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溶液中某酸碱组分的平衡浓度占其总浓度的分数,称为分布分数,以6表示。分布 分数的大小是由该酸碱物质的性质和溶液中[田]浓度的大小决定的,而与其总浓度无关。 分布分数能定量说明溶液中的各种酸碱组分的分布情况。知道分布分数,便可求得溶液 中酸碱组分的平衡浓度。 2.1一元酸溶液 如浓度为cmoL的一元弱酸A: 5m=A]- cIA+A问+K K。 cIA+A阿+K, δ+δA-=1 2.2二元酸溶液 如浓度为cmoL1的二元弱酸HA。 4=44 [H,A] HP H,A+HA+A可日于+k+KK 6u:=liA-] HA (HK. c A,A+I寸+A可回+日k,+KK 6= A2-] e=间,A+HA+A可日+Ek+KK δHA+δA+δA=1 由以上分布分数的规律可类推其他多元弱酸。对于多元弱碱的分布分数,形式一样, 只要将K,换成K。,[门换成[OH]即可。酸的分布分数与酸及其共轭碱的总浓度c无 关,它仅是H和pK,的函数。碱的分布分数与碱及其共轭酸的总浓度c无关,它仅是 pOH和pK.的函数。 3.质子条件 按照酸碱质子理论,酸碱反应都是物质间质子转移的结果,能够准确反映整个平衡 体系中质子转移的严格的数量关系式称为质子条件。质子条件又称为质子平衡方程,用 PBE表示。列出质子条件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由物料平衡方程和电荷平衡方程导出, 二是由溶液中得失质子的关系直接列出。 3.1物料平衡方程 51 溶液中某酸碱组分的平衡浓度占其总浓度的分数,称为分布分数,以δ表示。分布 分数的大小是由该酸碱物质的性质和溶液中[H +]浓度的大小决定的,而与其总浓度无关。 分布分数能定量说明溶液中的各种酸碱组分的分布情况。知道分布分数,便可求得溶液 中酸碱组分的平衡浓度。 2.1 一元酸溶液 如浓度为 c mol·L-1 的一元弱酸 HA : [ ] [ ] [ ] [ ] [ ] [ ] a HA H K H HA A HA c HA δ + = + = = + + − [ ] [ ] [ ] [ ] [ ] a a A H K K HA A A c A δ + = + = = − + − − − δ δ 1 HA A + − = 2.2 二元酸溶液 如浓度为 c mol·L-1的二元弱酸 H2A。 [ ] [ ] [ ] [ ] [ ] [ ] [ ] [ ] 1 1 2 2 a a a 2 2 2 2 2 2 H A H H K K K H H A HA A H A c H A δ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1 2 1 a a a 2 a 2 2 HA H H K K K H K H A HA A HA c HA δ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1 2 1 2 2 a a a 2 a a 2 2 2 2 A H H K K K K K H A HA A A c A δ + + = + + = = + + − − − − − δ δ δ 2 1 H2A HA A + − + − = 由以上分布分数的规律可类推其他多元弱酸。对于多元弱碱的分布分数,形式一样, 只要将 Ka 换成 Kb ,[H +]换成[OH ― ]即可。酸的分布分数与酸及其共轭碱的总浓度 c 无 关,它仅是 pH 和 p Ka 的函数。碱的分布分数与碱及其共轭酸的总浓度 c 无关,它仅是 pOH 和 p Kb 的函数。 3.质子条件 按照酸碱质子理论,酸碱反应都是物质间质子转移的结果,能够准确反映整个平衡 体系中质子转移的严格的数量关系式称为质子条件。质子条件又称为质子平衡方程,用 PBE 表示。列出质子条件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由物料平衡方程和电荷平衡方程导出, 二是由溶液中得失质子的关系直接列出。 3.1 物料平衡方程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