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自我一他人表征的发展特征与研究范式 、自我一他人表征的发展特征 依次表现为:非概念表征、概念表征、句子表征、 元表征、迭代的元表征。1越向后发展,自我表 自我和他人表征在个体的发展早期就紧密征的水平越高。其中,非概念表征的显著特征是 地联系在一起,而这种内在联系可能正是我们可主体能够进行分类:概念表征的特征是主体不仅 以辨别出他人的原因。自我一他人表征在婴儿能够进行分类,还根据事物的状态进行组合:句 发展的早期表现为自我一客体表征,而这里的子表征的特点是主体不仅能进行分类和组合,还 客体常常是包括父母在内的婴儿的主要抚养人。能进行原因分析:元表征的特点是主体除了前面 0 gillie和 A shm ore指出婴儿早期的自我一母亲(主的功能外,还能够对他人的心理进行推断:迭代 要抚养人)(sewi- n other或 se lfw ith- prin ary-的元表征的特征是主体能够从另外一个人的视角 caretaker)经验是自我一他人经验集合最重要的部对事情进行推理,即二级信念归属推断。而 G ise la 分。[21随着婴儿发展和他人关系的发展,自我 提出了动态整合模型,认为通过将作为自我和客 他人交往中的他人包括父亲、兄弟姐妹和其他家体关系的皮亚杰的表征概念扩展到自我和他人关 庭成员以至任何人。内化的自我一他人表征形成系来整合自我和他人的两个方面。[12另对156名 和起源于童年期,通过为后来自我一他人经验的大学生被试的实证研究揭示了自我表征的认知情 发展提供无意识的建构框架。2费尔贝恩指出人感复杂性的五水平说,即动态的主体内的表征、 格发展的实质是自我一客体关系的成熟。对儿童主体内的倾向于系统的表征、制度上的一系统内 来说,母亲是最为重要的客体,母婴关系也由此的表征、背景的一系统内的表征、动态的一主体 成为影响人格发展的首要因素。[51有研究者认为内的表征。每个水平都代表自我和他人越来越复 Baldy in的理论为探索早期的自我一他人关系提杂的表征,同时不断增加的自我和他人的情绪分 供了指导。[6该理论强调自我和他人区分的过程化与自我对常模和共同价值的偏离。 是一个辨证的过程,是逐渐发展的,并且是在社 会环境中以行为的方式体现的。[7 自我一他人表征的研究范式 研究表明自我和交互调控的特征模式来自 尽管自我一他人表征是动态的而不是静止 早期的相互交往结构,它为自我和客体表征提供的,但是对于大多数成人的大多数时间来说,自 个重要的基础。[81在前符号期,被表征的内容我一他人表征有足够的稳定可以被有效测量。[21 就是动态交往过程本身,双方时时刻刻都在相互据此,研究者对自我一他人表征的测评进行了大 响。这是一个动态的交互作用的过程或者是动量的研究,也建构了不少研究范式。对以往研究 态的表征。研究还发现早期交互作用结构组成经的系统梳理发现,自我一他人表征研究的主要 验的争论是以转换模型为基础的,在这个转变模范式有自我参照效应研究范式、TOM( Theory of 型中,存在连续不断的转变和结构重组,发展是Mind)研究范式、MI( M om my and I are One)典 种积极重组的常态。而 N elsen, D issanayake和型程序、Is( Inchiding o thers in the Self)问卷法。 Kashin a对自我图像(se皿age)和镜像自我识别下面对这些研究范式进行简要的评述。 ( m iror self-congnition,MSR)的关系进行了追踪 (一)自我参照效应研究范式 研究,结果发现无论是在显著(婴儿自己的图片 自我参照效应是由 Rogers等人首先提出来 和另一位婴儿的图片有显著差别)条件还是不显的,是指对我们特质的表征知识是否显著地区别 著条件(婴儿自己的图片和另一位婴儿的图片无于他人特质的表征。131最初的研究范式包括四种 显著差别),婴儿都显著偏爱自我图片。这个研不同条件的加工任务:条件1的任务为判断组成 究暗示着婴儿对自我图像的兴趣是自我识别发展词语的字母的大小:条件2的任务为判断该词 的重要因素。另外,研究采用归属类别任务考察与另一个词语是否押韵:条件3的任务为判断该 了49岁儿童的自我一他人分化,发现5岁儿童词语是否与另一个词语是同义词:条件4的任务 能够显著区分自我物品和他人物品,7岁儿童在为判断这个词语是否是描述被试自己。编码结束 记忆自我参照的特征词上要显著地高于熟悉人条后,给被试一张空白纸,让被试尽可能地回忆出 件。这表明童年中期的儿童具有了自我参照评价实验任务中记住的词语。结果表明,和语义组相 的能力,能够清晰地区分自我和他人。101 比,自我参照组的表现更好。后来的研究者基于 在认知能力发展的基础上,个体表征的发展不同的考察重点对自我参照效应研究范式进行一·49· 一、自我—他人表征的发展特征 自我和他人表征在个体的发展早期就紧密 地联系在一起,而这种内在联系可能正是我们可 以辨别出他人的原因。[1]自我—他人表征在婴儿 发展的早期表现为自我—客体表征,而这里的 客体常常是包括父母在内的婴儿的主要抚养人。 Ogilvie和Ashmore指出婴儿早期的自我—母亲(主 要抚养人)(self-with-mother或self-with-primary￾caretaker)经验是自我—他人经验集合最重要的部 分。[2]随着婴儿发展和他人关系的发展,自我— 他人交往中的他人包括父亲、兄弟姐妹和其他家 庭成员以至任何人。内化的自我—他人表征形成 和起源于童年期,通过为后来自我—他人经验的 发展提供无意识的建构框架。[2]费尔贝恩指出人 格发展的实质是自我—客体关系的成熟。对儿童 来说,母亲是最为重要的客体,母婴关系也由此 成为影响人格发展的首要因素。[5]有研究者认为 Baldwin的理论为探索早期的自我—他人关系提 供了指导。[6]该理论强调自我和他人区分的过程 是一个辨证的过程,是逐渐发展的,并且是在社 会环境中以行为的方式体现的。[7] 研究表明自我和交互调控的特征模式来自 早期的相互交往结构,它为自我和客体表征提供 一个重要的基础。[8]在前符号期,被表征的内容 就是动态交往过程本身,双方时时刻刻都在相互 影响。这是一个动态的交互作用的过程或者是动 态的表征。研究还发现早期交互作用结构组成经 验的争论是以转换模型为基础的,在这个转变模 型中,存在连续不断的转变和结构重组,发展是 一种积极重组的常态。而Nielsen,Dissanayake和 Kashima对自我图像(self image)和镜像自我识别 (mirror self-congnition,MSR)的关系进行了追踪 研究,结果发现无论是在显著(婴儿自己的图片 和另一位婴儿的图片有显著差别)条件还是不显 著条件(婴儿自己的图片和另一位婴儿的图片无 显著差别),婴儿都显著偏爱自我图片。[9]这个研 究暗示着婴儿对自我图像的兴趣是自我识别发展 的重要因素。另外,研究采用归属类别任务考察 了4~9岁儿童的自我—他人分化,发现5岁儿童 能够显著区分自我物品和他人物品,7岁儿童在 记忆自我参照的特征词上要显著地高于熟悉人条 件。这表明童年中期的儿童具有了自我参照评价 的能力,能够清晰地区分自我和他人。[10] 在认知能力发展的基础上,个体表征的发展 依次表现为:非概念表征、概念表征、句子表征、 元表征、迭代的元表征。[11]越向后发展,自我表 征的水平越高。其中,非概念表征的显著特征是 主体能够进行分类;概念表征的特征是主体不仅 能够进行分类,还根据事物的状态进行组合;句 子表征的特点是主体不仅能进行分类和组合,还 能进行原因分析;元表征的特点是主体除了前面 的功能外,还能够对他人的心理进行推断;迭代 的元表征的特征是主体能够从另外一个人的视角 对事情进行推理,即二级信念归属推断。而Gisela 提出了动态整合模型,认为通过将作为自我和客 体关系的皮亚杰的表征概念扩展到自我和他人关 系来整合自我和他人的两个方面。[12]另对156名 大学生被试的实证研究揭示了自我表征的认知情 感复杂性的五水平说,即动态的主体内的表征、 主体内的倾向于系统的表征、制度上的—系统内 的表征、背景的—系统内的表征、动态的—主体 内的表征。每个水平都代表自我和他人越来越复 杂的表征,同时不断增加的自我和他人的情绪分 化与自我对常模和共同价值的偏离。 二、自我—他人表征的研究范式 尽管自我—他人表征是动态的而不是静止 的,但是对于大多数成人的大多数时间来说,自 我—他人表征有足够的稳定可以被有效测量。[2] 据此,研究者对自我—他人表征的测评进行了大 量的研究,也建构了不少研究范式。对以往研究 的系统梳理发现,自我—他人表征研究的主要 范式有自我参照效应研究范式、TOM(Theory of Mind)研究范式、MIO(Mommy and I are One)典 型程序、IOS(Including Others in the Self)问卷法。 下面对这些研究范式进行简要的评述。 (一)自我参照效应研究范式 自我参照效应是由 Rogers 等人首先提出来 的,是指对我们特质的表征知识是否显著地区别 于他人特质的表征。[13]最初的研究范式包括四种 不同条件的加工任务:条件1的任务为判断组成 词语的字母的大小;条件2的任务为判断该词语 与另一个词语是否押韵;条件3的任务为判断该 词语是否与另一个词语是同义词;条件4的任务 为判断这个词语是否是描述被试自己。编码结束 后,给被试一张空白纸,让被试尽可能地回忆出 实验任务中记住的词语。结果表明,和语义组相 比,自我参照组的表现更好。后来的研究者基于 不同的考察重点对自我参照效应研究范式进行一 自我—他人表征的发展特征与研究范式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