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等教育资讯网  >  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大学文库  >  浏览文档

收入不平等与公平分配:对转型时期中国城镇居民公平观的一项实证分析(李骏、吴晓刚)

资源类别:文库,文档格式:PDF,文档页数:15,文件大小:785.17KB,团购合买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DF)

收人不平等与公平分配: 对转型时期中国城镇居民 公平观的一项实证分析 李骏吴晓刚 摘要:通过分析2005年中国城镇居民的调查数据发现,教育的启蒙性质能 够使人超越狭隘的利已主义,从而对不平等持更加批判的态度;国有部门就业者和 老年人所认可的不平等程度较低,体现了平均主义价值观的影响;地区实际的不平 等程度越大,人们对不平等的认可程度越低。本研究既指出人们在减少收入不平等 程度方面的普遍共识,又分析了人们认可的收入不平等程度的差异模式,从而有助 于进一步理解民众如何感知和评价当前中国社会面临的日益严峻的收入不平等问题 关键词:收入分配平等公平社会分层主观感受 作者李骏,香港科技大学社会科学部博士候选人、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 所助理研究员(上海200020);吴晓刚,香港科技大学应用社会经济研究中心主 任、社会科学部教授 问题的提出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实现了持续和高速的经济增长,但同时也面临着日益严 峻的收入不平等问题。急剧扩大的收入不平等与传统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平均主义分 配模式形成鲜明的对照,由此引发的普遍社会不满已引起研究者和决策者的关注。 许多学者担忧,中国日益扩大的贫富差距将会危及社会稳定。为解决日益尖锐的收 入分配问题,近年来政府的政策导向已从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向更加注重社会公平 转变,旨在构建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 *本文所使用的数据来自“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05)”项目,该项目由中国人民大 学社会学系与香港科技大学社会科学部联合执行。感谢香港研究资助局优配基金对吴 晓刚的资助(项目编号:644208)和匿名审稿人所提的宝贵意见。文责自负

收入不平等与公平分配 : 对转型时期中国城镇居 民 公平观的一项实证分析 李 骏 吴 晓 刚 摘 要 :通过分 析 2005年 中国城 镇 居 民 的调 查 数 据发 现 ,教 育 的启 蒙 性 质 能 够使 人超越 狭 隘 的利 己主义 ,从而对 不平 等持 更加 批判 的态度 ; 国有 部 门就 业 者和 老年 人所认 可 的不平 等程度 较低 ,体 现 了平均 主义价 值观 的影 响;地 区实 际的 不平 等程 度越 大 ,人 们对 不平 等 的认 可程度 越低 。本 研 究既指 出人 们在 减 少 收入 不平 等 程度 方面 的普遍 共识 ,又分析 了人们 认 可 的收入 不 平 等程 度 的差 异模 式 ,从 而 有助 于进 一步理 解 民众如何感 知和评 价 当前 中国社会 面 临的 日益严峻 的收入 不平 等 问题 。 关 键词 :收入分 配 平 等 公平 社会 分层 主观感 受 作 者李 骏 ,香港科 技 大学社会 科 学部博 士候 选人 、上 海社 会科 学院社 会 学研 究 所助理 研 究员 (上海 200020);吴 晓 刚,香 港科 技 大 学 应用 社 会 经 济研 究 中心 主 任 、社会科 学部教 授 。 问题 的提 出 改革开放 3O年来 ,中国实现 了持续和高速的经济增 长 ,但 同时也 面临着 日益 严 峻 的收入不平等问题 。急剧扩大的收人 不平等 与传统社会 主义制 度下 的平均主义 分 配模式形成鲜 明的对 照 ,由此 引发 的普遍 社会 不满 已引起研 究者 和决 策者 的关 注 。 许多学者担忧 ,中国 日益扩大的贫 富差 距将会 危及社会 稳定 。为解 决 日益尖锐 的收 入分配问题 ,近年来 政府的政 策导 向已从 效率 优先 、兼顾 公平 向更 加注 重社会公平 转变 ,旨在构建一个 “民主法 治 、公平 正义 、诚信友 爱 、充满 活力 、安定 有序 、人 本 文所使 用 的数 据来 自 “中国综合 社会 调查 (CGSS2005)”项 目,该 项 目由中 国人 民大 学 社会 学系 与香港科 技 大 学社 会 科 学部 联 合 执 行 。感 谢 香 港研 究资 助 局优 配 基 金 对 吴 晓刚 的资助 (项 目编 号 :644208) 和 匿名 审稿 人所 提 的宝贵 意见 。文 责 自负。 ●

收入不平等与公平分配:对转型时期中国城镇居民公平观的一项实证分析 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①这就引发一个问题,即究竟何种程度的不平等才 会危及社会稳定? 对这个问题的深入讨论实际上涉及公平分配这一基础性的社会价值观问题。笔者 认为,虽然平等( equality)和公平( equity)都是人类社会长期以来所追求的重要价 值目标,但这两个概念存在差别;平等与否是对实际收入分配状况的测量;公平则是 关于收入应当如何分配的主观判断。如果一个社会中,无论其社会成员工作绩效和社 会贡献如何,都得到相同的收入,那么,对那些努力工作的人来说是不公平的。资源 分配的不平等和社会分层固然是有效的激励机制,但是,人与人之间的这种差别同时 又必须是“合法化”的,即谁应得到更多以及谁应得到很少,必须得到社会主流价值 的认可。因此,对社会稳定具有实质影响的是公平问题,而不是平等问题 社会公平历来是哲学思辨、政治纷争和价值讨论的一个中心议题。近年来,随 着各国内部收入差距的日益扩大,对不平等的价值层面即公平分配的学术讨论日趋 受到瞩目,并出现了一批自成一脉的实证研究文献。②但在中国,这类研究最近几 年才开始出现,缺乏系统的分析 二、文献回顾与述评 以往的研究发现,社会群体不管处在何种社会位置,通常都会接受一种结构性 的不平等,并将其视为正当的、合理的。④根据克兰格和史密斯对英美两国学术界 系列“分层信念”( stratification beliefs)研究所作的综述,人们对公平分配存在两点社 会共识:第一,每个社会成员都应该有权获得一定程度的最低收入;第二,很少有人 ①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 (2005年2月19日)2,2005年6月26日,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 2005-06/26/ content_3138887.hm,2011年12月8日 ②参见 Jonathan Kelley and D. R. Evans, "The Legitimation of Inequality Occupational Earnings in Nine Nations,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 1,1993,pp,75-125 ③张海东:《城市居民对社会不平等现象的态度研究—以长春市调查为例》,《社会学研 究》2004年第6期;怀默霆:《中国民众如何看待当前的社会不平等》,《社会学研究》 2009年第1期;孙明:《市场转型与民众的分配公平观》,《社会学研究》2009年第3期; Xiaogang Wu, "Income Inequality and Distributive Justice: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Mainland China and Hong Kong, "The China Quarterly, vol. 200, 2009, pp. 1033 4 John F. Stolte, "The Legitimation of Structural Inequality: Reformulation and Test of the Self-Evaluation Argument,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vol. 48, no. 3, 1983 pp.331-442 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

收入 不平 等 与公平 分配 :对 转型 时期 中国城 镇居 民公 平观 的一项 实证分 析 与 自然 和谐 相处”的和谐 社会 。① 这 就 引发一个 问题 ,即究 竟何种 程度 的不平 等才 会危及社会稳定 ? 对这个问题 的深人讨论实际上涉及公平分配这一基础性 的社会价值观 问题 。笔者 认为 ,虽然平等 (equality)和公 平 (equity)都是人类社会长期 以来所 追求 的重要价 值 目标 ,但这两个概念存在差别 ;平等与否是对实际收入分配状况 的测量 ;公平则是 关于收入应 当如何分配的主观判断 。如果一个社会 中,无论其社会成 员工作绩效 和社 会贡献如何 ,都得到相 同的收入 ,那么 ,对那些努力工作 的人来说是不公平 的。资源 分配的不平等和社会分层固然是有效 的激励机制 ,但是 ,人 与人之间的这种差别 同时 又必须是 “合法化” 的,即谁应得到更多 以及谁应得到很少 ,必须得 到社会 主流价值 的认 可。因此 ,对社会稳定具有实质影响的是公平问题 ,而不是平等问题 。 社会公平历来是哲学思 辨 、政治 纷争 和价值讨 论 的一个 中心议题 。近年来 ,随 着各 国内部收人差距 的 日益 扩大 ,对不 平等 的价值层 面 即公平 分配 的学 术讨论 日趋 受到瞩 目,并 出现 了一批 自成一 脉 的实 证研 究文献 。② 但 在 中国 ,这类研究 最近几 年才开始 出现 ,缺乏 系统 的分析 。③ 文献 回顾 与述 评 以往 的研究发现 ,社会群体 不管处 在何 种社会 位置 ,通常都 会接受 一种结构性 的不平等 ,并将其视为正 当的 、合理 的 。④ 根据克兰格和史密斯对英美两国学术界一 系列 “分层信念” (stratificationbeliefs)研究所作的综述 ,人们对公平分配存在两点社 会共识 :第一 ,每个社会成员都应该有权获得一定程度 的最低收入 ;第二 ,很少有人 ① 胡 锦涛 :《在省 部 级 主要领 导 干部 提 高构建 社 会 主义和 谐社 会 能力 专题 研 讨班 上 的讲 话 (2005年 2月 19日) 》,2005年 6月 26目,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 2005—06/26/contem 一 3138887.htm,2011年 12月 8日。 ② 参 见 Jonathan Kelley and M. D. R. Evans, “The Legitimation of Inequality: OccupationalEarningsinNineNations,”AmericanJournalofSociology,vo1.99,no. 1. 1993. PP.75一l25. ③ 张海东 :《城 市居 民对 社会 不 平等 现 象 的态度 研 究 一 以长 春 市调 查 为例 》,《社会 学研 究》2004年 第 6期 ;怀默霆 :《中国 民众 如何看 待 当前 的社会 不 平 等》,《社会 学研 究》 2009年 第 1期 ;孙 明:《市场 转 型与 民众 的分 配公平观 》,《社 会学研 究》2009年第 3期 ; Xiaogang W u, “Income Inequality and Distributive Justice:A Com parative Analysis of MainlandChinaand Hong Kong,”TheChina Quarterly, vo1.200,2009,PP.1033— 1O52. ④ JohnF.Stolte,“TheLegitimationofStructuralInequality:ReformulationandTestof theSelf-Evaluation Argum ent,”Am erican SociologicalReview, vo1.48,no.3,1983, PP.331—442. · 115 ·

中国社会科学2012年第3期 会赞同收入分配上的完全平等,相反,多数人认为在保证每个社会成员都有权获得最 低收入的前提下,剩余的社会财富应按个人贡献来分配。①后来的研究也发现,人们 致同意低端职业应该有一定程度的合理收人,也普遍认为高端职业应有较高的收 入,但是,对于多大程度的收入不平等才是公平的,意见分歧却很大。②吴忠民在 《社会公正论》一书中也提出,社会分层中的公正原则之一就是“各个阶层应当得到 有所差别的并且是恰如其分的回报”。③基于此,本文关注人们在认可的收入不平等 程度上的差异模式。以下分别从结构、文化和变迁三种分析视角来回顾相关的实证 研究文献。 (一)社会分层与利己主义理论 最简单和最直接的利己主义理论认为,人们的立场和观点取决于他们的自我利 益,那些占据优势地位的社会群体出于对其既得利益受损的担心会倾向于维护现有 的分配状况,相反,弱势社会群体则希望通过平等化或再分配政策来获得更多的社 会资源。④职业作为社会地位分层的一个关键变量,经常被用来预测对收入不平等 的利己主义态度。但是,由于这一变量的操作化有时过于随意,其预期效应在实证 研究中并非总是能够得到验证。有趣的是,如果进一步将职业纳入阶级分析视角 许多分析结果都会支持利己主义理论。还有学者在比较研究了八个西方国家中人们 对再分配的态度后指出,阶级结构似乎在每一个社会中都导致了对于再分配的十分 相似的态度模式。⑤ 除职业或阶级外,收入和教育的影响也被用来证实利己主义理论。由于这些变 量的作用通常都与利己主义理论的预期相一致,在理解公众对于不平等的评判时, 利已主义态度已成为一个基本假设,直到最近学者们才开始重新审视并检验其正确 性。事实上,关于教育如何影响人们对不平等的态度,还有另一种截然相反的理论 James R. Kluegel and Eliot R. Smith, "Beliefs about Stratification,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vol. 7, 1981, pp, 29-56 ②参见 Jonathan Kelley and Krzysztof Zagorski,“ Economic Change and the legitimation of Inequality: The Transition from Socialism to the Free Market in Central-East Europe, Research in Social Stratification and Mobility, vol. 22, 2004, pp. 319-364 吴忠民:《社会公正论》,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246页 James R. Kluegel and EliotR. Smith, Beliefs about Inequality: Americans' Views of What Is and What Ought to Be, New York: Aldine de Gruyter, 1986; Adam Szirmai Inequality Observed: A Study of Attitudes toward Income Inequality, Aldershot Hants, England: Avebury, 1988 6 Stefan Svallfors, "Worlds of Welfare and Attitudes to Redistribution: A Comparison of Eight Western Nations, "European Sociological Review, vol. 13, no. 3, 1997, pp

中国社会科 学 2012年 第 3期 会赞 同收人分配上 的完全平等 ,相反 ,多数人认 为在保证 每个社会成 员都有权 获得最 低收入的前提下 ,剩余 的社会财富应按个人贡献来分配 。① 后来 的研究也 发现 ,人们 一 致 同意低端职业应该有一定程度 的合理 收人 ,也普 遍认 为高端职业 应有较 高 的收 入 ,但是 ,对 于多大程度 的收入不平 等才 是公平 的,意见 分歧 却很大 。② 吴 忠 民在 《社会公正论 》一 书中也提 出 ,社会分层 中的公正原则之一就是 “各个 阶层应 当得到 有所差别 的并且是恰如其分 的回报”。③ 基于此 ,本文关注人们在认可 的收入不平等 程度 上的差异模式 。以下分别从 结构 、文化 和变迁 三种分 析视角来 回顾相 关的实证 研 究 文献 。 (一 )社会分层与利 己主义理论 最简单 和最直接 的利 己主义 理论认 为 ,人们 的立场 和观点取决 于他们 的 自我利 益 ,那些 占据优 势地位 的社会群体 出于对其 既得利 益受损 的担心会倾 向于维护现有 的分配状况 ,相反 ,弱势社会群体 则希望 通过平 等化或再 分配政 策来获得 更多 的社 会资源 。④ 职业作为社会地位分层 的一个关 键变 量 ,经 常被用来 预测 对收入 不平 等 的利 己主义态度 。但是 ,由于这一变量 的操 作化 有时过 于 随意 ,其 预期效应 在实证 研究 中并非总是能够得 到验证 。有趣 的是 ,如 果进 一步 将 职业 纳入 阶级 分 析视 角 , 许多分析结果都会支持利 己主义理论 。还 有学者 在 比较研 究 了八 个西方 国家 中人 们 对再分配 的态度后指 出,阶级结构似乎 在每一个 社会 中都导致 了对于再 分配 的十分 相似 的态度模 式 。⑤ 除职业或阶级外 ,收人和教育 的影 响也被 用来证 实利 己主义理论 。由于这些 变 量 的作用通常都与利 己主义 理论 的预 期相 一致 ,在 理解 公众 对 于不平 等 的评判 时 , 利 己主义态度 已成为一个基本假设 ,直 到最近学 者们才 开始重新 审视并 检验其 正确 性 。事实上 ,关于教育如何影响人们对不平等 的态度 ,还有另 一种截 然相 反 的理 论 ① JamesR.KluegelandEliotR.Smith,“BeliefsaboutStratification,”AnnualReview ofSociology,VO1.7,1981,PP.29—56. ② 参 见 JonathanKelleyandKrzysztofZagorski,“EconomicChangeandtheLegitimation of Inequality: The Transition from Socialism to the Free M arket in CentralEast Europe,”ResearchinSocialStratificationandMobility,VO1.22,2004,PP.3l9-364. ③ 吴 忠 民 :《社 会公 正论 》,济 南 : 山东人 民出版 社 ,2004年 ,第 246页 。 ④ JamesR.KluegelandEliotR.Smith BeliefsaboutInequality:Americans:ViewsO{ W 口 Isand W n OughttoBe, New York:AldinedeGruyter,1986;Adam Szirmai, Inequality Observed:A Study of Attitudestoward IncomeInequality,Aldershot, Hants,England:Avebury,1988. ⑤ StefanSvallfors,“WorldsofWelfareandAttitudestoRedistribution:A Comparisonof EightW estern Nations,” European SociologicalReview , vo1. 13, no. 3, 1997,PP. 283—304. · 116 ·

收入不平等与公平分配:对转型时期中国城镇居民公平观的一项实证分析 假设,即“启蒙主义”( the principle of enlightenment)。该理论认为教育的启蒙性 质向人们传递一种同情贫困和弱势群体的价值观,因而教育水平和平等倾向之间具 有一种正向关系。①遗憾的是,这一论述很少引起重视。结果,教育长期以来就被 理所当然”地认为反映的是普遍存在的利己主义态度 (二)文化与公平价值观的影响 与结构论有所不同,文化论通常强调人们对分层的态度受社会主流价值观以及 其他特定信念的影响。②在个体层次上,学者们区分了四种公平价值观。③先赋论 者将既定的资源分配情形看作是自然形成且不证自明的;平均主义者主张资源的分 配应该确保实现最大程度的社会平等;个体主义者相信存在自由和公平的竞争体制 且认同“胜者为王”的道理;宿命论者则将其不幸遭遇归咎为社会制度的不公。实 证研究表明,持有不同公平价值观的群体之间对于公平收入差距的主观认识存在显 著的差异。④ 另一种研究策略是将不同国家公众所认可的收人不平等程度的差异作为公平价 值观的测量。这种跨国研究最初只是比较某些特定的国家,后来,研究者开始不断 检验一个更为一般化的“福利制度假设”( welfare regime hypothesis),⑤并发现公 众对于再分配的态度确实与福利制度类型相关。虽然这种相关性的具体模式因研究 设计的不同而有所差别,但总体而言,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制度下的民众具有 o Robert V. Robinson and Wendell Bell, "Equality, Success, and Social Justice in England and the United States,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vol. 43, no. 2, 1978 pp.125-143 ②参见 Nicholas Abercrombie and Bryan S. Turner,“ The Dominant Ideology Thesis,” British Journal of Sociology, vol. 29,no 1978,pp.149-170 3 Bernd Wegener and Stefan Liebig, "Hierarchical and Social Closure Conceptions of Distributive Social Justice: A Comparison of East and West Germany, "in James R Mason and Bernd Wegener, eds, Social Justice and Political Change: Public Opinion in Capitalist and Post-Com munist States, New York: Aldine de gruyter, 1995, pp. 263-284 a Roland Verwiebe and Bernd Wegener,"Social Inequality and the Perceived Income Justice Gap, "Social Justice Research, vol. 13, no. 2, 2000, pp. 123-149 6 Stefan Svallfors, "Dimensions of Inequality: A Comparison of Attitudes in Sweden and Britain, "European Sociological Review, vol. 9, no. 3, 1993, pp. 267-287;Wil Arts and John Gelissen, "Welfare States, Solidarity and Justice Principles: Does the Type Really Matter? "Acta Sociologica, vol. 44, no. 4, 2001, pp. 283-299: Mads M. Jaeger Welfare Regimes and Attitudes toward Redistribution: The Regime Hypothesis Revisited, "European Sociological Review, vol. 22, no. 2, 2006, pp. 157-170

收入 不平 等 与公 平 分配 :对 转型 时期 中 国城 镇居 民公 平观 的一项 实证分 析 假设 ,即 “启蒙 主义” (theprincipleofenlightenment)。该理论 认 为教 育 的启 蒙性 质 向人们传递 一种 同情贫 困和弱势 群体 的价值 观 ,因而教 育水平 和平等倾 向之间具 有 一种正 向关系 。① 遗憾 的是 ,这 一论述 很少 引起 重视 。结果 ,教育 长期 以来 就被 “理所 当然”地认为反 映的是普遍存在 的利 己主义态度 。 (二 )文 化 与 公 平价 值 观 的 影 响 与结构论有所不 同 ,文化论通常强 调人们 对分层 的态度受 社会 其他特定信念 的影 响 。② 在 个体层 次上 ,学者们 区分 了四种 公平 价 者将 既定的资源分配情形看作是 自然形成 且不证 自明的 ;平 均 主义 主流价值观 以及 值 观 。③ 先 赋论 者主张 资源 的分 配应该确保 实现最大程度 的社会平等 ;个体 主义者相信存在 自由和公平 的竞争体制 , 且认 同 “胜者为王” 的道理 ;宿命论者则将 其不 幸遭 遇归咎 为社会 制度 的不公 。实 证研 究表 明,持有不 同公平价值 观的群体 之间对 于公平 收人差距 的主观认识 存在显 著 的差 异 。④ 另一种研究策 略是将 不同 国家公众 所认可 的收人 不平等程 度 的差异 作为公平 价 值观 的测量 。这种跨 国研 究最初只是 比较某 些特定 的国家 ,后来 ,研究 者开始不 断 检验一个更 为一般化 的 “福利 制度假设 ” (welfareregimehypothesis),⑤ 并 发现公 众对 于再 分配的态度确实与福利制 度类型相 关 。虽然 这种相 关性 的具体模式 因研究 设计 的不 同而有所差别 ,但总体 而言 ,社会 主义 与资本 主义两种 制度下 的 民众具有 ① RobertV.Robinson and WendellBell, “Equality, Success,and SocialJusticein England and theUnitedStates.”American SociologicalReview, vo1.43,no.2,1978, PP.125—143. 参 见 Nicho1asAbercrombieandBryanS.Turner,“TheDominantIdeologyThesis,” BritishJournalofSociology,vo1.29,no.2,1978,PP.149—170. Bernd W egener and Stefan Liebig, “Hierarchicaland SocialClosure Conceptions o{ Distr.butiveSocia1Justice:A Comparison ofEastand W estGermany,”in JamesR. K1uege1. David S. Mason and Bernd W egener, eds., SocialJustice and Political Ch口 gg P blicOpinion in Capitalistand PostCorn m unistStates,New York:Aldine deGruyter,1995,PP.263—284. Ro1and Verwiebe and Bernd W egener, “SocialInequality and the Perceived Income JusticeGaP.’’SociaZJusticeResearch,vo1.13,no.2,2000,PP.123—149. Stefan Svallfors,“DimensionsofInequality:A Com parison ofAttitudesin Sweden and Britain.” Europe&,zSoci0£0gicalReview ,vo1.9,no.3,1993,PP.267—287;W ilArts andJobnGeiissen,“W elfare States,SolidarityandJusticePrinciples:DoestheType ReallvM atter?”Acta Sociologica,vo1.44,no.4,2001,PP.283—299;M adsM .Jaeger, “W eIfare Regim es and Attitudes toward Redistribution: The Regim e Hypothesis Revisited,”European SociologicalReview , VO1.22,no.2,2006,PP.157—170. · 117 · ② ③ ④ ⑤

中国社会科学2012年第3期 明显的差别:前者更加偏好较低程度的收入不平等。 无论是从个体层次还是国家层次探讨公平价值观对公众不平等态度的影响,都 存在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即在一个社会内部是否存在公平价值观的分歧?这个问 题对中国这样的转型国家来说尤其重要。正如一些研究者在1980年代所论述的那 样,①公有和私有部门的区分,可能是构成公平价值观冲突的一个重要基础。世代 ( cohort)(或年龄)差异也可能成为价值观分歧的一个重要原因,其对不平等态度 的影响在市场经济和再分配经济两种不同体制下的异同,也只是在最近才受到关注 (三)经济转型过程中的价值观变迁 早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研究者就已注意到,平等主义开始成为西方世界一股 新的思潮,年轻人比老年人更倾向于追求平等。后来,几乎所有使用横截面数据的分 析都发现,年龄越大的人对不平等的态度越宽容。直到最近,才有研究者向人们展示了 种截然相反的世代效应:在转型后的爱沙尼亚,相比于年轻一代,老一代对收入不平 等持更加批评性的意见。不同世代所经历的社会化环境差异是理解这一结果的关键。② 社会主义国家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是会强化还是会削弱公众对收人不平等的支持程 度?关于社会经济变迁对不平等态度的影响,学者们提出了两种相互对立的理论:适 应理论( adaptation theory)认为,人们会慢慢习惯不平等程度的上升并会相应地调整 其对不平等的容忍程度;抗拒理论( reaction hypothesis)则认为,如果经济社会变迁 与人们最初的价值观不相符,他们就会对收入不平等表示出强烈的不满和抗拒。③实 证研究发现,在匈牙利和波兰等国的转型过程中,公众对不平等的容忍程度随时间 的推移而上升。④这似乎支持了适应理论。但遗憾的是,它们并没有直接检验社会 实际的不平等程度与公众认可的不平等程度之间的关系。据我们所知,有两项研究 o p Patrick Dunleavy, "The Political Implications of Sectoral Cleavages and the Growth of State Employment: Part 2, Cleavage Structures and Political Alignment, "Political Studies,vol.28,no.4,1980,pp.527-549 2 Ellu Saar, "Different Cohorts and Evaluation of Income Differences in Estonia International Sociology, vol. 23, no. 3, 2008, pp. 417-445 ③参见 Ola Listhaug and Toril Aalberg,“ Comparative Public Opinion on Distributive Justice: A Study of equity Ideals and Attitudes toward Current Policies, International J Sociology, vol. 4 1,1999,pp.117-140 o Siobhan Austen, "An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of Attitudes to Inequalit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cial Economics, vol. 29, no. 3, 2002, pp. 218-237: Merove Gijsberts, " The Legitimation of Income Inequality in State-Socialist and Market Societies, "Acta Sociologica vol 45, no 4, 2002, pp. 269-285; Jonathan Kelley and Krzysztof Zagorski,"Economic Change and the Legitimation of Inequality: The Transition from Socialism to the Free Market in Central-East Europe

中国社 会科 学 2012年 第 3期 明显 的差别 :前者更加偏好较低程度 的收入不平等 。 无论是从个体层次还是 国家层 次探讨公平 价值 观对公众 不平等态度 的影 响 ,都 存在一个有待解决 的问题 ,即在一个社 会 内部 是否存 在公平 价值观 的分 歧?这个 问 题对 中国这样 的转 型 国家来 说 尤其 重要 。正 如一 些研 究者 在 1980年代 所论 述 的那 样 ,① 公有 和私有部 门的区分 ,可能是构 成公平 价值 观 冲突 的一个 重要基 础 。世 代 (cohort) (或年龄 )差异也 可能成 为价值观分 歧 的一个 重要 原因 ,其对不 平等态 度 的影响在市场经济和再分配经济两种不 同体制下的异 同,也只是在最近才受 到关 注 。 (三 )经 济 转 型 过 程 中的 价 值 观 变 迁 早在 20世纪六七十年代 ,研究 者就 已注意到 ,平 等主义开始成 为西方世界一 股 新 的思潮 ,年轻人 比老年人更倾 向于追求平 等 。后来 ,几乎所有使用横截面数据 的分 析都发现 ,年龄越大的人对不平等的态度越宽容。直到最近,才有研究者 向人们展示了 一 种截然相反的世代效应 :在转型后的爱沙尼亚,相 比于年轻一代 ,老一代对收入不平 等持更加批评性的意见。不同世代所经历的社会化环境差异是理解这一结果的关键。② 社会主义 国家 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是会强化还是会 削弱公众对收入不平等 的支持程 度?关于社会经济变迁对不平等态度 的影响 ,学者们 提出了两种相互对立 的理论 :适 应理论 (adaptationtheory)认为 ,人们会慢慢 习惯不平等程度 的上升并会相应地调整 其对不平等的容忍程度 ;抗拒 理论 (reactionhypothesis)则认 为 ,如果 经济社会变迁 与人们最初的价值观不相符 ,他们就会对收入不平等表示 出强烈 的不满和抗拒 。⑧ 实 证研究发现 ,在匈牙利和波兰等 国的转型过 程 中,公众 对不平 等的容忍 程度 随时间 的推移而上升 。④ 这似乎支持 了适应理 论 。但 遗憾 的是 ,它们 并没 有直接 检验社 会 实 际的不平等程度与公众认可 的不 平等程 度之 间的关系 。据 我们所知 ,有两项研 究 ① 如 PatrickDunleavy,“ThePoliticalImplicationsofSectoralCleavagesandtheGrowth ofStateEm ploym ent:Part2,CleavageStructuresand PoliticalAlignm ent,’’Political Studies, vo1.28,no.4,1980,PP.527-549. ② ElluSaar, “Different Cohortsand Evaluation of Income Differences in Estonia,” InternationalSociology, vo1.23,no.3,2008,PP.417—445. ③ 参 见 OlaListhaugandTorilAalberg,“ComparativePublicOpinion on Distributive Justice:A StudyofEquityIdealsandAttitudestowardCurrentPolicies,”International JournalofComparativeSociology,vo1.40,no.1,1999,PP.117—140. ④ SiobhanAusten,“An InternationalComparisonofAttitudestoInequality,”International JournalofSocialEconomics,vo1.29,no.3,2002,PP.218—237;M6roveGijsberts,“The Legitimation ofIncom eInequalityinState-SocialistandM arketSocieties,”Acta Sociologica, vo1.45,no.4,2002,PP.269—285;Jonathan KelleyandKrzysztofZagorski,“Economic Changeand the Legitimation ofInequality:The Transition from Socialism to theFree M arketin Central—EastEurope.’’ · 118 ·

收入不平等与公平分配:对转型时期中国城镇居民公平观的一项实证分析 试图考察这一关系,但结果并不一致。①因此,关于不平等的价值观到底如何随着 社会经济的转型(尤其是不平等状况的变化)而变迁,仍然缺乏一个明确的答案。 研究问题与假设 综上,本文提出三个问题:1.教育对不平等态度的影响到底是一种利己主义的 还是一种具有启蒙主义性质的?2.公平价值观对不平等态度的影响是否存在?3.实 际的不平等程度与认可的不平等程度之间究竞是一种什么关系?以下将分别给出研 究假设及其背后的关系机制 (一)教育的双重效应 如前所述,我们可以就教育对不平等态度的影响提出两个竞争性的假设 假设1a:教育程度较高的人会认可较高的不平等。 假设1b:教育程度较高的人会认可较低的不平等。 为了理解教育对不平等态度可能存在的启蒙作用(即假设1b),可以参考对教 育与自由主义态度之间的相关性研究所提供的两种解释。②传统的观点认为,教育 通过知识积累和认知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对于多样性的容忍,进而使人们更倾 向于自由主义。社会化理论则认为,自由主义价值观的形成并非知识和认知发展的 一个自然而然的结果,而是学生从教育体系习得并加以内化的。尽管认知发展理论 和社会化理论在解释教育与自由主义态度之间的相关性时是相互对立的,但在中国 社会的特定背景下,两者却具有同样的理论预期,即教育程度更高的人会更加关注 社会的两极分化现象,进而会对不平等持更加批判的态度。理由具体阐述如下。 虽然中国自1990年代以来收入分配不平等迅速扩大,但这种不平等主要来自城 乡之间、地区之间、部门或行业之间、单位之间的差异,收入分配在集团内部则是 Markus Hadler, "Why Do People Accept Different Income Ratios? A Multi-Level Comparison of Thirty Countries, "Acta Sociologica 48,no.2,2005,pp,131 154: Michelle L. Dion and Vicki Birchfield onomic Development, Incor Inequality and Preferences for Redistribution, "International Studies Quarterly, vol 54,no.2,2010,pp.315-334 (2 Jo Phelan, Bruce G. Link, Ann Stueve and Robert E. Moore,"Education. Social Liberalism, and Economic Conservatism: Attitudes toward Homeless People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vol. 60, no. 1, 1995, pp. 126-140; Paul ogston, ent Lapp, Paul Schroeder and Julia Wilson,"Why Education Matters, "Sociology of Education, vol. 76, no. 1, 2003, pp. 53-70 119 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

收入 不平 等 与公平分 配 :对 转型 时期 中国城 镇居 民公平 观 的一项 实证分 析 试 图考察这一关 系 ,但 结果并 不一致 。① 因此 ,关 于不平 等 的价值 观 到底如何 随着 社会经济 的转 型 (尤其是不平等状况 的变化 )而变迁 ,仍然 缺乏一个 明确 的答案 。 三 、研究 问题 与假 设 综上 ,本文提 出三个 问题 :1.教育对 不平等态度 的影响到底是 一种利 己主义的 还是一种具有启蒙 主义性质 的?2.公 平价值观对不平 等态度 的影 响是 否存在 ?3.实 际 的不平等程度与认可 的不平 等程度 之间究竟 是一种 什么关 系? 以下将 分别 给出研 究假设 及其背后 的关系机制 。 (一 )教育 的双重效应 如前所述 ,我们可 以就教育对不平 等态度的影响提 出两个竞争性 的假设 : 假设 1a:教育程度较 高的人会认 可较高 的不平等 。 假设 1b:教育程度较 高的人会认 可较低 的不平等 。 为了理解 教育对不平等 态度 可能存 在 的启 蒙作 用 (即假设 lb),可 以参 考对教 育 与 自由主义态度之间 的相关 性研 究所提 供 的两种解 释 。② 传统 的观点认 为 ,教 育 通过 知识 积累和认知发展从根本上 改变 了人们对 于多样 性 的容 忍 ,进而使 人们更倾 向于 自由主义 。社会 化理论则认为 , 自由主义价值 观 的形 成并非 知识和认 知发展 的 一 个 自然 而然 的结果 ,而是学生从 教育体 系习得并 加 以 内化 的。尽 管认知 发展理论 和社会化理论 在解 释教育与 自由主义态度 之 间的相关性 时是相互 对立 的 ,但 在 中国 社会 的特定 背景 下 ,两者却具有 同样 的理 论预期 ,即教育程 度更 高的人会更 加关注 社会 的两极分化现象 ,进 而会 对不平等持更加批判 的态度 。理 由具体 阐述如下 。 虽然 中国 自 1990年代 以来 收入分配不平等迅速扩 大 ,但这种不平等 主要来 自城 乡之间 、地 区之 问、部 门或行 业之 间 、单 位之间 的差 异 ,收入 分配在 集 团内部则是 ① MarkusHadler, “why Do PeopleAcceptDifferentIncome Ratios?A Multi—Level Comparison ofThirty Countries,”A cta Sociologica, vo1. 48, no. 2, 2005,pp. 131— 154; M ichelle L. Dion and Vicki Birchfield, “Econom ic Developm ent, Income Inequalityand PreferencesforRedistribution,”InternationalStudiesQuarterly, vo1. 54, no.2,2O10, PP. 315-334. ② JoPhelan,BruceG.Link,Ann Stueveand RobertE.Moore,“Education,Social Liberalism , and Econom ic Conservatism : Attitudes toward H om eless People.” A merican SociologicalReview , vo1.60,no.1,1995,pp.126—140;PaulW .Kingston, Ryan Hubbard, Brent Lapp, Paul Schroeder and Julia W ilson, “W hy Education M atters,”Sociologyo/ Education,vo1.76,no.1,2003,pp.53—70. · 119 ·

中国社会科学2012年第3期 较为平均化的。①造成的结果是,教育程度较低的人因为理解他人生活境遇的能力 有限,会低估社会不平等的真实水平;相反,教育程度较高的人由于知识积累和认 知能力,更有可能了解社会不平等的真实情况。而且,更多的受教育经历还会使人 们养成批判性的阅读和分析习惯,从而使其能够更多地了解社会不平等的现状,进 而认可较低程度的不平等。 另外,中国的教育体系所传递的核心价值观是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这也可能 使得教育程度更高的人会更加同情穷人的生活困境,更会关注社会发展的整体状况。 中国读书人传统上就有一种超越于个人境遇的“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情怀。因此, 根据社会化的理论,我们也会预期教育程度较高的人会认可较低的不平等。 (二)社会主义国家内部的公平价值观分歧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采取了渐进改革策略,通过逐步培育和发展体制外的新兴市 场部门来推动国有部门的改革和转型。而计划经济时期所形成的平均主义价值观可能 仍然存留于国有部门,并与市场经济所崇尚的自由竞争的价值理念相抗衡。虽然国有 部门也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但这并不一定会彻底消除根深蒂固的平均主义价值观的 影响。如对1980年代中国城镇社会的分层研究发现,在国有企业内部,作为越来越重 要的工资组成部分奖金,虽然在名义上是用来激励员工、提高生产力的,但其分 配却是平均化的,与员工的个人特征没有太大关系。②据此,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2a:人们认可的不平等程度在国有部门比在市场部门低 如果平均主义价值观的影响确实存在,它还可能会在老一代人身上体现出来, 因为他们经历过计划经济时期的平均主义政策。年轻一代则很少受到这种价值观的 熏陶,因为消除平均主义分配模式是中国经济改革初期的一个主要目标。这一年龄/ 世代效应与前面提及的在爱沙尼亚发生的情况类似,但却与西方社会的典型情形截 ①王天夫、王丰:《中国城市收入分配中的集团因素:1986-1995》,《社会学研究》2005年 第3期;谢宇:《认识中国的不平等》,《社会》2010年第3期; Wang Feng, boundaries and Categories: Rising Inequality in Post-Socialist Urban China, Stanford,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8; Yu Xie and Xiaogang Wu, Danwei Profitability and Earnings Inequality in Urban China, "The China Quarterly, vol. 195, 2008, pp. 558-581 @2 Andrew G. Walder, "Economic Reform and Income Distribution in Tianjin: 1976 1986, in Deborah Davis and Ezra F. Vogel, eds, Chinese Society on the Eve of' Tiananmen: The Im pact of Reform,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and Lond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0, pp. 135-156; Yu Xie and Emily Hannum, "Regional Variation in Earnings Inequality in Reform-Era Urban China,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vol. 101, no. 4, 1996, pp. 950-992; Xiaogang Wu, "Work Ur Income Inequality: The Effect of Market Transition in Urban China, "Social Forces

中 国社 会科 学 2012年 第 3期 较为平均化 的。① 造成 的结果是 ,教育程度 较低 的人 因为理解 他人 生活境 遇 的能 力 有 限 ,会低估社会不平等 的真实水平 ;相反 ,教育 程度 较高 的人 由于知识积 累 和认 知能力 ,更有可能 了解社会不平等 的真实情 况 。而且 ,更 多 的受教 育经历还 会使 人 们养成批判性 的阅读和分析 习惯 ,从 而使其 能够 更多 地 了解社 会不 平等 的现状 ,进 而认可较低程度 的不平等 。 另外 ,中国的教育体系所传递 的核心价值 观是集 体 主义和社会 主义 ,这也可 能 使得教育程度更高 的人会更加 同情穷人的生活 困境 ,更会关 注社会 发展 的整体状 况 。 中国读书人传统上就有一种 超越 于个 人 境遇 的 “先 天 下之 忧 而忧” 的情 怀 。因此 , 根据社会化 的理论 ,我们也会预期教育程度较高的人会认 可较低 的不平等 。 (二 )社会主义 国家 内部 的公平价值观分歧 改革开放 以来 ,中国采取 了渐进改革策略 ,通过逐步培育和发展体制外 的新兴市 场部门来推动国有部门的改革和转型。而计划经济 时期所形成 的平均主义价值观可能 仍然存 留于国有部门 ,并与市场经济所崇 尚的 自由竞 争的价值 理念相抗衡 。虽然 国有 部 门也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但这并不一定会彻底消 除根深蒂 固的平均 主义价值观 的 影响 。如对 1980年代 中国城镇社会 的分层研究发现 ,在 国有企业 内部 ,作为越来越重 要的工资组成部分—— 奖金 ,虽然在名义上是用来激励员工 、提高生产力的 ,但其分 配却是平均化 的,与员工 的个人特征没有太大关系 。② 据此 ,提出以下假设 : 假设 2a:人们认可 的不平等程度在 国有部 门 比在市场部 门低 。 如果平均主义价值 观 的影 响确实 存在 ,它还 可能会 在 老一代 人 身上体 现 出来 , 因为他们经历过计划经济时期 的平 均主义政 策 。年轻 一代则很 少受 到这种价值 观 的 熏 陶 ,因为消除平均主义分配模式是 中国经济改革初期 的一个主要 目标 。这一年龄/ 世代效应与前面提及 的在爱沙尼亚发 生 的情 况类似 ,但却 与西方社会 的典型情 形截 ① 王天 夫、王丰 :《中国城 市收入分 配 中的集 团 因素 :1986- 1995》,《社会 学研 究》2005年 第 3期 ;谢 宇:《认 识 中国的不 平 等》, 《社 会 》2010年 第 3期 ;WangFeng,Boundaries and Categories: Rising Inequality in Post-Socialist Urban China, Stanford,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8; Yu Xie and Xiaogang W u, “Danwei Profitability and EarningsInequalityinUrbanChina,” eChinaQuarterly,vo1.195,2008,PP.558581. ② Andrew G.W aider, “EconomicReform and Income Distribution in TJaniin: 1976 1986,”in Deborah Davis and Ezra F.Vogel,eds.,Chinese Society on the Eve o/ Tiananmen: The Impact of Reform,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and London: H arvard UniversityPress,1990,PP.135—156;Yu Xieand Em ily H annum ,“Regional Variationin EarningsInequality in Reform—EraUrban China,’’American JournaloJ Sociology, vo1. 101, no. 4, 1996, PP. 950—992; Xiaogang W u, “W ork Units and Incom eInequality:TheEffectofM arketTransition in Urban China,” SocialForces, vo1.80,no.3,2002,PP.1O69—1099. · 1≯0 ·

收入不平等与公平分配:对转型时期中国城镇居民公平观的一项实证分析 然相反。因此,提出另一个假设 假设2b:年龄更大的人认可更低的不平等 )实际的与认可的不平等 要考察实际的不平等对认可的不平等的真实影响,必须排除感知的不平等在态 度形成过程中所起的潜在调节作用。以往的实证分析或许是由于数据的局限性,很 少做到这一点。本研究通过分别测量这三种不平等来填补这一空白。在个体层次, 我们用同样的方式来同时测量感知的不平等与认可的不平等。此外,鉴于中国地区 间经济社会发展的差异性,我们测量了不同地区实际的收入不平等程度,进而考察 其如何影响人们对收入不平等的感知和认可程度。通常认为,实际的收入不平等程 度越高,对再分配政策的呼声也越高。①费尔维贝和韦格纳在探讨国家的转型方式 对个人公平观的影响时,得出的分析结果也支持了人们会对过多的不平等产生不满 情绪这一说法:与其他转型国家相比,俄罗斯和保加利亚这两个国家的转型都不算 成功,存在严重的不平等和其他种种社会问题,因此其公众更倾向于认为收入差距 过高。②由此提出第三个研究假设: 假设3:社会实际的不平等程度越大,人们对不平等的认可程度越低。 四、数据与研究设计 本文分析使用的数据来自2005年的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05)。 CGSS2005的样本对全国城镇和农村地区(除西藏)的18岁以上人口具有代表性 采用的是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其中城镇样本约有6000人。本研究的分析对象 只限于城镇样本中的20—69岁受访者。 测量人们对收入不平等或再分配态度的传统方法是直接询问受访者对相关说法 (例如“我们国家的收入差距非常大”、“政府应该在穷人身上少花一些钱”等)的同 意/不同意程度。然而,这种测量经常被批评存在方法论上的问题,如它可能会使受 访者在表达自己的态度时刻意遵循某种社会期望。③因此,国际社会调查项目 ( International Social Survey Program,简称ISSP)的不平等研究专题率先采用了 o Karl O. Moene and Michael Wallerstein, "Inequality, Social Insurance, and Redistribution, "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vol. 95, no. 4, 2001, pp. 859- 874 @2 Roland Verwiebe and Bernd Wegener, "Social Inequality and the Perceived Income Justice Gap 3 Charles F. Turner and Elizabeth Martin, eds, Surveying Subjective Phenomena, vol 2, New York: Russell Sage Foundation, 1984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

收入 不平 等 与公平 分配 :对 转型 时期 中国城 镇居 民公 平观 的 一项 实 证分析 然相反 。因此 ,提出另一个假设 : 假设 2b:年龄更大 的人认 可更低 的不平等 。 (三 )实际的与认可 的不平等 要 考察实际的不平等对认可 的不平等 的真 实影 响 ,必 须排 除感知 的不 平等在态 度形成过程 中所起 的潜在调节作 用 。以往 的实证 分析 或许是 由于数据 的局 限性 ,很 少做 到这一点 。本研究通过分别 测 量 这 三种 不平 等来 填补 这 一空 白。在 个体 层次 , 我们 用同样的方式来 同时测量感 知 的不 平等 与认可 的不平 等 。此外 ,鉴 于 中国地 区 问经济社会发展 的差异性 ,我们测 量 了不 同地 区实 际的收入不 平等程 度 ,进而考察 其 如何 影响人们对收入不平等 的感 知 和认 可程 度 。通 常认为 ,实际 的收人 不平等程 度越 高 ,对再分配政策 的呼声 也越高 。① 费 尔维 贝和韦格 纳在 探讨 国家 的转型方式 对个 人公平观 的影响时 ,得 出的分 析结果 也支持 了人们会 对过 多 的不平 等产生不满 情绪 这一说法 :与其他转型 国家相 比,俄 罗斯和保 加利 亚这两个 国家 的转型都不算 成 功 ,存 在严重 的不平等和其他种 种社会 问题 ,因此其公 众更倾 向于认 为收入差距 过高 。② 由此 提出第 三个 研究假设 : 假设 3:社会实际 的不平等程度越 大 ,人们 对不平等 的认可程度越低 。 四 、数 据 与 研究 设 计 本文 分 析 使 用 的 数 据 来 自 2OO5年 的 中 国 综 合 社 会 调 查 (CGSS2005)。 CGSS2005的样 本对全 国城 镇 和农 村 地 区 (除西藏 )的 18岁 以上人 口具 有代表 性 , 采用 的是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 ,其 中城镇样本 约有 6000人 。本研 究的分析对 象 只限于城镇样本 中的 20—69岁受访者 。 测量人们对收入不平等或再分 配态度 的传 统方法 是直接 询 问受访 者对相关说 法 (例如 “我们 国家 的收入差距非常大”、“政府应该 在穷人身上少花一些钱”等)的 同 意/不同意程度 。然而 ,这种测量经 常被批评存 在方法论上 的问题 ,如它可能会使 受 访者在表达 自己 的态 度 时 刻 意 遵 循 某 种 社 会 期 望 。⑧ 因 此 ,国 际 社 会 调 查 项 目 (InternationalSocialSurveyProgram,简称 ISSP) 的不平等研究 专题率先采用 了一 ① Karl O. Moene and Michael W allerstein, “Inequality, Social Insurance, and Redistrm ution,”Am erican PoliticalScienceReview , VO1. 95,no.4,2001,PP. 859— 874. ② RolandVerwiebeand Bernd W egener,“SocialInequality and the Perceived Income JusticeGaD.” ③ CharlesF.TUrnerandElizabethMartin,eds.,SurveyingSu ectivePhenomena,vo1. 2,New York:RussellSageFoundation,1984. · 121 ·

中国社会科学2012年第3期 种间接测量方式,即指定一组职业,让受访者估计每个职业的从业者的“实际收入” 和“应得收入”。 这种测量方法有几个优势。其一,受访者对某个特定职业“应得收入”的评价 是以他/她对该职业“实际收入”的感知为基础的,因此受访者对实际情况的估计误 差直接被他/她自己所控制了;其二,“实际收人”和“应得收入”问题还清楚地将 信息锁定为特定职业之间的报酬差别,避免了家庭规模、收入来源、税收比率、福 利补贴等混杂因素对收人不平等问题的影响;其三,这种测量方法有利于实现理论 上对两个维度的主观不平等—感知的不平等和认可的不平等—的区分。我们采 用奥斯伯格和史密丁的方法,计算每位受访者所估计的各个职业的“应得收入”的 基尼系数,以反映“认可的不平等”程度。①同理,还可以计算每位受访者所估计 的各个职业的“实际收入”的基尼系数,以反映“感知的不平等”程度。这两个主 观基尼系数的计算方法与根据洛伦兹曲线计算基尼系数的典型方法并没有什么差别 只是这里隐含地假定各个职业代表了社会总体以及每个职业所占的人口比重相同。 假设1关注的是教育的作用,用受教育年限来测量。要估计教育的净效应,需 要排除收入和职业的作用。我们在模型中同时引入受访者的个人月收入及其平方项, 以观察是否存在非线性效应。职业是用国际社会经济地位指数( International Socioeconomic Index of Occupational Status,简称ISEI)来测量。在假设2中,就业 部门和年龄/世代的效应可以反映平均主义价值观的影响。受访者被询问他/她目前 或最后一份工作所在机构的所有制性质,据此将其划分为两大部门:国有部门(包 括党政机关、国有企业和国有事业事位)与市场部门(其他所有制性质)。至于世 代,本硏究用受访者的年龄作代理变量。分析中还会控制其他一些个体层次的变量, 包括政治面貌、户籍和性别,它们都是虚拟变量,“1”分别表示“党员”、“城镇户 口”和“男性 假设3关注的是社会实际的不平等状况的影响,对它的测量是在地级市这一地 区层次上进行的。根据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微观数据中的个人收入信息 我们对居住在同一个地级市行政辖区内的受访者可以计算出一个基尼系数,从而得 到地区层次上“实际的不平等”程度测量。这些地区基尼系数的取值从0.296到 0.581不等,表明地区之间在收入不平等程度上确实存在显著的差异。 我们将分析对象限定为20-69岁的城镇居民并与地区层次的实际不平等数据进 行匹配之后,得到了5231人的样本;排除感知或认可的不平等程度这两个变量的缺 失值之后,得到4648人的样本;再排除其它自变量的缺失值之后,最终得到4011 O Lars Osberg and Timothy Smeeding "Fair Inequality? Attitudes toward Pay Differentials: The United States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vol. 71, no. 3 2006,pp.450-473

中国社会 科 学 2012年 第 3期 种 间接测量方式 ,即指定一组职业 ,让受访者估计每个职业 的从业者 的 “实际收入” 和 “应 得 收 入 ”。 这种测量方法有几个优 势 。其一 ,受 访者对 某个特定 职业 “应 得收入 ”的评价 是以他 /她对该职业 “实 际收入” 的感知为基础 的 ,因此受访者对实 际情况 的估计误 差直接被他/她 自己所控制 了 ;其二 ,“实际 收入”和 “应 得收入 ”问题还 清楚地将 信 息锁定 为特定职业之 间 的报酬 差别 ,避免 了家庭 规模 、收入来 源 、税 收 比率 、福 利补贴 等混 杂因素对 收入不平 等问题 的影 响 ;其 三 ,这种测 量方法有 利于实 现理论 上对 两个维度 的主观不平 等一 一感知 的不平等 和认可 的不平 等—— 的区分 。我 们采 用奥斯伯格和史密 丁的方法 ,计算每 位受访者 所估计 的各个 职业 的 “应得收入 ” 的 基尼系数 ,以反映 “认可 的不平 等”程度 。① 同理 ,还可 以计算 每位 受访者所 估计 的各个 职业 的 “实 际收入” 的基尼 系数 ,以反 映 “感 知 的不平 等” 程度 。这 两个 主 观基尼 系数 的计算方法与根据洛伦兹 曲线计算基尼系数 的典型方法并没有什么差别 , 只是这里 隐含地假定各个职业代表 了社会 总体 以及每个职业所 占的人 口比重相 同。 假设 l关 注的是教育 的作 用 ,用受教 育年 限来 测量 。要 估计教 育 的净效 应 ,需 要排 除收入和职业 的作用 。我们在模型 中同时引入受访者 的个人月收入及其平方项 , 以观 察 是 否 存 在 非 线 性 效 应 。职 业 是 用 国 际 社 会 经 济 地 位 指 数 (International SocioeconomicIndexofOccupationalStatus,简称 ISEI)来测量 。在假设 2中 ,就业 部 门和年龄/世代 的效应可 以反 映平均 主义价值 观 的影 响 。受访者 被询 问他/她 目前 或最后一份工作所在机构 的所有制性质 ,据 此将 其划分 为两 大部 门 :国有部 门 (包 括党政机关 、国有企业和 国有事 业 事位 )与 市场部 门 (其他 所 有制 性质 )。至 于世 代 ,本研究用受访者 的年龄作代理变量 。分析 中还会控制其他一些个体层次 的变量 , 包括政 治面貌 、户籍 和性别 ,它们都是虚拟变量 ,“1”分 别表示 “党员”、“城镇户 口” 和 “男 性 ”。 假设 3关注 的是社会实 际的不 平等状 况 的影 响 ,对它 的测量是 在地级市 这一地 区层 次上进行 的。根据 2005年全 国 1 人 口抽样调 查微观 数据 中的个人收 入信息 , 我们对居住在 同一个地级市行政辖 区 内的受 访者 可 以计算 出一个基 尼系数 ,从 而得 到地 区层次 上 “实 际 的不平 等” 程 度测 量 。这 些 地 区基 尼 系数 的取 值 从 0.296到 0.581不等 ,表明地 区之 间在 收入不平 等程度上确实存在显著 的差异 。 我们将分析对象 限定为 20—69岁 的城镇居 民并与地 区层次 的实际不平等数据进 行 匹配之后 ,得 到了 5231人 的样本 ;排 除感知或认可 的不平等程度这两个变量 的缺 失值 之后 ,得 到 4648人 的样 本 ;再排 除其 它 自变 量 的缺 失值 之后 ,最 终得 到 4011 ① LarsOsbergandTimothySmeeding,“FairInequality?AttitudestowardPayDiferentials:The UnitedStatesin ComparativePerspective,”American SociologicalReviezv, vo1.71,no.3, 2006, PP.450—473. · 122 ·

收入不平等与公平分配:对转型时期中国城镇居民公平观的一项实证分析 人的有效样本。为检验研究结果的稳健性,我们在多元回归分析部分两次使用多重 填补法( multiple imputation),分别将样本数提升至4648人和5231人,并与有效 样本的结果进行比较。在所有的多元回归分析中,我们对数据作了加权处理,并调 整了样本在社区(村委会或居委会)层次上的聚集效应,以得到稳健标准误 五、结果与分析 (一)描述性分析 表1左栏展示了有效样本的描述性统计特征。比较两个主观基尼系数的平均值 (0.463和0.401)可知,中国城镇居民所认可的不平等程度要低于他们所感知到的 不平等程度。两个主观基尼系数的相关系数达到0.8,且密度曲线的形状十分相近 看似只存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移(见图1)。表1右栏中,即使我们根据教育程度、年 龄、部门、月收入、职业地位和党员身份将样本进行分组,无论考察哪一个社会群 体,其所认可的不平等程度都低于所感知到的不平等程度。这表明,中国城镇居民 普遍感觉目前的收入不平等高于他们可以接受的程度。 表1有效样本的描述性统计特征及感知的与认可的不平等程度分组比较(N=4011) 变量名称 均值 感知的不平等认可的不平等 (标准差) 样本分组 (基尼系数) (基尼系数) 主观层次变量 教育程度 感知的不平等(基尼系数) 0.463 0.430 0.376 (0.171) 初中 0.388 认可的不平等(基尼系数) 高中/中专 0.467 (0.170) 大专及以上 0.433 个体层次变量 年龄 受教育年限 10.828 20-29岁 0.469 0.425 (3.524) 30—39岁 0.461 0.399 0.396 国有部门 0.538 60-69岁 0.454 部门 月收入(元) 1173,201 国有部门 0,468 (1391.579 市场部门 0.457 0.404 职业地位(ISEI 41.721 月收人 低 0.438 党员 0.144 中 0.462 0.396 城镇户口 职业地位 (0.273 0.455 0,389

收入 不平 等 与公平 分配 :对 转 型时 期 中国城 镇 居 民公 平观 的 一项实证 分析 人 的有效样 本 。为检验研究结果 的稳健性 ,我们 在多元 回归分析 部分两次使 用多重 填补法 (multipleimputation),分别将 样本 数 提升 至 4648人和 5231人 ,并 与有效 样本 的结果 进行 比较 。在所有 的多元 回归分析 中,我们 对数 据作 了加权处 理 ,并调 整 了样本在社 区 (村委会或居委会)层次上 的聚集效应 ,以得 到稳健标准误 。 五 、结果 与分 析 (一 )描 述 性 分 析 表 1左栏展示 了有效样本 的描述 性统计 特征 。比较两个 主观基 尼系数 的平 均值 (0.463和 0.401)可知 ,中国城镇居 民所认 可 的不 平等程 度要低 于他 们所感 知到 的 不平等程度 。两个 主观基 尼系数 的相关系数 达到 0.8,且 密度 曲线 的形状 十分相近 , 看似 只存在水平方 向上 的位移 (见 图 1)。表 1右栏 中 ,即使我们 根据教育 程度 、年 龄 、部 门 、月 收入 、职业 地位和党员 身份将 样本 进行分 组 ,无论考察 哪一个社会 群 体 ,其所认可 的不平 等程度都低于所感知 到 的不 平等 程度 。这表 明 ,中 国城镇 居 民 普遍感觉 目前 的收人不平等高于他们可 以接受 的程度 。 表 1 有 效 样 本 的 描 述 性 统 计 特 征及 感 知 的 与 认 可 的 不 平 等 程 度 分 组 比较 (N= 4011) 变 量 名 称 ( ) 样 本 分 组 主 观 层 次 变 量 教 育 程 度 感 知 的 不 平 等 (基 尼 系 数 ) 0.463 小 学 及 以下 0.430 0.376 (0.171) 初 中 0.450 0.388 认 可 的 不 平 等 (基 尼 系 数 ) 0.401 高 中/中专 0.467 0.401 (0.170) 大 专 及 以上 0.495 0.433 个体层次变量 年 龄 受 教 育 年 限 10.828 2O一 29岁 0.469 0.425 (3.524) 3O 39岁 0.461 0.399 年 龄 42.602 4O 49岁 0.464 0.396 (12.566) 5O 59岁 0.464 0.396 国 有 部 门 0.538 6O 69岁 0.454 0.387 (0.499) 部 门 月 收 入 (元 ) 1173.201 国有 部 门 0.468 0.398 (1391.579) 市 场 部 门 0.457 0.404 职 业 地 位 (ISEI) 41.721 月 收 入 (13.248) 低 0.438 0.375 党 员 0.144 中 0.462 0.396 (0.351) 高 0.488 0.429 城 镇 户 口 0.919 职 业 地 位 (0.273) 低 0.455 0.389 · 123 ·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DF)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共15页,试读已结束,阅读完整版请下载
相关文档

关于我们|帮助中心|下载说明|相关软件|意见反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