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党史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国有企业 产权改革的历史分析 ●孙会岩周璐 上海国有企业产权改革是沿着“政府退岀”与“市场进入冖的路径进行的,采用渐选式的方 式进行改革,在政府的推动下,逐步建立现代企业产权制度。在产权改革过程中积累了丰 富的经验,这对于上海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 现实意 [关键词]上海国有企业;产权改革;历史分析 中图分类号]F2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28X(2011)07-0015-04 上海是国有企业最集中的地方,各种类型的国成制度围。1983年,上海市从标准件公司试点行政性 有企业为上海乃至全国经济的振兴和发展作出过公司改为企业性公司,推进企业主管局简政放权、转 巨大的贡献。但是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的東缚变职能的改革探索。A1984年7月,国务院决定在全 下,企业缺乏活力,成为政府机关的附属物,经济效国普遍推行第二步利改税,继续扩大企业国有企业 益很难完全发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有企自主权。随后,“上海郊县的50个国营小企业也进行 业产权改革成为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根了以利改税的实验門。放权让利式的产权改革改进 据中央的部署,加之自身的大胆创新,围绕产权这了微观层面的企业激励机制,在此期间,虽然上海仍 环节,上海对国有企业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成为然有着浓厚的计划经济体制的供给色彩,政府部门 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突破旧体制难点的积极探索者。仍控制着国有企业生产的主要部分,大部分定价权 将上海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历史进程进行经验总仍在政府部门手中,但为以后国有企业全面实行利 结,对于上海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深化经改税制度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济体制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两权分离”为主的改革探索时期(1984 上海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历史脉络 1988) 改革开放后,上海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基本思 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所有权 路是对政府与企业之间在权利分配关系上的调整 同经营权是可以适当分离的”的论断后,上海结合本 基本上是沿着改变产权的所有制性质、所有制结构地区实际,拟定了《关于本市改革试点企业贯彻进 以及权能分解的先后序列推进,其过程大致分为六步扩大国营工业企业的暂行规定的若干实施意见》 个阶段。从总体上看,上海国有企业产权改革呈现简称“扩权十二条”。在此推动下,上海的国有企业 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趋势 “由单一调整国家与企业的分配关系,逐步趋向配套 )“放权让利”为主的改革萌动时期(1978—改革。国有企业开始承包经营责任制的试点,改 1984 革企业的领导体制是这个时期产权改革的重要方 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放权让面。到1986年底,上海实行厂长负责制的企业已由三 利”政策的试行成为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起点。为年前的61家,迅速扩至1000多家。1987年,承包经 了发挥市场的调节和辅助作用,上海在1979年创建营责任制试点从集体小企业推进到465家大中型企 了生产资料交易市场,从1980年起在44个企业率业,年底上海国有企业1732家全面实行承包经营责 先试行了“独立核算、国家征税、自负盈亏”的以税任制。上海的国有企业改革也逐步向纵深推进,产 代利办法凹。到1982年为止,上海市经委和建委系统权交易引起决策部门重视,企业兼并或产权转让开 所属11个主要工业局1839个企业都实行了利润留始进入高层决策视野。产权改革探索初步取得了 上海党史与党建2011年7月号 S1994-2011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
上海党史与党建 2011 年 7 月号 上海是国有企业最集中的地方,各种类型的国 有企业为上海乃至全国经济的振兴和发展作出过 巨大的贡献。 但是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 下,企业缺乏活力,成为政府机关的附属物,经济效 益很难完全发挥。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有企 业产权改革成为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 根 据中央的部署,加之自身的大胆创新,围绕产权这 一环节,上海对国有企业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成为 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突破旧体制难点的积极探索者。 将上海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历史进程进行经验总 结,对于上海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深化经 济体制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上海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历史脉络 改革开放后,上海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基本思 路是对政府与企业之间在权利分配关系上的调整, 基本上是沿着改变产权的所有制性质、所有制结构 以及权能分解的先后序列推进,其过程大致分为六 个阶段。 从总体上看,上海国有企业产权改革呈现 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趋势。 (一)“放权让利”为主的改革萌动时期(1978— 1984)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放权让 利”政策的试行成为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起点。 为 了发挥市场的调节和辅助作用,上海在1979年创建 了生产资料交易市场,[1] 从1980年起在44个企业率 先试行了“独立核算、国家征税、自负盈亏”的以税 代利办法[2]。 到1982年为止,上海市经委和建委系统 所属11个主要工业局1839个企业都实行了利润留 成制度[3]。 1983年,上海市从标准件公司试点行政性 公司改为企业性公司,推进企业主管局简政放权、转 变职能的改革探索。 [4]1984年7月,国务院决定在全 国普遍推行第二步利改税, 继续扩大企业国有企业 自主权。 随后,“上海郊县的50个国营小企业也进行 了以利改税的实验”[5]。 放权让利式的产权改革改进 了微观层面的企业激励机制,在此期间,虽然上海仍 然有着浓厚的计划经济体制的供给色彩[6],政府部门 仍控制着国有企业生产的主要部分, 大部分定价权 仍在政府部门手中, 但为以后国有企业全面实行利 改税制度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二)“两权分离” 为主的改革探索时期(1984— 1988) 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所有权 同经营权是可以适当分离的”的论断后,上海结合本 地区实际,拟定了《关于本市改革试点企业贯彻进一 步扩大国营工业企业的暂行规定的若干实施意见》, 简称“扩权十二条”。 在此推动下,上海的国有企业 “由单一调整国家与企业的分配关系,逐步趋向配套 改革”[7]。 国有企业开始承包经营责任制的试点,改 革企业的领导体制是这个时期产权改革的重要方 面。到1986年底,上海实行厂长负责制的企业已由三 年前的61家,迅速扩至1000多家。 [8]1987年,承包经 营责任制试点从集体小企业推进到465家大中型企 业, 年底上海国有企业1732家全面实行承包经营责 任制。 [9]上海的国有企业改革也逐步向纵深推进,产 权交易引起决策部门重视, 企业兼并或产权转让开 始进入高层决策视野。 产权改革探索初步取得了一 新时期党史研究 [摘 要] [关键词] 上海国有企业;产权改革;历史分析 [中图分类号] F2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928X(2011)07-0015-04 ● 孙会岩 周 璐 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国有企业 产权改革的历史分析 上海国有企业产权改革是沿着“政府退出”与“市场进入”的路径进行的,采用渐进式的方 式进行改革,在政府的推动下,逐步建立现代企业产权制度。在产权改革过程中积累了丰 富的经验,这对于上海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 现实意义。 賮跈
新时期党史研究 些成果和经验,但更多仍表现为企业在实践中的自购兼并为手段,使优势企业迅速扩张成大集团。叫对 主探索,带有较浓厚的自发性或随意性;特别是企业中小企业则采取“进一步放活”的策略,关停并转;同 兼并并非由市场推动,而往往由政府牵头甚至包办,时成立上海产权交易所,发挥社会中介作用,促进产 这实际是传统体制模式的典型反映。此外,兼并作为权交易的市场化和规范化。凹第三,因有资产管理体 产权交易的唯一形式,交易程序亦不规范,交易过程制框架基本形成,公司改造大体完成。1993年7月,上 比较混乱。“两权分离”的思路是试图不触动国有制海在全国率先成立了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统一管 本身的条件下使国有企业在经营体制上具有更大的理全市国有经营性资产。但当时的上海市国资委并 灵活性。但这无法真正解决国有企业的问题。 不能行使所有权职能,还算不上是一个真正的出资 (三)“承包经营“为主的改革徘徊时期(1988—人机构。就总体而言,此期的产权改革仍然存在明显 1992) 的形式单一、交易混乱和政府主导等问题。 1988年9月,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后,上海根据 (五)“现代企业制度”为主的深度探索时期 中央“稳定物价、压缩投资、控制消费、调整结构、深(1997-2002) 化改革”的要求,以国有企业为重点,全面推行承包 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提出“要从战略上调整 经营责任制,形成了承包面广,承包期长,基数较为国有经济布局”,用3年左右的时间,力争使大多数国 合理的新特点。这一时期产权转让也在更大范围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1999年9 展开,企业兼并进一步推开。1988年上海开始实行产月,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国有 权交易,1990年12月19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成立。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大力 截至1991年底,全国范围内近百家企业进行了向社发展股份制公司,通过国有控股和参股来实现国有 会公开发行股票的试点,“上海达到20家,股金总额经济对国民经济的控制力。早在1997年4月,上海市 为20.15亿元”叫。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充分肯定了政府就提出年内要组建100家发起设立股份有限公 股份制的形式,在此鼓励下,上海股份制企业进入了司的工作目标,并要求股份制改革搞好“两个服务”, 快速发展的阶段,市委市政府更将其列为转换经营抓好“两个结合”。在国有资产的运营方面,加大授权 机制、深化企业产权改革的重点。上世纪80年代后期经营的力度,优化保值增值的考核指标体系。在国有 出现的严重通货膨胀,延缓了上海国有企业产权改资产管理方面,推进国有资产经营预算试点,实现清 革进程。在此过程中,上海的国有企业产权改革取得产核资工作的日常化和制度化。到2000年,委托监管 些成绩,但是承包制也导致不少企业为了完成上单位国有资产占市属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总量的 缴任务掠夺性地利用资源;承包制并未触及国有企72%。国资管理体制改革进入以建立现代产权制 业的产权问题,经济体制改革期待新突破 度、理顺产权关系、规范产权交易为核心的新阶段。党 (四)“公司制”为主的改革探索时期(1992- 的十五大开启了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新时代,加速了 1997) 上海的所有制结构调整,启动了国有企业推进股份制 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正式提出我国经济体改革,实现产权多元化的改制。上海国有企业总户数 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①并提出了逐渐减少,资产逐步向优势企业集聚。1997年之后,上 要把上海建成“一个龙头、三个中心”的战略决策。接海国有企业产权改革工作全面展开,并且产权改革从 着,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又提出国有企业改革的新 小型国企开始向中型甚至是大型国企蔓延。 思路:“着力进行制度创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六)“产权战略调整”的改革新时期( 2002年以 1993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公司法》出台。后) 1994年5月,江泽民在上海视察工作时指出“上海很 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提出在坚持国家所有 有条件搞好现代企业制度的试点”,并希望上海国的前提下,建立中央和地方两级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有企业加大改革力度,为全国国有企业提供有益的接着,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 经验。这一时期上海国有企业产权改革主要表现在: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首次明 第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解脱国企的历史包袱。上确提出要建立现代企业产权制度。这期间上海国有 海在1994年开始推出140家国有企业进行现代企业企业产权改革在不同层面得以实质性展开:首先,同 制度试点,1996年扩大到250家,覆盖上海市80%国业整合,做大做强百联集团模式。其次,国有股减 有资产。第二,上海国企产权改革结合资产重组持。②第三,推动异地产权交易。2002年组建上海交 抓大放小”,优化企业结构。对大型重点企业,以收易所温岭分所,紧接着国内11家产权交易机构签署 上海党史与党建2011年7月号 S1994-2011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
上海党史与党建 2011 年 7 月号 些成果和经验, 但更多仍表现为企业在实践中的自 主探索,带有较浓厚的自发性或随意性;特别是企业 兼并并非由市场推动,而往往由政府牵头甚至包办, 这实际是传统体制模式的典型反映。此外,兼并作为 产权交易的唯一形式,交易程序亦不规范,交易过程 比较混乱。 “两权分离”的思路是试图不触动国有制 本身的条件下使国有企业在经营体制上具有更大的 灵活性。 但这无法真正解决国有企业的问题。 (三)“承包经营 “为主的改革徘徊时期(1988— 1992) 1988年9月,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后,上海根据 中央“稳定物价、压缩投资、控制消费、调整结构、深 化改革”的要求,以国有企业为重点,全面推行承包 经营责任制,形成了承包面广,承包期长,基数较为 合理的新特点。 [10]这一时期产权转让也在更大范围 展开,企业兼并进一步推开。1988年上海开始实行产 权交易,1990年12月19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成立。 截至1991年底, 全国范围内近百家企业进行了向社 会公开发行股票的试点,“上海达到20家, 股金总额 为20.15亿元”[11]。 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充分肯定了 股份制的形式,在此鼓励下,上海股份制企业进入了 快速发展的阶段, 市委市政府更将其列为转换经营 机制、深化企业产权改革的重点。上世纪80年代后期 出现的严重通货膨胀, 延缓了上海国有企业产权改 革进程。在此过程中,上海的国有企业产权改革取得 一些成绩, 但是承包制也导致不少企业为了完成上 缴任务掠夺性地利用资源; 承包制并未触及国有企 业的产权问题,经济体制改革期待新突破。 (四)“公司制” 为主的改 革 探 索 时 期(1992— 1997) 1992年10月, 党的十四大正式提出我国经济体 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①并提出了 要把上海建成“一个龙头、三个中心”的战略决策。接 着,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又提出国有企业改革的新 思路:“着力进行制度创新,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1993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公司法》出台。 1994年5月,江泽民在上海视察工作时指出“上海很 有条件搞好现代企业制度的试点”,[12]并希望上海国 有企业加大改革力度, 为全国国有企业提供有益的 经验。这一时期上海国有企业产权改革主要表现在: 第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解脱国企的历史包袱。 上 海在1994年开始推出140家国有企业进行现代企业 制度试点,1996年扩大到250家, 覆盖上海市80%国 有资产。 [13]第二,上海国企产权改革结合资产重组 “抓大放小”,优化企业结构。 对大型重点企业,以收 购兼并为手段,使优势企业迅速扩张成大集团。 [14]对 中小企业则采取“进一步放活”的策略,关停并转;同 时成立上海产权交易所,发挥社会中介作用,促进产 权交易的市场化和规范化。 [15]第三,国有资产管理体 制框架基本形成,公司改造大体完成。1993年7月,上 海在全国率先成立了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 统一管 理全市国有经营性资产。 但当时的上海市国资委并 不能行使所有权职能, 还算不上是一个真正的出资 人机构。就总体而言,此期的产权改革仍然存在明显 的形式单一、交易混乱和政府主导等问题。 (五)“现 代 企 业 制 度” 为主的深度探索时期 (1997—2002) 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提出“要从战略上调整 国有经济布局”,用3年左右的时间,力争使大多数国 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1999年9 月,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国有 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提出要大力 发展股份制公司, 通过国有控股和参股来实现国有 经济对国民经济的控制力。 早在1997年4月,上海市 政府就提出年内要组建100家发起设立股份有限公 司的工作目标,并要求股份制改革搞好“两个服务”, 抓好“两个结合”。在国有资产的运营方面,加大授权 经营的力度,优化保值增值的考核指标体系。在国有 资产管理方面,推进国有资产经营预算试点,实现清 产核资工作的日常化和制度化。到2000年,委托监管 单位国有资产占市属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总量的 72%[16]。 国资管理体制改革进入以建立现代产权制 度、理顺产权关系、规范产权交易为核心的新阶段。党 的十五大开启了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新时代,加速了 上海的所有制结构调整,启动了国有企业推进股份制 改革,实现产权多元化的改制。 上海国有企业总户数 逐渐减少,资产逐步向优势企业集聚。1997年之后,上 海国有企业产权改革工作全面展开,并且产权改革从 小型国企开始向中型甚至是大型国企蔓延。 (六)“产权战略调整”的改革新时期(2002年以 后) 2002年11月, 党的十六大提出在坚持国家所有 的前提下,建立中央和地方两级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接着,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 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首次明 确提出要建立现代企业产权制度。 这期间上海国有 企业产权改革在不同层面得以实质性展开:首先,同 业整合,做大做强百联集团模式。 其次,国 有 股 减 持。 ②第三,推动异地产权交易。 2002年组建上海交 易所温岭分所, 紧接着国内11家产权交易机构签署 新时期党史研究 賮跉
新时期党史研究 战略合作协议,并成立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成为国通过放权让利,提高了企业的自主权,同时也提出了 有产权有序流转、国内外各类资本进入或退出的重企业的责任问题。继而实施的承包制改革,则在进 要平台。第四,进一步寻求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有效步扩大企业自主权的同时,强化了企业自身的责任 途径。2007年,上海市国资委提出将深化国资国企改要求企业为经营行为承担盈亏责任。在承包制基础 革、进一步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健全国有资产出上实施的转化企业经营机制的改革,使改革由表层 资人制度和监管体系,作为切实增强国有经济的竞进入深层,加大了企业改革的压力和难度。进而展开 争力和控制力的有力抓手。除以上措施外,还在包括的公司制改造和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则涉及到了企 宏观调控、财税和金融机构等其它相关领域进行了业最核心的也是最困难的产权制度改革问题。尽管 配套改革。这些都对上海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产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现在还没有完成,但人们已 权制度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如今,上海国有企业经普遍认同了改革的必要性,改革也在不断实施和 数量虽然减少了,但国有企业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推进中。从产权角度看,这个过程实际上是中央向上 不断提高。 海地方、部门和企业放权让利的渐进过程,是企业剩 、上海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特征分析 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享有主体的多元化从默认到 上海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本质就是政府、企业 肯定的渐进过程 市场之间关系的重新定位与调整。回顾上海国有企 (三)“制度变迁”是国企产权改革的源动力 业产权改革的历史进程,以政府推动和增强市场内 国有企业的产权改革必须适应我国经济市场化 生动力为方向,沿着“政府退出”与“市场进入”的路改革的推进和整个制度环境的形成,如果产权改革 径运行。 单方面推进而缺少行业管制或没有确立游戏规则 )“政府主导”是国企产权改革的基础 新的进入者将很难成功,或者将形成新的垄断。纵观 产权改革最重要的力量来源是国家。必须看到,上海国有企业的产权改革历程,其实质就是伴随市 在改革开放的一定历史时期,在市场经济尚不成熟场制度的演进、发展,国有企业逐渐适应制度环境成 的发展阶段,上海市政府一定程度担当了国有企业为市场主体的过程。最初放权让利给企业,旨在激发 的市场主体角色,行使了重组、运营国资、推动国企企业生产经营的积极性,同时也给予企业有条件地 上市等重要职能,可以说支撑着上海国有企业产权进入市场的机会。而公司制改革无疑是要让国有企 改革的基础正是政府的主导:第一,政府是国有企业业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市场经济中的经济主体都 产权制度改革的发动者和推进者。在这个过程中,有应当是市场主体。改革开放以后,上海在进行国有企 些是中央政府决策以后推动进行的,有些是上海地业产权改革的过程中制定了一系列的制度和法规 方政府试点推行后得到中央政府肯定,然后在全国首先以制度的形式明晰政府权力,界定政府产权,限 推行的:第二,政府设置了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制政府权力的范围,提升政府提高基础设施服务的 方向和准则。社会主义制度与党的领导是不可动摇能力,使政府有效实施基本经济职能。其次是推进国 的基本原则,一切国有企业改革都应该有利于而不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逐步将处于竞争性领域的多 能损害这些政治原则;第三,政府以制度供给者身数国有企业民营化,使政府逐渐退出微观经济领域。 份,通过法律、法规、政策等手段,为国有企业产权制这些都为国有企业产权改革提供了很好的制度环 度改革提供制度安排或制度环境;第四,政府通过控境,推进了上海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市场化进程,促 制制度供给的准入条件,限制或促进企业自身的制度进了经济的发展。 创新活动。一方面政府通过限制产权制度改革的准 三、深化上海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思考 入,使企业自身的产权制度改革活动控制在政府允许 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国有企业的产权结构在宏 的范围内。另一方面通过放松准入条件,促使企业诱观和微观上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通过对上海国有 致性产权制度创新活动的发生,激活企业制度创新活企业产权改革的历史分析,总结其中的经验,对于完 力,并通过政府行为提高其规范化、制度化水平。 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具有 (二)“渐进式推进”是国企产权改革的基本方式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上海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首先从放权让利开 一)对中国国情的科学认识是国有企业产权改 始,目的是通过提高企业自主权增强企业活力。由于革的根本依据 放权让利只是涉及政府与企业的权利分配,而且是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相当长的时间里,由 扩大了企业自主权,因此,改革比较容易得到推行 于客观历史条件的限制,党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受到 上海党史与党建2011年7月号 S1994-2011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
上海党史与党建 2011 年 7 月号 战略合作协议,并成立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成为国 有产权有序流转、 国内外各类资本进入或退出的重 要平台。第四,进一步寻求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有效 途径。2007年,上海市国资委提出将深化国资国企改 革、进一步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健全国有资产出 资人制度和监管体系, 作为切实增强国有经济的竞 争力和控制力的有力抓手。除以上措施外,还在包括 宏观调控、 财税和金融机构等其它相关领域进行了 配套改革。 这些都对上海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产 权制度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如今,上海国有企业 数量虽然减少了, 但国有企业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 不断提高。 二、上海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特征分析 上海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本质就是政府、企业、 市场之间关系的重新定位与调整。 回顾上海国有企 业产权改革的历史进程, 以政府推动和增强市场内 生动力为方向,沿着“政府退出”与“市场进入”的路 径运行。 (一)“政府主导”是国企产权改革的基础 产权改革最重要的力量来源是国家。必须看到, 在改革开放的一定历史时期, 在市场经济尚不成熟 的发展阶段, 上海市政府一定程度担当了国有企业 的市场主体角色,行使了重组、运营国资、推动国企 上市等重要职能, 可以说支撑着上海国有企业产权 改革的基础正是政府的主导:第一,政府是国有企业 产权制度改革的发动者和推进者。在这个过程中,有 些是中央政府决策以后推动进行的, 有些是上海地 方政府试点推行后得到中央政府肯定, 然后在全国 推行的;第二,政府设置了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 方向和准则。 社会主义制度与党的领导是不可动摇 的基本原则, 一切国有企业改革都应该有利于而不 能损害这些政治原则; 第三, 政府以制度供给者身 份,通过法律、法规、政策等手段,为国有企业产权制 度改革提供制度安排或制度环境;第四,政府通过控 制制度供给的准入条件,限制或促进企业自身的制度 创新活动。 一方面政府通过限制产权制度改革的准 入,使企业自身的产权制度改革活动控制在政府允许 的范围内。 另一方面通过放松准入条件,促使企业诱 致性产权制度创新活动的发生,激活企业制度创新活 力,并通过政府行为提高其规范化、制度化水平。 (二)“渐进式推进”是国企产权改革的基本方式 上海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首先从放权让利开 始,目的是通过提高企业自主权增强企业活力。由于 放权让利只是涉及政府与企业的权利分配, 而且是 扩大了企业自主权,因此,改革比较容易得到推行。 通过放权让利,提高了企业的自主权,同时也提出了 企业的责任问题。继而实施的承包制改革,则在进一 步扩大企业自主权的同时,强化了企业自身的责任, 要求企业为经营行为承担盈亏责任。 在承包制基础 上实施的转化企业经营机制的改革, 使改革由表层 进入深层,加大了企业改革的压力和难度。进而展开 的公司制改造和现代企业制度建立, 则涉及到了企 业最核心的也是最困难的产权制度改革问题。 尽管 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现在还没有完成, 但人们已 经普遍认同了改革的必要性, 改革也在不断实施和 推进中。从产权角度看,这个过程实际上是中央向上 海地方、部门和企业放权让利的渐进过程,是企业剩 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享有主体的多元化从默认到 肯定的渐进过程。 (三)“制度变迁”是国企产权改革的源动力 国有企业的产权改革必须适应我国经济市场化 改革的推进和整个制度环境的形成, 如果产权改革 单方面推进而缺少行业管制或没有确立游戏规则, 新的进入者将很难成功,或者将形成新的垄断。纵观 上海国有企业的产权改革历程, 其实质就是伴随市 场制度的演进、发展,国有企业逐渐适应制度环境成 为市场主体的过程。最初放权让利给企业,旨在激发 企业生产经营的积极性, 同时也给予企业有条件地 进入市场的机会。 而公司制改革无疑是要让国有企 业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 市场经济中的经济主体都 应当是市场主体。改革开放以后,上海在进行国有企 业产权改革的过程中制定了一系列的制度和法规: 首先以制度的形式明晰政府权力,界定政府产权,限 制政府权力的范围, 提升政府提高基础设施服务的 能力,使政府有效实施基本经济职能。其次是推进国 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 逐步将处于竞争性领域的多 数国有企业民营化,使政府逐渐退出微观经济领域。 这些都为国有企业产权改革提供了很好的制度环 境,推进了上海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市场化进程,促 进了经济的发展。 三、深化上海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思考 改革开放以来, 上海国有企业的产权结构在宏 观和微观上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通过对上海国有 企业产权改革的历史分析,总结其中的经验,对于完 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具有 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对中国国情的科学认识是国有企业产权改 革的根本依据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相当长的时间里,由 于客观历史条件的限制, 党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受到 新时期党史研究 賮跊
新时期党史研究 苏联模式的影响,加之经济建设经验的不足,指导思迁、经济増长的根本性原因。30多年来,正是在坚持 想上存在片面性,强调要使公有制成为国家的经济不断解放思想,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群众首创精 基础,这种单一的产权制度严重脱离了中国的国情 神,鼓励大胆探索、实践和创新的基础上,我们党坚 超越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情况。党的十一届决冲破传统所有制观念的束缚,借鉴国际国内的经 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开始清醒的认识我国的基本验教训,不断深化、丰富和完善现代企业产权理论 国情,逐步形成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带来了国有企业的蓬勃发展。可以说,国有企业产权 级阶段的科学判断。在此基础上,认识到社会主义生改革与意识形态的突破密切相关,没有思想的解放, 产关系的发展并不存在一套固有的模式,并把国有没有突破意识形态,就没有国有企业产权改革乃至 企业产权改革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内在地联系起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突破 来。上海在实行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过程中,虽然人参考文献 们对如何实行产权改革常有争论,但是都能认识到1][2I891213]陶柏康上海经济体制改革史纲 不进行产权改革国有企业就没有出路,大胆探索,不(1978-2000M1上海:文汇出版社,20068.364911 断创新,建立并完善了现代企业产权制度,取得了国122.16 有企业产权改革的重大突破。 3]上海劳动局.劳动工资制度的改革[A].上海经济体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国有制改革十年[C.138 企业产权改革的重要保障 4]周晓庄.上海国资国企30年改革:成就、经验与前 党的领导是我国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根本保瞻[J上海经济研究,2008(11). 证。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各方面体制[5]贺镐圣.上海经济改革十年[M]上海:上海人民出 改革创新,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领导的核心地版社,1989.32 位,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保证改革开放沿着正确的[6孙怀仁上海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发展简史(1949 方向前进。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完善基本经济制1985)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744 度,健全现代市场体系。深化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7徐建刚上海经济体制改革[M]上海:上海人民出 改革,健全现代企业制度,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版社,2004.27 构,増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30多年的[10]上海经济年鉴1989[M上海:三联书店上海分店 上海国有企业产权改革就是以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1989.74 下基本经济制度为导向,在中国市场经济的法律轨[1]熊月之,上海通史:第十二卷[M]上海:上海人民出 道上,走适合本地市情和发展需要的探索创新之路。版社,1999.377 (三)基层经验的探索是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强[14]杨学富近五年上海工业经济改革回顾[上海綜 大动力 合经济,1997(8) 在过去的30多年里,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许多[15]上海经济年鉴1998[Ml 有益的举措都是来自基层的探索。改革开放初期,上[16]上海经济年鉴2001M,上 上经济社 海的原有优势是相对于全国其他地区,产业工人比注释 重和素质较高,有着依托高校、科技、产业和经贸等①十四大报告还将我国全民所有制企业由国营企业 体系的对外联系,各行业公司和局都有一批熟悉业改称国有企业,标志着国家对全民所有制企业拥有 务并能把握全局的业务干部。在中央路线方针政策所有权,但企业的经营活动应该市场化,政府不得直 的指引和市委市政府领导下,上海市立足原有基础,接经营企业或干涉企业经营事务。 充分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抓住机遇进行大胆探索②2001年7月,北生药业等首开国有股减持先例后4 改革和创新,把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推进改革结合个月,中国证监会突然宣布停止执行有关国有股减 起来,牢固确立人民群众的经济主体地位,充分尊重持的规定。直到十六大之后又重新开始实施国有股 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和利益诉求,充分发挥人民群减持。 众参与改革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因而能够获得好的 成效 口)解放思想、突破传统所有制观念的柬缚是作者单位:孙会岩: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 国企产权改革的思想源泉, 部,周璐:中共上海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 意识形态是影响并制约一个国家或地区制度变 ■责任编辑:周奕鹬 上海党史与党建2011年7月号 S1994-2011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
上海党史与党建 2011 年 7 月号 苏联模式的影响,加之经济建设经验的不足,指导思 想上存在片面性, 强调要使公有制成为国家的经济 基础,这种单一的产权制度严重脱离了中国的国情, 超越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情况。 党的十一届 三中全会以后, 我们党开始清醒的认识我国的基本 国情, 逐步形成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 级阶段的科学判断。在此基础上,认识到社会主义生 产关系的发展并不存在一套固有的模式, 并把国有 企业产权改革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内在地联系起 来。上海在实行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过程中,虽然人 们对如何实行产权改革常有争论, 但是都能认识到 不进行产权改革国有企业就没有出路,大胆探索,不 断创新,建立并完善了现代企业产权制度,取得了国 有企业产权改革的重大突破。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国有 企业产权改革的重要保障 党的领导是我国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根本保 证。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各方面体制 改革创新, 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领导的核心地 位,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保证改革开放沿着正确的 方向前进。 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 :“完善基本经济制 度,健全现代市场体系。深化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 改革, 健全现代企业制度, 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 构,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 ”30多年的 上海国有企业产权改革就是以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 下基本经济制度为导向, 在中国市场经济的法律轨 道上,走适合本地市情和发展需要的探索创新之路。 (三)基层经验的探索是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强 大动力 在过去的30多年里, 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许多 有益的举措都是来自基层的探索。改革开放初期,上 海的原有优势是相对于全国其他地区, 产业工人比 重和素质较高,有着依托高校、科技、产业和经贸等 体系的对外联系, 各行业公司和局都有一批熟悉业 务并能把握全局的业务干部。 在中央路线方针政策 的指引和市委市政府领导下,上海市立足原有基础, 充分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 抓住机遇进行大胆探索 改革和创新, 把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推进改革结合 起来,牢固确立人民群众的经济主体地位,充分尊重 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和利益诉求, 充分发挥人民群 众参与改革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因而能够获得好的 成效。 (四)解放思想、突破传统所有制观念的束缚是 国企产权改革的思想源泉。 意识形态是影响并制约一个国家或地区制度变 迁、经济增长的根本性原因。 30多年来,正是在坚持 不断解放思想, 一切从实际出发, 尊重群众首创精 神,鼓励大胆探索、实践和创新的基础上,我们党坚 决冲破传统所有制观念的束缚, 借鉴国际国内的经 验教训,不断深化、丰富和完善现代企业产权理论, 带来了国有企业的蓬勃发展。可以说,国有企业产权 改革与意识形态的突破密切相关,没有思想的解放, 没有突破意识形态, 就没有国有企业产权改革乃至 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突破。 参考文献: [1] [2][8][9][12][13]陶柏康.上海经济体制改革史纲 (1978—2000)[M].上海:文汇出版社,2006.8.36.49.11. 122.16. [3]上海劳动局.劳动工资制度的改革[A].上海经济体 制改革十年[C].138. [4]周晓庄.上海国资国企30年改革:成就、经验与前 瞻[J].上海经济研究,2008(11). [5]贺镐圣.上海经济改革十年[M].上海:上海人民出 版社,1989.32. [6]孙怀仁.上海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发展简史(1949— 1985)[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744. [7]徐建刚.上海经济体制改革[M].上海:上海人民出 版社,2004.27. [10]上海经济年鉴1989[M].上海:三联书店上海分店, 1989.74. [11]熊月之.上海通史:第十二卷[M].上海:上海人民出 版社,1999.377. [14]杨学富.近五年上海工业经济改革回顾[J].上海综 合经济,1997(8). [15]上海经济年鉴1998[M].上海经济年鉴社,92. [16]上海经济年鉴2001[M].上海经济年鉴社,79. 注释: ①十四大报告还将我国全民所有制企业由国营企业 改称国有企业, 标志着国家对全民所有制企业拥有 所有权,但企业的经营活动应该市场化,政府不得直 接经营企业或干涉企业经营事务。 ②2001年7月, 北生药业等首开国有股减持先例后4 个月, 中国证监会突然宣布停止执行有关国有股减 持的规定。 直到十六大之后又重新开始实施国有股 减持。 作者单位:孙会岩: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 部,周璐:中共上海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 ■ 责任编辑:周奕韵 新时期党史研究 賮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