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 National social sciences Datab 黄勇:儒释道三教融合共生与道教的自我调适 018年第3期 汉武帝设置乐府以完善郊祀乐,与当时的民俗信仰和民间宗教有明显的关系。据《史记·封禅 书》记载,元鼎六年(前111)平定南越,汉武帝得到了嬖臣音乐家李延年,他对公卿大臣们说 “民间祠尚有鼓舞乐,今郊祀而无乐,岂称乎?”①于是建立乐府,郊祀开始使用乐舞。汉武帝时期先 后于敦煌和大宛获得良马,为此他写了两首楚歌:“太一贡兮天马下,沾赤汘兮沫流赭。骋容与兮跇 万里,今安匹兮龙为友。”“天马来兮从西极,经万里兮归有德。承灵威兮降外国,涉流沙兮四夷 服。”汉《郊祀歌》中的两首《天马歌》便是由这两首作品改写而成,当时汲黯还曾批评武帝说 凡王者作乐,上以承祖宗,下以化兆民。今陛下得马,诗以为歌,协于宗庙,先帝百姓岂知其音 邪?”②《史记·封禅书》中的今上“尤敬鬼神之祀”,采用“越祠鸡卜”,信任“方士言神祠者 冀遇其真”等记载,与乐府歌诗所咏事实或可证明,汉武帝是平等看待来自传统、方俗或异域的各 种宗教的 简言之,汉武帝时期是儒释道三教发展的起步阶段,汉武帝对待各种宗教思想的开放姿态,造就 了政治统一的中国在文化和思想上的包容性,这可能是儒释道融合共生文化机制得以形成的最初决定 因素。 儒释道三教融合共生与道教的自我调适 黄勇 后汉以降,随着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兴起,中国历史上逐渐形成了三教鼎立的文化格局。儒释道 三大文化传统虽然呈鼎立之势,然而,三教鼎立并非水火不容的对峙,而是在竟争之中相互调和、相 互融会,最终实现了多元文化的共生共荣。儒释道虽然代表着不同的文化传统,但是经过长期的交 融,三教竟争关系逐渐减弱,三教融合成为三教关系发展的主旋律,“以佛修心,以道治身,以儒治 世”的三教互补关系成为中国文化最重要的特征。宋元以后,三教之间的界限甚至已经变得不再泾 渭分明。由此可见,儒释道三教实际上从属于同一文化系统。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之中,儒释道三 教在相融共生、互补共荣的文化机制导引下,缔造出了一个非常稳定的文化结构。这种具有超强稳定 性的文化结构,不仅是中国文化迥异于其他文化的显著特征,而且也是中华文明屡仆屡起、颠仆不倒 的根本保障。也正是因为中国文化具有三教融合共生的文化机制,所以在中国历史上才从来没有出现 过西方世界那种极端惨烈的宗教战争 毋庸讳言,三教关系并非一直都是那么和谐。在相互竞争中,也曾出现过一些较为激烈的冲突。 像“三武一宗”灭佛,元世祖焚毁《道藏》之类压制佛道二教的极端事件,在历史上也时有所见。 然而,究其根源,此类打击佛教和道教的事件其实都是出于政治、经济考量的政府行为,而不是真正 意义上的不同宗教之间相互迫害。因此,此类压制佛道二教的行为没有一次能够持久。此外,三教之 间相互攻讦诋毁,甚至侵占或破坏对方宗教设施的事件也时有发生,但是这仅仅是一些带有情绪化的 个体性的偶发冲突。其实在任何时代的三教竞争之中,都没有出现过彻底否定对方的情况。以道教为 例,佛教显然是道教最主要的竟争对手。“夷夏论”和“化胡说”是道教攻击佛教最有力的论战理 据。南朝道士顾欢作《夷夏论》斥佛教为夷狄之教,却也承认“佛号正真,道称正一。一归无死, 真会无生。在名则反,在实则合。但无生之教赊,无死之化切,切法可以进谦弱,赊法可以退夸 ①《史记》卷二十八,北京:中华书局,2013年,第4册,第1669页。 ②)《史记》卷二十四《乐书》,第4册,第1395页 National social sciences Databa
黄 勇 :儒 释 道 三 教 融 合 共 生 与 道 教 的 自 我 调 适 2018年 第 3 期 汉 武 帝 设 置 乐 府 以 完 善 郊 祀 乐 ,与 当 时 的 民 俗 信 仰 和 民 间 宗 教 有 明 显 的 关 系 。据 《史 记 • 封 禅 书 》 记 载 ,元 鼎 六 年 (前 1 1 1 ) 平 定 南 越 ,汉 武 帝 得 到 了 嬖 臣 音 乐 家 李 延 年 ,他 对 公 卿 大 臣 们 说 ' “民 间 祠 尚 有 鼓 舞 乐 ,今 郊 祀 而 无 乐 , 岂 称 乎 ?”® 于 是 建 立 乐 府 ,郊 祀 开 始 使 用 乐 舞 。汉 武 帝 时 期 先 后 于 敦 煌 和 大 宛 获 得 良 马 ,为 此 他 写 了 两 首 楚 歌 : “太 一 贡 兮 天 马 下 ,沾 赤 汗 兮 沫 流 赭 。骋 容 与 兮 紲 万 里 ,今 安 匹 兮 龙 为 友 。” “天 马 来 兮 从 西 极 ,经 万 里 兮 归 有 德 。 承 灵 威 兮 降 外 国 ,涉 流 沙 兮 四 夷 服 。” 汉 《郊 祀 歌 》 中 的 两 首 《天 马 歌 》 便 是 由 这 两 首 作 品 改 写 而 成 , 当 时 汲 黯 还 曾 批 评 武 帝 说 ' “凡 王 者 作 乐 ,上 以 承 祖 宗 ,下 以 化 兆 民 。今 陛 下 得 马 ,诗 以 为 歌 ,协 于 宗 庙 ,先 帝 百 姓 岂 知 其 音 邪 ?”② 《史 记 • 封 禅 书 》 中 的 今 上 “尤 敬 鬼 神 之 祀 ”,采 用 “越 祠 鸡 卜 ”,信 任 “方 士 言 神 祠 者 ”、 “冀 遇 其 真 ” 等 记 载 ,与 乐 府 歌 诗 所 咏 事 实 或 可 证 明 ,汉 武 帝 是 平 等 看 待 来 自 传 统 、方 俗 或 异 域 的 各 种 宗 教 的 。 简 言 之 ,汉 武 帝 时 期 是 儒 释 道 三 教 发 展 的 起 步 阶 段 ,汉 武 帝 对 待 各 种 宗 教 思 想 的 开 放 姿 态 ,造 就 了 政 治 统 一 的 中 国 在 文 化 和 思 想 上 的 包 容 性 ,这 可 能 是 儒 释 道 融 合 共 生 文 化 机 制 得 以 形 成 的 最 初 决 定 因 素 。 儒释道三教融合共生与道教的自我调适 黄 勇 后 汉 以 降 ,随 着 佛 教 的 传 入 和 道 教 的 兴 起 ,中 国 历 史 上 逐 渐 形 成 了 三 教 鼎 立 的 文 化 格 局 。儒 释 道 三 大 文 化 传 统 虽 然 呈 鼎 立 之 势 ,然 而 ,三 教 鼎 立 并 非 水 火 不 容 的 对 峙 ,而 是 在 竞 争 之 中 相 互 调 和 、相 互 融 会 ,最 终 实 现 了 多 元 文 化 的 共 生 共 荣 。儒 释 道 虽 然 代 表 着 不 同 的 文 化 传 统 ,但 是 经 过 长 期 的 交 融 ,三 教 竞 争 关 系 逐 渐 减 弱 ,三 教 融 合 成 为 三 教 关 系 发 展 的 主 旋 律 , “以 佛 修 心 , 以 道 治 身 ,以 儒 治 世 ” 的 三 教 互 补 关 系 成 为 中 国 文 化 最 重 要 的 特 征 。宋 元 以 后 ,三 教 之 间 的 界 限 甚 至 已 经 变 得 不 再 泾 渭 分 明 。 由 此 可 见 ,儒 释 道 三 教 实 际 上 从 属 于 同 一 文 化 系 统 。在 漫 长 的 历 史 发 展 过 程 之 中 ,儒 释 道 三 教 在 相 融 共 生 、互 补 共 荣 的 文 化 机 制 导 引 下 ,缔 造 出 了 一 个 非 常 稳 定 的 文 化 结 构 。这 种 具 有 超 强 稳 定 性 的 文 化 结 构 ,不 仅 是 中 国 文 化 迥 异 于 其 他 文 化 的 显 著 特 征 ,而 且 也 是 中 华 文 明 屡 仆 屡 起 、颠 仆 不 倒 的 根 本 保 障 。也 正 是 因 为 中 国 文 化 具 有 三 教 融 合 共 生 的 文 化 机 制 ,所 以 在 中 国 历 史 上 才 从 来 没 有 出 现 过 西 方 世 界 那 种 极 端 惨 烈 的 宗 教 战 争 。 毋 庸 讳 言 ,三 教 关 系 并 非 一 直 都 是 那 么 和 谐 。在 相 互 竞 争 中 ,也 曾 出 现 过 一 些 较 为 激 烈 的 冲 突 。 像 “三 武 一 宗 ” 灭 佛 ,元 世 祖 焚 毁 《道 藏 》 之 类 压 制 佛 道 二 教 的 极 端 事 件 ,在 历 史 上 也 时 有 所 见 。 然 而 ,究 其 根 源 ,此 类 打 击 佛 教 和 道 教 的 事 件 其 实 都 是 出 于 政 治 、经 济 考 量 的 政 府 行 为 ,而 不 是 真 正 意 义 上 的 不 同 宗 教 之 间 相 互 迫 害 。 因 此 ,此 类 压 制 佛 道 二 教 的 行 为 没 有 一 次 能 够 持 久 。此 外 ,三 教 之 间 相 互 攻 讦 诋 毁 ,甚 至 侵 占 或 破 坏 对 方 宗 教 设 施 的 事 件 也 时 有 发 生 ,但 是 这 仅 仅 是 一 些 带 有 情 绪 化 的 个 体 性 的 偶 发 冲 突 。其 实 在 任 何 时 代 的 三 教 竞 争 之 中 ,都 没 有 出 现 过 彻 底 否 定 对 方 的 情 况 。 以 道 教 为 例 ,佛 教 显 然 是 道 教 最 主 要 的 竞 争 对 手 。 “夷 夏 论 ” 和 “化 胡 说 ” 是 道 教 攻 击 佛 教 最 有 力 的 论 战 理 据 。南 朝 道 士 顾 欢 作 《夷 夏 论 》 斥 佛 教 为 夷 狄 之 教 ,却 也 承 认 “佛 号 正 真 ,道 称 正 一 。一 归 无 死 , 真 会 无 生 。在 名 则 反 ,在 实 则 合 。但 无 生 之 教 赊 ,无 死 之 化 切 ,切 法 可 以 进 谦 弱 ,赊 法 可 以 退 夸 ① 《史记》卷二十八,北京:中华书局,2013年 ,第 4 册 ,第 1669页。 ② 《史记》卷 二 十 四 《乐书》,第 4 册 ,第 1395页。 197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 National social sciences Datal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总第216期 强”,①认为佛道二教“名反实合”,各有千秋。汉桓帝延熹九年(16),襄楷在奏章中曾提到“老 子人夷狄为浮屠”,2可见在东汉时期就已出现“老子化胡说”。晋末道士王浮敷衍此说作《化胡 经》,宣称佛教岀自道教,以此抬高道教地位。为应对此说,佛教亦杜撰儒道二教皆出自佛教之说, 如《清净法行经》即云:“佛遣三弟子震旦教化,儒童菩萨彼称孔丘,光净菩萨彼称颜渊,摩诃迦叶 彼称老子。”③佛道二教围绕“化胡说”展开的论争,明显是一种缺乏理据的赌气式争辩,但是在互 以对方出自本教的言说背后,其实暗含着三教同源的预设。这种以情绪化方式表达出的三教同源思 想,也正是三教融合文化机制得以展开的前提。 三教竟争虽然在儒释道关系史上颇有影响,但是,三教融合共生才是三教关系发展的主流趋势 在三教融合共生的文化机制之下,道教不断进行着自我调适,以此处理与儒佛二教的关系,一方面促 进了道教自身的发展,一方面促成了三教融合共生这一文化生态的形成。茅山道士陶弘景临终遗言, 命人在他死后“以大袈裟覆衾蒙首足,明器有车马,道人道士并在门中,道人左,道士右”。④作为 名动一世的道教领袖,陶弘景要求死后覆盖袈裟,并且葬礼中要有僧侣(道人)和道士,足见其兼 宗佛教的宗教观念。其实,历代高道无不和陶弘景一样,对儒佛二教持开放包容的态度,主张调和三 教,倡导三教同源、三教融合。例如宋代道士夏元鼎《三教归一图说》云:“三教等无差别,本来面 目只是一个,但服色不同耳。”⑤张伯端在《悟真篇》序言中说:“教虽分三,道乃归一。”⑥金元时 期全真道兴起后,三教归一更成为全真道最重要的理论主张。创教初期,王重阳便建立了三教七宝 会、三教金莲会、三教三光会、三教玉华会、三教平等会等五会传播全真道,宣传“儒门释户道相 通,三教从来一祖风”的思想,使全真道具足三教合一的性质,成为佛道融合的典型。⑦道教不仅在 理论上主张三教同源、三教合一,而且在实践中也积极吸收儒释二教,从而不断促进道教自身的 发展。 儒家学说源自三代文化,在文化渊源上居于正统,因而在“大传统”文化中长期居主流地位; 尤其在意识形态领域,儒家文化所拥有的优势是佛道两家不可比拟的。就儒道关系而言,道教创立初 期对儒家也有非议之处,如五斗米道经典《老子想尔注》释“孔德之容,唯道是从”为“后世不信 道文,但上孔书,以为无上,道故名之,告后贤”③便是一例。不过,这种反儒倾向在后世并没有被 继承。相反,对儒学采取合作态度,积极吸收儒家文化中有利于道教发展的因素,才是道教协调儒道 关系的基本策略。道教最核心的思想根源是神仙信仰,因此修炼成仙往往被视为道教信仰的终极追 求。然而,当教团道教形成以后,个人修炼的重要性在道教理论中逐渐退居次要地位,济世度人的思 想成为道教教团的重要主张。例如宣扬“仙道贵生,无量度人”思想的灵宝派就认为:“圣人传授经 教,教于世人,使未闻者闻,未知者知,欲以此法桥普度一切人也。”⑨这种“普度一切人”的济世 思想,无疑受到了大乘佛教的影响,但是不可否认也和儒家的λ世治平思想有着深刻渊源。道教是一 种成熟的伦理宗教,以求善为鹄的的宗教伦理是道教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儒家学说一样,道教也 非常强调以忠孝为核心的伦理准则。《太上洞玄灵宝智慧罪根上品大戒经》云:“与人君言,则惠于 国;与人父言,则慈于子;与人师言,则爱于众;与人兄言,则悌于行;与人臣言,则忠于君;与人 子言,则孝于亲。”《玄门报孝追荐仪》云:“三纲五常乃立人之大本”,“资事父以事君,则忠孝之 ①《南史》卷七十五《顾欢传》,第1877页。 ②《后汉书》卷三十下《襄楷传》,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第1082页。 ③参见道安:《二教论》,《大正藏》,第52册,第140页。 ④《南史》卷七十六《陶弘景传》,第1900页 ⑤夏元鼎:《黄帝阴符经讲义》卷四,《道藏》,北京:文物出版社、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上海:上海书店 第2册,第732页。 ⑥张伯端:《悟真篇序》,《紫阳真人悟真篇注疏》卷一,《道藏》,第2册,第914页。 7陈兵:《道教之道),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195年,第13页 ⑧饶宗颐:《老子想尔注校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27页。 ⑨陆修静:《洞玄灵宝斋说光烛戎罚灯祝愿仪》,《道藏》,第9册,第824页 ⑩《太上洞玄灵宝智慧罪根上品大戒经》,《道藏》,第6册,第887页 National social sciences Databa
四 川 大 学 学 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总 第 2 1 6 期 强 ”,® 认 为 佛 道 二 教 “名 反 实 合 ”,各 有 千 秋 。汉 桓 帝 延 熹 九 年 (1 6 6 ) ,襄 楷 在 奏 章 中 曾 提 到 “老 子 入 夷 狄 为 浮 屠 ”,® 可 见 在 东 汉 时 期 就 已 出 现 “老 子 化 胡 说 ”。晋 末 道 士 王 浮 敷 衍 此 说 作 《化 胡 经 》,宣 称 佛 教 出 自 道 教 ,以 此 抬 高 道 教 地 位 。 为 应 对 此 说 ,佛 教 亦 杜 撰 儒 道 二 教 皆 出 自 佛 教 之 说 , 如 《清 净 法 行 经 》 即 云 :“佛 遣 三 弟 子 震 旦 教 化 ,儒 童 菩 萨 彼 称 孔 丘 ,光 净 菩 萨 彼 称 颜 渊 ,摩 诃 迦 叶 彼 称 老 子 。”® 佛 道 二 教 围 绕 “化 胡 说 ” 展 开 的 论 争 , 明 显 是 一 种 缺 乏 理 据 的 赌 气 式 争 辩 ,但 是 在 互 以 对 方 出 自 本 教 的 言 说 背 后 ,其 实 暗 含 着 三 教 同 源 的 预 设 。这 种 以 情 绪 化 方 式 表 达 出 的 三 教 同 源 思 想 ,也 正 是 三 教 融 合 文 化 机 制 得 以 展 开 的 前 提 。 三 教 竞 争 虽 然 在 儒 释 道 关 系 史 上 颇 有 影 响 ,但 是 ,三 教 融 合 共 生 才 是 三 教 关 系 发 展 的 主 流 趋 势 。 在 三 教 融 合 共 生 的 文 化 机 制 之 下 ,道 教 不 断 进 行 着 自 我 调 适 ,以 此 处 理 与 儒 佛 二 教 的 关 系 ,一 方 面 促 进 了 道 教 自 身 的 发 展 ,一 方 面 促 成 了 三 教 融 合 共 生 这 一 文 化 生 态 的 形 成 。茅 山 道 士 陶弘 景 临 终 遗 言 , 命 人 在 他 死 后 “以 大 袈 裟 覆 衾 蒙 首 足 ,明 器 有 车 马 ,道 人 道 士 并 在 门 中 ,道 人 左 ,道 士 右 ”。® 作 为 名 动 一 世 的 道 教 领 袖 ,陶弘 景 要 求 死 后 覆 盖 袈 裟 ,并 且 葬 礼 中 要 有 僧 侣 (道 人 ) 和 道 士 ,足 见 其 兼 宗 佛 教 的 宗 教 观 念 。其 实 ,历 代 高道 无 不 和 陶弘 景 一 样 ,对 儒 佛 二 教 持 开 放 包 容 的 态 度 ,主 张 调 和 三 教 ,倡 导 三 教 同 源 、三 教 融 合 。例 如 宋 代 道 士 夏 元 鼎 《三 教 归 一 图 说 》 云 ' “三 教 等 无 差 别 ,本 来 面 目 只 是 一 个 ,但 服 色 不 同 耳 。”⑤ 张 伯 端 在 《悟 真 篇 》 序 言 中 说 : “教 虽 分 三 ,道 乃 归 一 。”© 金 元 时 期 全 真 道 兴 起 后 ,三 教 归 一 更 成 为 全 真 道 最 重 要 的 理 论 主 张 。创 教 初 期 ,王 重 阳 便 建 立 了 三 教 七 宝 会 、三 教 金 莲 会 、三 教 三光 会 、三 教 玉 华 会 、 三 教 平 等 会 等 五 会 传 播 全 真 道 ,宣 传 “儒 门 释 户 道 相 通 ,三 教 从 来 一 祖 风 ” 的 思 想 ,使 全 真 道 具 足 三教 合 一 的 性 质 ,成 为 佛 道 融 合 的 典 型 。' 道 教 不 仅 在 理 论 上 主 张 三教 同 源 、 三 教 合 一 ,而 且 在 实 践 中 也 积 极 吸 收 儒 释 二 教 ,从 而 不 断 促 进 道 教 自 身 的 。 儒 家 学 说 源 自 三 代 文 化 ,在 文 化 渊 源 上 居 于 正 统 , 因 而 在 “大 传 统 ” 文 化 中 长 期 居 主 流 地 位 ; 尤 其 在 意 识 形 态 领 域 ,儒 家 文 化 所 拥 有 的 优 势 是 佛 道 两 家 不 可 比 拟 的 。就 儒 道 关 系 而 言 ,道 教 创 立 初 期 对 儒 家 也 有 非 议 之 处 ,如 五 斗 米 道 经 典 《老 子 想 尔 注 》 释 “孔 德 之 容 ,唯 道 是 从 ” 为 “后 世 不 信 道 文 ,但 上 孔 书 ,以 为 无 上 ,道 故 名 之 ,告 后 贤 ”⑧ 便 是 一 例 。不 过 ,这 种 反 儒 倾 向 在 后 世 并 没 有 被 继 承 。相 反 ,对 儒 学 采 取 合 作 态 度 ,积 极 吸 收 儒 家 文 化 中 有 利 于 道 教 发 展 的 因 素 ,才 是 道 教 协 调 儒 道 关 系 的 基 本 策 略 。道 教 最 核 心 的 思 想 根 源 是 神 仙 信 仰 , 因 此 修 炼 成 仙 往 往 被 视 为 道 教 信 仰 的 终 极 追 求 。然 而 ,当 教 团 道 教 形 成 以 后 ,个 人 修 炼 的 重 要 性 在 道 教 理 论 中 逐 渐 退 居 次 要 地 位 ,济 世 度 人 的 思 想 成 为 道 教 教 团 的 重 要 主 张 。例 如 宣 扬 “仙 道 贵 生 ,无 量 度 人 ” 思 想 的 灵 宝 派 就 认 为 :“圣 人 传 授 经 教 ,教 于 世 人 ,使 未 闻 者 闻 ,未 知 者 知 ,欲 以 此 法 桥 普 度 一 切 人 也 。”® 这 种 “普 度 一 切 人 ” 的 济 世 思 想 ,无 疑 受 到 了 大 乘 佛 教 的 影 响 ,但 是 不 可 否 认 也 和 儒 家 的 入 世 治 平 思 想 有 着 深 刻 渊 源 。道 教 是 一 种 成 熟 的 伦 理 宗 教 ,以 求 善 为 鹄 的 的 宗 教 伦 理 是 道 教 学 说 的 重 要 组 成 部 分 。和 儒 家 学 说 一 样 ,道 教 也 非 常 强 调 以 忠 孝 为 核 心 的 伦 理 准 则 。《太 上 洞 玄 灵 宝 智 慧 罪 根 上 品 大 戒 经 》 云 : “与 人 君 言 ,则 惠 于 国 ;与 人 父 言 ,则 慈 于 子 ;与 人 师 言 ,则 爱 于 众 ;与 人 兄 言 ,则 悌 于 行 ;与 人 臣 言 ,则 忠 于 君 ;与 人 子 言 ,则 孝 于 亲 。”® 《玄 门 报 孝 追 荐 仪 》 云 ' “三 纲 五 常 乃 立 人 之 大 本 ”, “资 事 父 以 事 君 ,则 忠 孝 之 ① 《南史》卷 七 十 五 《顾欢传》,第 1877页。 ② 《后汉书》卷 三 十 下 《襄楷传》,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 ,第 1082页。 ③ 参 见 道 安 '《二教论》,《大正藏》,第 5 2册 ,第 1 4 0页。 ④ 《南史》卷 七 十 六 《陶弘景传》,第 1900页。 ⑤ 夏元鼎:《黄帝阴符经讲义》卷四,《道藏》,北京:文物出版社、天津 '天津古籍出版社、上海:上海书店, 第 2 册 ,第 7 3 2页。 ⑥ ,张 伯 端 悟 真 篇 序 》,《紫阳真人悟真篇注疏》卷一,《道藏》,第 2 册 ,第 9 1 4页。 ⑦ 陈兵 ' 《道教之道》,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1995年 ,第 1 3页。 ⑧ 饶宗颐:《老子想尔注校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第 2 7 页。 ⑨ 陆 修 静 '《洞玄灵宝斋说光烛戒罚灯祝愿仪》,《道藏》,第 9 册 ,第 8 2 4页。 ⑩ 《太上洞玄灵宝智慧罪根上品大戒经》,《道藏》,第 6 册 ,第 8 8 7页。 198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 黄勇:儒释道三教融合共生与道教的自我调适 018年第3期 义尽,取于治身而治国,则清净之化成。其在栖真者流,尤以报君为重”。①在唐宋以后,甚至还兴 起了儒家色彩非常浓厚的以宣扬忠孝思想为中心的忠孝净明道。从某种程度上来讲,道教伦理可以 是儒家伦理的道教化翻版。道教不仅几乎毫无保留地吸收了儒家的伦理思想,而且也很大程度地借鉴 了儒家学说中的礼制文化,比如道教斋醮仪式中的“三献之礼”,就直接来源于儒家的祭祀礼仪。儒 家的吉、凶、军、宾、嘉等五礼是中国古代礼制文化的核心,吉礼更享有国家祭祀的崇高地位。魏晋 以降,早先主要流行于民间的道教逐步转向上层化发展路线,并被庙堂文化所接纳。随着地位的上 升,道教开始积极跻身于国家祭祀文化之中。到唐宋时期,“道教斋醮仪式已成为国家祭祀大典的组 成部分”,②太清宫、太一宫、玉清昭应宫等皇家道观也被纳人国家祭祀体系,其斋醮仪式甚至被奉 为大祀。道教在跻身于国家祭祀体系的同时,其宗教仪轨大量吸收了儒家祭祀礼仪的成分。这种情况 甚至影响到域外国家,比如在高丽的国家祭祀体系中,道教斋醮就被定为吉礼小祀。道教斋醮在高丽 被纳入吉礼,其实正是引进唐宋礼制文化的结果。③ 相较于儒道关系,佛道关系中的竞争性要略大一些。但是,佛道二教的相互吸收与融合仍然是佛 道关系的主旋律,援佛入道是道教不断丰富并提升自我的重要手段。佛教产生的时间比道教早得多 在传人中国时佛教已经发展得相当完备,因此,道教产生后在很多方面都借鉴吸收了佛教。比如,在 早期道经的造作过程中,便多有模仿乃至因袭佛经之处;道教的宫观设施、组织形式、宗教仪式等方 面,亦不乏借鉴佛教之处。又如,受“大道无形”思想的影响,早期道教是反对偶像崇拜的,因此 称佛教为“像教”。但是,后世道教“设像立教”的形式与佛教却别无二致,其实正是受佛教影响使 然。在宗教晢学方面,道教义理的思辨水平与佛教相比略为逊色,因此,道教也积极援引佛教哲学以 提升自身的理论水平。例如道教重玄学就借鉴了佛教的中观晢学,道性论和佛教的佛性论之间也不无 关系,全真道的思想和禅宗哲学也有着密切联系 道教对儒佛二教的借鉴和吸收是为适应自身的发展而展开的,并非简单地援儒入道或援佛入道。 这种对异已文化的吸收和借鉴,实际上是以道教为基础,融会儒佛二教的文化再创造。通过这种文化 再创造,道教一方面提升了自身的水平,获得了新的发展;另一方面也融通了理路不同的文化传统 促进了儒释道三教殊途同归的进程,增强了中国文化三教并立格局的稳定性。 (责任編辑:庞礴) ①《玄门报孝追荐仪》,《道藏》,第9册,第60 ②张泽洪:《道教斋醮科仪硏究》,成都:巴蜀书社,1999年,第74页。 ③黄勇:《高丽斋醮研究》,韩国道教文化学会编:《道教文化研究》第46辑,2017年,第322-328页。 National social sciences Databa
黄 勇 :儒 释 道 三 教 融 合 共 生 与 道 教 的 自 我 调 适 2018年 第 3 期 《玄门报孝追荐仪》,《道藏》,第 9 册 ,第 6 0 页。 张 泽 洪 '《道教斋醮科仪研究》,成都:巴蜀书社,1999年 ,第 7 4 页。 黄 勇 '《高丽斋醮研究》,韩国道教文化学会编 '《道教文化研究》第 4 6 辑 ,2017年 ,第 322 - 3 2 8页。 义 尽 ,取 于 治 身 而 治 国 ,则 清 净 之 化 成 。其 在 栖 真 者 流 ,尤 以 报 君 为 重 ”。® 在 唐 宋 以 后 ,甚 至 还 兴 起 了 儒 家 色 彩 非 常 浓 厚 的 以 宣 扬 忠 孝 思 想 为 中 心 的 忠 孝 净 明 道 。从 某 种 程 度 上 来 讲 ,道 教 伦 理 可 以 说 是 儒 家 伦 理 的 道 教 化 翻 版 。道 教 不 仅 几 乎 毫 无 保 留 地 吸 收 了 儒 家 的 伦 理 思 想 ,而 且 也 很 大 程 度 地 借 鉴 了 儒 家 学 说 中 的 礼 制 文 化 , 比 如 道 教 斋 醮 仪 式 中 的 “三 献 之 礼 ”,就 直 接 来 源 于 儒 家 的 祭 祀 礼 仪 。儒 家 的 吉 、 凶 、军 、宾 、嘉 等 五 礼 是 中 国 古 代 礼 制 文 化 的 核 心 ,吉 礼 更 享 有 国 家 祭 祀 的 崇 高 地 位 。魏 晋 以 降 ,早 先 主 要 流 行 于 民 间 的 道 教 逐 步 转 向 上 层 化 发 展 路 线 ,并 被 庙 堂 文 化 所 接 纳 。 随 着 地 位 的 上 升 ,道 教 开 始 积 极 跻 身 于 国 家 祭 祀 文 化 之 中 。到 唐 宋 时 期 , “道 教 斋 醮 仪 式 已 成 为 国 家 祭 祀 大 典 的 组 成 部 分 ”,® 太 清 宫 、太 一 宫 、玉 清 昭 应 宫 等 皇 家 道 观 也 被 纳 入 国 家 祭 祀 体 系 ,其 斋 醮 仪 式 甚 至 被 奉 为 大 祀 。道 教 在 跻 身 于 国 家 祭 祀 体 系 的 同 时 ,其 宗 教 仪 轨 大 量 吸 收 了 儒 家 祭 祀 礼 仪 的 成 分 。这 种 情 况 甚 至 影 响 到 域 外 国 家 , 比 如 在 高 丽 的 国 家 祭 祀 体 系 中 ,道 教 斋 醮 就 被 定 为 吉 礼 小 祀 。道 教 斋 醮 在 高 丽 被 纳 入 吉 礼 ,其 实 正 是 引 进 唐 宋 礼 制 文 化 的 结 果 。# 相 较 于 儒 道 关 系 ,佛 道 关 系 中 的 竞 争 性 要 略 大 一 些 。但 是 ,佛 道 二 教 的 相 互 吸 收 与 融 合 仍 然 是 佛 道 关 系 的 主 旋 律 ,援 佛 入 道 是 道 教 不 断 丰 富 并 提 升 自 我 的 重 要 手 段 。佛 教 产 生 的 时 间 比 道 教 早 得 多 , 在 传 入 中 国 时 佛 教 已 经 发 展 得 相 当 完 备 ,因 此 ,道 教 产 生 后 在 很 多 方 面 都 借 鉴 吸 收 了 佛 教 。 比 如 ,在 早 期 道 经 的 造 作 过 程 中 ,便 多 有 模 仿 乃 至 因 袭 佛 经 之 处 ;道 教 的 宫 观 设 施 、组 织 形 式 、宗 教 仪 式 等 方 面 ,亦 不 乏 借 鉴 佛 教 之 处 。又 如 ,受 “大 道 无 形 ” 思 想 的 影 响 ,早 期 道 教 是 反 对 偶 像 崇 拜 的 , 因 此 称 佛 教 为 “像 教 ”。但 是 ,后 世 道 教 “设 像 立 教 ” 的 形 式 与 佛 教 却 别 无 二 致 ,其 实 正 是 受 佛 教 影 响 使 然 。在 宗 教 哲 学 方 面 ,道 教 义 理 的 思 辨 水 平 与 佛 教 相 比 略 为 逊 色 ,因 此 ,道 教 也 积 极 援 引 佛 教 哲 学 以 提 升 自 身 的 理 论 水 平 。例 如 道 教 重 玄 学 就 借 鉴 了 佛 教 的 中 观 哲 学 ,道 性 论 和 佛 教 的 佛 性 论 之 间 也 不 无 关 系 ,全 真 道 的 思 想 和 禅 宗 哲 学 也 有 着 密 切 联 系 。 道 教 对 儒 佛 二 教 的 借 鉴 和 吸 收 是 为 适 应 自 身 的 发 展 而 展 开 的 ,并 非 简 单 地 援 儒 入 道 或 援 佛 入 道 。 这 种 对 异 己 文 化 的 吸 收 和 借 鉴 ,实 际 上 是 以 道 教 为 基 础 ,融 会 儒 佛 二 教 的 文 化 再 创 造 。通 过 这 种 文 化 再 创 造 ,道 教 一 方 面 提 升 了 自 身 的 水 平 ,获 得 了 新 的 发 展 ;另 一 方 面 也 融 通 了 理 路 不 同 的 文 化 传 统 , 促 进 了 儒 释 道 三 教 殊 途 同 归 的 进 程 ,增 强 了 中 国 文 化 三 教 并 立 格 局 的 稳 定 性 。 (责任编辑:庞 礴 ) ①②③ 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