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关系的集体化转型 与政府劳工政策的完善 常凯 摘要:中国的劳动关系正由个别劳动关系调整向集体劳动关系调整转型。 《劳动合同法》的颁布实施,标志着中国劳动关系的个别调整在法律建构上已经初 步完成,同时也开启了劳动关系集体调整的新起点。现实中的个别劳动关系建构和 调整,已经无法解决劳资矛盾和维系劳动关系的稳定。在劳动关系集体化转型的过 程中,有两种互补的力量和途径:一是政府主导的自上而下的建构过程,二是劳动 者自发的自下而上的促进过程。从权利争议到利益争议,是劳动关系集体化转型的 重要特点。中国的劳工政策亟待调整和完善,包括劳动关系理论指导和调整模式的选 择、集体劳动法的健全、劳动者集体权利的确认以及两种劳工力量的关系处理等 关键词:劳动关系集体化转型劳工政策 作者常凯,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教授(北京100872);日本北海道大 学法学院教授 我国劳动关系的市场化建构正处于一个关键的历史时期,即劳动关系由个别向 集体的转变时期。劳动关系的集体化转型,是市场化劳动关系形成的重要标志。这 转型对于我国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了解中国劳动关系集 体化转型的原因、过程、特点,以及在劳动关系集体化转型的背景下,中国劳工政 策完善发展的方向和要求,不仅是劳动关系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对于目前劳动关 系的调整与和谐劳动关系的建设,也有直接的现实意义。鉴于国有企业情况较为复 杂,本文讨论以非国有企业为主。 从个别劳动关系到集体劳动关系:理论与文献回顾 从个别劳动关系到集体劳动关系,是劳动关系结构和调整的一种历史进程。所 本研究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和谐劳动关系构建中的政府规制研究”(项目号 12Z095)研究成果之 国家哲学社会
劳动关系的集体化转型 与政府劳工政策的完善 常 凯 摘 要 :中国的劳动关系正 由个别 劳动关系调整 向集体 劳动关系调整转型。 《劳动合同法》的颁布实施,标志着 中国劳动关系的个别调整在法律建构上 已经初 步完成 ,同时也开启了劳动关系集体调整的新起点。现实中的个别劳动关系建构和 调整, 已经无法解决劳资矛盾和维系劳动关系的稳定。在劳动关系集体化转型的过 程中,有两种互补的力量和途径:一是政府主导的自上而下的建构过程,二是劳动 者 自发 的自下而上的促进过程。从权利争议到利益争议,是 劳动关系集体化转型的 重要特点。中国的劳工政策亟待调整和完善,包括劳动关系理论指导和调整模式的选 择、集体劳动法的健全、劳动者集体权利的确认以及两种劳工力量的关系处理等。 关键词 :劳动关系 集体化转型 劳工政策 作者常凯,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教授 (北京 100872); 日本北海道大 学法学院教授。 我国劳动关系的市场化建构正处于一个关键的历史时期 ,即劳动关系由个别向 集体的转变时期 。劳动关系的集体化转型,是市场化劳动关系形成的重要标志。这 一 转型对于我国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发展,都有着重要 的影响。了解中国劳动关系集 体化转型的原因、过程 、特点,以及在劳动关系集体化转型的背景下,中国劳工政 策完善发展的方向和要求 ,不仅是劳动关系理论研究 的重要 内容 ,对于 目前劳动关 系的调整与和谐劳动关系的建设,也有直接的现实意义。鉴于国有企业情况较为复 杂 ,本文讨论 以非 国有企业 为主 。 一 、 从个别劳动关 系到集体劳动关 系 :理论与文献 回顾 从个别劳动关 系到集体 劳动关系 ,是劳 动关系结构 和调整 的一种 历史进程 。所 * 本研究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 目 “和谐劳动关系构建 中的政府规制研究” (项 目号 12ZD095)研究成果之一。 · 91 ·
中国社会科学2013年第6期 谓个别劳动关系是指个别劳动者与雇主所结成的关系。劳动者和雇主是个别劳动关 系的主体,个别劳动关系一般通过书面或口头的劳动合同来确定和规范双方的权利 与义务。通过劳动合同确立的劳动关系,在形式上似乎平等,实际却是一种从属关 系。①这种从属性直接表现为劳动者必须服从雇主的指挥、指令和要求完成特定的任 务,并由此产生劳动者的人身从属、社会从属。劳动的从属性是个别劳动关系的最 主要特点。② 所谓集体劳动关系又称团体劳动关系,通常指劳动者集体或团体一方(通常以 工会为代表)与雇主或雇主组织,就劳动条件、劳动标准以及有关劳资事务进行协 商交涉而形成的社会关系。现实中的集体谈判关系、集体争议关系、职工参与管理 关系等即属于此类关系。集体劳动关系包括企业、行业、产业等不同层面的关系。 工人通过自身的团结和集体行动与雇主协商谈判来确定劳动条件和劳动标准,是集 体劳动关系的主要功能。 与个别劳动关系的从属性相比,集体劳动关系具有对等性的特点。集体劳动关 系的形成,使得劳动关系双方的力量能够获得相对平衡。集体劳动关系是为矫正个 别劳动关系的从属性而产生的。推动个别劳动关系向集体劳动关系发展的原动力 是劳动者希望改变劳动的从属性及劳动关系的不对等性的诉求和行动。工人们的团 结行动,促成了集体劳动关系的形成。 从个别劳动关系规范调整逐步转向集体劳动关系规范调整,是市场经济国家劳 动关系调整发展的一般轨迹。以个别劳动关系调整为基础,以集体劳动关系调整为 主线,则是各国劳动关系调整的通常做法。劳动关系系统作为社会大系统中的子系 统,随着社会基本系统的调整和变化,劳动关系的结构和调整方式也随之发生转变, 亦即劳动关系转型。③如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下,1950 1960年代的欧美各国包括亚洲的日本工会运动高涨,劳动立法和劳工政策所面对的 主要是集体劳动关系。1980-1990年代以来,由于高新技术和新管理方式的出现, 以及工会运动的消沉,在欧洲和美国都出现了劳动关系的“转型”,在欧洲主要表现 是“放松”集体规制,美国则是更加强调“个体”。集体劳动关系开始被削弱,个别 劳动关系更受关注。 与此同时,中国开始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转变,劳动关系也面临市 场化“转型”。尽管各国的“转型”存在差别,但由于全球化背景,在劳动关系转型 的理论和方法方面,各国间仍有借鉴意义。 ①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3-35页。 ②日本勞慟法学会耦:《現代勞慟法講座(1)劳慟法⑦基礎理論》,東京:日本劳衝法学会,1981年, 第83頁 ③常凯主编:《劳动关系学》,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年,第15页
中国社会科学 2013年第 6期 谓个别劳动关 系是指个别劳动者与雇 主所结 成 的关 系 。劳动者和雇 主是个别 劳动关 系的主体 ,个别劳动关系一般通过书面或 口头的劳动合 同来确定和规范双方的权利 与义务。通过劳动合同确立的劳动关系,在形式上似乎平等,实际却是一种从属关 系。(这种从属性直接表现为劳动者必须服从雇主的指挥 、指令和要求完成特定的任 务 ,并 由此产生劳 动者 的人身从属 、社会从 属 。劳动 的从 属性 是个别 劳动关 系的最 主要特点 。② 所谓集体劳动关系又称团体劳动关系,通常指劳动者集体或团体一方 (通常以 工会为代表)与雇主或雇主组织 ,就劳动条件、劳动标准以及有关劳资事务进行协 商交涉而形成的社会关系。现实中的集体谈判关系、集体争议关系、职工参与管理 关系等即属于此类关系。集体劳动关系包括企业、行业、产业等不同层面的关系。 工人通过 自身的团结和集体行动与雇主协商谈判来确定劳动条件和劳动标准,是集 体劳动关系 的主要 功能 。 与个别劳动关 系的从属性 相 比,集体劳 动关 系具有对 等性 的特 点 。集体 劳动关 系的形成 ,使得劳动关系双方的力量能够获得相对平衡。集体劳动关系是为矫正个 别劳动关系的从属性而产生的。推动个别劳动关系向集体劳动关系发展的原动力 , 是劳动者希望改变劳动的从属性及劳动关系的不对等性的诉求和行动。工人们的团 结行动 ,促成了集体劳动关系的形成。 从个别劳动关系规范调整逐步转向集体劳动关系规范调整 ,是市场经济国家劳 动关 系调整发展 的一般轨迹 。以个别劳动关 系调整 为基 础 ,以集体 劳动关系调整 为 主线 ,则是各国劳动关系调整的通常做法 。劳动关系系统作为社会大系统中的子系 统 ,随着社会基本系统的调整 和变化 ,劳动关系 的结构和调 整方式也 随之发生转 变 , 亦即劳动关系转型。③ 如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下,1950— 1960年代 的欧美各 国包括亚洲的 Et本工会运动高涨 ,劳动立法和劳工政策所 面对 的 主要是集体劳动关 系 。1980- 1990年代 以来 ,由于高新 技术 和新管 理方式 的出现 , 以及工会运动 的消沉 ,在欧洲和美 国都 出现 了劳动关系的 “转型”,在欧洲 主要表 现 是 “放松”集体规制,美国则是更加强调 “个体”。集体劳动关系开始被削弱,个别 劳动关系更受关注 。 与此同时,中国开始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转变,劳动关系也面临市 场化 “转型”。尽管各国的 “转型”存在差别 ,但由于全球化背景,在劳动关系转型 的理论和方法方面,各国间仍有借鉴意义。 ① 参见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8卷 ,北京:人 民出版社,1985年,第 3—35页。 ② 日本 恸法学会褊:《现代劳恸法蒂座 (1) 恸法 基罐理 》,柬京 :日本 恸法学会 ,1981年, 第 83页。 ③ 常凯主编 :《劳动关系学》,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年,第 15页。 92 ·
劳动关系的集体化转型与政府劳工政策的完善 在劳动关系转型问题研究中,《美国产业关系的转型》(1986)①一书的观点及 方法对后来劳动关系转型的研究有重要影响。此后近十年中,劳动关系的转型研究 成为国际劳动关系学界的热点,争论的关键在于人们对于“转型”概念界定以及研 究方法和角度的差异。②艾里克森(C. Erickson)等通过区分“非根本性改变”与 转型”、“渐进式转型”与“激进式转型”概念,提出劳动关系的转型必然意味着劳 动关系深层结构发生了更为显著的变化。③布鲁林(G. Bruin)的研究重点探讨了基 层、地区和国家三级工会在这一变化中的作用及意义。④国际产业关系协会2003年 的年会就亚洲国家或地区,特别是韩国、中国台湾和菲律宾的劳动关系转型问题进 行了专题讨论。⑤克里斯·豪威(C.Howl)在研究法国劳动关系转型过程后,发 现两个悖论:一是在工会力量衰落的同时,大量的社会对话和工人代表制度被注入 公司层面;二是在法国部分地区出现劳动力市场集中调节弱化的同时,法国政府在 劳动关系系统的重构过程中仍扮演了核心角色。他指出,劳动关系的制度变革在缺 乏政府积极干预的情况下是不可能发生的;无论是雇主还是工会,都不可能单独创 设持久的劳动关系制度。⑥ 随着中国国企改革的深入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实施,市场化的劳动关系逐步形成, 劳动关系和劳动者权益问题开始凸显。1990年代关于劳动关系转型的主要问题是劳 动关系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陈佩华( Anita Chan)首次用组合主义为理 论工具,提出中国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国家组合主义将逐步过渡到社会组合 主义。⑦库鲁维拉( Sarosh Kuruvilla)在研究日本等7个有代表性的亚洲国家的劳 动关系后,指出新加坡、马来西亚和菲律宾的劳动关系系统是对环境的渐进适应, 中国和韩国的劳动关系则属于根本性转型。⑧但以上研究对于劳动关系集体化转型 ①托马斯·寇肯、哈瑞·卡兹、罗伯特·麦克西:《美国产业关系的转型》,朱飞、王侃 译,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8年,第1-12页。 @23 Christopher L. Erickson and Sarosh Kuruvilla, "Industrial Relations System Transformation Industrial and Labor Relations Review, vol. 52, no 1, 1998, pp 3-21 4 G. Brulin, "The Transformation of Swedish Industrial Relations from Below, "Economic and Industrial democracy, vol 21, no 2, 2000, pp. 237-251 6 Dong-One Kim and Seongsu Kim, "Industrial Relations in Asia: Transformation or Transition? Industrial Relations a Journal of Economy and Society, vol 42, no. 3 2003,pp.311-314 6 Chris Howell, "The Transformation of French Industrial Relations: Labor Representation and the State in a Post-Dirigiste Era, "Politics Society, vol 37, no 2, 2009, pp.229-225 ⑦陈佩华:《革命乎?组合主义乎?—后毛泽东时期的工会和工人运动》,《当代中国研 究》1994年第4期;参见常凯主编:《劳动关系·劳动者·劳权—一当代中国的劳动问 题》,北京:中国劳动出版社,1995年,第1—29页 8 Sarosh Kuruvilla, "The Linkages Between Industrialization Strategies and Industrial relations 93
劳动关系的集体化转型与政府劳工政策的完善 在劳动关系转型问题研究中,《美国产业关系的转型》 (1986)① 一书的观点及 方法对后来劳动关系转型的研究有重要影响。此后近十年中,劳动关系的转型研究 成为国际劳动关系学界的热点 ,争论 的关键在于人们对于 “转型”概念界定 以及研 究方法和角度的差异。② 艾里克森 (C.Erickson)等通过区分 “非根本性改变”与 “转型”、“渐进式转型”与 “激进式转型"概念 ,提出劳动关系的转型必然意味着劳 动关 系深层 结构发生 了更为显著 的变化 。③布鲁林 (G.Brulin) 的研究 重点探讨 了基 层 、地 区和 国家三级工会在这一 变化 中的作用 及 意义 。④国际产业关 系协会 2003年 的年会就 亚洲 国家或地 区 ,特别是 韩 国、中 国台湾 和菲律 宾 的劳 动关 系转 型 问题进 行了专题讨论 。⑤ 克里斯 ·豪威 (C.Howel1)在研究法 国劳动关系转型过程后 ,发 现两个悖论 :一是在工会力量衰 落 的同时 ,大量 的社 会对话 和工人 代表制 度被注人 公 司层 面 ;二是在法 国部分地 区出现劳动 力市场 集 中调节 弱化 的 同时 ,法 国政府在 劳动关 系系统 的重构过程 中仍扮 演 了核心角色 。他指 出 ,劳动关 系 的制度 变革在缺 乏政府积极干预的情况下是不可能发生的;无论是雇主还是工会 ,都不可能单独创 设持久 的劳动关系制度 。⑥ 随着 中国 国企 改革的深入和现代企业制度 的实施 ,市场化 的劳动关 系逐步形成 , 劳动关系和劳动者权益问题开始凸显。1990年代关于劳动关系转型的主要 问题是劳 动关系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陈佩华 (AnitaChan)首次用组合主义为理 论工具 ,提出中国向市场经济转变 的过程 中,国家组合主义将逐步过渡到社会组合 主义 。⑦ 库鲁维拉 (SaroshKuruvilla)在研 究 日本 等 7个有 代表性 的亚洲 国家 的劳 动关 系后 ,指出新 加坡 、马来西 亚 和菲律 宾 的劳动关 系系统 是对 环 境 的渐进 适应 , 中国和韩 国的劳动关系则属 于根本 性转型 。⑧ 但 以上研究 对于 劳动关 系集体 化转 型 ① 托马斯 ·寇肯、哈瑞 ·卡兹、罗伯特 ·麦克西:《美 国产业关 系的转型》,朱飞、王侃 译,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 障出版社,2008年,第 1一l2页。 ② ③ ChristopherL.EricksonandSaroshKuruvilla,“IndustrialRelationsSystem Transforrnation,” r 砌 Zand LaborRelationsReview ,vo1.52,no。1,1998,PP.3—21. ④ G.Brulin,“TheTransformation ofSwedishIndustrialRelationsfrom Below,”Economicand Ind ustrialDemocracy,vo1.21,no.2,2000,PP.237—251. ⑤ Dong—OneKim and SeongsuKim,“IndustrialRelationsin Asia:Transformationor Transition?”IndustrialRelations:A JournalofEconomyandSociety,vo1.42,no.3, 2003,PP.311—314. ⑥ ChrisHowell,“TheTransformationofFrenchIndustrialRelations:LaborRepresentationand theStateinaPost-DirigisteEra,”Politics& Society,vo1.37,no.2,2009,PP.229—225. ⑦ 陈佩华 :《革命乎?组合主义乎?—— 后毛泽东时期 的工会和工人运动》,《当代 中国研 究》1994年 第 4期;参见常凯主编:《劳动关系 ·劳动者 ·劳权一——当代 中国的劳动问 题》,北京:中国劳动出版社,1995年,第 1~29页。 ⑧ SaroshKLLru lla,“TheLinkagesBetweenIndustrializationStrategiesand IndustrialRelations/ · 93 ·
中国社会科学2013年第6期 及其所涉及的深层问题尚未涉及。 学术界对于中国劳动关系集体化转型的研究,主要是进入21世纪后开始的。海 外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工会、集体谈判的制度转变等问题。李昌徽( Chang-Hee Ieo)通过对比中国和越南状况,认为所谓中国劳动关系市场化的转型是以一系列劳 动关系制度的变化为标志的,如一定程度上借鉴了西方的集体谈判制度、三方机制与 劳动法律制度等。①陈峰认为比较理想的制度是把现存工会作为国家一部分的国家法团主 义转化成某种集中化的社会法团主义,在这种体制下,工会成为国家的伙伴,并且在三 方(政府、工人和工会)的制度性安排中具有独立地位。②克拉克( Simon Clarke)等 认为,中国现有的集体协商谈判,是地方党政运用行政权力推动的,而不是企业劳资 双方的主动行为;这一制度没有为中国提供一个新的产业关系的系统框架。③ 国内学者则更关注集体合同和集体争议与转型的关系。程延园提出,我国劳动 关系已从个别劳动关系阶段发展到集体劳动关系的调整阶段,集体劳动关系是否协 调已成为劳动关系调整的关键问题。④张立富则通过比较中美劳动关系的转型指出, 中美两国的劳动关系处于完全不同的发展阶段。美国要在逐渐弱化的集体劳动关系 框架内发展具有更高竞争力和柔性的个体劳动关系和非典型雇佣关系,中国则面临 着重建集体劳动关系、规范个别劳动关系及非典型雇佣关系的双重任务。⑤乔健等 则进一步指出,从个别劳动关系向集体劳动关系转变,劳动者已产生了分享经济发 展成果的要求,从基本权利诉求转向利益诉求。劳动争议的集体性及诉求内容的变 化反映出新生代农民工的团结意识。⑥ 笔者从1990年代以来一直关注和研究中国劳动关系转型问题。2004年以劳工权 为核心,提出中国劳动关系研究的框架体系,认为中国劳动关系是以集体劳工权利 的实现程度为中心而构筑和发展的,由个别劳动关系向集体劳动关系的转化是中国劳 Human Resource Policies: Singapore, Malaysia, the Philippines and India, "Industrial and Labor Relations Review, vol 49, no 4, 1996, pp. 635-657 Chang-Hee Lee, " Recent Industrial Relations Developments in China and Viet Nam The Transformation of Industrial Relations in east Asian Transition Economies Journal of Industrial Relations, vol. 48, no 3, 2006, pp 415-429 @2 Feng Chen, "Between the State and Labour: The Conflict of Chinese Trade Unions Double Identity in Market Reform, "The China Quarterly, no 176, Dec 2003, pp 1006-1027 3 S Clarke, Chang-Hee Lee and Qi Li, "Collective Consultation and Industrial Relations in China, "British Journal of Industrial Relations, vol 42, no 2, 2004, pp 235-254 ④程延园:《集体谈判制度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31-32页。 张立富:《中国和美国劳动关系转型的比较分析》,《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0年第4期 乔健、郑桥、余敏、张原:《迈向“十二五”时期中国劳动关系的现状和政策取向》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1年第3期 94· 国家哲学社会
中国社会科学 2013年第 6期 及其所涉及 的深层 问题 尚未涉及 。 学术界对于中国劳 动关 系集体化转 型的研究 ,主要是进入 2l世纪后开始 的。海 外学者的研究主要集 中于工会、集体谈判的制度转变等问题。李 昌徽 (Chang-Hee Lee)通过对 比中国和越南状况 ,认为所谓 中国劳动关系市场化 的转 型是 以一系列劳 动关系制度的变化为标志的,如一定程度上借鉴了西方的集体谈判制度、三方机制与 劳动法律制度等。①陈峰认为比较理想的制度是把现存工会作为国家一部分的国家法团主 义转化成某种集中化的社会法团主义,在这种体制下,工会成为国家的伙伴,并且在三 方 (政府、工人和工会)的制度性安排中具有独立地位。② 克拉克 (SimonClarke)等 认为,中国现有的集体协商谈判,是地方党政运用行政权力推动的,而不是企业劳资 双方的主动行为;这一制度没有为中国提供一个新的产业关系的系统框架。③ 国内学者则更关注集体合同和集体争议与转型的关系。程延园提出,我国劳动 关系已从个别劳动关系阶段发展到集体劳动关系的调整阶段 ,集体劳动关系是否协 调已成为劳动关系调整的关键问题。④ 张立富则通过 比较中美劳动关系的转型指出, 中美两国的劳动关系处于完全不同的发展阶段。美 国要在逐渐弱化的集体劳动关系 框架内发展具有更高竞争力和柔性的个体劳动关系和非典型雇佣关系,中国则面临 着重建集体劳动关系、规范个别劳动关系及非典型雇佣关系的双重任务。⑤ 乔健等 则进一步指出,从个别劳动关系向集体劳动关系转变,劳动者已产生了分享经济发 展成果的要求,从基本权利诉求转向利益诉求。劳动争议的集体性及诉求内容的变 化反映出新生代农民工的团结意识。⑥ 笔者从 1990年代以来一直关注和研究中国劳动关系转型问题。2004年以劳工权 利为核心,提出中国劳动关系研究的框架体系,认为中国劳动关系是以集体劳工权利 的实现程度为中心而构筑和发展的,由个别劳动关系向集体劳动关系的转化是中国劳 H um an ResourcePolicies:Singapore,M alaysia,the Philippinesand India,”Industrial and LaborRelationsReview ,vo1.49,no.4,1996,PP.635-657. ① Chang—HeeLee,“RecentIndustrialRelationsDevelopmentsinChinaandVietNam: The Transformation of IndustrialRelations in EastAsian Transition Economies,” JournalofIndustrialRelations,vo1.48,no.3,2006,PP.415—429. ② FengChen,“BetweentheStateandLabour:TheConflictofChineseTradeUnions’ DoubleIdentityin MarketReform,”TheChina Quarterly,no.176,Dec.2003,PP. 1006—1027. ③ S.Clarke,Chang-HeeLeeandQiLi,“CollectiveConsultationandIndustrialRelationsin China,”BritishJournalof IndustrialRelations,vo1.42,no.2,2004,PP.235~254. ④ 程延园:《集体谈判制度研究》,北京:中国人 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第 31—32页。 ⑤ 张立富:《中国和美国劳动关系转型的比较分析》,《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0年第 4期。 ⑥ 乔健、郑桥、余敏、张原 :《迈 向 “十二五” 时期 中国劳动关系的现状和政策取 向》,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1年第 3期。 · 94 ·
劳动关系的集体化转型与政府劳工政策的完善 动关系发展的趋势。①2009年更明确提出,中国劳动关系的结构和调整机制正处于 由个别劳动关系向集体劳动关系转型的阶段,如何形成法制化的集体劳动关系,是 中国劳动关系发展面临的主要任务和基本方向。② 上述有关劳动关系转型的理论和研究,还仅限于提出中国劳动关系集体化转型 这一问题,而关于这一转型的社会环境、转型动力、过程特点以及各方主体在转型 中的地位,特别是转型对于劳工政策的影响,尚未得到深入探讨,这正是本研究试 图回应的问题。 二、中国劳动关系的集体化转型:过程与起点 与传统市场经济国家不同,我国市场化的劳动关系并非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自然 形成,而是政府通过改革从计划经济体制中转型而来。劳动关系的市场化转型是作 为经济体制转型的重要构成部分,以所有权关系和经营权关系的转变为背景,通过 劳动用工制度的改革而具体实现的。所有权关系和经营权关系的改革,确认了企业 产权明晰”和“独立经营”的原则,配合劳动用工制度的改革,劳动者从计划经济 下“全民所有”的产权关系中剥离出来,成为劳动力市场上的劳动力提供者。这 改革的直接目标是建立一个自由流动的劳动力市场,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市场化的劳 动关系。 劳动制度的改革和市场化劳动关系的初步建立,大致经历了以下过程:第一阶 段,1980年代中期到1990年代初,主要是在国企进行用工制度改革并推行劳动合同 制,是劳动改革的试水时期。第二阶段,1990年代初到2000年代初,劳动制度改 革作为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的企业改制的“配套改革”,进入到全面实施时 期。随着大部分国有企业的市场化,这些企业的职工转变为市场经济下的雇佣劳动 者。与此同时,亿万农民弃农务工以农民工的身份加入现代产业,直接成为纯粹的 市场化的雇佣劳动者。第三阶段,从21世纪初到200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 同法》(以下简称《劳动合同法》)的颁布实施,这一阶段主要是巩固改革成果,确 立这种新的劳动关系,并以法律的形式予以认定 至此,市场化的劳动关系初步形成。但这并没有最终完成劳动关系的市场化转 型,因为由《劳动合同法》所规制和确认的劳动关系还是一种个别劳动关系。而必 须进一步形成集体劳动关系,才能完成市场化劳动关系的转型。 从个别劳动关系向集体劳动关系转变,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关系调整的客观 ①常凯:《劳权论——当代中国劳动关系的法律调整研究》,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 版社,2004年,第44、63页。 ②常凯主编:《中国劳动关系报告—当代中国劳动关系的特点和趋向》,北京:中国劳 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9年,第8页 家哲学社
劳动关系的集体化转型与政府劳工政策的完善 动关系发展的趋势。① 2009年更明确提 出,中国劳动关系的结构和调整机制正处于 由个别劳动关系向集体劳动关系转型的阶段 ,如何形成法制化的集体劳动关系,是 中国劳动关系发展面临的主要任务和基本方向。② 上述有关劳动关系转型的理论和研究 ,还仅限于提出中国劳动关系集体化转型 这一问题 ,而关于这一转型的社会环境、转型动力 、过程特点以及各方主体在转型 中的地位 ,特别是 转型对于劳工政策 的影 响 ,尚未 得 到深入探 讨 ,这 正是本研 究试 图回应 的问题 。 二 、中国劳动关系 的集体化转型 :过程与起点 与传统市场经济国家不同,我国市场化的劳动关系并非在经济发展过程 中自然 形成,而是政府通过改革从计划经济体制中转型而来。劳动关系的市场化转型是作 为经济体制转型的重要构成部分 ,以所有权关系和经营权关系的转变为背景,通过 劳动用工制度的改革而具体实现的。所有权关系和经营权关系的改革,确认 了企业 “产权明晰”和 “独立经营”的原则 ,配合劳动用工制度的改革 ,劳动者从计划经济 下 “全民所有’’的产权关系中剥离出来 ,成为劳动力市场上的劳动力提供者。这一 改革 的直接 目标是建立一个 自由流动 的劳动 力市场 ,并在此基 础上构建 市场化 的劳 动关 系 。 劳动制度的改革和市场化劳动关系的初步建立,大致经历了以下过程 :第一阶 段 ,1980年代中期到 199o年代初 ,主要是在国企进行用工制度改革并推行劳动合同 制 ,是劳动改革的试水时期 。第二阶段 ,1990年代初到 2000年代初 ,劳动制度改 革作 为 以建立现代企业 制度 为 目标 的企 业改 制 的 “配套 改革 ”,进入 到全 面实施 时 期 。随着 大部分 国有企业 的市场化 ,这些 企业 的职工转 变为市 场经济下 的雇佣 劳动 者 。与此 同时,亿万农民弃农务工以农民工 的身份加入现代产业 ,直接成为纯粹的 市场化的雇佣劳动者。第三阶段 ,从 21世纪初到 2008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 同法》(以下简称 《劳动合同法》)的颁布实施 ,这一阶段主要是巩固改革成果 ,确 立这种新的劳动关系,并以法律的形式予以认定 。 至此 ,市场化 的劳动关系初 步形成 。但 这并 没有最终 完成劳 动关 系的市场化转 型 ,因为由 《劳动合同法》所规制和确认的劳动关 系还是一种个别劳动关系。而必 须进一步形成集体劳动关系,才能完成市场化劳动关系的转型。 从个别劳动关系向集体劳动关系转变 ,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关系调整的客观 ① 常凯:《劳权论一一 当代 中国劳动关 系的法律调整研究》,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 障出 版社 ,2004年,第 44、63页。 ② 常凯主编:《中国劳动关系报告一 ~当代 中国劳动关系的特点和趋 向》,北京:中国劳 动社会保 障出版社,2009年 ,第 8页。 · 95 ·
中国社会科学2013年第6期 要求。但这种转变并不能自然形成,而是劳动关系各方在博弈中形成的最终结果。 推动劳动关系集体化转型的内在力量主要是劳动者自我保护的权利诉求。但只有当 政府意识到,集体劳动关系将会使经济和社会更加稳定持续地发展,更稳定和有效 的运营将使得管理层能够得到集体谈判带来的劳动成本上升的补偿,从而将集体劳 动关系的构建和调整作为政府劳工政策的重点,集体劳动关系制度和机制才能最终 形成。 中国的劳动制度改革,其重点是在“用工”上,即所谓“用工制度”改革,目 的在于如何形成劳动力市场并有效地配置和使用劳动力。这种改革是通过一种自上 而下的强制性的行政行为实现的。这个过程也是中国市场化中雇佣者与被雇佣者劳 动关系双方主体重构的过程。这是一种新型的市场化的劳动关系,但在《劳动合同 法》实施前,还基本上是一种个别的劳动关系。个别劳动关系只是市场化劳动关系 的自然与基本形态,这是一种从属和不对等的劳动关系。《劳动合同法》所规制的劳 动关系,即是一种单个劳动者与雇主所形成的个别劳动关系。 当然,在劳动用工制度改革的过程中,改革的设计者并不是没有考虑到集体劳 动关系的建构问题。1992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以下简称《工会 法》)和1994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以下简称《劳动法》),都涉及 集体劳动关系建构问题,但这些规定并未能够有效实施。这是因为在市场化的个别 劳动关系的法律制度没有建立之前,集体劳动关系缺乏制度基础。而且,这一期间 乍被抛入劳动力市场的劳动者对于市场经济下自身地位的认识尚不清晰,另外,农 民工在社会意识上也还没有真正融入产业大军。此期劳动者的“集体无意识”或 集体无行动”,是社会急速转型中劳动者意识形成中的一个特定现象。①在这种情 况下劳动关系的集体化建构是难以进行的。尽管在此期间也曾出现过工人的集体停 工或集体上访等群体性事件,但由于劳动关系集体化转型的主客观条件都不充分, 所以这些行为并未能促成集体劳动关系的形成,而只是劳动关系集体化转型的预演 和先声 《劳动合同法》的颁布和实施,是我国劳动关系集体化转型的契机和新起点。 《劳动合同法》在中国劳动法治史上发挥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它的颁布实施,标志着 中国劳动关系的个别调整在法律建构上已经初步完成,同时,又开启了劳动关系集 体调整的新起点,并为劳动关系的集体调整提供了法律基础 ①学界关于工人的“集体无意识”和“集体无行动”研究,主要是针对1990年代国企改 制过程中工人的状况而言的。主要作品有: Ching Kwan Lee,“ The labor politics of Market Socialism: Collective Inaction and Class Experiences among State Workers in Guangzhou," Modern China,vol.24,no.1,1998,pp.3-33;刘爱玉:《国有企业制度变 革过程中工人的行动选择—一项关于无集体行动的经验研究》,《社会学研究》200 年第6期
中国社会 科 学 2013年 第 6期 要求 。但这种转变并不能 自然形成,而是劳动关系各方在博弈 中形成的最终结果。 推动劳动关系集体化转型的内在力量主要是劳动者 自我保护的权利诉求 。但只有当 政府意识到,集体劳动关系将会使经济和社会更加稳定持续地发展 ,更稳定和有效 的运营将使得管理层能够得到集体谈判带来 的劳动成本上升的补偿 ,从而将集体劳 动关系的构建 和调整作为政府劳工政策 的重点 ,集体劳 动关 系制度 和机制才能最终 形成 。 中国的劳动制度改革 ,其重点是在 “用工”上,即所谓 “用工制度”改革 ,目 的在于如何形成劳动力市场并有效地配置和使用劳动力。这种改革是通过一种 自上 而下的强制性的行政行为实现的。这个过程也是中国市场化中雇佣者与被雇佣者劳 动关系双方主体重构的过程。这是一种新型的市场化 的劳动关系,但在 《劳动合同 法》实施前 ,还基本上是一种个别的劳动关系。个别劳动关系只是市场化劳动关系 的 自然与基本形态,这是一种从属和不对等的劳动关系。《劳动合同法》所规制的劳 动关系,即是一种单个劳动者与雇主所形成的个别劳动关系。 当然 ,在劳动用工制度改革 的过程 中 ,改革 的设计者并 不是没有考 虑到集体 劳 动关 系的建构 问题 。1992年修 订 的 《中华 人 民共 和 国工会 法 》 (以下 简称 《工会 法》)和 1994年通过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以下简称 《劳动法》),都涉及 集体劳动关系建构问题 ,但这些规定并未能够有效实施 。这是因为在市场化的个别 劳动关系的法律制度没有建立之前,集体劳动关系缺乏制度基础。而且 ,这一期间 乍被抛人劳动力市场的劳动者对于市场经济下 自身地位的认识 尚不清晰,另外 ,农 民工在社会 意识上 也还 没有 真 正融 人 产业 大 军 。此 期 劳动 者 的 “集 体无 意识 ” 或 “集体无行 动”,是社会急速转 型 中劳动者意识 形成 中的一个特 定现象 。① 在这种情 况下劳动关系的集体化建构是难以进行的。尽管在此期间也曾出现过工人的集体停 工或集体上访等群体性事件 ,但由于劳动关系集体化转型的主客观条件都不充分, 所以这些行为并未能促成集体劳动关系的形成,而只是劳动关系集体化转型的预演 和先声 。 《劳动合 同法 》的颁 布 和实施 ,是 我 国劳 动关 系集 体 化转 型 的契机 和新 起 点 。 《劳动合同法》在中国劳动法治史上发挥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它的颁布实施,标志着 中国劳动关 系的个别调整在法律建构 上 已经初 步完成 ,同时 ,又开启 了劳动关 系集 体调整的新起点 ,并为劳动关系的集体调整提供了法律基础。 ① 学界关于工人的 “集体无意识”和 “集体无行动”研究,主要是针对 1990年代国企改 制过程 中工人的状况 而言 的。主要作 品有 :ChingKwanLee,“TheLaborPoliticsof MarketSocialism :CollectiveInaction and ClassExperiencesamong StateW orkersin Guangzhou,”ModernChina,vo1.24,12.O.1,1998,PP.3—33;刘爱玉:《国有企业制度变 革过程 中工人 的行动选择—— 一项关于无集体行动的经验研究》, 《社会学研 究》2003 年第 6期
劳动关系的集体化转型与政府劳工政策的完善 作为个别劳动关系形成的法律形式,劳动合同是市场化劳动关系法律规制的首 要和基础内容。劳动合同制度从1980年代即开始试行,1995年《劳动法》颁布后 劳动合同作为劳动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正式推行。虽历时十余年,但效果并不理想。 2005年12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何鲁丽在向全国人大报告的《劳动 法》执法检查结果中指出:从检查情况看,中小型非公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不足两 成,个体经济组织的签订率更低。一些用人单位为规避法定义务,不愿与劳动者签 订长期合同。大部分劳动合同期限在一年以内,劳动合同短期化倾向明显。①这一报 告所提出的问题是启动劳动合同立法的主要动因 2005年开始启动的劳动合同立法进程,是一个各方利益集团博弈的过程。劳动 者希望能够更多地保护自己的劳动权益;雇主反对限制企业的用人自主权和增加企 业劳动成本;政府希望能在企业发展和劳工保护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由于该法的 制定牵涉几乎所有的职业人群,因而引发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也在学界引起了激 烈争论。②立法机构在平衡各方意见的基础上,基于劳动关系的现实状况以及劳动立 法的本质要求,以劳动者保护作为立法主旨,并同时兼顾企业的合法权益,最终, 《劳动合同法》于2007年7月在人大常委会高票通过。③ 《劳动合同法》的颁布,特别是其中关于明确法律责任、加大违法成本的相关规 定,极大地促进了劳动合同制度的完善和执行。具体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首先,劳 动合同的签订率稳步上升。据主持《劳动合同法》起草工作的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 作委员会副主任信春鹰提供的资料显示,2008年1月到9月规模以上企业签订劳动合 ①何鲁丽:《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实施情况的 报告>(2005年12月28日)2005年12月29日http://www.npcgov.cn/npc/zt/ 2005-12/29/ content343899.hm,2012年2月24日 ②2006年3月20日到4月20日,《劳动合同法(草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共收到 意见191849件。《劳动合同法》草案出台后,关心该法的学界产生严重分歧。以笔者 为代表的“京派”认为,草案正是为了平衡我国劳动关系中劳方处于弱势地位的现状; 以董保华为代表的“海派”则认为,草案对劳动者保护“过庋”,不符合实际情况,结 果可能适得其反。(参见陈小瑾、陈磊:《中国将为〈劳动合同法〉付出代价》,《南方 人物周刊》2007年第29期)学界这场所谓的“南北之争”,一直持续到该法颁布之后 双方主要观点参见常凯:《劳权保障与劳资双羸——〈劳动合同法〉论》(北京:中国 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9年);董保华:《劳动合同立法的争鸣与思考》(上海:上海 人民出版社,2011年)。 ③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历经四次审议后,终于在2007年6月29日的第二十八次会议上 以145票赞成、0票反对、1人未按表决器的投票结果通过。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 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信春鹰表示,这个结果说明了对于《劳动合同法》的制 定、立法原则和内容架构,在立法机关达成了高度共识。(王娇萍:《争议声中形成的共同 意志—记〈劳动合同法》立法的背后》,《工人日报》2007年7月10日,第7版) 97 国家哲学社会
劳动关系的集体化转型与政府劳工政策的完善 作为个别劳动关系形成的法律形式,劳动合同是市场化劳动关系法律规制的首 要和基础内容 。劳动合同制度从 1980年代即开始试行 ,1995年 《劳动法》颁布后, 劳动合同作为劳动制度改革的主要 内容正式推行。虽历时十余年,但效果并不理想。 2005年 12月 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何鲁丽在 向全 国人大报告的 《劳动 法》执法检查结果中指出:从检查情况看 ,中小型非公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不足两 成 ,个体经济组织的签订率更低 。一些用人单位为规避法定义务 ,不愿与劳动者签 订长期合同。大部分劳动合同期限在一年以内,劳动合同短期化倾 向明显。①这一报 告所提出的问题是启动劳动合同立法的主要动因。 2005年开始启动的劳动合同立法进程,是一个各方利益集团博弈的过程。劳动 者希望能够更多地保护 自己的劳动权益;雇主反对限制企业的用人 自主权和增加企 业劳动成本 ;政府希望能在企业发展和劳工保护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由于该法的 制定牵涉几乎所有的职业人群,因而引发了全社会 的高度关注,也在学界引起 了激 烈争论 。②立法机构在平衡各方意见的基础上 ,基于劳动关系的现实状况以及劳动立 法 的本质要求 ,以劳动者 保 护作 为立 法主 旨,并 同时兼 顾企 业 的合法 权益 ,最 终 , 《劳动合同法》于 2007年 7月在人大常委会高票通过。③ 《劳动合同法》的颁布,特别是其中关于明确法律责任、加大违法成本的相关规 定 ,极大地促进了劳动合同制度的完善和执行 。具体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首先,劳 动合同的签订率稳步上升。据主持 《劳动合同法》起草工作的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 作委员会副主任信春鹰提供的资料显示 ,2008年 1月到 9月规模以上企业签订劳动合 ① 何鲁丽:《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 实施情况的 报告》 (2005年 12月 28日),2005年 12月 29日,http://www.npc.gov.cn/npc/zt/ 2005—12/29/content一 343899.htm,2012年 2月 24日。 ② 2006年 3月 20日到 4月 2O日,《劳动合 同法 (草案)》 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共收到 意见 191849件 。《劳动合 同法》草案 出台后,关心该法的学界产生严重分歧。以笔者 为代表的 “京派”认为 ,草案正是为了平衡我国劳动关系 中劳方处于弱势地位 的现状; 以董保华为代表的 “海派”则认为,草案对劳动者保护 “过度”,不符合 实际情况 ,结 果可能适得其反。(参见陈小瑾、陈磊:《中国将为 付 出代价》,《南方 人物周刊》2007年第 29期)学界这场所谓的 “南北之争”,一直持续到该法颁布之后。 双方主要观点参见常凯:《劳权保障与劳资双赢一—— 论》 (北京:中国 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9年);董保华:《劳动合同立法的争鸣与思考》(上海:上海 人 民 出版 社 ,2011年 )。 ③ 十届全 国人大常委会在历经 四次审议后,终于在 2007年 6月 29目的第二十八次会议上, 以 145票赞成、0票反对、1人未按表决器 的投票结果通过。全 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 国 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信春鹰表示,这个结果说明了对于 《劳动合同法》的制 定、立法原则和内容架构 ,在立法机关达成 了高度共识。(王娇萍:《争议声中形成的共同 意志——记 立法的背后》,《工人 日报》2007年 7月 10日,第 7版) · 97 ·
中国社会科学2013年第6期 同的比例达9%,而在《劳动合同法》实施之前,劳动合同签订率不足20%①其 次,劳动合同短期化的情况得到有效遏制。人社部的调查显示,新法实施后劳动合 同的签订期限主要为三年。此外,劳动合同中关于劳动者权利的条款,如工资标准 工作时间、社保缴费、休息休假、职业安全等相关内容得到明确,特别是社会保险 缴费标准获得较大的提高。② 然而,在《劳动合同法》的实施中,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比较突出的有:部 分企业用各种手段规避和应对《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大量使用劳务派遣工 以非正规就业替代正规就业等。《劳动合同法》颁布后出现的另一种情况是劳动争议 集中爆发。据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的数据,《劳动合同法》颁布实施 后,劳动争议案件出现井喷。而据最高法院的统计数字,2008年全国审结劳动争议 案件28万余件,同比上升93.93%。③ 面对《劳动合同法》执行中的问题以及劳动争议激增的状况,一些学者认为这 是由《劳动合同法》中存在的政府干预劳动力市场和过度保护劳动者条款所致,并 提出修法主张。④作为该法的立法参与者,笔者当时提出,这些问题的出现,并不 是由于实施了《劳动合同法》,而是劳动法治的程度尚不到位,劳动争议“井喷”正 是由于以往劳动关系不规范所引发。要解决《劳动合同法》实施后出现的新问题 不是要“修法”放松管制,而是要进一步完善集体劳动关系立法,以保障个别劳动 关系法规定的内容实施。笔者当时即提出,目前需要坚持实施《劳动合同法》,并在 此基础上推行更加完善的《劳动基准法》、《集体合同法》等配套法律。⑤ 《劳动合同法》作为个别劳动关系调整法,其效用主要是运用公权利对劳动者的 权利进行保护并对雇主的权利进行限制,以使个别劳动关系中的“资强劳弱”状况得 到部分矫正。然而,仅靠外部的行政力量并不能实现劳动关系的力量对等,只有通过 劳动者自身的集体力量,才能实现劳资力量的相对平衡和劳资自治。从法理意义层面, 法律对于劳动关系的调整主要通过两种途径来实现:一是直接制定劳动法规定雇主义务, 保障劳动者权益,并通过国家监督予以实施;二是工人成立工会与雇主进行集体谈判, 确定彼此权利义务,实行国家指导下的劳资自治。⑥前者为“公力救济”的手段,后者 ①《劳动合同法实施后合同签订率由不足20%提升至93%>,2009年3月9日http:// politics.people.com.cn/GB/1026/8932537.html,201l年6月18日。 ②白天亮:《劳动合同短期化得到遏制新签劳动合同期限以3年为主》,《人民日报》 2010年1月28日,第13版。 ③王俊秀、刘梦泽:《劳合法实施2年劳动争议案井喷新工人求职更难》,《中国青年 报》2010年1月19日,第5版 ④参见廖卫华:《人大代表梁慧星:劳动合同法要让企业劳动者都满意》,《成都商报》 2009年3月10日,第4版。 ⑤马丽:《常凯:劳资关系应以法为鉴》,《法人》2009年第3期。 ⑥王泽鉴:《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2),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324页 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
中国社会科学 2013年第 6期 同的比例达 93 ,而在 《劳动合同法》实施之前 ,劳动合 同签订率不足 20 。① 其 次,劳动合同短期化的情况得到有效遏制 。人社部的调查显示,新法实施后劳动合 同的签订期限主要为三年。此外,劳动合同中关于劳动者权利的条款,如工资标准 、 工作时间、社保缴费、休息休假、职业安全等相关 内容得到明确 ,特别是社会保险 缴费标准获得较大的提高。② 然而,在 《劳动合同法》的实施 中,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 ,比较突出的有 :部 分企业用各种手段规避和应对 《劳动合 同法 》的相关规定、大量使用劳务派遣工、 以非正规就业替代正规就业等。《劳动合同法》颁布后出现的另一种情况是劳动争议 集中爆发 。据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的数据,《劳动合同法》颁布实施 后,劳动争议案件出现井喷。而据最高法院的统计数字 ,2008年全国审结劳动争议 案件 28万余件 ,同比上升 93.939/6。③ 面对 《劳动合同法》执行中的问题以及劳动争议激增的状况 ,一些学者认为这 是由 《劳动合同法》中存在的政府干预劳动力市场和过度保护劳动者条款所致 ,并 提出修法主张。④ 作为该法 的立法参与者,笔者当时提出,这些问题 的出现,并不 是由于实施了 《劳动合同法》,而是劳动法治的程度尚不到位 ,劳动争议 “井喷”正 是 由于 以往 劳动关 系不规范 所引 发 。要解 决 《劳动合 同法 》实施 后 出现 的新 问题 , 不是要 “修法”放松管制 ,而是要进一步完善集体劳动关系立法 ,以保障个别劳动 关系法规定 的内容实施 。笔者当时即提出 ,目前需要坚持实施 《劳动合 同法 》,并在 此基础上推行更加完善的 《劳动基准法》、《集体合同法》等配套法律 。⑤ 《劳动合同法》作为个别劳动关系调整法,其效用主要是运用公权利对劳动者的 权利进行保护并对雇主的权利进行限制,以使个别劳动关系中的 “资强劳弱”状况得 到部分矫正。然而,仅靠外部的行政力量并不能实现劳动关系的力量对等,只有通过 劳动者 自身的集体力量,才能实现劳资力量的相对平衡和劳资 自治。从法理意义层面, 法律对于劳动关系的调整主要通过两种途径来实现:一是直接制定劳动法规定雇主义务, 保障劳动者权益,并通过国家监督予以实施;二是工人成立工会与雇主进行集体谈判, 确定彼此权利义务 ,实行 国家指导下的劳资 自治。⑥前者为 “公力救济 ”的手段 ,后者 ① 《劳动合 同法实施后合 同签订率 由不足 2O 提升至 93 》,2009年 3月 9日,http:// politics.people.corn.cn/GB/1026/8932537.html,2011年 6月 18日。 ② 白天亮:《劳动合 同短期化得到遏制 新签劳动合 同期限以 3年为主》, 《人 民日报 》 2010年 1月 28日,第 13版。 ③ 王俊秀、刘梦泽:《劳合 法实施 2年劳动争议 案井喷 新工人求职更难》, 《中国青年 报》2010年 1月 19日,第 5版。 ④ 参见廖卫华: 《人大代表 梁慧星:劳动合 同法要让企业劳动者都 满意》, 《成都商报》 2009年 3月 10日,第 4版。 ⑤ 马丽:《常凯:劳资关系应以法为鉴》,《法人》2009年第 3期。 ⑥ 王泽鉴:《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2),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 324页。 98 ·
劳动关系的集体化转型与政府劳工政策的完善 则是“自力救济”的手段。公力救济主要是个别劳动关系调整的手段,自力救济则 主要是集体劳动关系调整的手段。通常而言,前者为基础,后者是保障;前者是实 体,后者是程序。即个别劳动关系的调整只有和集体劳动关系调整相结合,实现为 抵制雇主专断力的劳动关系系统的功能平衡,方能真正实现劳动关系调整的目的。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劳动合同法》的实施,既对集体劳动关系的构建和规制提 出要求,也为集体劳动关系构建提供了基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在制度层面为集体劳动关系的建构提供了基础。如 前所述,《劳动合同法》的实施促使劳动合同的签约率、合同期限以及合同规范等有 了大幅改观,其完善劳动合同制度的直接目的已见成效。以劳动合同制度为主要标 志的个别劳动关系的规范和稳定,为集体劳动关系的建构提供了需求,同时,该法 律将有关集体合同的规定纳入其中,也为集体劳动关系调整的接续做了准备。① 其二,《劳动合同法》的颁布实施,普遍提升了全社会的劳动法治理念。特别是 《劳动合同法》在全社会范围内的大争论,更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普法大教育。这在一 定程度上改变了以往《劳动法》是“软法”的社会认识,企业守法意识在加强。《劳 动合同法》实施后的第一年,上海地区的劳动争议案件同比增长119%,但用人单 位的全部胜诉率占结案数的17.2%,同比上升了5.3%,这是自有统计以来首次出 现用人单位胜诉率上升的情况。②这表明企业用工规范程度提高,劳动关系开始从 法外运行”逐步转变为“法内运行”。③ 其三,《劳动合同法》的颁布实施,提升了劳动者的权利意识和集体意识。《劳 动合同法》对于劳动者意识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劳动合同法》的颁布 和宣传普及,使得众多的劳动者了解了法律规定的个体享有的相关权利,并可以通 过法律手段来维护自己的权利。④(2)由于劳动法治系统并不完善,《劳动合同法》 ①在《劳动合同法》立法之初,立法者便考虑到了后续的集体劳动关系立法特别是集体 合同立法问题。因当时集体合同单独立法在立法程序上无法与劳动合同立法同时进行, 所以,在《劳动合同法》的“特别规定”一章中,专门设置了“集体合同”一节。将 集体合同的相关规定放在劳动合同立法中,这在劳动立法中是一种特例,但这种处理 方式有助于个别劳动关系调整与集体劳动关系调整的接续。 ②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本市发布2008年劳动争议情况分析》,2009年2月23 日http://www.12333sh.gov.cn/2007sxy/2007news/2007xwzt/200902/t20090223 1061830. shtml,2011年6月18日。 ③关于劳动关系由“法外运行”转变为“法内运行”的论述,参见常凯、邱婕:《中国劳 动关系转型与劳动法治重点—一从〈劳动合同法〉实施三周年谈起》,《探索与争鸣》 2011年第10期。 ④根据在上海市总工会《劳动合同法》实施情况调研课题组于2008年5月至8月的调查数 据:82.1%的职工知道《劳动合同法》从2008年1月1日起施行,87.30%的职工知道 用人单位变更劳动合同需要与劳动者双方协商一致,74.06%的职工认为《劳动合同法》的 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
劳动关系的集体化转型与政府劳工政策的完善 则是 “自力救济”的手段。公力救济主要是个别劳动关系调整的手段 ,自力救济则 主要是集体劳动关系调整的手段。通常而言,前者为基础,后者是保障 ;前者是实 体 ,后者是程序 。即个别劳动关系的调整只有和集体劳动关系调整相结合 ,实现为 抵制雇主专断力的劳动关系系统的功能平衡 ,方能真正实现劳动关系调整的目的。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劳动合同法》的实施 ,既对集体劳动关系的构建和规制提 出要求 ,也为集体劳动关系构建提供了基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 ,《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在制度层面为集体劳动关系的建构提供了基础。如 前所述 ,《劳动合同法》的实施促使劳动合 同的签约率、合同期限以及合同规范等有 了大幅改观 ,其完善劳动合同制度的直接 目的已见成效。以劳动合同制度为主要标 志的个别劳动关系的规范和稳定,为集体劳动关系的建构提供了需求 ,同时,该法 律将有关集体合同的规定纳入其 中,也为集体劳动关系调整的接续做了准备。① 其二 ,《劳动合同法》的颁布实施 ,普遍提升了全社会的劳动法治理念 。特别是 《劳动合同法》在全社会范围内的大争论 ,更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普法大教育。这在一 定 程度上改变 了以往 《劳动法 》是 “软法 ”的社会认识 ,企业 守法意识在加强 。《劳 动合同法》实施后 的第一年 ,上海地 区的劳动争议案件 同比增长 1199/6,但用人单 位的全部胜诉率 占结案数 的 17.2 ,同比上升了 5.39/6,这是 自有统计以来首次 出 现用人单位胜诉率上升的情况 。②这表明企业用工规范程度提高 ,劳动关系开始从 “法外运行”逐步转变为 “法内运行”。③ 其三 ,《劳动合同法》的颁布实施 ,提升了劳动者的权利意识和集体意识。《劳 动合同法》对于劳动者意识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劳动合同法》的颁布 和宣传普及 ,使得众多的劳动者 了解 了法律规定的个体享有的相关权利,并可以通 过法律手段来维护 自己的权利 。④ (2)由于劳动法治系统并不完善,《劳动合同法》 ① 在 《劳动合 同法》立法之初 ,立法者便考虑到 了后续 的集体劳动关 系立法特别是集体 合同立法问题。因当时集体合 同单独立法在立法程序上无法与劳动合 同立法 同时进行, 所以,在 《劳动合 同法》的 “特别规定” 一章 中,专 门设置 了 “集体合 同”一节。将 集体合 同的相关规定放在劳动合 同立法中,这在劳动立法 中是 一种特 例,但这种处理 方式有助于个别 劳动关系调整 与集体劳动关系调整的接续。 ② 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 障局 :《本市发布 2008年劳动争议情况分析》,2009年 2月 23 日,http://www.12333sh.gov.cn/gOOTsxy/2007news/2007xwzt/googo2/t20090223— 1061830.shtml,2011年 6月 18 日。 ③ 关于劳动关系由 “法外运行”转变为 “法 内运行”的论述,参见常凯、邱婕:《中国劳 动关系转型与劳动法治重点—— 从 (劳动合 同法)实施三周年谈起 》, 《探索与争鸣》 2011年第 1O期。 ④ 根据在上海市总工会 《劳动合同法》实施情况调研课题组于 2008年 5月至 8月的调查数 据 :82.71 的职工知道 《劳动合同法》从 2008年 1月 1日起施行,87.30 的职工知道 用人单位变更劳动合同需要与劳动者双方协商一致,74.O6 的职工认为 《劳动合同法》的 · 99 ·
中国社会科学2013年第6期 中的权利与现实中的权利差距很大。劳动者自然要思考如何实现法律赋予的权利 以集体意识为主要内容的市场经济中劳动者意识的提升,成为促成劳动关系集体化 转型的最主要的推动力。 、劳动关系集体化转型:路径与特点 如果说,个别劳动关系的市场化转型主要是政府推动所完成的,在这个过程中, 劳动者基本上处于一种被动的地位,是被“抛人”劳动力市场的;那么,劳动关系 的集体化转型,则是由政府和劳动者共同推动进行的。在劳动关系集体化转型的过 程中,有两种力量和两种途径:一是政府主导的自上而下的建构过程,二是劳动者 自发的自下而上的促进过程。 由党政主导的自上而下建构集体劳动关系的过程,是与劳动力市场改革同步进 行的。其内容主要是以工会为主体的工会市场化改革和工会市场行为的推进。我国 的《工会法》规定: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工会的基本职责。工会在维护全国人民总 体利益的同时,代表和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①这一关于工会职责的规定,是中国工 会处理劳资关系的基本原则,即工会要代表和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与此同时还要 维护全国人民的总体利益,即所谓“两个维护”的原则。在这一原则下,中国工会 在劳动关系市场化的进程中,通过建立“职工之家”、推进企业民主管理、开展厂务 公开、送温暖、参与劳动立法、实施法律援助、推进三方协商机制、组织起来依法 维权、组建工会、推行集体协商等方式和活动,来推动职工权益的维护和劳动关系 的调整。特别是《劳动合同法》实施以后,全国总工会(以下简称“全总”)以在 企业组建工会和推行集体协商作为工作重点,2010年提出“两个普遍”,即“依法 推动企业普遍建立工会组织”、“依法推动企业普遍开展工资集体协商”。②截至2010 年9月,全国工会会员达到2.39亿人,新增1361.3万人,其中新增农民工会员 839.8万人。共签订集体合同140.8万份,覆盖企业243.9万个,覆盖职工1.85亿 人。③全总的这些工作,在构建集体劳动关系架构、扩大工会社会影响、维护劳动者 合法权益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 但这种由党政主导的以行政化手段推行的工会组建和集体协商,存在着严重的 全面实施有利于维护职工合法权益,94.29%的职工选择发生劳动争议时通过正常途径 维权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2001)第1章第6条。 ②王兆国:《在全总十五届四次执委会议上的讲话》(2010年7月25日),《中国工运》 2010年第8期 ③潘跃:《全国工会会员达2.39亿人工会加大推进“两个普遍”》,《人民日报》2011 年5月1日,第1版
中国社会科学 2013年第 6期 中的权利与现实中的权利差距很大。劳动者 自然要思考如何实现法律赋予 的权利 。 以集体意识为主要内容的市场经济中劳动者意识的提升,成为促成劳动关系集体化 转型 的最主要的推动力 。 三 、劳动关 系集体化转型 :路径与特点 如果说 ,个别劳动关 系的市场化转型主要是政府推动所完成的 ,在这个过程 中 , 劳动者基本上处于一种被动的地位 ,是被 “抛人”劳动力市场 的;那么 ,劳动关系 的集体化转型,则是由政府和劳动者共同推动进行的。在劳动关系集体化转型的过 程中,有两种力量和两种途径:一是政府主导的 自上而下的建构过程 ,二是劳动者 自发的 自下而上 的促进过程 。 由党政主导的自上而下建构集体劳动关系的过程 ,是与劳动力市场改革同步进 行 的 。其 内容 主要是 以工会 为主体 的工会 市场化改革 和工会 市场行为 的推进 。我 国 的 《工会法》规定 :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工会 的基本职责。工会在维护全国人 民总 体利益的同时,代表和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①这一关于工会职责的规定 ,是中国工 会处理劳资关系的基本原则,即工会要代表和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与此同时还要 维护全国人民的总体利益,即所谓 “两个维护”的原则。在这一原则下 ,中国工会 在劳动关系市场化的进程中,通过建立 “职工之家”、推进企业民主管理、开展厂务 公开、送温暖、参与劳动立法、实施法律援助、推进三方协商机制、组织起来依法 维权、组建工会、推行集体协商等方式和活动,来推动职工权益的维护和劳动关系 的调整。特别是 《劳动合同法》实施 以后,全国总工会 (以下简称 “全总”)以在 企业组建工会和推行集体协商作为工作重点,2010年提出 “两个普遍”,即 “依法 推动企业普遍建立工会组织”、“依法推动企业普遍开展工资集体协商”。②截至 2010 年 9月,全国工会会员达到 2.39亿人,新增 1361.3万人,其 中新增农民工会员 839.8万人。共签订集体合同 140.8万份 ,覆盖企业 243.9万个,覆盖职工 1.85亿 人。③全总的这些工作 ,在构建集体劳动关系架构 、扩大工会社会影响、维护劳动者 合法权益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 但这种由党政主导的以行政化手段推行的工会组建和集体协商 ,存在着严重的 全面实施有利于维护职工合法权益,94.29 的职工选择发生劳动争议时通过正常途径 维权 。 ①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2001)第 1章第 6条。 ② 王兆国:《在全总十五届 四次执委会议上的讲话》 (2010年 7月 25日), 《中国工运 》 2010年第 8期。 ③ 潘跃:《全国工会会员达 2.39亿人 工会加大推进 “两个普遍”》,《人 民 日报》2011 年 5月 1臼,第 1版。 · 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