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年第4期 浙江社会科学 2013年4 No.4,2013 ZHEJIANG SOCIAL SCIENCES Apr.·2013 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 转型的四大表现* 口廖小平 内容提要1978年以来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是一次公认的重大而深刻的社会转型。 这一社会转型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社会转型急速而深刻但落后于经济结构的变化,单位 社会开始向后单位社会转变但社会组织仍很微弱;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从单一公有制向以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转变,资源配置方式和经济运行方式由原来的计划经济 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改革开放之初对唯政治化和泛政治化的政治反思和伴 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政治转向;以物为本与以人为本的发展价值理念的转变与博弈 关键词改革开放社会转型单位社会经济体制政治意识形态以人为本 作者廖小平,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沙410004) 社会转型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对社会转 在宏观层面上,反观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社会 型的理解往往存在着各种争议,但这绝不影响社转型,毫无疑问是中国历史上一次巨大的社会结构 会转型发生和存在的事实。1978年以来的中国变动,甚至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深刻大 革开放和现代化就是一次公认的重大而深刻的变革。这首先是因为,自周秦以来的2000多年,中 社会转型,并表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和各个国一直是一个农业国家,其社会结构是一个农业社 领域,具体而言就是单位社会的终结、经济体制的会的结构,直到1978年,农民仍占821%。而真正 转轨、政治的反思和转向以及以物为本与以人为发生社会大变革、社会结构由农业社会结构转变为 本的发展价值理念的转变与博弈 工业社会结构的就是改革开放以来的这30多年。 、社会转型与单位社会的终结 正因如此,人们常常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逐 步实现了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这也正是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社会转型具有两个鲜明毛泽东在建国前夕提出但未实现的把中国由一个 特点:一是社会转型急速而深刻但落后于经济结农业国建设成为一个现代的工业国的夙愿。其次 构的变化;二是单位社会开始向后单位社会转变还因为,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转型,对改革开放前 但社会组织仍很微弱。 30年形成的单位社会、单一所有制结构、计划经济 首先,改革开放以来,在宏观层面上,中国社体制和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等进行了全方位的解 会转型急速而深刻,但在微观层面上,社会结构的构和颠覆,并被后单位社会、多元所有制结构、市场 转型却落后于经济结构的变化。 经济体制和民主法治的政治体制所取代。这样,改 ①★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改革开放以来价值观的变迁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研究”(10BZX012) 的成果 C1994-2013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
书 2013年第4期 No.4,2013 浙 江 社 会 科 学 ZHEJIANG SOCIAL SCIENCES 2013年4月 Apr.,2013 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 转型的四大表现*① □ 廖小平 内容提要 1978年以来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是一次公认的重大而深刻的社会转型。 这一社会转型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社会转型急速而深刻但落后于经济结构的变化,单位 社会开始向后单位社会转变但社会组织仍很微弱;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从单一公有制向以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转变,资源配置方式和经济运行方式由原来的计划经济 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改革开放之初对唯政治化和泛政治化的政治反思和伴 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政治转向;以物为本与以人为本的发展价值理念的转变与博弈。 关键词 改革开放 社会转型 单位社会 经济体制 政治意识形态 以人为本 作者廖小平,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沙 410004) 社会转型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对社会转 型的理解往往存在着各种争议,但这绝不影响 社 会转型发 生 和 存 在 的 事 实。1978年 以 来 的 中 国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就是一次公认的重大而深刻的 社会转型,并表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和各 个 领域,具体而言就是单位社会的终结、经济体制的 转轨、政治的反思和转向以及以物为本与以人 为 本的发展价值理念的转变与博弈。 一、社会转型与单位社会的终结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社会转型具有两个鲜明 特点:一是社会转型急速而深刻但落后于经济 结 构的变化;二是单位社会开始向后单位社会转 变 但社会组织仍很微弱。 首先,改革开放以 来,在 宏 观 层 面 上,中 国 社 会转型急速而深刻,但在微观层面上,社会结构的 转型却落后于经济结构的变化。 在宏观层面上,反观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社会 转型,毫无疑问是中国历史上一次巨大的社会结构 变动,甚至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深刻大 变革。这首先是因为,自周秦以来的2000多年,中 国一直是一个农业国家,其社会结构是一个农业社 会的结构,直到1978年,农民仍占82.1%。而真正 发生社会大变革、社会结构由农业社会结构转变为 工业社会结构的就是改革开放以来的这30多年。 正因如此,人们常常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逐 步实现了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这也正是 毛泽东在建国前夕提出但未实现的把中国由一个 农业国建设成为一个现代的工业国的夙愿。其次 还因为,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转型,对改革开放前 30年形成的单位社会、单一所有制结构、计划经济 体制和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等进行了全方位的解 构和颠覆,并被后单位社会、多元所有制结构、市场 经济体制和民主法治的政治体制所取代。这样,改 4 ① *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改革开放以来价值观的变迁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研究”(10BZX012) 的成果
浙江社会科学 2013年第4期 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社会逐渐形成与其相适应的价‘单位社会’的确立、转换、终结的长时段研究视角 值观结枃就是必然的,甚至可以说,改革开放以来来审视20世纪晚期以来中国社会的整体转型,会 的中国社会价值观与中国几千年来形成的价值观发现单位社会’之走向终结,应是近年来中国社 出现了本质性的区别 会最具根本性意义的转变。”④在这里,作为社会 然而,在微观层面上,我们又不能不看到,社转型之独特标志的单位社会的终结,并非指作为 会结构与经济结构是相互影响的,而我们在进行职场的具体单位组织的终结,而是指建国后建立 经济体制改革、经济大发展、经济结构大调整的时起来的党政经商学兵合一并肩负着各种政治和社 候,社会结构的转型和社会体制的调整却没能适会职能的单位组织的终结。当然,作为职场的具 时跟进,因而与经济结构的变化相比,社会结构的体单位组织的结构和功能也必将发生重大变化 转型大大落后了。经济结构与社会结构存在的这譬如由“单位办社会”向“社会从单位剥离”的变 种严重的结构差,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最大的化。改革开放以来单位社会之所以会走向终结 不协调,是产生当今诸多经济社会矛盾的结构性主要缘于以下三大因素:一是以市场为取向的经 原因。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住房、教育、医疗、济改革和社会改革,如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住房 养老等民生问题日益突出,城乡差距、地区差距持商品化、医疗体制改革、社区建设的实施、国有经 续扩大,官民关系、劳资关系等社会阶层关系矛盾济的改革和改制、私营经济的兴起、新兴社会群体 显化,土地征用、房屋拆迁、企事业改制等引发的的出现等,以及市场经济的契约原则,必然推进单 社会不稳定问题增多,贪污腐败等大案要案频发,位社会的瓦解和单位体制的消解,由此导致“单位 些地方杀人绑架等暴力犯罪增加,诈骗、抢劫、人”向“社会人”的转变,这势必使单位体制受到巨 盗窃等刑事犯罪案件上升,特别是各种群体性事大冲击;二是随着单位所承载的革命性政治控制 件居高不下,使得经济社会稳定问题日益突出。功能的消退以及依附于单位社会的社会控制体系 2008年,我国中等收入者阶层的人数只占总就业的消解,如结婚登记、高考等已无需单位出具证明 人员的23%,离现代化国家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和批准,单位不再是无所不包的特殊组织,其政治 型社会阶层结构还有很大距离。甚至中国的社职能和社会职能开始向外转移,这就必然使单位 会结构仍然拖着计划经济时代的尾巴。 职能大大削弱;三是加强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创 其次,改革开放以来,作为社会转型重要而独新,必然要求党和国家由原来通过单位对社会和 特的标志,单位社会开始向后单位社会转变,但应个人的“整合控制”向“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 取“单位”而代之的“社会”仍很微弱。 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体制转变,这无疑也 改革开放以来,新中国成立后建立起来的单推进了单位社会的终结。 位社会开始逐渐解体或终结,而进入后单位社会 单位社会的解体及其向后单位社会的转变 如有学者从“传统社会”、“单位社会”、“后单位社意味着由原来单位社会里“国家一单位一个人”的 会”的历史脉络中认为,“从长时段的视角看,中国社会结构向“国家一社会(包括社区、职业团体、中 社会经历了从传统社会、单位社会以及随着单位介组织等)一个人”的社会结构转变、由身份社会 社会的消解进入的‘后单位社会’。”另有学者从向契约社会转变。在“国家一单位一个人”的社会 “封建社会”、“郡县社会”、“单位社会”和“后单位结构里,单位之外没有任何社会组织,单位之间几 社会”的历史脉络认为,“从长时段的研究视角,则乎没有联系,因此,国家只需纵向地通过单位实现 中国社会由‘封建社会’、‘郡县社会’向‘单位社对个人的控制,单位内部则通过身份实现对其成 会’的转变,以及我们告别“单位社会’,走向‘后单员的控制。而在后单位社会里,“国家一社会一个 位社会’,构成了中国社会结构严谨的总体脉人”则是一个扁平的社会结构,这就意味着,这种 络。”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作为中国社会转型社会结构需要各种社会组织的发育和发达,这些 重要而独特的标志,建立于改革开放前30年的单社会组织不是原来无所不包的单位组织,而是实 位社会开始逐渐解体。这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行契约化管理的市场主体。这样,社会结构的构 会转型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有学者指出:“从建逻辑从原来自上而下、权力集中的机制,向个人 C1994-2013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
浙江社会科学 2013年第4期 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社会逐渐形成与其相适应的价 值观结构就是必然的,甚至可以说,改革开放以来 的中国社会价值观与中国几千年来形成的价值观 出现了本质性的区别。 然而,在微观层面 上,我们又不能不看到,社 会结构与经济结构是相互影响的,而我们在进 行 经济体制改革、经济大发展、经济结构大调整的时 候,社会结构的转型和社会体制的调整却没能适 时跟进,因而与经济结构的变化相比,社会结构的 转型大大落后了。经济结构与社会结构存在的这 种严重的结构差,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最大的 不协调,是产生当今诸多经济社会矛盾的结构 性 原因。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住房、教育、医疗、 养老等民生问题日益突出,城乡差距、地区差距持 续扩大,官民关系、劳资关系等社会阶层关系矛盾 显化,土地征用、房屋拆迁、企事业改制 等 引 发 的 社会不稳定问题增多,贪污腐败等大案要案频发, 一些地方杀人绑架等暴力犯罪增加,诈 骗、抢 劫、 盗窃等刑事犯罪案件上升,特别是各种群体性 事 件居高不 下,使 得 经 济 社 会 稳 定 问 题 日 益 突 出。 2008年,我国中等收入者阶层的人数只占总就业 人员的23%,离现代化国家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 型社会阶 层 结 构 还 有 很 大 距 离。① 甚 至 中 国 的 社 会结构仍然拖着计划经济时代的尾巴。 其次,改革开放以来,作为社会转型重要而独 特的标志,单位社会开始向后单位社会转变,但应 取“单位”而代之的“社会”仍很微弱。 改革开放以来,新中国成立后建立起来的单 位社会开始逐渐解体或终结,而进入后单位社会。 如有学者从“传统社会”、“单位社会”、“后单位社 会”的历史脉络中认为,“从长时段的视角看,中国 社会经历了从传统社会、单位社会以及随着单 位 社会的消解进入的‘后单位社会’。”② 另有学者从 “封建社会”、“郡县社会”、“单位社会”和“后单位 社会”的历史脉络认为,“从长时段的研究视角,则 中国社会 由‘封 建 社 会’、‘郡 县 社 会’向‘单 位 社 会’的转变,以及我们告别‘单位社会’,走向‘后单 位社 会’,构 成 了 中 国 社 会 结 构 严 谨 的 总 体 脉 络。”③ 随着改 革 开 放 的 推 进,作 为 中 国 社 会 转 型 重要而独特的标志,建立于改革开放前30年的单 位社会开始逐渐解体。这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 会转型 具 有 重 大 意 义 的 事 件。有 学 者 指 出:“从 ‘单位社会’的确立、转换、终结的长时段研究视角 来审视20世纪晚期以来中国社会的整体转型,会 发现‘单位社会’之走向终结,应是近年来中国社 会最具根 本 性 意 义 的 转 变。”④ 在 这 里,作 为 社 会 转型之独特标志的单位社会的终结,并非指 作 为 职场的具体单位组织的终结,而是指建国后 建 立 起来的党政经商学兵合一并肩负着各种政治和社 会职能的单位组织的终结。当然,作 为 职 场 的 具 体单位组织的结构和功能也必将发生重大变化, 譬如由“单 位 办 社 会”向“社 会 从 单 位 剥 离”的 变 化。改革开放以来单位社会之所以 会 走 向 终 结, 主要缘于以下三大因素:一是以市场为取向 的 经 济改革和社会改革,如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住房 商品化、医疗体制改革、社区建设的 实 施、国 有 经 济的改革和改制、私营经济的兴起、新兴社会群体 的出现等,以及市场经济的契约原则,必然推进单 位社会的瓦解和单位体制的消解,由此导致“单位 人”向“社会人”的转变,这势必使单位体制受到巨 大冲击;二是随着单位所承载的革命性政治 控 制 功能的消退以及依附于单位社会的社会控制体系 的消解,如结婚登记、高考等已无需单位出具证明 和批准,单位不再是无所不包的特殊组织,其政治 职能和社会职能开始向外转移,这就必然使 单 位 职能大大削弱;三是加强社会建设和社会管 理 创 新,必然要求党和国家由原来通过单位对社 会 和 个人的“整合控制”向“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 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体制转变,这无 疑 也 推进了单位社会的终结。 单位社会的解体及其向后单位社会的转变, 意味着由原来单位社会里“国家—单位—个人”的 社会结构向“国家—社会(包括社区、职业团体、中 介组织等)—个人”的社会结构转变、由 身 份 社 会 向契约社会转变。在“国家—单位—个人”的社会 结构里,单位之外没有任何社会组织,单位之间几 乎没有联系,因此,国家只需纵向地通过单位实现 对个人的控制,单位内部则通过身份实现对 其 成 员的控制。而在后单位社会里,“国家—社会—个 人”则是一个扁平的社会结构,这就意味着,这 种 社会结构需要各种社会组织的发育和发达,这 些 社会组织不是原来无所不包的单位组织,而 是 实 行契约化管理的市场主体。这样,社 会 结 构 的 构 建逻辑从原来自上而下、权力集中的机制,向个人 5
廖小平: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转型的四大表现 独立和自由基础上的社会整合机制转变,社会秩第二次革命”。这首先意味着改革是对与生产力 序从原来的行政性建构向契约性建构转变。于严重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进行深刻调整,同时还 是,在经济领域,建立在契约性关系基础上的商缘于“改革开放前30年至少有两个根本性的社会 会、行业协会和职业团体等中间组织将发挥越来发展的战略性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一是社会公 越重要的作用;在更广泛的社会领域,随着私人空平正义与社会发展的持续效力或动力之间关系协 间的拓展,民间社会的各种中间组织及其自治需调问题;一是更重要的,在基本完成社会主义革命 求和组织化需求也将大大增强。这些自然就意味任务并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体系之后,没有能 着,介于国家和个人之间的“社会”将为社会秩序够从思想和观念到行动上完成从社会主义革命到 和价值建构提供深厚的基础。这也同时意味着中社会主义建设的转变,政治‘革命’和意识形态的 国需要一个强大而健全的社会 斗争始终占据着中心地位,抓革命’一直是优先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在这些年提出加强社于促生产’的第一社会目标。”也就是说,改革 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创新以来,中国的社会组织培开放前30年,中国只注重公平而严重忽视效率、 育和发展有了长足进步,主要表现在社会组织在没有及时实现由革命向建设的转变。这两个根本 数量上的不断增加和在覆盖面上的不断拓展。但因素又具体表现在社会的方方面面:在社会结构 是,总体而言,社会组织的培育和发展还相当滞上表现为高度封闭的单位社会;在所有制结构上 后,面临着很多困境和难题,譬如,新型社区有了表现为单一的公有制;在资源配置方式和经济运 很大发展,但行政化趋势明显;NPO、NGO等非行方式上表现为计划经济;在社会财富分配上表 政府组织和非营利组织发展迅速,但官方色彩浓现为平均主义分配方式;在政治意识形态上表现 厚;民间草根组织越来越活跃,但政府在积极扶植为以阶级斗争为纲和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 和规范管理的制度和机制建设上还不完善;以及命。所有这些因素的综合是导致生产力落后、社 社会组织自身不能自律等等。如果说改革开放前会普遍贫穷、国民经济几近崩溃边缘、最终导致社 30年社会是被国家和单位所挤压的话,那么,改会主义失去合理性和合法性的两个带全局性的根 革开放以来社会却被国家和市场所挤压。这就必本因素。正基于此,邓小平反复强调,“贫穷不是 然使社会要么成为“官场社会”,要么成为“市场社社会主义”,“平均主义不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 会”。总之,建国以来,“社会”始终没有成为社会不等于社会主义”,甚至指出过去搞的社会主义不 结构的主角。这种状况的后果至少有三:一是由够格。这实际上提出了社会主义合法性危机的问 于“国家一社会一个人”中的社会联接的缺失或不题。为解决社会主义合法性危机,就必须进行深 健全,必然导致国家权力无限强大而社会却原子刻的变革。 化的两极化,从而使国家跳过社会直接面对个人, 邓小平发动的这一深刻变革,当然是全方位 这势必引起严重的社会秩序危机;二是原由单位的,但首先是经济体制的改革和转轨。我们认为 社会所承担的社会公共性,在单位社会解体后因经济体制的改革和转轨应该包括既相联系又相区 找不到着落处而严重萎缩,社会责任大大弱化,转别的两个方面,即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和资源配置方 型后的“单位”所承载的意识形态和政治因素退居式及经济运行方式的变革。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常 幕后,而其利益功能却空前膨胀;三是虽然可从市常将经济体制的改革仅仅看作是一种资源配置方 场获取物质资源,但由于社会的原子化和公共生式和经济运行方式的改革,即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 活空间尚未确立,原来可从单位获取的公共精神场经济体制的转变。这当然是毫无疑问的。但是, 生活资源现在却无法获得,甚至会引发理想主义比这更根本、更优位、更深刻的变革,却是所有制结 坠落、物质主义盛行和社会冷漠等严重的公共精构的调整和改革,这也是进行资源配置方式和经济 神生活危机 运行方式变革即市场经济改革的前提 、经济体制的改革与转轨 首先,改革开放以来的所有制结构改革,就是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从单一公有制向以公有制 邓小平把肇始于1978年的改革称为“中国的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转变。 C1994-2013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
廖小平: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转型的四大表现 独立和自由基础上的社会整合机制转变,社会 秩 序从原 来 的 行 政 性 建 构 向 契 约 性 建 构 转 变。于 是,在经济 领 域,建立在契约性关系基础上的商 会、行业协会和职业团体等中间组织将发挥越 来 越重要的作用;在更广泛的社会领域,随着私人空 间的拓展,民间社会的各种中间组织及其自治 需 求和组织化需求也将大大增强。这些自然就意味 着,介于国家和个人之间的“社会”将为社会秩序 和价值建构提供深厚的基础。这也同时意味着中 国需要一个强大而健全的社会。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在这些年提出加强社 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创新以来,中国的社会组织培 育和发展有了长足进步,主要表现在社会组织 在 数量上的不断增加和在覆盖面上的不断拓展。但 是,总体而 言,社 会 组 织 的 培 育 和 发 展 还 相 当 滞 后,面临着很多困境和难题,譬如,新型 社 区 有 了 很大发展,但 行 政 化 趋 势 明 显;NPO、NGO 等 非 政府组织和非营利组织发展迅速,但官方色彩 浓 厚;民间草根组织越来越活跃,但政府在积极扶植 和规范管理的制度和机制建设上还不完善;以 及 社会组织自身不能自律等等。如果说改革开放前 30年社会是 被 国 家 和 单 位 所 挤 压 的 话,那 么,改 革开放以来社会却被国家和市场所挤压。这就必 然使社会要么成为“官场社会”,要么成为“市场社 会”。总之,建国以来,“社会”始终没有成为社会 结构的主角。这种状况的后果至少有三:一 是 由 于“国家—社会—个人”中的社会联接的缺失或不 健全,必然导致国家权力无限强大而社会却原 子 化的两极化,从而使国家跳过社会直接面对个人, 这势必引起严重的社会秩序危机;二是原由单 位 社会所承担的社会公共性,在单位社会解体后 因 找不到着落处而严重萎缩,社会责任大大弱化,转 型后的“单位”所承载的意识形态和政治因素退居 幕后,而其利益功能却空前膨胀;三是虽然可从市 场获取物质资源,但由于社会的原子化和公共生 活空间尚未确立,原来可从单位获取的公共精神 生活资源现在却无法获得,甚至会引发理想主 义 坠落、物质主义盛行和社会冷漠等严重的公共 精 神生活危机。 二、经济体制的改革与转轨 邓小平把肇始于1978年的改革称为“中国的 第二次革命”。这首先意味着改革是对与生 产 力 严重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进行深刻调整,同 时 还 缘于“改革开放前30年至少有两个根本性的社会 发展的战略性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一是社会公 平正义与社会发展的持续效力或动力之间关系协 调问题;一是更重要的,在基本完成社会主义革命 任务并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体系之后,没 有 能 够从思想和观念到行动上完成从社会主义革命到 社会主义建设的转变,政治‘革命’和意识形态的 斗争始终占据着中心地位,‘抓革命’一直是优先 于‘促生 产’的 第 一 社 会 目 标。”⑤ 也 就 是 说,改 革 开放前30年,中国只注重公平而严 重 忽 视 效 率、 没有及时实现由革命向建设的转变。这两个根本 因素又具体表现在社会的方方面面:在社会 结 构 上表现为高度封闭的单位社会;在所有制结 构 上 表现为单一的公有制;在资源配置方式和经 济 运 行方式上表现为计划经济;在社会财富分配 上 表 现为平均主义分配方式;在政治意识形态上 表 现 为以阶级 斗 争 为 纲 和 无 产 阶 级 专 政 下 的 继 续 革 命。所有这些因素的综合是导致生 产 力 落 后、社 会普遍贫穷、国民经济几近崩溃边缘、最终导致社 会主义失去合理性和合法性的两个带全局性的根 本因素。正基于此,邓小平反复强调,“贫 穷 不 是 社会主义”,“平均主义不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 不等于社会主义”,甚至指出过去搞的社会主义不 够格。这实际上提出了社会主义合法性危机的问 题。为解决社会主义合法性危机,就 必 须 进 行 深 刻的变革。 邓小平发动的这一深刻变革,当 然 是 全 方 位 的,但首先是经济体制的改革和转轨。我们认为, 经济体制的改革和转轨应该包括既相联系又相区 别的两个方面,即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和资源配置方 式及经济运行方式的变革。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常 常将经济体制的改革仅仅看作是一种资源配置方 式和经济运行方式的改革,即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 场经济体制的转变。这当然是毫无疑问的。但是, 比这更根本、更优位、更深刻的变革,却是所有制结 构的调整和改革,这也是进行资源配置方式和经济 运行方式变革即市场经济改革的前提。 首先,改革开放以来的所有制结构改革,就是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从单一公有制向以公有制 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转变。 6
浙江社会科学 2013年第4期 截止1978年底,在我国国民生产总值的构成有企业包括私营企业都进入市场平等竞争。十四 中,全民所有制经济、集体所有制经济和其他所有大以后,国家有关部门将我国经济成分划分为九 制经济的比例是55:432:1.8,就是说,公有制种类型,即国有经济、集体经济、私营经济、个体经 勺比例高达9&2%。可见,这一时期我国所有制济、联营经济、股份制经济、外商投资经济、港澳台 结构是极端单一化和封闭化的。这种单一的公有投资经济和其他经济。1997年党的十五大第 制是生产关系严重脱离生产力水平的极端表现,次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是导致效率低下、物质资源匮乏、社会普遍贫穷的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制度和体制根源。正因如此,改革开放以来的经的论断,把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的“共同发展论” 济体制改革首先就从改革所有制结构开始,即探上升为“基本经济制度论”,从而非公有制经济第 索多元所有制结构。这实际上就是一次深刻的制次被纳入社会主义所有制体系之中,并实现了 度变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先后在农村社会主义所有制从“主体补充结构”向“主体多元 和城市开始了对社会主义所有制关系的重大调结构”的飞跃。截止1998年,工业总产值中国有 整。在农村,打破政社合一、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经济、集体经济、非公有制经济的比重已达到 的所有制结构,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经济285:383:388。此后社会主义所有制的“主 改革;在城市,扩大国有企业的自主权,实行放权体多元结构”不断得到发展和完善。由上可见,改 让利、搞活企业和适当引进市场机制等改革。革开放以来我党对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的认识不 1979年提出个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附属断深化,思想不断解放,彻底改变了过去的单一公 和补充。1982年党的十二大第一次初步构想了有制结构,形成了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 社会主义的所有制结构,鼓励个体经济“适当发所有制“主体多元结构”。 展”。1983年五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把“在法 其次,改革开放以来资源配置方式和经济运 律规定范围内的城乡劳动者个体经济,是社会主行方式的改革,就是由原来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 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的合法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 的权利和利益”写进了《宪法》第十一条。1984年 所有制结构的改革,必然导致并要求资源配 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置方式和经济运行方式的改革。计划经济和市场 体制改革的决定》,首次提出三资企业也是社会主经济是资源配置和经济运行的两种基本方式和手 义经济必要的有益的补充,并首次提出所有权与段,邓小平科学地界定了两者的性质,即计划经济 经营权分开的原则。截止1986年,工业总产值中和市场经济与所有制性质和社会制度无关,即不 国有经济、集体经济、非公有制经济的比重已为决定“姓社”还是“姓资”,它们只是资源配置和经 649:321:30。01987年党的十三大进一步明济运行的方式和手段,它们在资本主义私有制下 确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多元所有制结构,第 和社会主义公有制下都可以用,当然在以公有制 次出现了“公有制为主体”的提法、第一次认可了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初级 私营经济”的存在和发展,第一次提出了“公有制阶段多元所有制中更可以用 经济本身也有多种形式”的重要论断,同时指出全 那么,为什么在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下必须实 民所有制以外的其他经济成分发展得还很不够。行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体制改革?这除 这样,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的“主体补充结了中国的特殊国情之外,主要是由计划经济的弊 构”已经基本形成。截止1990年,工业总产值中端和市场经济的相对优势所决定的。第一,计划 国有经济、集体经济、非公有制经济的比重已为经济按计划配置资源,经济运行按领导和上级机 546:356:9.8。81992年邓小平发表南巡谈关的旨意进行,因此计划经济是典型的命令经济。 话,同年召开的党的十四大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由于命令经济明显地违背价值规律和有限理性原 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阐明了则(即人的理性无法掌握全部信息并预测一切不 所有制结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系,提出以确定性),故必然导致资源配置的非理性化、资源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长期共同发展”,所的浪费和经济运行的失序;而市场经济的资源配 C1994-2013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
浙江社会科学 2013年第4期 截止1978年底,在我国国民生产总值的构成 中,全民所有制经济、集体所有制经济和其他所有 制经济的比例是55∶43.2∶1.8,就是说,公有制 的比例高达98.2%。⑥ 可见,这一时期我国所有制 结构是极端单一化和封闭化的。这种单一的公有 制是生产关系严重脱离生产力水平的极端表 现, 是导致效率低下、物质资源匮乏、社会普遍贫穷的 制度和体制根源。正因如此,改革开放 以 来 的 经 济体制改革首先就从改革所有制结构开始,即 探 索多元所有制结构。这实际上就是一次深刻的制 度变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先 后 在 农 村 和城市开始了对社会主义所有制关系的重大调 整。在农村,打破政社合一、三 级 所 有、队 为 基 础 的所有制结构,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经 济 改革;在城市,扩大国有企业的自主权,实 行 放 权 让利、搞活企业和适当引进市场机制等改革。 1979年提出个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附属 和补充。1982年党的十二大第一次初步构想了 社会主义 的 所 有 制 结 构,鼓 励 个 体 经 济“适 当 发 展”。1983年五 届 全 国 人 大 第 五 次 会 议 把“在 法 律规定范围内的城乡劳动者个体经济,是社会 主 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的合法 的权利和利益”写进了《宪法》第十一条。1984年 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 体制改革的决定》,首次提出三资企业也是社会主 义经济必要的有益的补充,并首次提出所有权 与 经营权分开的原则。截止1986年,工业总产值中 国有经济、集 体 经 济、非公有制经济的比重已为 64.9∶32.1∶3.0。⑦1987年党的十三大进一步明 确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多元所有制结构,第 一 次出现了“公有制为主体”的提法、第一次认可了 “私营经济”的存在和发展,第一次提出了“公有制 经济本身也有多种形式”的重要论断,同时指出全 民所有制以外的其他经济成分发展得还很不 够。 这样,社会 主 义 初 级 阶 段 所 有 制 的“主 体 补 充 结 构”已经基本形成。截止1990年,工 业 总 产 值 中 国有经济、集 体 经 济、非公有制经济的比重已为 54.6∶35.6∶9.8。⑧1992 年 邓 小 平 发 表 南 巡 谈 话,同年召开的党的十四大确定我国经济体制 改 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阐明 了 所有制结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系,提出 以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长期共同发展”,所 有企业包括私营企业都进入市场平等竞争。十四 大以后,国家有关部门将我国经济成分划分 为 九 种类型,即国有经济、集体经济、私营经济、个体经 济、联营经济、股份制经济、外商投资经济、港澳台 投资经济 和 其 他 经 济。1997年 党 的 十 五 大 第 一 次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 阶 段 的 一 项 基 本 经 济 制 度” 的论断,把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的“共同发展论” 上升为“基本经济制度论”,从而非公有制经济第 一次被纳入社会主义所有制体系之中,并实 现 了 社会主义所有制从“主体补充结构”向“主体多元 结构”的飞跃。截止1998年,工 业 总 产 值 中 国 有 经 济、集 体 经 济、非 公 有 制 经 济 的 比 重 已 达 到 28.5∶38.3∶38.8。⑨ 此后社会主义所有制的“主 体多元结构”不断得到发展和完善。由上可见,改 革开放以来我党对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的认识不 断深化,思想不断解放,彻底改变了过去的单一公 有制结构,形成了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 所有制“主体多元结构”。 其次,改革开放以来资源配置方式和经济运 行方式的改革,就是由原来的计划经济体制 向 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 所有制结构的改革,必然导致并要求资源配 置方式和经济运行方式的改革。计划经济和市场 经济是资源配置和经济运行的两种基本方式和手 段,邓小平科学地界定了两者的性质,即计划经济 和市场经济与所有制性质和社会制度无关,即 不 决定“姓社”还是“姓资”,它们只是资源配置和经 济运行的方式和手段,它们在资本主义私有 制 下 和社会主义公有制下都可以用,当然在以公 有 制 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 初 级 阶段多元所有制中更可以用。 那么,为什么在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下必须实 行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体制改革?这除 了中国的特殊国情之外,主要是由计划经济 的 弊 端和市场经济的相对优势所决定的。第 一,计 划 经济按计划配置资源,经济运行按领导和上 级 机 关的旨意进行,因此计划经济是典型的命令经济。 由于命令经济明显地违背价值规律和有限理性原 则(即人的理性无法掌握全部信息并预测一切不 确定性),故必然导致资源配置的非理性化、资 源 的浪费和经济运行的失序;而市场经济的资 源 配 7
廖小平: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转型的四大表现 置和经济运行遵循价值规律,因而更合乎理性,更革的实质是将带有计划经济和自然经济因素的落 需要建立经济运行本身的基本秩序。第二,计划后的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为现代市场经济体制,因 经济强调平均主义和结果公平,严重影响人们的而有三大艰巨任务:一是将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 积极性和创造性;而市场经济按劳动、资本、土地、市场经济体制;二是将自然经济体制转变为市场 智力、管理等生产要素进行分配,强调起点公平和经济体制;三是将落后的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为现 机会公平,因而契约和竞争成为市场经济的基本代市场经济体制 在新中国的前60年 规则。第三,计划经济更强调整体利益和集体精(1949-2009)中,有31年(1978-2009为改革时 神,但严重忽视甚至压制个人价值、个人自由和个代。这一改革时代,虽然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 人利益,当然,事实上集体之中也往往存在着个人济体制,但并不意味着改革的结束,而是进入了 主义;而市场经济的“经济人”理性主义则凸显个个新的改革时代,即‘后改革时代’。”“后改革时 人价值、个人自由和个人利益,个人主义是其内在代”在主题、性质、任务和途径上已经与“前改革时 精神,当然,个人之间的有机联接也孕育着集体主代”不同了:改革的主题由“发展”转变为“新和 义。第四,以上三点决定了计划经济对资源的配谐”;改革的性质由对生产关系的调整转变为对生 置及经济运行是低效率的;而市场经济的根本目产力结构的调整;改革的任务由建立市场经济时 标就是高效率 期的“分离”转变为完善市场经济时期的“一体 当然,中国在实行和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过化”;改革的途径由市场化转变为集聚化、渗透化 程中并不是没有问题和争议的。就问题而言,主和融合化。“后改革时代”将是一个共富、和谐、民 要表现在效率与公平、经济发展与价值失落的矛生本位、关注质量和稳定的时代。这些观点值得 盾上。具体而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在我们在思考经济体制改革问题时借鉴和参考。 取得举世瞩目和举世公认的巨大成就,诚可谓取 得世界经济奇迹的同时,却出现了严重的贫富两 三、政治的反思与转向 极分化、官员腐败、人文精神失落、社会风气颓败 有学者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变化最 和价值与道德危机;住房、医疗、教育、就业等民生为深刻的还不是经济领域,相反是留给人变化不 改革遇到了重大障碍和困难;生态环境遭到了严大印象的政治领域。从政治变化既是中国经济领 重破坏;等等。要解决这些问题既不会一蹴而就,域变化的推手又是经济发展的引力来看,中国的 更不能回到改革开放之前,而是要通过进一步向现代变迁总是由政治发挥决定性作用的。缺乏了 前推进和深化改革加以解决。就争论而言,主要政治转轨,我们实在难以想象今天中国的经济发 表现为关于市场改革的三次大争论:1982-1984展成就”,自然也就“省觉不到中国社会由政治变 年和1989-1992年的两次大争论主要是围绕要迁带来的结构性变化。这一判断是有一定道理 不要、应不应实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和进行市场的。我们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的政治变 经济体制改革而展开。2004—2007年的第三次迁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即改革开放之初的政治 大争论,针对改革进入深水区所暴露出的各种社反思和伴随着整个改革开放进程的政治转向 会矛盾和深层次问题,出现了改革失败的观点,从 首先,改革开放之初的政治反思 而出现了否定改革,或说要不要、应不应回到计划 改革开放之初的政治反思首先表现为对改革 经济体制中去的争论。上述三次带有改革方向性开放前30年特别是“文化大革命”期间“泛政治 的大争论分别在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化”——更准确地说是“唯政治化”——的反思和批 1992年党的十四大和1987年党的十七大得到了判,即清理极“左”政治(如越“左”越革命)和政治挂 合理性和历史性的解决,这无疑要归功于邓小平帅,质疑政治杈威。这是发生于改革开放之初的 理论及其确立的长期坚持基本路线不动摇的重大次“政治祛魅”。反思和批判唯政治化成为改革开 指导意义。 放之初的政治思考主题。对唯政治化的反思和批 最后顺便指出,近年来有学者提出,中国已开判表现在官方、文化学术界和民间等各个领域 始进入了新的“后改革时代”。“中国经济体制改“拨乱反正”、“正本清源”是当时政治反思的最强 C1994-2013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
廖小平: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转型的四大表现 置和经济运行遵循价值规律,因而更合乎理性,更 需要建立经济运行本身的基本秩序。第 二,计 划 经济强调平均主义和结果公平,严重影响人们 的 积极性和创造性;而市场经济按劳动、资本、土地、 智力、管理等生产要素进行分配,强调起点公平和 机会公平,因而契约和竞争成为市场经济的基 本 规则。第三,计划经济更强调整体利益 和 集 体 精 神,但严重忽视甚至压制个人价值、个人自由和个 人利益,当然,事实上集体之中也往往存在着个人 主义;而市场经济的“经济人”理性主义则凸显个 人价值、个人自由和个人利益,个人主义是其内在 精神,当然,个人之间的有机联接也孕育着集体主 义。第四,以上三点决定了计划经济对 资 源 的 配 置及经济运行是低效率的;而市场经济的根本 目 标就是高效率。 当然,中国在实行和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过 程中并不是没有问题和争议的。就问 题 而 言,主 要表现在效率与公平、经济发展与价值失落的 矛 盾上。具体而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 济 发 展 在 取得举世瞩目和举世公认的巨大成就,诚可谓 取 得世界经济奇迹的同时,却出现了严重的贫富 两 极分化、官员腐败、人文精神失落、社会 风 气 颓 败 和价值与道德危机;住房、医疗、教育、就业等民生 改革遇到了重大障碍和困难;生态环境遭到了严 重破坏;等等。要解决这些问题既不会一蹴而就, 更不能回到改革开放之前,而是要通过进一步 向 前推进和深化改革加以解决。就争论 而 言,主 要 表现为关于 市 场 改 革 的 三 次 大 争 论:1982—1984 年和1989—1992年的 两 次 大 争 论 主 要 是 围 绕 要 不要、应不应实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和进行市 场 经济体 制 改 革 而 展 开。2004—2007年 的 第 三 次 大争论,针对改革进入深水区所暴露出的各种 社 会矛盾和深层次问题,出现了改革失败的观点,从 而出现了否定改革,或说要不要、应不应回到计划 经济体制中去的争论。上述三次带有改革方向性 的大争论 分 别 在 1984 年 党 的 十 二 届 三 中 全 会、 1992年党的十四大和1987年党的十七大得到了 合理性和历史性的解决,这无疑要归功于邓小 平 理论及其确立的长期坚持基本路线不动摇的重大 指导意义。 最后顺便指出,近年来有学者提出,中国已开 始进入了新的“后 改 革 时 代”。“中国经济体制改 革的实质是将带有计划经济和自然经济因素的落 后的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为现代市场经济体制,因 而有三大艰巨任务:一是将计划经济体制转 变 为 市场经济体制;二是将自然经济体制转变为 市 场 经济体制;三是将落后的市场经济体制转变 为 现 代 市 场 经 济 体 制。 …… 在 新 中 国 的 前 60 年 (1949—2009)中,有31年(1978—2009)为改革时 代。这一改革时代,虽然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体制,但并不意味着改革的结束,而是进入了一 个新的改革 时 代,即‘后 改 革 时 代’。”“后 改 革 时 代”在主题、性质、任务和途径上已经与“前改革时 代”不 同 了:改 革 的 主 题 由 “发 展”转 变 为 “新 和 谐”;改革的性质由对生产关系的调整转变为对生 产力结构的调整;改革的任务由建立市场经 济 时 期的“分 离”转 变 为 完 善 市 场 经 济 时 期 的 “一 体 化”;改革的途径由市场化转变为集聚化、渗 透 化 和融合化。“后改革时代”将是一个共富、和谐、民 生本位、关注质量和稳定的时代。⑩ 这些观点值得 我们在思考经济体制改革问题时借鉴和参考。 三、政治的反思与转向 有学者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变化最 为深刻的还不是经济领域,相反是留给人变 化 不 大印象的政治领域。从政治变化既是中国经济领 域变化的推手又是经济发展的引力来看,中 国 的 现代变迁总是由政治发挥决定性作用的。缺乏了 政治转轨,我们实在难以想象今天中国的经 济 发 展成就”,自然也就“省觉不到中国社会由政治变 迁带来的结构性变化。”瑏瑡 这一判断是有一定道理 的。我们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的政治变 迁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即改革开放之初的 政 治 反思和伴随着整个改革开放进程的政治转向。 首先,改革开放之初的政治反思。 改革开放之初的政治反思首先表现为对改革 开放前30年 特 别 是“文 化 大 革 命”期 间“泛 政 治 化”———更准确地说是“唯政治化”———的反思和批 判,即清理极“左”政治(如越“左”越革命)和政治挂 帅,质疑政治权威。这是发生于改革开放之初的一 次“政治祛魅”。反思和批判唯政治化成为改革开 放之初的政治思考主题。对唯政治化的反思和批 判表现 在 官 方、文化学术界和民间等各个领域。 “拨乱反正”、“正本清源”是当时政治反思的最强 8
浙江社会科学 2013年第4期 音,“平反昭雪”是当时政治反思非常重要的实践成民政治生活和政治生态的主流。 果,《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是当 其次,伴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政治转向 时政治反思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历史性重大理论成 对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转型,过去人们主要 果。学术界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文学界只讲经济转轨,而不讲政治转向。实际上两者是 “伤痕文学”的创作等等都是对原来唯政治化的理相辅相成的。没有政治上的转向,经济转轨是难 论反思和文学批判。广大人民群众对于唯政治化以实现的。同时,上面所述人们对政治的厌恶和 的彻底终结更是抱有急切的期待。对“文化大革疏离并非政治本身远离了人,人们所厌恶和疏离 命”的彻底否定,则从制度上确保了政治反思的成的是原有政治模式,与此相伴的必然是对新的政 果,并确保了新的政治秩序和政治稳定。 治模式的寻求,这种寻求自改革开放之初的政治 对唯政治化反思的一个逻辑结果就是改革伊反思就已肇始,并以政治转向的形式表现出来。 始邓小平对政治内涵及政治与经济关系的重新诠本世纪初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要从革命党转变为 释,这种重新诠释具有一种新政治启蒙的意味。执政党的大背景下,又进一步加快了政治转向的 其一,从经济上来解释政治的内涵。邓小平曾反进程。 复强调:“所谓政治,就是四个现代化”,“经济工作 由革命政治转向发展政治,即“以阶级斗争为 是当前最大的政治,经济问题是压倒一切的政治纲”转向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众所周知,革命 问题。”其二,政治问题要通过经济工作和发展讲的是暴力,采取的方式是揭示乃至激化阶级矛 经济加以解决。“政治工作要落实到经济上面,政盾,强调阶级矛盾不可调和,通过剥夺一个阶级的 治问题要从经济的角度来解决。……要用经济办利益来维护另一个阶级的利益,为了根本目的可 法解决政治问题、社会问题。”其三,由此可见,以牺牲一部分人的利益。建国以后,革命的形式 政治的功能是为经济服务,而不是相反。这种以主要是将“四旧”和“封资修”等陈旧的政治文化 经济诠释政治的解释方法、以发展经济作为政治“黑货”扫进历史的垃圾堆,代之以新的社会主义 和社会问题的解决方法以及政治为经济服务的功政治文化,即以阶级斗争为纲和无产阶级专政下 能指向,与当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路线是继续革命的革命政治文化,仍然沿用革命战争年 完全一致的,也是这一基本路线所要求的。这与代的革命政治搞经济建设。在政治生活和政治活 改革开放前政治高于一切的唯政治化和泛政治动中,主要是诉诸疾风暴雨式的群众运动,如“镇 化、一切经济问题都要从政治角度加以解释和通反”、“三反”、“五反”、“反右”、“大跃进”一直到“文 过政治手段加以解决以及由此而决定的经济为政化大革命”,甚至“合作化”、“人民公社”等本属经 治服务等等,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济领域的活动,也通过革命的方式来推进,或其本 革开放之初政治反思的一个必然的副产身就被理解为革命。你死我活的阶级斗争和政治 品,就是在公民政治生活中对政治的疏离。这里斗争成为单一的政治主题。这种革命政治不仅最 所讲的“政治疏离”,不是一般地指对政治的“冷终使经济处于崩溃的边缘,而且在全社会造成了 淡”、“疏远”和“去政治化”,而是具体地指对改革一种红色恐怖的气氛。这必然直接导致改革开放 开放前“唯政治化”和“泛政治化”时代的疏离,具以来由革命政治向发展政治的转变,即确立以经 体来说就是人们避谈政治,或“后怕式”地谈政治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路线。邓小平指出,发展是 色变,或反感、厌倦和厌恶政治,对“搞政治的人”时代的主题,发展是硬道理,只有通过发展才能坚 (包括从事“政治工作的人”和“学政治的人”)从内持和壮大社会主义,不发展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 心感到鄙夷,所有这些实际上就是拒斥政治,并必慢也不是社会主义。发展政治伴随着发展观由经 然导致对现实政治某种矫枉过正的冷漠。从中国济增长观、可持续发展观和科学发展观的演变以 改革开放的过程看,除了20世纪80年代少数时及构建和谐社会而不断深化。发展政治的根本目 候的那种情绪化的政治事件,以及近些年来公民标是改善和提高人民生活,包括物质生活、精神生 的强力甚至暴力维权行动之外,公民的政治热情活和政治生活,以人为本是发展政治的核心理念 直处于比较低落的状态,政治冷漠可以说是公 由集权政治转向分权政治,即由高度政治集 C1994-2013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
浙江社会科学 2013年第4期 音,“平反昭雪”是当时政治反思非常重要的实践成 果,《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是当 时政治反思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历史性重大理论成 果。学术界关 于“真 理 标 准 问 题”的 讨 论、文 学 界 “伤痕文学”的创作等等都是对原来唯政治化的理 论反思和文学批判。广大人民群众对于唯政治化 的彻底终结更是抱有急切的期待。对“文 化 大 革 命”的彻底否定,则从制度上确保了政治反思的成 果,并确保了新的政治秩序和政治稳定。 对唯政治化反思的一个逻辑结果就是改革伊 始邓小平对政治内涵及政治与经济关系的重新诠 释,这种重 新 诠 释 具 有 一 种 新 政 治 启 蒙 的 意 味。 其一,从经济上来解释政治的内涵。邓 小 平 曾 反 复强调:“所谓政治,就是四个现代化”,“经济工作 是当前最大的政治,经济问题是压倒一切的政治 问题。”瑏瑢 其二,政 治 问 题 要 通 过 经 济 工 作 和 发 展 经济加以解决。“政治工作要落实到经济上面,政 治问题要从经济的角度来解决。……要用经济办 法解决政治 问 题、社 会 问 题。”瑏瑣 其 三,由 此 可 见, 政治的功能是为经济服务,而不是相 反。这 种 以 经济诠释政治的解释方法、以发展经济作为政 治 和社会问题的解决方法以及政治为经济服务的功 能指向,与当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路线 是 完全一致的,也是这一基本路线所要 求 的。这 与 改革开放前政治高于一切的唯政治化和泛政治 化、一切经济问题都要从政治角度加以解释和 通 过政治手段加以解决以及由此而决定的经济为政 治服务等等,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改革开放之初政治反思的一个必然的副产 品,就是在公民政治生活中对政治的疏离。这 里 所讲的“政 治 疏 离”,不 是 一 般 地 指 对 政 治 的“冷 淡”、“疏远”和“去政治化”,而是具体地指对改革 开放前“唯政治化”和“泛政治化”时代的疏离,具 体来说就是人们避谈政治,或“后怕式”地谈政治 色变,或反感、厌倦和厌恶政治,对“搞政治的人” (包括从事“政治工作的人”和“学政治的人”)从内 心感到鄙夷,所有这些实际上就是拒斥政治,并必 然导致对现实政治某种矫枉过正的冷漠。从中国 改革开放的过程看,除了20世纪80年代少数时 候的那种情绪化的政治事件,以及近些年来公民 的强力甚至暴力维权行动之外,公民的政治热 情 一直处于比较低落的状态,政治冷漠可以说是 公 民政治生活和政治生态的主流。 其次,伴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政治转向。 对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 转 型,过 去 人 们 主 要 只讲经济转轨,而不讲政治转向。实 际 上 两 者 是 相辅相成的。没有政治上的转向,经 济 转 轨 是 难 以实现的。同时,上面所述人们对政治的厌恶和 疏离并非政治本身远离了人,人们所厌恶和 疏 离 的是原有政治模式,与此相伴的必然是对新 的 政 治模式的寻求,这种寻求自改革开放之初的 政 治 反思就已 肇 始,并 以 政 治 转 向 的 形 式 表 现 出 来。 本世纪初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要从革命党转变为 执政党的大背景下,又进一步加快了政治转 向 的 进程。 由革命政治转向发展政治,即“以阶级斗争为 纲”转向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众所周知,革命 讲的是暴力,采取的方式是揭示乃至激化阶级矛 盾,强调阶级矛盾不可调和,通过剥夺一个阶级的 利益来维护另一个阶级的利益,为了根本目 的 可 以牺牲一部分人的利益。建国以后,革 命 的 形 式 主要是将“四 旧”和“封 资 修”等 陈 旧 的 政 治 文 化 “黑货”扫进历史的垃圾堆,代之以新的社会主义 政治文化,即以阶级斗争为纲和无产阶级专 政 下 继续革命的革命政治文化,仍然沿用革命战 争 年 代的革命政治搞经济建设。在政治生活和政治活 动中,主要是诉诸疾风暴雨式的群众运动,如“镇 反”、“三反”、“五反”、“反右”、“大跃进”一直到“文 化大革命”,甚至“合作化”、“人民公社”等本属经 济领域的活动,也通过革命的方式来推进,或其本 身就被理解为革命。你死我活的阶级斗争和政治 斗争成为单一的政治主题。这种革命政治不仅最 终使经济处于崩溃的边缘,而且在全社会造 成 了 一种红色恐怖的气氛。这必然直接导致改革开放 以来由革命政治向发展政治的转变,即确立 以 经 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路线。邓小平 指 出,发 展 是 时代的主题,发展是硬道理,只有通过发展才能坚 持和壮大社会主义,不发展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 慢也不是社会主义。发展政治伴随着发展观由经 济增长观、可持续发展观和科学发展观的演 变 以 及构建和谐社会而不断深化。发展政治的根本目 标是改善和提高人民生活,包括物质生活、精神生 活和政治生活,以人为本是发展政治的核心理念。 由集权政治转向分权政 治,即 由 高 度 政 治 集 9
廖小平: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转型的四大表现 权转向简政放权和政治民主化。改革开放前的志刚事件、野蛮拆迁事件、环境污染事件而表现出 30年,中国建立了高度集权的政治和经济体制,来的公民维权意识日益增强,但以极端手段维权 中央垄断一切权力。在政治上,实行高度集权的却多少隐含着权力和市场对权利的双重挤压,说 一元化领导;在经济上,政府与生产组织的关系是明权力政治仍然影响很大。权利政治与市场经济 “父子关系”,人财物等一切资源都由国家统一调的发育发达密切相关,由于市场经济启发了人们 配。人们高度依附于国家,受行政权力的绝对支对于切身利益的思考,权利哲学因而开始深入人 配。分权政治则意味着由原来的权力垄断向市场心,捍卫权利、限制权力的现代权利哲学受到追捧 和社会让渡权力。在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就力和阐扬。以权力制约权力、以权利制约权力仍然 倡下放权力。下放权力首先意味着对经济活动控是中国当前政治生活的追求。 制的松绑。邓小平强调:改革的重要目标就是“下 放”和“扩大”“基层”包括地方、企业、生产队的经四、以物为本与以人为本的价值转变与博弈 营自主权,必须改变“经济管理体制权力过于集 在上面,我们从三个方面讨论了中国改革开 中”的状况,这是一个“发扬经济民主的问题”,放以来的社会结构、经济体制和政治转向是如何 这“既是经济体制改革,也是政治体制改革。”。分实现转型的。相对于上述转型是从改革开放前向 权政治还体现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其主要表现就改革开放后的转型不同,下面要讨论的从以物为 是政治的民主化。当然,我们应该看到,虽然集权本向以人为本的转变,则主要是改革开放以来所 政治在向分权政治转变,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之初,发生的一种发展价值理念的转变。改革开放以 与过去的集权政治相比较而言,分权政治十分鲜来,究竟是以物为本还是以人为本,迄至今日应该 明,但伴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是,集权与分权的关说仍然处于转变与博弈的交织之中 系一直没有完全处理好,集权与分权的矛盾仍然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价值理念从以物为本向 比较突出。寻求集权与分权的平衡点将是今后我以人为本的转变,是以改革开放30多年的经验教 国民主政治建设的一个重要任务 训所决定的。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实现了战 由权力政治转向权利政治,或由威权政治转略重心的大转移,把经济建设作为各项工作的重 向平民政治。“1949—1978年的中国政治行为模中之重,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这 式,是一种显见的权力政治模式。中国的权力政既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也符合中国特色 治,不是如何驯服权力的政治,而是如何建构权力社会主义的实际,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 的政治。”改革开放前的权力政治建构,包括从国社会主义实际有机结合的典范。因为,只有大 国家权力体系的建构一直到领导者权力的建构,力发展经济,才能以高度发达的经济为建设强大 致最终导致领袖的个人崇拜,而民权却被严重的社会主义国家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充分体现 忽视甚至践踏。权利政治的价值取向则是制约公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最终实现最大限度地满 权力和向公民权利倾斜。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让人民 就明确提出必须改革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从而生活得更幸福的目的。在这里,经济建设始终是 开始了对国家权力中民主与集中的关系问题、个手段,只具有工具价值,人民幸福才是最终目的, 人权力不受控制的问题、家长制和终身制的问题、才具有目的价值。但是,回观改革开放以来的历 党政不分以党代政及政党国家化的问题、重人治程,很容易地就发现,从政府的决策,到对政府决 轻法治的问题等等问题的重新政治设计。党内民策的贯彻和执行,从各级领导干部的政绩观,到全 主启动了普通党员的权利意识,人民民主启动了社会的价值观,都弥漫着一股“物”的气息,即突出 人们如何当家作主的思考。学术界对人性和人道“物”、强调“物”、崇拜“物”,把“物”从手段转变为 主义的大讨论,导引出人的解放意识和权利意识目的,一言以蔽之,就是“以物为本”。以物为本表 的觉醒。公民的维权意识和行动如火如荼,这些现在政府和官员的行为中,就是对GDP的追求和 维权行动涉及政治权利、经济权利、文化权利、环膜拜,以及建立在GDP基础上的政绩考核和价值 境权利和财产权利等全方位的权利,譬如像在孙评价。于是,民生让位于GDP,环境让位于GDP, C1994-2013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
廖小平: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转型的四大表现 权转向 简 政 放 权 和 政 治 民 主 化。改 革 开 放 前 的 30年,中国建立了高度集权的政治和经济体制, 中央垄断一切权力。在政治上,实行高 度 集 权 的 一元化领导;在经济上,政府与生产组织的关系是 “父子关系”,人财物等一切资源都由国家统一调 配。人们高度依附于国家,受行政权力 的 绝 对 支 配。分权政治则意味着由原来的权力垄断向市场 和社会让渡权力。在改革开放之初,邓 小 平 就 力 倡下放权力。下放权力首先意味着对经济活动控 制的松绑。邓小平强调:改革的重要目标就是“下 放”和“扩大”“基层”包括地方、企业、生产队的经 营自主权,必 须 改 变“经济管理体制权力过于集 中”的状况,这 是 一 个“发 扬 经 济 民 主 的 问 题”,瑏瑤 这“既是经济体制改革,也是政治体制改革。”瑏瑥 分 权政治还体现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其主要表现 就 是政治的民主化。当然,我们应该看到,虽然集权 政治在向分权政治转变,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之初, 与过去的集权政治相比较而言,分权政治十分 鲜 明,但伴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是,集权与分权的关 系一直没有完全处理好,集权与分权的矛盾仍 然 比较突出。寻求集权与分权的平衡点将是今后我 国民主政治建设的一个重要任务。 由权力政治转向权利政治,或由威权政治转 向平民政治。“1949—1978年的中国政治行为模 式,是一种显见的权力政治模式。中国 的 权 力 政 治,不是如何驯服权力的政治,而是如何建构权力 的政治。”瑏瑦 改 革 开 放 前 的 权 力 政 治 建 构,包 括 从 国家权力体系的建构一直到领导者权力的建 构, 以致最终导致领袖的个人崇拜,而民权却被严 重 忽视甚至践踏。权利政治的价值取向则是制约公 权力和向公民权利倾斜。改革开放之 初,邓 小 平 就明确提出必须改革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从 而 开始了对国家权力中民主与集中的关系问题、个 人权力不受控制的问题、家长制和终身制的问题、 党政不分以党代政及政党国家化的问题、重人 治 轻法治的问题等等问题的重新政治设计。党内民 主启动了普通党员的权利意识,人民民主启动 了 人们如何当家作主的思考。学术界对人性和人道 主义的大讨论,导引出人的解放意识和权利意 识 的觉醒。公民的维权意识和行动如火如荼,这 些 维权行动涉及政治权利、经济权利、文 化 权 利、环 境权利和财产权利等全方位的权利,譬如像在 孙 志刚事件、野蛮拆迁事件、环境污染事件而表现出 来的公民维权意识日益增强,但以极端手段 维 权 却多少隐含着权力和市场对权利的双重挤压,说 明权力政治仍然影响很大。权利政治与市场经济 的发育发达密切相关,由于市场经济启发了 人 们 对于切身利益的思考,权利哲学因而开始深 入 人 心,捍卫权利、限制权力的现代权利哲学受到追捧 和阐扬。以权力制约权力、以权利制 约 权 力 仍 然 是中国当前政治生活的追求。 四、以物为本与以人为本的价值转变与博弈 在上面,我们从三个方面讨论了中国改革开 放以来的社会结构、经济体制和政治转向是 如 何 实现转型的。相对于上述转型是从改革开放前向 改革开放后的转型不同,下面要讨论的从以 物 为 本向以人为本的转变,则主要是改革开放以 来 所 发生的 一 种 发 展 价 值 理 念 的 转 变。改 革 开 放 以 来,究竟是以物为本还是以人为本,迄至今日应该 说仍然处于转变与博弈的交织之中。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价值理念从以物为本向 以人为本的转变,是以改革开放30多年的经验教 训所决定的。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实现了战 略重心的大转移,把经济建设作为各项工作 的 重 中之重,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这 既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也符合中国 特 色 社会主义的实际,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与 中 国社会主义实际有机结合的典范。因 为,只 有 大 力发展经济,才能以高度发达的经济为建设强大 的社会主义国家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充分 体 现 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最终实现最大限度 地 满 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让 人 民 生活得更幸福的目的。在这里,经济 建 设 始 终 是 手段,只具有工具价值,人民幸福才 是 最 终 目 的, 才具有目的价值。但是,回观改革开 放 以 来 的 历 程,很容易地就发现,从政府的决策,到 对 政 府 决 策的贯彻和执行,从各级领导干部的政绩观,到全 社会的价值观,都弥漫着一股“物”的气息,即突出 “物”、强调“物”、崇拜“物”,把“物”从手段转变为 目的,一言以蔽之,就是“以物为本”。以物为本表 现在政府和官员的行为中,就是对 GDP的追求和 膜拜,以及建立在 GDP基础上的政绩考核和价值 评价。于是,民生让位于 GDP,环境让位于 GDP, 01
浙江社会科学 2013年第4期 切社会事业也都让位于GDP。最后经济大发“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 展了,社会矛盾却激化了;经济总量上去了,人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 群众的满意度却下来了。以物为本表现在公众行开放的要求”的科学发展观,非常正确和深刻地处 为中,就是物质崇拜和金钱崇拜的金钱拜物教。理了经济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关系,体现了以人为 金钱拜物教的盛行,导致理想失落、价值迷失、道本的核心价值理念。以“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 德滑坡、精神颓废、官员腐败、人际关系冷漠、社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分裂加剧、环境破坏触目惊心、国民幸福感下降等为基本内容的和谐社会的构建,充分展现了人与 等各种社会和价值问题。所有这些,都是以物为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的身心和谐的以人为 本价值理念的直接后果。对此,有人实事求是地本的深刻意蕴。但是,毋庸讳言,从现实的角度 指出:“应当承认,邓小平理论中经济旨趣的倾斜,看,从以物为本向以人为本的发展价值理念转变, 有其存在的时空条件与合理内核。十年浩劫后的更多地体现在中央决策层面和党的执政理念中 经济瘫痪和物质匮乏,决定了器物的现代化在中而在具体贯彻落实的过程中、在各级官员的观念 国现代化战略选择中的首位性。……但有合理内中、在老百姓的利益抉择中,以物为本与以人为本 核,并不等于整体性合理,也不意味系统运作最优却存在着激烈的博弈。以物为本与以人为本的激 化。实践表明,在唯经济技术发展观’下,技术经烈博弈,是需要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加以切实解 济前行的确能带来财富的积累。但这种‘非完型’决的重大现实课题 变迁的长期延续,势必会由于忽视个人价值、制度 建制与生态因素而造成现代化其他层面的滞后 注释: 从而导致精神贫困’及民主政治建设与市场经 ①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结构与社会建设》《学习时 济发展的不同步’现象。”0 报》2010年8月30日 当然,反对“以物为本”并非摈弃“物”的价值 ②崔月琴:《后单位时代社会管理组织基础的重构》, 说“物”具有工具价值并不是说“物”没有价值,关《学习与探索》2010年第4期 键是如何正确定位“物”的价值:既要肯定“物”的 ③④田毅鹏、吕方:《单位社会的终结及其社会风险》 工具价值,又要防止其僭越为目的价值,更重要的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年第6期 是要把“物”的价值用到“人”上,被人所享有和享 ⑤万俊人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论纲》(田海舰、邹 卫著,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所作的序 用,因为发展物的目的归根结底是为了人。这样, ⑥⑦⑧见孙健《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1949-1990 重视人的作用,尊重人的价值,关心人的生存状 年代初)》,中华人民共和国1996年。 况,总之,把人当人看,把人的价值作为目的价值 ⑨董志凯:《新中国50年所有制结构的变迁》,ht 置于物的价值之上,就是“以人为本”的发展价值1p://w.ailong.com/pges/article/5/1.hm 理念。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就必然不会出现贫富 ⑩见白永秀:《由“前改革时代”到“后改革时代”》,郭 两极分化,即使出现也必然会尽快消除,就必然会俊华、卫玲:《后改革时代的特征分析》,任保平:《后改革时 使改革开放的成果普惠地让社会成员共享;一切代的主要矛盾、改革趋向及其重点》《西北大学学报》2010 决策的制定、贯彻和执行,就必然且自然从人民利年第2期 益出发、实现人民利益、捍卫人民利益、保障公民 ①⑩任剑涛:《政治的疏离与回归一一近30年中国政 的各项权利;总之,就必然会自觉地从根本上超越 治观的演变与动力》,见潘维、廉思主编《中国社会价值观变 以物为本的发展价值理念 迁30年(1978-2008)》,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从改革开放30多年的历史过程看,基于上述 ⑩心⑩《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第194、195~196、145页。 经验教训,中国的发展价值理念逐渐地实现着从 ⑩《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 以物为本向以人为本的转变,其标志性事件就是192页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其核心性目标就是和谐社会 徐奉臻:《30年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诸理论体系 的构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内在逻辑关系》,《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9年第5期。 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坚持 责任编辑俞伯灵 C1994-2013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
浙江社会科学 2013年第4期 一切社会事 业 也 都 让 位 于 GDP。最 后 经 济 大 发 展了,社会矛盾却激化了;经济总量上 去 了,人 民 群众的满意度却下来了。以物为本表现在公众行 为中,就是 物 质 崇 拜 和 金 钱 崇 拜 的 金 钱 拜 物 教。 金钱拜物教的盛行,导致理想失落、价 值 迷 失、道 德滑坡、精神颓废、官员腐败、人际关系冷漠、社会 分裂加剧、环境破坏触目惊心、国民幸福感下降等 等各种社会和价值问题。所有这些,都 是 以 物 为 本价值理念的直接后果。对此,有人实 事 求 是 地 指出:“应当承认,邓小平理论中经济旨趣的倾斜, 有其存在的时空条件与合理内核。十年浩劫后的 经济瘫痪和物质匮乏,决定了器物的现代化在 中 国现代化战略选择中的首位性。……但有合理内 核,并不等于整体性合理,也不意味系统运作最优 化。实践表明,在‘唯经济技术发展观’下,技术经 济前行的确能带来财富的积累。但这种‘非完型’ 变迁的长期延续,势必会由于忽视个人价值、制度 建制与生态因素而造成现代化其他层面的滞 后, 从而导致‘精神贫困’及‘民主政治建设与市场经 济发展的不同步’现象。”瑏瑧 当然,反对“以物为本”并非摈弃“物”的价值, 说“物”具有工具价值并不是说“物”没有价值,关 键是如何正确定位“物”的价值:既要肯定“物”的 工具价值,又要防止其僭越为目的价值,更重要的 是要把“物”的价值用到“人”上,被人所享有和享 用,因为发展物的目的归根结底是为了人。这样, 重视人的 作 用,尊 重 人 的 价 值,关 心 人 的 生 存 状 况,总之,把人当人看,把人的价值作为 目 的 价 值 置于物的价值之上,就是“以人为本”的发展价值 理念。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就必然不会 出 现 贫 富 两极分化,即使出现也必然会尽快消除,就必然会 使改革开放的成果普惠地让社会成员共享;一 切 决策的制定、贯彻和执行,就必然且自然从人民利 益出发、实现人民利益、捍卫人民利益、保 障 公 民 的各项权利;总之,就必然会自觉地从根本上超越 以物为本的发展价值理念。 从改革开放30多年的历史过程看,基于上述 经验教训,中国的发展价值理念逐渐地实现着 从 以物为本向以人为本的转变,其标志性事件就是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其核心性目标就是和谐社会 的构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 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坚 持 “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 会 发 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 开放的要求”的科学发展观,非常正确和深刻地处 理了经济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关系,体现了以 人 为 本的核心价值理念。以“民主法治、公 平 正 义、诚 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为基本内容的和谐社会的构建,充分展现了 人 与 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的身心和 谐 的 以 人 为 本的深刻 意 蕴。但 是,毋 庸 讳 言,从 现 实 的 角 度 看,从以物为本向以人为本的发展价值理念转变, 更多地体现在中央决策层面和党的执政理念中, 而在具体贯彻落实的过程中、在各级官员的 观 念 中、在老百姓的利益抉择中,以物为本与以人为本 却存在着激烈的博弈。以物为本与以人为本的激 烈博弈,是需要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加以切 实 解 决的重大现实课题。 注释: ①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结构与社会建设》,《学习时 报》2010年8月30日。 ②崔月琴:《后单位时代社会管理组织基础的重构》, 《学习与探索》2010年第4期。 ③④田毅鹏、吕方:《单位社会的终结及其社会风险》,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年第6期。 ⑤万俊人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论纲》(田 海 舰、邹 卫著,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所作的序。 ⑥⑦⑧见孙健《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1949-1990 年代初)》,中华人民共和国1996年。 ⑨董志 凯:《新 中 国 50 年 所 有 制 结 构 的 变 迁》,ht- tp://www.ailong.com/pages/article/5/1.htm。 ⑩见白永秀:《由“前 改 革 时 代”到“后 改 革 时 代”》,郭 俊华、卫玲:《后改革时代的特征分析》,任保平:《后改革时 代的主要矛盾、改革趋向及其重点》,《西北大学学报》2010 年第2期。 瑏瑡瑏瑦任剑涛:《政治的疏离与回归———近30年中国政 治观的演变与动力》,见潘维、廉思主编《中国社会价值观变 迁30年(1978—2008)》,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瑏瑢瑏瑣瑏瑤《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第194、195~196、145页。 瑏瑥《邓小平 文 选》第 3卷,人 民 出 版 社 1993年 版,第 192页。 瑏瑧徐奉臻:《30年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诸理论体系之 内在逻辑关系》,《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9年第5期。 责任编辑 俞伯灵 11
ZHEJIANG SOCIAL SCIENCES A monthly No.4,Apr.2013 ABSTRACTS On the Four Manifestations of Chinas Social Transformation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up(4) Liao Xiaoping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Forestry and Technology, Changsha 410004, China) Abstract: Since 1978, China's reform and opening-up and modernization were recognized as the significant and profound social transformation, which mainly performed in four aspects. Social trans- formation was rapid and profound but lagged behind the economic structure, unit society began to transform to post-unit society but social organizations were still very weak. Socialist basic economic system turned to a multi-ownership economic system with public ownership as its main body the e conomic operation and resource allocation mode turned to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system. Political reflection on only -politicalization and pan- politicalization emerged in the beginning of the reform and opening-up accompanied with political turn. Development value concept turned to people-orierr ted from material-oriented Key words: reform and opening-up; social transformation; unit society: economic system; polit- ical ideology; people-oriented Pragmatic Rationalism: China's Modernization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12) Zhao luzhen (School of history, Nankai University, Tianjin 300071, China) Abstract: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deepening survival crisis resulted in the rising of pragmatic rationalism. But something was different from the past. Because of the fracture between the salvation means and the Confucianism, the rising of pragmatic mentality proved the latters useless day after day, the Confucianism was doubted and even despised that all kinds of practical demands were getting rid off the Confucian moral restraints. On the one hand, this was good for breaking away from the convention to unseal the modernization. But on the other hand, the pragmatic rationalism without constraints deteriorated and had negative influences to the history afterwards. Key words: late Qing Dynasty; pragmatic rationalism; survival crisis; Confucianism; morality Understanding Popular Culture and Contemporary China (18) (Teaching and Research De partment of Sociology and Culture, Party School of the zhejiang Com- mittee of the CPC, Hangzhou 311121, China) Abstract: Fiskes" Understanding Popular Culture, which is a classical literature in contempora ry cultural research turn, has many innovations in the research of popular culture. It overcame the provinciality of structuralism and cultural intolerance in the research of popular culture, emphasized masses initiative as well as culture discrimination, productivity and creativity, fully affirmed the posi tive functions of popular culture, especially its role in the circulation of meaning, pleasure and social H- dentity, corrected the way of raising pioneer text but depreciating" popular text", analyzed the producer-style characteristics of popular text, and gave it positive evaluation, put forward the gen eral standard of text recognition, namely correlation standard, fully affirmed the positive political por- tential of popular culture. It is conducive to construct wider range of Chinese popular culture phenom enon analysis that combining Fiskes popular culture theory resource and culture industry critique theor ry of Frankfurt school and importing them into the contemporary Chinese context. Key words: Understanding Popular Culture; Fiske; popular culture study; contemporary China C1994-2013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
ZHEJIANG SOCIAL SCIENCES A monthly No.4,Ap r.2013 ABSTRACTS OntheFourManifestationsofChina'sSocialTransformationsincetheReformandOpening-up(4) LiaoXiaoping (CentralSouthUniversityofForestryandTechnology,Changsha410004,China) Abstract:Since1978,China'sreformandopening-upandmodernizationwererecognizedasthe significantandprofoundsocialtransformation,whichmainlyperformedinfouraspects.Socialtrans- formationwasrapidandprofoundbutlaggedbehindtheeconomicstructure,unitsocietybeganto transformtopost-unitsocietybutsocialorganizationswerestillveryweak.Socialistbasiceconomic systemturnedtoamulti-ownershipeconomicsystem withpublicownershipasitsmainbody,thee- conomicoperationandresourceallocationmodeturnedtosocialistmarketeconomysystem.Political reflectionononly-politicalizationandpan-politicalizationemergedinthebeginningofthereform andopening-upaccompaniedwithpoliticalturn.Developmentvalueconceptturnedtopeople-orien- tedfrom material-oriented. Keywords:reformandopening-up;socialtransformation;unitsociety;economicsystem;polit- icalideology;people-oriented PragmaticRationalism:China'sModernizationintheLateQingDynasty (12) ZhaoLuzhen (Schoolof History,NankaiUniversity,Tianjin300071,China) Abstract:InthelateQingDynasty,deepeningsurvivalcrisisresultedintherisingofpragmatic rationalism.Butsomethingwasdifferentfromthepast.Becauseofthefracturebetweenthesalvation meansandtheConfucianism,therisingofpragmaticmentalityprovedthelatter'suselessdayafter day,theConfucianism wasdoubtedandevendespisedthatallkindsofpracticaldemandsweregetting ridofftheConfucianmoralrestraints.Ontheonehand,thiswasgoodforbreakingawayfromthe conventiontounsealthemodernization.Butontheotherhand,thepragmaticrationalism without constraintsdeterioratedandhadnegativeinfluencestothehistoryafterwards. Keywords:lateQingDynasty;pragmaticrationalism;survivalcrisis;Confucianism;morality UnderstandingPopularCultureandContemporaryChina (18) ChenLixu (TeachingandResearchDepartmentofSociologyandCulture,PartySchooloftheZhejiangCom- mitteeoftheCPC,Hangzhou311121,China) Abstract:Fiske's"UnderstandingPopularCulture" ,whichisaclassicalliteratureincontempora- ryculturalresearchturn,hasmanyinnovationsintheresearchofpopularculture.Itovercamethe provincialityofstructuralismandculturalintoleranceintheresearchofpopularculture,emphasized masses'initiativeaswellasculturediscrimination,productivityandcreativity,fullyaffirmedtheposi- tivefunctionsofpopularculture,especiallyitsroleinthecirculationofmeaning,pleasureandsociali- dentity,correctedthewayofraising" pioneertext" butdepreciating" populartext" ,analyzedthe" producer-stylecharacteristics" ofpopulartext,andgaveitpositiveevaluation,putforwardthegen- eralstandardoftextrecognition,namelycorrelationstandard,fullyaffirmedthepositivepoliticalpo- tentialofpopularculture.ItisconducivetoconstructwiderrangeofChinesepopularculturephenom- enonanalysisthatcombiningFiske'spopularculturetheoryresourceandcultureindustrycritiquetheo- ryofFrankfurtschoolandimportingthemintothecontemporaryChinesecontext. Keywords:UnderstandingPopularCulture;Fiske;popularculturestudy;contemporaryChina 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