、 继为基督教。 万历十一年(1583年),利玛窦在肇庆西城外西江的岸边崇禧塔旁建起第一座 天主教堂仙花寺。 基督教于清嘉庆十二年(1807年)开始传入广东,英国人马礼逊为早期的代表 人物。 基督教的文化景观主要是建筑文化,以教堂为主。 (三)思考与实践 1.如何看待佛教文化在岭南宗教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2.以某地为例,调查了解天主教和基督教分布情况。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以讲授为主,结合课堂讨论、作业等形式。 第六章风俗文化景观与群落 (一)目的与要求 1.使学生掌握汉区风俗文化景观的主要内容: 2.使学生了解广府、客家和福佬风俗文化群落的分布,掌握不同分区的主要 特点: 3.使学生了解岭南主要少数民族分布及其风俗文化的主要特点。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汉区风俗文化景观 1.主要内容 该节主要介绍汉区风俗文化景观的五个方面的主要内容。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自然条件作用形成的为风,社会环境引起的谓之俗。风俗植根于民间,变化很 缓慢,在时间上是传承的,在空间上是扩布的,因而有历史和地理的差异,也最直观 地反映不同地区的文化风貌和景观,构成不同的风俗群落。 岭南风俗文化景观,既指汉族也包括少数民族的文化景观。 汉区风俗文化景观主要包括岁时风俗、婚嫁风俗、丧葬风俗、饮食风俗、乐俗 文化等。 第二节汉区风俗文化群落
7 1.主要内容 该章主要介绍天主教和基督教在岭南的发展、分布格局与文化景观。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岭南的基督教是 16 世纪(明朝嘉靖年间)以后逐步传入的,首先是天主教、 继为基督教。 万历十一年(1583 年),利玛窦在肇庆西城外西江的岸边崇禧塔旁建起第一座 天主教堂仙花寺。 基督教于清嘉庆十二年(1807 年)开始传入广东,英国人马礼逊为早期的代表 人物。 基督教的文化景观主要是建筑文化,以教堂为主。 (三)思考与实践 1.如何看待佛教文化在岭南宗教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2.以某地为例,调查了解天主教和基督教分布情况。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以讲授为主,结合课堂讨论、作业等形式。 第六章 风俗文化景观与群落 (一)目的与要求 1.使学生掌握汉区风俗文化景观的主要内容; 2.使学生了解广府、客家和福佬风俗文化群落的分布,掌握不同分区的主要 特点; 3.使学生了解岭南主要少数民族分布及其风俗文化的主要特点。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汉区风俗文化景观 1.主要内容 该节主要介绍汉区风俗文化景观的五个方面的主要内容。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自然条件作用形成的为风,社会环境引起的谓之俗。风俗植根于民间,变化很 缓慢,在时间上是传承的,在空间上是扩布的,因而有历史和地理的差异,也最直观 地反映不同地区的文化风貌和景观,构成不同的风俗群落。 岭南风俗文化景观,既指汉族也包括少数民族的文化景观。 汉区风俗文化景观主要包括岁时风俗、婚嫁风俗、丧葬风俗、饮食风俗、乐俗 文化等。 第二节 汉区风俗文化群落
1.主要内容 该节主要介绍广府、客家和福佬风俗文化群落的分布及主要特点。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广府风俗文化群落分为珠江三角洲风俗文化群落、西江流域风俗文化群落、粤 西岭谷台地风俗文化群落、粤北山地丘陵风俗文化群落四个亚区。 珠江三角洲风俗文化群落特点:自梳女、胥民风俗、粤菜、重商:西江流域风 俗文化群落特点:保留一些壮族风俗、跳禾楼、龙母崇拜:粤西岭谷台地风俗文化群 落特点:洗夫人崇拜、流行铜鼓文化:粤北山地丘陵风俗文化群落是广府风俗文化群 落的过渡地带,其风俗颇受客家风俗文化影响,兼具两个群落特征。 客家风俗文化群落特点:崇尚读书,尊师重教、祖先崇拜、二次葬、山歌和客 家菜等 福佬风俗文化群落特点重商、多神崇拜、出花园、潮州菜、傩舞和人龙舞等。 第三节少数民族地区风俗文化群落 1.主要内容 该章主要介绍岭南主要少数民族的分布及其风俗文化的主要特点。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黎族人士岭南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海南岛。在热带地理条件、封 闭海岛和原始落后的生产方式等因素作用下,形成了带有浓厚越族遗风的风俗文化群 落,如纹身、鸡卜、三月三节等。 瑶族是今广东省分布最广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连南,乳源。其风俗文化的主 要特点:盘王崇拜、耍歌堂、婚俗以唱歌方式恋爱、屈肢葬等 壮族:三月三、服饰文化、多神崇拜: 畲族:崇拜盘领王、凤凰装、婚俗与瑶族同。 (三)思考与实践 1.你熟悉广府地区最具有特色风俗有哪些? 2.你熟悉客家地区或者潮汕地区最具有特色风俗有哪些? 3.岭南地区主要少数民族有哪些?主要分布在哪里? 4.你熟悉岭南少数民族最具有特色风俗有哪些?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以讲授为主,结合课堂讨论、作业等形式。 第七章方言文化景观 (一)目的与要求 1.使学生了解岭南三大汉语方言形成的历史空间过程: 2.使学生掌握粤语、客家方言和闽南方言的主要分布及其文化景观特点: 8
8 1.主要内容 该节主要介绍广府、客家和福佬风俗文化群落的分布及主要特点。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广府风俗文化群落分为珠江三角洲风俗文化群落、西江流域风俗文化群落、粤 西岭谷台地风俗文化群落、粤北山地丘陵风俗文化群落四个亚区。 珠江三角洲风俗文化群落特点:自梳女、疍民风俗、粤菜、重商;西江流域风 俗文化群落特点:保留一些壮族风俗、跳禾楼、龙母崇拜;粤西岭谷台地风俗文化群 落特点:冼夫人崇拜、流行铜鼓文化;粤北山地丘陵风俗文化群落是广府风俗文化群 落的过渡地带,其风俗颇受客家风俗文化影响,兼具两个群落特征。 客家风俗文化群落特点:崇尚读书,尊师重教、祖先崇拜、二次葬、山歌和客 家菜等; 福佬风俗文化群落特点:重商、多神崇拜、出花园、潮州菜、傩舞和人龙舞等。 第三节 少数民族地区风俗文化群落 1.主要内容 该章主要介绍岭南主要少数民族的分布及其风俗文化的主要特点。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黎族人士岭南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海南岛。在热带地理条件、封 闭海岛和原始落后的生产方式等因素作用下,形成了带有浓厚越族遗风的风俗文化群 落,如纹身、鸡卜、三月三节等。 瑶族是今广东省分布最广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连南,乳源。其风俗文化的主 要特点:盘王崇拜、耍歌堂、婚俗以唱歌方式恋爱、屈肢葬等。 壮族:三月三、服饰文化、多神崇拜; 畲族:崇拜盘瓠王、凤凰装、婚俗与瑶族同。 (三)思考与实践 1.你熟悉广府地区最具有特色风俗有哪些? 2.你熟悉客家地区或者潮汕地区最具有特色风俗有哪些? 3.岭南地区主要少数民族有哪些?主要分布在哪里? 4.你熟悉岭南少数民族最具有特色风俗有哪些?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以讲授为主,结合课堂讨论、作业等形式。 第七章 方言文化景观 (一)目的与要求 1.使学生了解岭南三大汉语方言形成的历史空间过程; 2.使学生掌握粤语、客家方言和闽南方言的主要分布及其文化景观特点;
3.使学生了解岭南其他汉语方言的分布及其文化景观特点: 4.使学生了解岭南少数民族方言分布及其文化景观特点;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方言区形成的历史空间过程 1.主要内容 该节主要介绍岭南三大汉语方言形成的历史空间过程。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我国有七大汉语方言,岭南有三大方言即客家方言、闽方言、粤方言,是我国 语言环境最复杂的地区之一。 粤方言以古越语为本底语,是楚、吴越方言和汉语言相互融合的产物,并以汉 语为粤方言的主体。形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 客家方言在汉语方言中出现较晚,形成于宋元时期,是中原汉语逐步分化的产 闽南方言主要是由古代吴越语、中原汉语、古越语等融合、发展而成,形成于 第二节方言的地区分布和景观 1。主要内究 该节主要介绍岭南汉族方言和少数民族方言分布及其文化景观的特点。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东纯粤语或以粤语为主的地区在粤中和粤西南,包括47个具市。主要分布 在珠江三角洲、西江、北江、潭江等地区。粤语内部按其特点差异,可分为广府片、 四邑片、高阳片、勾漏片、吴化片等五个亚区。 纯客家话或以其为主的地区有30个县市。根据韵尾差异,广东客家话可分为 粤台片、粤中片、惠州片和粤北片,即四个亚区。 闽南语使用人口仅次于粤语,是广东第二大方言。根据闽南语内部的异同,其 在广东分布的地区可分为潮汕片、雷州片和琼文片。 广东汉语除了上述三大方言以外,还有一些混杂或语系不明的方言,如粤北韶 州土话、海南临高话、儋州话、军话、村话等,分布地区广而零散。 (三)思考与实践 1.什么原因造成岭南地区多种方言共存的局面?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以讲授为主,结合课堂讨论、作业等形式。 第八章文化区划 (一)目的与要求
9 3.使学生了解岭南其他汉语方言的分布及其文化景观特点; 4.使学生了解岭南少数民族方言分布及其文化景观特点;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方言区形成的历史空间过程 1.主要内容 该节主要介绍岭南三大汉语方言形成的历史空间过程。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我国有七大汉语方言,岭南有三大方言即客家方言、闽方言、粤方言,是我国 语言环境最复杂的地区之一。 粤方言以古越语为本底语,是楚、吴越方言和汉语言相互融合的产物,并以汉 语为粤方言的主体。形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 客家方言在汉语方言中出现较晚,形成于宋元时期,是中原汉语逐步分化的产 物。 闽南方言主要是由古代吴越语、中原汉语、古越语等融合、发展而成,形成于 唐。 第二节 方言的地区分布和景观 1.主要内容 该节主要介绍岭南汉族方言和少数民族方言分布及其文化景观的特点。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广东纯粤语或以粤语为主的地区在粤中和粤西南,包括 47 个县市。主要分布 在珠江三角洲、西江、北江、潭江等地区。粤语内部按其特点差异,可分为广府片、 四邑片、高阳片、勾漏片、吴化片等五个亚区。 纯客家话或以其为主的地区有 30 个县市。根据韵尾差异,广东客家话可分为 粤台片、粤中片、惠州片和粤北片,即四个亚区。 闽南语使用人口仅次于粤语,是广东第二大方言。根据闽南语内部的异同,其 在广东分布的地区可分为潮汕片、雷州片和琼文片。 广东汉语除了上述三大方言以外,还有一些混杂或语系不明的方言,如粤北韶 州土话、海南临高话、儋州话、军话、村话等,分布地区广而零散。 (三)思考与实践 1.什么原因造成岭南地区多种方言共存的局面?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以讲授为主,结合课堂讨论、作业等形式。 第八章 文化区划 (一)目的与要求
1.使学生了解文化区划概念和区划的主要原则,掌握讲授的区划方案: 2.使学生学握粤中广府文化区的分布范围及主要特点: 3.使学生掌握粤东潮汕文化区的分布范围及主要特点: 4.使学生掌握粤东北一一粤北客家文化区的分布范围及主要特点 5.使学生了解琼雷汉黎苗文化区的分布范围及主要特点。 (二)教学内容 1。主要内容 该章主要介绍文化区划的主要原则和区划体系,以及各个文化区的分布范围以 及主要特点。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文化区划:根据文化的空间差异划分不同的文化区。 粤中广府文化区区位于广东省中部和西南部,基本上属粤语方言范围,包括珠 江三角洲、西江和高阳(即粤西)地区,是广东覆盖面积最大的文化区之一 粤东潮汕文化区主要分布在潮汕平原和粤东沿海,使用闽南语,包括潮汕福佬 文化核心区、汕尾福佬文化亚区。 粤东北一一粤北客家文化区据有粤东北和粤北,是广东占地面积最广的一个文 化区,包括梅江、东江和北江流域,基本上为客家方言覆盖地区。包括梅州客家文化 核心区、东江客家文化亚区、粤北客家文化亚区。 琼雷汉黎苗文化区包括琼雷汉文化亚区、五指山黎苗文化亚区。 (三)思考与实践 1.能谈谈对讲授区划方案看法,是否还有其他区划方法。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以讲授为主,结合课堂讨论、作业等形式。 五、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教学时数 讲课 习题讨论课实验其他教小计 课 学环节 课程内容 第一章绪论 1 第二章龄南文化形成的地理因 素 第三章岭南文化起源、发展与 4 传播 10
10 1.使学生了解文化区划概念和区划的主要原则,掌握讲授的区划方案; 2.使学生掌握粤中广府文化区的分布范围及主要特点; 3.使学生掌握粤东潮汕文化区的分布范围及主要特点; 4.使学生掌握粤东北——粤北客家文化区的分布范围及主要特点; 5.使学生了解琼雷汉黎苗文化区的分布范围及主要特点。 (二)教学内容 1.主要内容 该章主要介绍文化区划的主要原则和区划体系,以及各个文化区的分布范围以 及主要特点。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文化区划:根据文化的空间差异划分不同的文化区。 粤中广府文化区区位于广东省中部和西南部,基本上属粤语方言范围,包括珠 江三角洲、西江和高阳(即粤西)地区,是广东覆盖面积最大的文化区之一。 粤东潮汕文化区主要分布在潮汕平原和粤东沿海,使用闽南语,包括潮汕福佬 文化核心区、汕尾福佬文化亚区。 粤东北——粤北客家文化区据有粤东北和粤北,是广东占地面积最广的一个文 化区,包括梅江、东江和北江流域,基本上为客家方言覆盖地区。包括梅州客家文化 核心区、东江客家文化亚区、粤北客家文化亚区。 琼雷汉黎苗文化区包括琼雷汉文化亚区、五指山黎苗文化亚区。 (三)思考与实践 1.能谈谈对讲授区划方案看法,是否还有其他区划方法。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以讲授为主,结合课堂讨论、作业等形式。 五、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教学时数 课程内容 讲课 习题 课 讨论课 实验 其 他 教 学环节 小计 第一章 绪论 1 1 第二章 岭南文化形成的地理因 素 2 2 第三章 岭南文化起源、发展与 传播 4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