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单位:C·m(库·米) 方向:由正到负,是矢量。 应用:(1)判断分子极性强弱 p=0.为非极性分子 ≠0,为极性分子,且↑→分子极性越强。 (2)也可推断分子的空间几何构型是否对称 例如:实测H20的u>0,CS2的μ=0,表明前者为V型分子,后 者为指向性分子。 4.分子的可极化性 分子的极性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外电场的作用下,其极性可以 发生变化。 (1)非极性分子在电场中可以 产生诱导偶极(如图) 诱导偶极:因外电场的诱导作用所形成的偶极。 在外电场的作用下,分子产生诱导偶极的过程,称为分子的极化。 分子能产生诱导偶极的性质,称为分子可极化性或分子的变形性 特点:电场撤除,诱导偶极消失 诱=Ea:极化率 规律:同型分子,M1↑→a↑→分子的变形性越大 例如:He→Xe:HCl→H。 (2)极性分子存在固有偶极(极性分子本身所具有的偶极) 电场作用下 进一步作用下11 单位:C·m(库·米) 方向:由正到负,是矢量。 应用:(1)判断分子极性强弱。 μ = 0,为非极性分子; μ ≠ 0,为极性分子,且μ↑→分子极性越强。 (2)也可推断分子的空间几何构型是否对称。 例如:实测 H2 O 的μ>0,CS2 的μ=0,表明前者为 V 型分子,后 者为指向性分子。 4.分子的可极化性 分子的极性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外电场的作用下,其极性可以 发生变化。 (1)非极性分子 在电场中可以 产生诱导偶极(如图)。 诱导偶极:因外电场的诱导作用所形成的偶极。 在外电场的作用下,分子产生诱导偶极的过程,称为分子的极化。 分子能产生诱导偶极的性质,称为分子可极化性或分子的变形性。 特点:电场撤除,诱导偶极消失。  诱 = E  :极化率 规律:同型分子 ....,Mr↑→α↑→分子的变形性越大。 例如:He→Xe;HCl→HI。 (2)极性分子 存在固有偶极(极性分子本身所具有的偶极)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