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一他人表征的发展特征与研究范式 孔繁昌1张妍2周宗奎l (1.华中师范大学a.青少年网络心理与行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b.心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79 2.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湖北武汉430074) 摘要:自我一他人表征为自我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视角,它不仅关注自我经验在人际交往中的作用, 更重视对自我一他人经验的组织方式。自我一他人表征是从早期的婴儿一主要抚养人表征发展而来的,逐 渐地扩展到各种人际关系中。内化的自我一他人表征由低级水平逐渐发展到较高水平。自我一他人表征的 主要研究范式包括自我参照效应研究范式、心理理论研究范式、MD( M om m y and I are one)典型程序和S ( Incliding O thers in the Se问卷法等。未来研究应深入探讨自我一他人表征的发展特征,重视研究范式综 合运用,扩大研究对象和内容。 关键词:自我一他人表征:发展特征:研究范式 作者简介:孔繁昌(1983—),男,安徽蒙城人,博士,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讲师,主要从事自我与 健康、社会性与人格发展、网络使用与青少年发展研究:周宗奎(1964—),男,湖北黄陂人,博士,华中 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青少年心理发展、网络心理与行为研究。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我国儿童青少年人格发展基础性数据库构建研究”(项目编号: 11&ZD151)、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53批面上资助项目(项目编号:2013M5317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 年项目(项目编号:31200787)的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B8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7068601403-004807收稿日期:2014-06-18 自我是一个多维度、多层面的结构,在人格经验的连续感。Beer和0 cosner认为人际知识即 中处于核心的地位。自我既是独特的又是社会的,自我一他人关系的知识是社会认知的三大重要成 自我与他人的交往是自我发展的推动力量。当分之一,并认为自我相关性评价和他人心理表征 我们与他人交往时,我们不仅仅将他人视为镜子,都依赖于使用当前背景和记忆输出信息的推理, 简单地认为他人像我们一样思考,还会将他人相这些当前的背景和记忆输出与社会认知的心理描 关的信息进行认知加工并内化为自我概念的 述有紧密的联系。[4这种观点在一定程度上表明 个组成部分。 A shm ore和 O gillie提出了自我一他研究者可以通过被试对自我相关认知任务和他人 人表征的概念[212,用以描述自我在与他人进相关认知任务来推断自我和他人进行交往时的心 行交往时所形成的自我概念[3。研究者进一步指理和行为倾向。对自我一他人表征的研究和测评 出,自我一他人单元是对过去和当前人际交往的也是基于这一基本的思想。本研究主要对自我 内化,这种内化融入自我之中,形成了他人世界他人表征的发展特征和研究范式进行简要的梳理 中我们存在的基础,提供了过去和当前相互交往和评价,并对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 通讯作者:周宗奎,E- m ail: zhouzhe m ailccnv, edu,cn
·48· 自我是一个多维度、多层面的结构,在人格 中处于核心的地位。自我既是独特的又是社会的, 自我与他人的交往是自我发展的推动力量。[1]当 我们与他人交往时,我们不仅仅将他人视为镜子, 简单地认为他人像我们一样思考,还会将他人相 关的信息进行认知加工并内化为自我概念的一 个组成部分。Ashmore和Ogilvie提出了自我—他 人表征的概念[2]282-297 ,用以描述自我在与他人进 行交往时所形成的自我概念[3]。研究者进一步指 出,自我—他人单元是对过去和当前人际交往的 内化,这种内化融入自我之中,形成了他人世界 中我们存在的基础,提供了过去和当前相互交往 自我—他人表征的发展特征与研究范式 孔繁昌1a 张 妍2 周宗奎1b* (1.华中师范大学 a.青少年网络心理与行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b.心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 2.华中科技大学 教育科学研究院,湖北 武汉 430074) 摘 要:自我—他人表征为自我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视角,它不仅关注自我经验在人际交往中的作用, 更重视对自我—他人经验的组织方式。自我—他人表征是从早期的婴儿—主要抚养人表征发展而来的,逐 渐地扩展到各种人际关系中。内化的自我—他人表征由低级水平逐渐发展到较高水平。自我—他人表征的 主要研究范式包括自我参照效应研究范式、心理理论研究范式、MIO(Mommy and I are one)典型程序和IOS (Including Others in the Self)问卷法等。未来研究应深入探讨自我—他人表征的发展特征,重视研究范式综 合运用,扩大研究对象和内容。 关键词:自我—他人表征;发展特征;研究范式 作者简介:孔繁昌(1983— ),男,安徽蒙城人,博士,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讲师,主要从事自我与 健康、社会性与人格发展、网络使用与青少年发展研究;周宗奎(1964— ),男,湖北黄陂人,博士,华中 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青少年心理发展、网络心理与行为研究。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我国儿童青少年人格发展基础性数据库构建研究”(项目编号: 11&ZD151)、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53批面上资助项目(项目编号:2013M5317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 年项目(项目编号:31200787)的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B8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7068(2014)03-0048-07 收稿日期:2014-06-18 经验的连续感。Beer和Ochsner认为人际知识即 自我—他人关系的知识是社会认知的三大重要成 分之一,并认为自我相关性评价和他人心理表征 都依赖于使用当前背景和记忆输出信息的推理, 这些当前的背景和记忆输出与社会认知的心理描 述有紧密的联系。[4]这种观点在一定程度上表明 研究者可以通过被试对自我相关认知任务和他人 相关认知任务来推断自我和他人进行交往时的心 理和行为倾向。对自我—他人表征的研究和测评 也是基于这一基本的思想。本研究主要对自我— 他人表征的发展特征和研究范式进行简要的梳理 和评价,并对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 *通讯作者:周宗奎,E-mail:zhouzk@mail.ccnv.edu.cn
自我一他人表征的发展特征与研究范式 、自我一他人表征的发展特征 依次表现为:非概念表征、概念表征、句子表征、 元表征、迭代的元表征。1越向后发展,自我表 自我和他人表征在个体的发展早期就紧密征的水平越高。其中,非概念表征的显著特征是 地联系在一起,而这种内在联系可能正是我们可主体能够进行分类:概念表征的特征是主体不仅 以辨别出他人的原因。自我一他人表征在婴儿能够进行分类,还根据事物的状态进行组合:句 发展的早期表现为自我一客体表征,而这里的子表征的特点是主体不仅能进行分类和组合,还 客体常常是包括父母在内的婴儿的主要抚养人。能进行原因分析:元表征的特点是主体除了前面 0 gillie和 A shm ore指出婴儿早期的自我一母亲(主的功能外,还能够对他人的心理进行推断:迭代 要抚养人)(sewi- n other或 se lfw ith- prin ary-的元表征的特征是主体能够从另外一个人的视角 caretaker)经验是自我一他人经验集合最重要的部对事情进行推理,即二级信念归属推断。而 G ise la 分。[21随着婴儿发展和他人关系的发展,自我 提出了动态整合模型,认为通过将作为自我和客 他人交往中的他人包括父亲、兄弟姐妹和其他家体关系的皮亚杰的表征概念扩展到自我和他人关 庭成员以至任何人。内化的自我一他人表征形成系来整合自我和他人的两个方面。[12另对156名 和起源于童年期,通过为后来自我一他人经验的大学生被试的实证研究揭示了自我表征的认知情 发展提供无意识的建构框架。2费尔贝恩指出人感复杂性的五水平说,即动态的主体内的表征、 格发展的实质是自我一客体关系的成熟。对儿童主体内的倾向于系统的表征、制度上的一系统内 来说,母亲是最为重要的客体,母婴关系也由此的表征、背景的一系统内的表征、动态的一主体 成为影响人格发展的首要因素。[51有研究者认为内的表征。每个水平都代表自我和他人越来越复 Baldy in的理论为探索早期的自我一他人关系提杂的表征,同时不断增加的自我和他人的情绪分 供了指导。[6该理论强调自我和他人区分的过程化与自我对常模和共同价值的偏离。 是一个辨证的过程,是逐渐发展的,并且是在社 会环境中以行为的方式体现的。[7 自我一他人表征的研究范式 研究表明自我和交互调控的特征模式来自 尽管自我一他人表征是动态的而不是静止 早期的相互交往结构,它为自我和客体表征提供的,但是对于大多数成人的大多数时间来说,自 个重要的基础。[81在前符号期,被表征的内容我一他人表征有足够的稳定可以被有效测量。[21 就是动态交往过程本身,双方时时刻刻都在相互据此,研究者对自我一他人表征的测评进行了大 响。这是一个动态的交互作用的过程或者是动量的研究,也建构了不少研究范式。对以往研究 态的表征。研究还发现早期交互作用结构组成经的系统梳理发现,自我一他人表征研究的主要 验的争论是以转换模型为基础的,在这个转变模范式有自我参照效应研究范式、TOM( Theory of 型中,存在连续不断的转变和结构重组,发展是Mind)研究范式、MI( M om my and I are One)典 种积极重组的常态。而 N elsen, D issanayake和型程序、Is( Inchiding o thers in the Self)问卷法。 Kashin a对自我图像(se皿age)和镜像自我识别下面对这些研究范式进行简要的评述。 ( m iror self-congnition,MSR)的关系进行了追踪 (一)自我参照效应研究范式 研究,结果发现无论是在显著(婴儿自己的图片 自我参照效应是由 Rogers等人首先提出来 和另一位婴儿的图片有显著差别)条件还是不显的,是指对我们特质的表征知识是否显著地区别 著条件(婴儿自己的图片和另一位婴儿的图片无于他人特质的表征。131最初的研究范式包括四种 显著差别),婴儿都显著偏爱自我图片。这个研不同条件的加工任务:条件1的任务为判断组成 究暗示着婴儿对自我图像的兴趣是自我识别发展词语的字母的大小:条件2的任务为判断该词 的重要因素。另外,研究采用归属类别任务考察与另一个词语是否押韵:条件3的任务为判断该 了49岁儿童的自我一他人分化,发现5岁儿童词语是否与另一个词语是同义词:条件4的任务 能够显著区分自我物品和他人物品,7岁儿童在为判断这个词语是否是描述被试自己。编码结束 记忆自我参照的特征词上要显著地高于熟悉人条后,给被试一张空白纸,让被试尽可能地回忆出 件。这表明童年中期的儿童具有了自我参照评价实验任务中记住的词语。结果表明,和语义组相 的能力,能够清晰地区分自我和他人。101 比,自我参照组的表现更好。后来的研究者基于 在认知能力发展的基础上,个体表征的发展不同的考察重点对自我参照效应研究范式进行一
·49· 一、自我—他人表征的发展特征 自我和他人表征在个体的发展早期就紧密 地联系在一起,而这种内在联系可能正是我们可 以辨别出他人的原因。[1]自我—他人表征在婴儿 发展的早期表现为自我—客体表征,而这里的 客体常常是包括父母在内的婴儿的主要抚养人。 Ogilvie和Ashmore指出婴儿早期的自我—母亲(主 要抚养人)(self-with-mother或self-with-primarycaretaker)经验是自我—他人经验集合最重要的部 分。[2]随着婴儿发展和他人关系的发展,自我— 他人交往中的他人包括父亲、兄弟姐妹和其他家 庭成员以至任何人。内化的自我—他人表征形成 和起源于童年期,通过为后来自我—他人经验的 发展提供无意识的建构框架。[2]费尔贝恩指出人 格发展的实质是自我—客体关系的成熟。对儿童 来说,母亲是最为重要的客体,母婴关系也由此 成为影响人格发展的首要因素。[5]有研究者认为 Baldwin的理论为探索早期的自我—他人关系提 供了指导。[6]该理论强调自我和他人区分的过程 是一个辨证的过程,是逐渐发展的,并且是在社 会环境中以行为的方式体现的。[7] 研究表明自我和交互调控的特征模式来自 早期的相互交往结构,它为自我和客体表征提供 一个重要的基础。[8]在前符号期,被表征的内容 就是动态交往过程本身,双方时时刻刻都在相互 影响。这是一个动态的交互作用的过程或者是动 态的表征。研究还发现早期交互作用结构组成经 验的争论是以转换模型为基础的,在这个转变模 型中,存在连续不断的转变和结构重组,发展是 一种积极重组的常态。而Nielsen,Dissanayake和 Kashima对自我图像(self image)和镜像自我识别 (mirror self-congnition,MSR)的关系进行了追踪 研究,结果发现无论是在显著(婴儿自己的图片 和另一位婴儿的图片有显著差别)条件还是不显 著条件(婴儿自己的图片和另一位婴儿的图片无 显著差别),婴儿都显著偏爱自我图片。[9]这个研 究暗示着婴儿对自我图像的兴趣是自我识别发展 的重要因素。另外,研究采用归属类别任务考察 了4~9岁儿童的自我—他人分化,发现5岁儿童 能够显著区分自我物品和他人物品,7岁儿童在 记忆自我参照的特征词上要显著地高于熟悉人条 件。这表明童年中期的儿童具有了自我参照评价 的能力,能够清晰地区分自我和他人。[10] 在认知能力发展的基础上,个体表征的发展 依次表现为:非概念表征、概念表征、句子表征、 元表征、迭代的元表征。[11]越向后发展,自我表 征的水平越高。其中,非概念表征的显著特征是 主体能够进行分类;概念表征的特征是主体不仅 能够进行分类,还根据事物的状态进行组合;句 子表征的特点是主体不仅能进行分类和组合,还 能进行原因分析;元表征的特点是主体除了前面 的功能外,还能够对他人的心理进行推断;迭代 的元表征的特征是主体能够从另外一个人的视角 对事情进行推理,即二级信念归属推断。而Gisela 提出了动态整合模型,认为通过将作为自我和客 体关系的皮亚杰的表征概念扩展到自我和他人关 系来整合自我和他人的两个方面。[12]另对156名 大学生被试的实证研究揭示了自我表征的认知情 感复杂性的五水平说,即动态的主体内的表征、 主体内的倾向于系统的表征、制度上的—系统内 的表征、背景的—系统内的表征、动态的—主体 内的表征。每个水平都代表自我和他人越来越复 杂的表征,同时不断增加的自我和他人的情绪分 化与自我对常模和共同价值的偏离。 二、自我—他人表征的研究范式 尽管自我—他人表征是动态的而不是静止 的,但是对于大多数成人的大多数时间来说,自 我—他人表征有足够的稳定可以被有效测量。[2] 据此,研究者对自我—他人表征的测评进行了大 量的研究,也建构了不少研究范式。对以往研究 的系统梳理发现,自我—他人表征研究的主要 范式有自我参照效应研究范式、TOM(Theory of Mind)研究范式、MIO(Mommy and I are One)典 型程序、IOS(Including Others in the Self)问卷法。 下面对这些研究范式进行简要的评述。 (一)自我参照效应研究范式 自我参照效应是由 Rogers 等人首先提出来 的,是指对我们特质的表征知识是否显著地区别 于他人特质的表征。[13]最初的研究范式包括四种 不同条件的加工任务:条件1的任务为判断组成 词语的字母的大小;条件2的任务为判断该词语 与另一个词语是否押韵;条件3的任务为判断该 词语是否与另一个词语是同义词;条件4的任务 为判断这个词语是否是描述被试自己。编码结束 后,给被试一张空白纸,让被试尽可能地回忆出 实验任务中记住的词语。结果表明,和语义组相 比,自我参照组的表现更好。后来的研究者基于 不同的考察重点对自我参照效应研究范式进行一 自我—他人表征的发展特征与研究范式
蘇州大摩謦報教育科学版2014.3 些修订,现归纳如下 表明在抽象他人参照加工和自我参照加工在双侧 (1)实验条件为自我参照条件、他人参照条的内侧前额叶皮质、左侧额下回和楔前叶存在重 件,控制条件为字母识别条件。 Fossati等人采用叠的激活脑区。这表明自我和母亲可能共享着某 该形式考察了情绪自我,实验包括三种条件:在些神经机制。 自我参照的加工条件下,要求被试想一下每个特 (3)实验条件为自我参照条件、他人参照条 质是否描述他们:在他人参照的加工条件下,要件,控制条件为静息状态。将静息状态作为基线 求被试判断剌激是否描述一个期望的特质:在字的优势在于作为所有实验中的参照,同时也是 母识别控制条件下,要求被试判断该词是否包含种不太了解的心理状态,因为无论是在个人与 特定的靶字母。结果发现自我参照条件下,在大他人之间,还是个人内部都是变化的。19如D 脑两半球的背内侧前额叶皮质出现了激活,而在 A gem beau等人以静息状态(要求被试放松,不要 他人参照条件下,在边侧前额叶区域出现了激活。以一种系统的方式思考)作为基线,分别对自我 不论词的效价,右半脑的背内侧前额叶皮质是自参照条件(反省自己的人格特质)、他人参照条件 我参照条件下所特有的,尽管积极词汇比消极词(反省另一个人的人格特质)和社会参照条件(反 汇会产生更大的激活。[14对自闭症群体的研究发省社会观点)下的任务进行PET扫描,结果显示 现,前额叶腹侧在加工自我和他人信息时有同等和静息状态相比,反思性任务的操作与内侧前额 强度的激活,而扣带回中部在他人参照条件比自叶皮层、左前颞中回、颞极双边、右小脑血流量的 我条件有更大的激活。5 M ou tussis等人系统梳增加有关,而在右前额区和右侧及内侧顶叶区则 理了此范式的研究进展,认为自我参照任务的功出现了血流量的降低。研究还发现腹内侧前额皮 能有助于预测和最优化社交互动。16 层( VMPFC)在自我参照的反思任务比在其他两种 (2)实验条件为自我参照条件、母亲参照条反思任务下有更多的活动性,其展示了在静息状 件,控制条件为语义条件。张力等人采用MRI态和自我参照任务中的共同激活区,也展示了脑 通过两个实验考察了中国文化对自我概念的影代谢与自我参照加工量的相互关系。[2这暗示着 响。m实验1采用自我参照效应研究形式1,即 VMPFC在表征与自我有关的信息中的重要作用 实验条件为自我参照条件和他人参照条件,控制 另有研究发现基线条件下的特定脑区的激活 条件为语义加工条件。实验2运用自我参照效应程度要比活动状态下要大。如 W icker等人采用元 研究范式的形式2,实验条件为自我参照条件和分析的方法考察了静息状态和活动状态脑区激活 母亲参照条件,控制条件为语义加工条件。研究差异,结果发现当被试的注意集中于外部世界而 结果一致表明,无论在记忆成绩上,还是在自我不是内部状态时,内侧前额叶皮质展现出较低的 觉知程度上,中国人的母亲参照加工与自我参照活动性。相比而言,该区域的活动性在静息状态 加工都非常类似。当和他人/语义比较时,自我下比在外向关注和内向关注条件下都要大。这 参照激活了内侧前额叶和扣带回:当和母亲比较可能暗示着自我一他人表征与特定脑区间并不 时,自我参照并不激活内侧前额叶,这暗示了母是线性关系,自我和他人相关信息的表征可能有 亲可能和自我共同分享了这一区域。这一研究更为复杂的神经机制作为基础。这也表明通过相 结论也得到了以西方文化为背景的研究的支持。减法获得激活脑区在测量自我一他人表征的脑机 V ander al等人采用MRI研究了20名正常大学生制上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尚需进一步研究验证。此 的自我参照信息加工的脑机制。实验包括两大外,自我参照效应范式的一个基本假定就是被试 部分,第一部分采用自我参照研究范式,实验条在不同参照条件下都能够很好地从参照者的视角 件包括自我参照条件和母亲参照条件,控制条件来完成相应的认知加工任务,而被试在相对较简 为词语辨别,即判断词语中是否包括某一字母。短的实验过程中是否能够高效地完成不同的角色 结果发现自我参照信息加工和母亲参照信息加工转换并且从不同的视角来加工实验任务?怎样来 中存在一些共同激活脑区,包括额上回中部、左检验被试完成的程度和质量?这些至今仍然是我 侧额下回、双侧的颞极、左侧颞上沟和左侧楔前们应该深思的重要问题。 叶,但是母亲参照信息加工要比自我参照信息加 (二)心理理论研究范式 工条件在双侧颞极区激活要大。第二部分采用社 在心理理论研究范式中,包含着两种不同的 会归因任务,即推断抽象人物的心理状态,结果条件,一种是对他人的心理感应、意图、动作预
·50· 教育科学版 2014.3 些修订,现归纳如下。 (1)实验条件为自我参照条件、他人参照条 件,控制条件为字母识别条件。Fossati等人采用 该形式考察了情绪自我,实验包括三种条件:在 自我参照的加工条件下,要求被试想一下每个特 质是否描述他们;在他人参照的加工条件下,要 求被试判断刺激是否描述一个期望的特质;在字 母识别控制条件下,要求被试判断该词是否包含 特定的靶字母。结果发现自我参照条件下,在大 脑两半球的背内侧前额叶皮质出现了激活,而在 他人参照条件下,在边侧前额叶区域出现了激活。 不论词的效价,右半脑的背内侧前额叶皮质是自 我参照条件下所特有的,尽管积极词汇比消极词 汇会产生更大的激活。[14]对自闭症群体的研究发 现,前额叶腹侧在加工自我和他人信息时有同等 强度的激活,而扣带回中部在他人参照条件比自 我条件有更大的激活。[15]Moutoussis等人系统梳 理了此范式的研究进展,认为自我参照任务的功 能有助于预测和最优化社交互动。[16] (2)实验条件为自我参照条件、母亲参照条 件,控制条件为语义条件。张力等人采用 fMRI 通过两个实验考察了中国文化对自我概念的影 响。[17]实验1采用自我参照效应研究形式1,即 实验条件为自我参照条件和他人参照条件,控制 条件为语义加工条件。实验2运用自我参照效应 研究范式的形式2,实验条件为自我参照条件和 母亲参照条件,控制条件为语义加工条件。研究 结果一致表明,无论在记忆成绩上,还是在自我 觉知程度上,中国人的母亲参照加工与自我参照 加工都非常类似。当和他人/语义比较时,自我 参照激活了内侧前额叶和扣带回;当和母亲比较 时,自我参照并不激活内侧前额叶,这暗示了母 亲可能和自我共同分享了这一区域。 这一研究 结论也得到了以西方文化为背景的研究的支持。 Vanderwal等人采用fMRI研究了20名正常大学生 的自我参照信息加工的脑机制。[18]实验包括两大 部分,第一部分采用自我参照研究范式,实验条 件包括自我参照条件和母亲参照条件,控制条件 为词语辨别,即判断词语中是否包括某一字母。 结果发现自我参照信息加工和母亲参照信息加工 中存在一些共同激活脑区,包括额上回中部、左 侧额下回、双侧的颞极、左侧颞上沟和左侧楔前 叶,但是母亲参照信息加工要比自我参照信息加 工条件在双侧颞极区激活要大。第二部分采用社 会归因任务,即推断抽象人物的心理状态,结果 表明在抽象他人参照加工和自我参照加工在双侧 的内侧前额叶皮质、左侧额下回和楔前叶存在重 叠的激活脑区。这表明自我和母亲可能共享着某 些神经机制。 (3)实验条件为自我参照条件、他人参照条 件,控制条件为静息状态。将静息状态作为基线 的优势在于作为所有实验中的参照,同时也是一 种不太了解的心理状态,因为无论是在个人与 他人之间,还是个人内部都是变化的。[19]如D’ Argembeau等人以静息状态(要求被试放松,不要 以一种系统的方式思考)作为基线,分别对自我 参照条件(反省自己的人格特质)、他人参照条件 (反省另一个人的人格特质)和社会参照条件(反 省社会观点)下的任务进行PET扫描,结果显示, 和静息状态相比,反思性任务的操作与内侧前额 叶皮层、左前颞中回、颞极双边、右小脑血流量的 增加有关,而在右前额区和右侧及内侧顶叶区则 出现了血流量的降低。研究还发现腹内侧前额皮 层(VMPFC)在自我参照的反思任务比在其他两种 反思任务下有更多的活动性,其展示了在静息状 态和自我参照任务中的共同激活区,也展示了脑 代谢与自我参照加工量的相互关系。[20]这暗示着 VMPFC在表征与自我有关的信息中的重要作用。 另有研究发现基线条件下的特定脑区的激活 程度要比活动状态下要大。如Wicker等人采用元 分析的方法考察了静息状态和活动状态脑区激活 差异,结果发现当被试的注意集中于外部世界而 不是内部状态时,内侧前额叶皮质展现出较低的 活动性。相比而言,该区域的活动性在静息状态 下比在外向关注和内向关注条件下都要大。[19]这 可能暗示着自我—他人表征与特定脑区间并不只 是线性关系,自我和他人相关信息的表征可能有 更为复杂的神经机制作为基础。这也表明通过相 减法获得激活脑区在测量自我—他人表征的脑机 制上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尚需进一步研究验证。此 外,自我参照效应范式的一个基本假定就是被试 在不同参照条件下都能够很好地从参照者的视角 来完成相应的认知加工任务,而被试在相对较简 短的实验过程中是否能够高效地完成不同的角色 转换并且从不同的视角来加工实验任务?怎样来 检验被试完成的程度和质量?这些至今仍然是我 们应该深思的重要问题。 (二)心理理论研究范式 在心理理论研究范式中,包含着两种不同的 条件,一种是对他人的心理感应、意图、动作预
自我一他人表征的发展特征与研究范式 测,另一种是单一的物理逻辑。21因此,结果可认知、情感和行为。如 Bruchhausen和Kaen以100 以通过对他人或自我的自传式回忆的需求增加名学生为对象考察了一体想象( oneness in agery)、 来解释,以形成一个全面的有关他人人格的表M⑩阈下激活和对父母的认同对情绪、自尊和男 征,进而推论他人的思想和行为。 V oge ley等人采女一体( oneness of m en and won en)的影响。研究发 用硎RI研究了自我描述和对他人心理状态的描现,与控制条件和D条件相比,MD条件下的男 是让被试阅读一些以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叙述自尊。和MO条件和控制条件相比,D条件下的 的情境。在心理理论条件下,故事关注的是其他女学生会表现出更多的积极情绪、更大的一体化 人,然后回答关于这个人的行为、信念和观念的想象和自尊。研究还发现当接受相同的父母刺激 问题:在自我条件下,被试读一些类似的故事,时,对父母认同更多的女学生会比认同较少的表 然后回答一些关于自己行为、信念和观念的问题。现出更大的适应性。2而 Legrand和Ruby采用修 在基线条件下,既不采用第一人称,也不采取第改后的M(修改有三处,为实验启动的对象主要 三人称,基线激活要从自我条件和心理理论条件是伙伴;实验设计中比较了两重性条件和单一条 中去除掉。研究结果发现心理理论増强前扣带回件下异同:被试经常和伙伴联系的名字为阈下启 皮质和左半球的顶颞结合区皮质活动,自我则增动的刺激),以365名大学生为被试进行了5个实 强了右半球的顶一颞结合部和前扣带回的神经活验。实验将呈现5ms的M和I刺激与5ms控制刺激 动,而心理理论和自我的交互作用则激活了右侧进行比较。在呈现这些刺激后的714天内让被试 的前额叶皮质。 完成自我一母亲相似性和其他变量的测量,结 另有 M itchell, M acrae和Bana采用MRI运表明在整个无意识条件下,当被严密监控的活动 用心理理论任务考察了15名右利手大学生在自剌激诱发社会剌激和行为证据的图式进行加工时, 我和他人重复(他人与自己相似)与自我和他人这些启动刺激就会产生复杂的、持续的效应。2 不重复(他人与自己不相似)时如何进行心理状上述研究表明,M典型程序在对自我一母亲表 态的推论。[23结果发现对相似他人的心理化激活征中应用较广,其研究范式的有效性也得到了大 了与自我参照思维相关的前额叶皮质的腹内侧区量研究的验证。但是该实验范式也存在着应用范 域,而对非相似他人的心理化激活了前额叶的背围有限、测量的形式也相对比较单一等问题 内侧区域。这表明对他人和自己心理内部工作方 (四)DS问卷法 式的意义上重叠的独特觉知,使得人类可以自己 是Arn等人编制的,用以测量亲密关系。2 的思想和情感来推断他人的思想和情感。心理理该量表的主要假设是在亲密关系交往中,自我倾 论研究范式不同于自我参照效应研究范式的一个向于将亲密他人的资源、观点和认同视为自己的, 重要特点就是它提供了我们对自己和他人心理状并将其融入到自我概念之中。后来该量表的测量 态和行为进行推断的情境。这样对自我和他人相范围扩展到了其他类型的关系,如移情关系。在 关信息的表征可能就更具有现实意义,但该范式DS量表中,要求被试从一系列类似韦恩图的图 在自我一他人表征的应用还不多见。 形中选出最能描述他们关系的图片(见图1),这 (三)M⑩典型程序 些类似韦恩图的图形分别表征着两个圆的不同重 MD典型程序主要用于测查自我与母亲(他叠程度。因此,每个图形的总面积是不变的(随 准的形式是一般包含控制组和实验组。实验组的表明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费 人)关系表征对于个体的影响,也有研究者将着两个图形的重叠,直径也在重叠):重叠的程 MO扩展为D( D addy and I are0ne),2但其标度是线性推进的,形成一个7级等距量表。研究 材料为“ M om m y and I are one”形式的句子,鼓励 被试将自己童年的重要抚养人与句子联系起来 控制组的材料为“ Peop le are walking”形式的句子 材料呈现后,对两组被试的反应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显示MD的启动效果较好。251 在临床心理学领域,大量的研究发现对被试 进行MD的启动或激活能够有效地改善自我的 图1自我一他人关系
·51· 自我—他人表征的发展特征与研究范式 测,另一种是单一的物理逻辑。[21]因此,结果可 以通过对他人或自我的自传式回忆的需求增加 来解释,以形成一个全面的有关他人人格的表 征,进而推论他人的思想和行为。Vogeley等人采 用fMRI研究了自我描述和对他人心理状态的描 述是否具有相同的神经机制。[22]研究基本程序 是让被试阅读一些以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叙述 的情境。在心理理论条件下,故事关注的是其他 人,然后回答关于这个人的行为、信念和观念的 问题;在自我条件下,被试读一些类似的故事, 然后回答一些关于自己行为、信念和观念的问题。 在基线条件下,既不采用第一人称,也不采取第 三人称,基线激活要从自我条件和心理理论条件 中去除掉。研究结果发现心理理论增强前扣带回 皮质和左半球的顶颞结合区皮质活动,自我则增 强了右半球的顶—颞结合部和前扣带回的神经活 动,而心理理论和自我的交互作用则激活了右侧 的前额叶皮质。 另有 Mitchell,Macrae 和 Banaji 采用 fMRI 运 用心理理论任务考察了15名右利手大学生在自 我和他人重复(他人与自己相似)与自我和他人 不重复(他人与自己不相似)时如何进行心理状 态的推论。[23]结果发现对相似他人的心理化激活 了与自我参照思维相关的前额叶皮质的腹内侧区 域,而对非相似他人的心理化激活了前额叶的背 内侧区域。这表明对他人和自己心理内部工作方 式的意义上重叠的独特觉知,使得人类可以自己 的思想和情感来推断他人的思想和情感。心理理 论研究范式不同于自我参照效应研究范式的一个 重要特点就是它提供了我们对自己和他人心理状 态和行为进行推断的情境。这样对自我和他人相 关信息的表征可能就更具有现实意义,但该范式 在自我—他人表征的应用还不多见。 (三)MIO典型程序 MIO典型程序主要用于测查自我与母亲(他 人)关系表征对于个体的影响,也有研究者将 MIO扩展为DIO(Daddy and I are One),[24]但其标 准的形式是一般包含控制组和实验组。实验组的 材料为“Mommy and I are one”形式的句子,鼓励 被试将自己童年的重要抚养人与句子联系起来; 控制组的材料为“People are walking”形式的句子。 材料呈现后,对两组被试的反应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显示MIO的启动效果较好。[25] 在临床心理学领域,大量的研究发现对被试 进行MIO的启动或激活能够有效地改善自我的 认知、情感和行为。如Bruchhauser和 Karen以100 名学生为对象考察了一体想象(oneness imagery)、 MIO阈下激活和对父母的认同对情绪、自尊和男 女一体(oneness of men and women)的影响。研究发 现,与控制条件和DIO条件相比,MIO条件下的男 学生会有更多的积极情绪,更大的一体化想象和 自尊。和MIO条件和控制条件相比,DIO条件下的 女学生会表现出更多的积极情绪、更大的一体化 想象和自尊。研究还发现当接受相同的父母刺激 时,对父母认同更多的女学生会比认同较少的表 现出更大的适应性。[24]而Legrand和Ruby采用修 改后的MIO(修改有三处,为实验启动的对象主要 是伙伴;实验设计中比较了两重性条件和单一条 件下异同;被试经常和伙伴联系的名字为阈下启 动的刺激),以365名大学生为被试进行了5个实 验。实验将呈现5ms的M和I刺激与5ms控制刺激 进行比较。在呈现这些刺激后的7~14天内让被试 完成自我—母亲相似性和其他变量的测量,结果 表明在整个无意识条件下,当被严密监控的活动 刺激诱发社会刺激和行为证据的图式进行加工时, 这些启动刺激就会产生复杂的、持续的效应。[26] 上述研究表明,MIO典型程序在对自我—母亲表 征中应用较广,其研究范式的有效性也得到了大 量研究的验证。但是该实验范式也存在着应用范 围有限、测量的形式也相对比较单一等问题。 (四)IOS问卷法 IOS是Aron等人编制的,用以测量亲密关系。[27] 该量表的主要假设是在亲密关系交往中,自我倾 向于将亲密他人的资源、观点和认同视为自己的, 并将其融入到自我概念之中。后来该量表的测量 范围扩展到了其他类型的关系,如移情关系。在 IOS量表中,要求被试从一系列类似韦恩图的图 形中选出最能描述他们关系的图片(见图1),这 些类似韦恩图的图形分别表征着两个圆的不同重 叠程度。因此,每个图形的总面积是不变的(随 着两个图形的重叠,直径也在重叠);重叠的程 度是线性推进的,形成一个7级等距量表。研究 表明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28] 图1 自我—他人关系
蘇州大摩謦報教育科学版20143 M edvene等人将⑩S视为亲密关系的集合体,但是以往的研究范式(方法)也存在着某些缺陷, 作为我性( veness)的指标。[21研究以S为研究突出表现为自我在与他人进行交往中,对他人表 工具,考察了我性感在公正和满足关系中的调节征主要是依据他人提供的信息,还是自我个体经 作用,结果发现在高水平的我性或认知相互依靠验中已有的经验,还是两者都有?如果两者都有, 上,公正和满足存在较弱的相关。在特定关系中,那么这两类信息在自我一他人表征中各自充当着 IS与自我表露与关系满意度和关系承诺之间存什么样的角色?已有研究指出尽管自我和他人信 在显著正相关,而⑩S与自我表露之间则无显著息加工具有某些共享的神经结构,但并不意味着 异。进一步分析发现,自我展露是⑩S与关系自我和他人信息加工的神经生理结构是完全对等 承诺间的中间变量。01另对483名大学生完成了的。【3另外,自我一他人表征强调自我在与他人 有关亲密关系的调查发现,62%的有浪漫关系,交往时,对自我和他人相关信息的加工及其与个 23%的有一个亲密的朋友,15%的有个配偶,这体已有经验的联结方式,而在以往的研究中对人 也验证了⑩S量表具有良好的预测效度。而国内际交往背景(情境)的操控还不是那么充分和有效。 学者张洪和王登峰对中国大学生的亲密关系研究因此,如何创设有效的情境和研究者如何对不同 发现⑩S量表的文化差异和不能有效地区分中国情境下的不同主体信息进行有效测评等应该成为 大学生与恋人的亲密程度。t3 该领域进一步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以往研究范 三、评价与展望 式上的另一大局限是过多关注视觉刺激的加工而 忽视了其他感觉类型刺激的加工。近年来有研究 综上所述,研究者对自我一他人表征的发展者采用听觉任务[3,3和痛觉任务3考察了自我 特征和测评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也在某些方他人表征,并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这为多通道信 面达成了共识,如自我一他人表征是由早期自息加工的综合研究提供了思考方向。L01 我一母亲(主要抚养人)表征发展而来的,自我参 最后,不同研究方法的综合运用有助于对自 效应研究范式是自我一他人表征研究的重要方我一他人表征更深入和精细地研究。自我参照效 法。从对以往研究进行整理分析发现,还有一些应研究范式、心理理论硏究范式和M⑩典型程序 问题尚需进一步探讨和验证。 能够有效地控制额外刺激对于信息加工的干扰 (一)自我一他人表征的发展过程 相对精确地考察自我相关表征和他人相关信息表 自我一他人表征不仅强调自我的哪些部分参征关系和特征,但是其研究结果的总体效度和生 与了与特定他人的人际交往,还强调自我一他人态效度有限。将他人包括进自我(S)测量法可 经验是怎样组织的。因此,自我一他人表征为自以大规模地考察自我和他人关系特征、易操作, 我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研究者一致认但其也无法摆脱问卷法测量本身的弊端。因此, 为自我一他人表征是由早期的对自我(婴儿) 未来研究可以从研究范式整合上来进一步考察自 他人(母亲)表征发展而来的,那么,自我一他人我一他人表征的特征和内在神经机制 表征发展有怎样的规律?自我一他人表征是早期 (三)研究群体和内容的拓展 的婴儿一母亲表征在范围和内容上的扩展,还是 从对以往研究的梳理和分析显示,自我一他 婴儿一母亲表征的“蜕变”?有研究表明,主体的人表征的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大学生群体,对其 认知发展水平[13、自我意识水平2、表征情境、他群体的关注还不多见。由于大学生所处的发展 任务难度【3]和任务类型[3等都对自我一他人表阶段和社会地位比较特殊,其对自我和他人信息 征具有重要影响。尤其是文化背景对自我一他人的认知加工也比较特殊。因此,大学生自我一他人 表征影响日益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重视。[35-361那表征的规律也不可避免地具有一定的群体特异性。 么,除此之外,在自我一他人表征发展中还有哪当大学生的自我一他人表征特征作为参照对其他 些重要因素?这些问题都有待于未来研究进一步群体的思想和行为进行推断时,其缺陷和弊端将 解决。 不言自明。此外,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特定群 (二)研究范式的整合和创新 体[4和特定条件[下的自我一他人表征,并取得 以往对自我一他人表征的研究范式(方法)为了一些具有启发意义的成果。如杨帅等采用金钱 自我一他人表征的深入研究提供了有力工具,也博弈任务考察了人际距离对自我一他人表征的影 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自我一他人表征的广泛研究。响,发现在观察条件下,被试自评与朋友的亲近程
·52· 教育科学版 2014.3 Medvene等人将IOS视为亲密关系的集合体, 作为我性(weness)的指标。[29]研究以IOS为研究 工具,考察了我性感在公正和满足关系中的调节 作用,结果发现在高水平的我性或认知相互依靠 上,公正和满足存在较弱的相关。在特定关系中, IOS与自我表露与关系满意度和关系承诺之间存 在显著正相关,而IOS与自我表露之间则无显著 差异。进一步分析发现,自我展露是IOS与关系 承诺间的中间变量。[30]另对483名大学生完成了 有关亲密关系的调查发现,62%的有浪漫关系, 23%的有一个亲密的朋友,15%的有个配偶,这 也验证了IOS量表具有良好的预测效度。而国内 学者张洪和王登峰对中国大学生的亲密关系研究 发现IOS量表的文化差异和不能有效地区分中国 大学生与恋人的亲密程度。[31] 三、评价与展望 综上所述,研究者对自我—他人表征的发展 特征和测评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也在某些方 面达成了共识,如自我—他人表征是由早期自 我—母亲(主要抚养人)表征发展而来的,自我参 照效应研究范式是自我—他人表征研究的重要方 法。从对以往研究进行整理分析发现,还有一些 问题尚需进一步探讨和验证。 (一)自我—他人表征的发展过程 自我—他人表征不仅强调自我的哪些部分参 与了与特定他人的人际交往,还强调自我—他人 经验是怎样组织的。因此,自我—他人表征为自 我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研究者一致认 为自我—他人表征是由早期的对自我(婴儿)— 他人(母亲)表征发展而来的,那么,自我—他人 表征发展有怎样的规律?自我—他人表征是早期 的婴儿—母亲表征在范围和内容上的扩展,还是 婴儿—母亲表征的“蜕变”?有研究表明,主体的 认知发展水平[13]、自我意识水平[12]、表征情境[32]、 任务难度[33]和任务类型[34]等都对自我—他人表 征具有重要影响。尤其是文化背景对自我—他人 表征影响日益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重视。[35-36]那 么,除此之外,在自我—他人表征发展中还有哪 些重要因素?这些问题都有待于未来研究进一步 解决。 (二)研究范式的整合和创新 以往对自我—他人表征的研究范式(方法)为 自我—他人表征的深入研究提供了有力工具,也 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自我—他人表征的广泛研究。 但是以往的研究范式(方法)也存在着某些缺陷, 突出表现为自我在与他人进行交往中,对他人表 征主要是依据他人提供的信息,还是自我个体经 验中已有的经验,还是两者都有?如果两者都有, 那么这两类信息在自我—他人表征中各自充当着 什么样的角色?已有研究指出尽管自我和他人信 息加工具有某些共享的神经结构,但并不意味着 自我和他人信息加工的神经生理结构是完全对等 的。[37]另外,自我—他人表征强调自我在与他人 交往时,对自我和他人相关信息的加工及其与个 体已有经验的联结方式,而在以往的研究中对人 际交往背景(情境)的操控还不是那么充分和有效。 因此,如何创设有效的情境和研究者如何对不同 情境下的不同主体信息进行有效测评等应该成为 该领域进一步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以往研究范 式上的另一大局限是过多关注视觉刺激的加工而 忽视了其他感觉类型刺激的加工。近年来有研究 者采用听觉任务[34,38]和痛觉任务[39]考察了自我— 他人表征,并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这为多通道信 息加工的综合研究提供了思考方向。[40] 最后,不同研究方法的综合运用有助于对自 我—他人表征更深入和精细地研究。自我参照效 应研究范式、心理理论研究范式和MIO典型程序 能够有效地控制额外刺激对于信息加工的干扰, 相对精确地考察自我相关表征和他人相关信息表 征关系和特征,但是其研究结果的总体效度和生 态效度有限。将他人包括进自我(IOS)测量法可 以大规模地考察自我和他人关系特征、易操作, 但其也无法摆脱问卷法测量本身的弊端。因此, 未来研究可以从研究范式整合上来进一步考察自 我—他人表征的特征和内在神经机制。 (三)研究群体和内容的拓展 从对以往研究的梳理和分析显示,自我—他 人表征的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大学生群体,对其 他群体的关注还不多见。由于大学生所处的发展 阶段和社会地位比较特殊,其对自我和他人信息 的认知加工也比较特殊。因此,大学生自我—他人 表征的规律也不可避免地具有一定的群体特异性。 当大学生的自我—他人表征特征作为参照对其他 群体的思想和行为进行推断时,其缺陷和弊端将 不言自明。此外,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特定群 体[41]和特定条件[42]下的自我—他人表征,并取得 了一些具有启发意义的成果。如杨帅等采用金钱 博弈任务考察了人际距离对自我—他人表征的影 响,发现在观察条件下,被试自评与朋友的亲近程
自我一他人表征的发展特征与研究范式 度高于同学,在观察反馈负波(oFRN)上存在显著成分。【8目前该领域大多数研究都主要关注对自 差异,这表明自我和他人具有相似表征。此外,亲我和他人的思想和行为进行表征,而忽视了其间 近的程度与oFRN呈显著相关,表明自我对他人信情绪和情感的重要作用。自我在与他人交往过程 息表征的替代性体验可能受人际距离所调节 中,是如何对自我和他人情绪相关的信息进行加 另外,自我一他人表征可能不是单维度结构,工的呢?这些加工过程与对自我他人思想和行为 而是多维度结构。有研究指出自我一他人表征包的加工过程有着怎样的联系?这些问题都有待进 括知觉到的亲密性和重叠的表征两个相对独立的一步的理论和实证研究逐一揭开谜底。 参考文献 [1]Decety J, Som m erville JA. Shared R epresentations between Self and O ther: A Social Cognitive N euroscience V iew [J. 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 2003, 12(7) [2]ogilvie D M, Ashm ore R D. Self-w ith-other REPR ESen tation as a U nit of a na lysis in Self-concept R esearch [G]// Rebecca C Curtis. The Relational self: Theoretical Convergences in Psychoanalysis and Social P sychology. New Y ork The guilford pub lications, 1991 [3]孔繁昌,张妍,陈红.自我一他人表征:共享表征还是特异表征?J.心理科学进展,2010,18(8) [4]Beer JS, O chsnerK N Social Cognition: A M ultiLevel A nalysis[J. Brain R esearch, 2006, 1079(1) [5]徐丽萍.自我·客体关系·人格一费尔贝恩的纯粹心理的人格发展观[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6]王儒芳,李红,对儿童早期自我意识发展及人一我关系理解的新探索[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 7R ay R D, Shelton A L, Hollon N G, et al Cognitive and Neural D evelpm ent of Individuated Self-representation in Children [J] Child D evelopm ent, 2009, 80(4) [8]Beebe B, Lachm ann F M, Jaffe J. M other- infant In teraction Structures and Presym bolic Self and Object Representations LJ. Psychoanalytic Psycholgy, 1997, 7(2) [9]N elsen M, D issanayake C, K ashim a Y. A Longitud nal Investigation ofSelf-otherD scrim ination and the Em ergence of M inor Self-recognition [J]. InfantBehavior& D evebpm ent, 2003, 26(2) [10]Zhou A, X ia R, Shiz, et al Self-reference E ffect in Children's Self-other D ifferentiation [J. Psychological D evebpm entand E ducation, 2011,(6) [llJNewena A, V ogeley K. Self-represen tation Search ing for a Neural Signature of Self-consciousness LJ] Consciousness and Cognition, 2003, 12(4) [12] Labouvie-V iefG. Selfwith-other R epresentations and the o rganization of the Self[J. Joumal of R esearch in Personality, 2005, 39(1) [13]Rogers T B, Kuiper N A, K iker W S Self-reference and the Encod ing of Personal In form ation [J].Joum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77, 35(9) [14] Fossati P, H evenor S J, Graham S I, et al. In Search of the Em otional Self: An Bl R I Sudy U sing Positive and N egative Em otional W ordsLJ]. American JoumalofP sych iatry, 2003, 160(11) [15]Lom bardo M V, ChakrabartiB, Bull oreE T, etal A typicalN eural Self-representation n Autism [J. Brain, 2009, 1. [16]M outoussis M, Fearon P, EHDeredy W, et al B ayesian Inferences about the Self( and 0 thers ): A Review [j] Consciousness and Cognition, 2014, 25. 7]张力,周天罡,张剑,等.寻找中国人的自我:一项RI研究[门.中国科学(C),2005,35(5) [18]VanderwalT, H unyadiE, G rupe D W, et al. Self, M other and Abstract O ther: An M R i Study of R eflective Social Processing[]. NeuroIm age, 2008, 41(4) [19 ]W ickerB, Ruby P, Royet ], etal. A Relation between Rest and the Self in the Brain?[J. Brain R esearch review s, 2003,43(2) [20]D'Angem beau A, Collette F, V an der Linden M, et al Self-referen tial reflective a ctivity and Its R elationsh ip with
·53· 度高于同学,在观察反馈负波(oFRN)上存在显著 差异,这表明自我和他人具有相似表征。此外,亲 近的程度与oFRN 呈显著相关,表明自我对他人信 息表征的替代性体验可能受人际距离所调节。 另外,自我—他人表征可能不是单维度结构, 而是多维度结构。有研究指出自我—他人表征包 括知觉到的亲密性和重叠的表征两个相对独立的 成分。[43]目前该领域大多数研究都主要关注对自 我和他人的思想和行为进行表征,而忽视了其间 情绪和情感的重要作用。自我在与他人交往过程 中,是如何对自我和他人情绪相关的信息进行加 工的呢?这些加工过程与对自我他人思想和行为 的加工过程有着怎样的联系?这些问题都有待进 一步的理论和实证研究逐一揭开谜底。 参考文献 [1]Decety J,Sommerville J A. Shared Representations between Self and Other:A Social Cognitive Neuroscience View[J]. 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2003,12(7). [2]Ogilvie D M,Ashmore R D. Self-with-other REPRESentation as a Unit of Analysis in Self-concept Research[G]// Rebecca C Curtis. The Relational self:Theoretical Convergences in Psychoanalysis and Social Psychology. New York: The Guilford publications,1991. [3]孔繁昌,张妍,陈红.自我—他人表征:共享表征还是特异表征?[J].心理科学进展,2010,18(8). [4]Beer J S,Ochsner K N. Social Cognition:A Multi Level Analysis[J]. Brain Research,2006,1079(1). [5]徐丽萍.自我·客体关系·人格—费尔贝恩的纯粹心理的人格发展观[J]. 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5). [6]王儒芳,李红. 对儿童早期自我意识发展及人—我关系理解的新探索[J].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 (5). [7]Ray R D,Shelton A L,Hollon N G,et al. Cognitive and Neural Development of Individuated Self-representation in Children[J]. Child Development,2009,80(4). [8]Beebe B,Lachmann F M,Jaffe J. Mother-infant Interaction Structures and Presymbolic Self- and Object Representations[J]. Psychoanalytic Psychology,1997,7(2). [9]Nielsen M,Dissanayake C,Kashima Y. A Longitudinal Investigation of Self-other Discrimination and the Emergence of Mirror Self-recognition[J]. Infant Behavior & Development,2003,26(2). [10]Zhou A,Xia R,Shi Z,et al. Self-reference Effect in Children’s Self-other Differentiation[J]. 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 and Education,2011,(6). [11]Newena A,Vogeley K. Self-representation:Searching for a Neural Signature of Self-consciousness[J]. Consciousness and Cognition,2003,12(4). [12]Labouvie-Vief G. Self-with-other Representations and the Organization of the Self[J]. Journal of Research in Personality,2005,39(1). [13]Rogers T B,Kuiper N A,Kirker W S. Self-reference and the Encoding of Personal Information[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77,35(9). [14]Fossati P,Hevenor S J,Graham S J,et al. In Search of the Emotional Self:An fMRI Study Using Positive and Negative Emotional Words[J].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2003,160(11). [15]Lombardo M V,Chakrabarti B,Bullmore E T,et al. Atypical Neural Self-representation in Autism[J]. Brain,2009,1. [16]Moutoussis M,Fearon P,El-Deredy W,et al. Bayesian Inferences about the Self(and Others):A Review[J]. Consciousness and Cognition,2014,25. [17]张力,周天罡,张剑,等. 寻找中国人的自我:一项fMRI研究[J]. 中国科学(C),2005,35(5). [18]Vanderwal T,Hunyadi E,Grupe D W,et al. Self,Mother and Abstract Other:An fMRI Study of Reflective Social Processing[J]. NeuroImage,2008,41(4). [19]Wicker B,Ruby P,Royet J,et al. A Relation between Rest and the Self in the Brain?[J]. Brain Research Reviews, 2003,43(2). [20]D’Argembeau A,Collette F,Van der Linden M,et al. Self-referential Reflective Activity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自我—他人表征的发展特征与研究范式
蘇州大摩謦報教育科学版20143 Rest: A PET Study [J] N euroIm age, 2005, 25(2) [21]D ecetya I, G rezes J. The PowerofSim ulation: Im agin ing Ones Own and O thers BehaviorL J]. Bran research, 2006. 1079(1) [22]V ogeley K, Bussfeld P, Newen A, etal M ind R ead ing: N eural M echan ism s of Theory ofM ind and Self-perspective LJI NeuroIm age, 2001, 14(1) [23]M itchell J P, M acrae C N, BanajM R. D issociable M edial Prefion tal Con tributions to Judgm ents of Sim ilar and D isin ilarO thers[J]. Neuron, 2006, 50(4) [24]Bruchhauser K aren M om m y and I are O ne or D addy and Iare One? G enderD ifferences, Identification and the Effectof Sublim nal Fantasies on M ood, Self-esteem, and Oneness[J. D issertation A bstracts Intemational: Section B: The Sciences and Engineering, 2001, 61(11-B) [25] Soh berg S, B irgegard A. Persistent Com plex Sub lim inal A ctivation Effects: First Experim ental Observations [J] Joumal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 sychology, 2003, 85(2) [26]Legrand D, Ruby P W hat Is Self-Specific? Theoretical Investigation and Critical R eview ofN euroim aging R esultsLJ] Psycholgical Review, 2009, 116(1) [27JAron A, Elaine N, Sm ollan D. Inchding ofo ther in the Self Scale and the Structure of Interpersonal C bseness [I] JoumalofPersonality and Social p sychology, 1992, 63(4) [28]Aron A, M cLaughlin-Volpe T, M ashek D, et al Inchd ing O thers in the Self[J]. European R eview of School Psychology, 2004, 15(1) [29 ]M edvene L J, TealC R, Slavich S. Inchding the 0 ther in Self: Im plications for Judgm en ts of equity and Satisfaction in C lose Relationships J]. Joumalof Social and C linical P sychology, 2000, 19(3) [30]C lark E M, W eidlerD J A Distinct A ssociation: Inchsion of o ther in the Self and Self-dischosure [J. The New SchoolP sychology Bulletin, 2011, 9(1) [31]张洪,王登峰,杨烨.亲密关系的外显与内隐测量及其相互关系[J.心理学报,2006,38(6) [32]李晓文,林推瑜,丁瑛洁.自我表征特点与成败情境下的自我关注选择倾向[冂.心理科学,2003,26(4) [33]Y aoiK, O saka M, 0 sak N M edial Prefion tal Cortex D issociation between Self and O thers in A R eferentialTask: An B RIStudy Based on W ord TraitsLJJ. Joumal of Physiology-Paris, 2013, 107 [34]Cokato L S, van den W isenberg W PM, Hom melB. Increasing Self-other Integration through D ivergent ThnkingLJ] Psychology Bulletin R eview, 2013, 20(5) [35]H ung n g S, H an S, M ao L, etal D ynam ic B icultural Brains: M R Study of Their F lexible Neural R epresentation of Selfand Significant thers in R esponse to Culture Prin[]. a sian Joumal of Social P sychology, 2010, 13(2) [36]韩世辉,张逸凡.自我概念心理表征的文化神经科学研究[J].心理科学进展,2012,20(5) [37]N ovem bre G, TiciniL F, Schutz-Bosbach S, et al D istinguish ng Self and O ther in Joint A ction: Evidence fiom A M usical Paradigm [J. CerebralCortex, 2012, 22(12) [38]Zaytseva Y, Gutyrchik E, Bao Y, et al Self Processing in the Brain: A Paradigm atic MM R ICase Study with A ProfessionalSinger[J. Bran and Cognition, 2014, 87 [39 ]M eng ], Jackson T, Chen H, et al Pain Perception in the Self and Observation ofo thers: An ERP Investigation [J] e,2013,72. [40]Ban issy M J, W ard J, Fitzgibbon B M. M echan isn s of Self-other R epresen tations and V carious Experiences ofTouch in M imor-touch Synesthesia[J]. Frontiers in H um an N euroscience, 2013, 7 [41]H urich SK, PouliotG S, BrunerR. Self-O ther Representations M edi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ive-Factor M odel D epression and d epressive States[J]. Psych iatry, 2012, 75(2) [42]杨帅,黄希庭,陈有国,等.人际距离调节自我一他人的神经表征:来自OFRN的证据[J.心理学报,2014 46(5) [43]M yers M W, Hodges S D. The Structure ofSelfotherO verlap and Its Relationsh ip to Perspective Taking[J].Personal Relationships, 2012, 19(4) [责任编辑:江波]
·54· 教育科学版 2014.3 Rest:A PET Study[J]. NeuroImage,2005,25(2). [21]Decetya J,Grèzes J. The Power of Simulation:Imagining One's Own and Other's Behavior[J]. Brain research,2006, 1079(1). [22]Vogeley K,Bussfeld P,Newen A,et al. Mind Reading:Neural Mechanisms of Theory of Mind and Self-perspective[J]. NeuroImage,2001,14(1). [23]Mitchell J P,Macrae C N,Banaji M R. Dissociable Medial Prefrontal Contributions to Judgments of Similar and Dissimilar Others[J]. Neuron,2006,50(4). [24]Bruchhauser Karen. Mommy and I are One or Daddy and I are One? Gender Differences,Identification and the Effect of Subliminal Fantasies on Mood,Self-esteem,and Oneness[J]. 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Section B:The Sciences and Engineering,2001,61(11-B). [25]Sohlberg S,Birgegard A. Persistent Complex Subliminal Activation Effects:First Experimental Observations[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2003,85(2). [26]Legrand D,Ruby P. What Is Self-Specific? Theoretical Investigation and Critical Review of Neuroimaging Results[J]. Psychological Review,2009,116(1). [27]Aron A,Elaine N,Smollan D. Including of Other in the Self Scale and the Structure of Interpersonal Closeness[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92,63(4). [28]Aron A,McLaughlin-Volpe T,Mashek D,et al. Including Others in the Self[J]. European Review of School Psychology,2004,15(1). [29]Medvene L J,Teal C R,Slavich S. Including the Other in Self:Implications for Judgments of Equity and Satisfaction in Close Relationships[J]. Journal of Social and Clinical Psychology,2000,19(3). [30]Clark E M,Weidler D J. A Distinct Association:Inclusion of Other in the Self and Self-disclosure[J]. The New School Psychology Bulletin,2011,9(1). [31]张洪,王登峰,杨烨. 亲密关系的外显与内隐测量及其相互关系[J]. 心理学报,2006,38(6). [32]李晓文,林推瑜,丁瑛洁.自我表征特点与成败情境下的自我关注选择倾向[J]. 心理科学,2003,26(4). [33]Yaoi K,Osaka M,Osak N. Medial Prefrontal Cortex Dissociation between Self and Others in A Referential Task:An fMRI Study Based on Word Traits[J]. Journal of Physiology-Paris,2013,107. [34]Colzato L S,van den Wildenberg W P M,Hommel B. Increasing Self-other Integration through Divergent Thinking[J]. Psychology Bulletin Review,2013,20(5). [35]Hung Ng S,Han S,Mao L,et al. Dynamic Bicultural Brains:fMRI Study of Their Flexible Neural Representation of Self and Significant Others in Response to Culture Prime[J]. Asi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2010,13(2). [36]韩世辉,张逸凡.自我概念心理表征的文化神经科学研究[J]. 心理科学进展,2012,20(5). [37]Novembre G,Ticini L F,Schütz-Bosbach S,et al. Distinguishing Self and Other in Joint Action:Evidence from A Musical Paradigm[J]. Cerebral Cortex,2012,22(12). [38]Zaytseva Y,Gutyrchik E,Bao Y,et al. Self Processing in the Brain:A Paradigmatic fMRI Case Study with A Professional Singer[J]. Brain and Cognition,2014,87. [39]Meng J,Jackson T,Chen H,et al. Pain Perception in the Self and Observation of Others:An ERP Investigation[J]. NeuroImage,2013,72. [40]Banissy M J,Ward J,Fitzgibbon B M. Mechanisms of Self-other Representations and Vicarious Experiences of Touch in Mirror-touch Synesthesia[J]. Frontiers in Human Neuroscience,2013,7. [41]Huprich S K,Pouliot G S,Bruner R. Self-Other Representations Medi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ive-Factor Model Depression and Depressive States[J]. Psychiatry,2012,75(2). [42]杨帅,黄希庭,陈有国,等.人际距离调节自我—他人的神经表征:来自oFRN的证据[J]. 心理学报,2014, 46(5). [43]Myers M W,Hodges S D. The Structure of Self-other Overlap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Perspective Taking[J]. Personal Relationships,2012,19(4). [责任编辑:江 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