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1.Mo(现钞) Mo指流通于银行体系以外的现钞,包括居民手中的现金和企业单位的备用金。这部分货币可随 时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因而具有最强的购买力。 2.M(狭义货币) M由Mo加上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构成。由于活期存款随时可以签发支票或进行转账结算而成为 直接的支付手段,因此,它同现金一样是最具有流动性的货币。M作为现实的购买力,对社会经济 有着最广泛而直接的影响,因而是各国货币政策调控的主要对象。 3.M(广义货币) 由M加上准货币构成。准货币一般由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外币存款以及各种短期信用工具, 如银行承兑汇票、短期国库券等构成。准货币本身是潜在的货币而非现实的货币,但由于经过一定 的手续后,能够较容易地转化为现实的货币,进而增加流通中的货币量。由于M包括了一切可能成 为现实购买力的货币形式,因此,对研究货币流通的整体状况具有重要意义,尤其对货币供应量的 计量以及对货币流通未来趋势的预测,均具有独特的作用。近年来,一些发达国家货币供应量调控 的重点,就出现了由M向M,转移的趋势。 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口径下,各国对货币层次的具体划分各不相同,而且还随着本国经济和 金融市场的变化进行相应的调整。现阶段我国货币计量化分为以下四个层次: Mo=流通中的现金 M=Mo十企业、机关团体、部队的活期存款十农村的活期存款十其他活期存款 M2=M,十城乡储蓄存款十企业、机关团体、部队的定期存款 M=十财政金库存款十银行承兑在途资金十其他非金融机构存款 1.2.5货币的价值 货币的价值有对内价值和对外价值之分,一般认为的货币价值是指货币的对内价值。 一、货币的对内价值 货币的对内价值是指货币的交换价值,即货币的购买力,也就是一个国家货币对一切商品、劳 务的购买力。货币购买力与物价水平呈负相关关系,即物价水平越高,货币购买力则越低。这里的 物价水平通常是指一个社会总的价格水平并用物价指数来表示。所谓物价指数,是统计学上用以衡 量物价水平变动的方法,就是将某一时期市场上各类重要商品和劳务的价格加在一起,得到这一时 期的平均数获合计数,然后再与指定年用上述同样方法所求的平均数或合计数进行比较。如果以基 年为100,指定年与基年的百分比便是这一时期的物价指数。 物价指数是为了反映货币的购买力,理论上应包括市场上所有商品和劳务的价格,但由于商品 和劳务种类数以万计,因此编制物价指数时通常根据需要选用具有代表性的商品和劳务价格。物价 指数主要分两类:一是批发价格指数,以批发价格为准进行编制:二是消费者物价指数,以零售价 格为准进行编制,反映物价上涨对工薪收入阶层的影响程度。由于编入指数的商品或劳务对经济的 重要性不同,有些商品或劳务的交易量大,在居民消费支出中的比重较高。这时应对不同的商品或 劳务价格根据重要性赋予权重,因而计算得到的物价指数是加权平均数。物价指数与货币购买力的 表达关系式如下: 货币购买力指数=1/物价指数 物价指数越高,货币购买力越低,货币的对内价值也就越低。 二、货币的对外价值 货币的对外价值是指一国的汇率水平,汇率是两国货币的兑换比率,是用一国货币表示的另一 国货币的价格。 99 1. M0(现钞) Mo 指流通于银行体系以外的现钞,包括居民手中的现金和企业单位的备用金。这部分货币可随 时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因而具有最强的购买力。 2. M1(狭义货币) M1由 Mo 加上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构成。由于活期存款随时可以签发支票或进行转账结算而成为 直接的支付手段,因此,它同现金一样是最具有流动性的货币。M1 作为现实的购买力,对社会经济 有着最广泛而直接的影响,因而是各国货币政策调控的主要对象。 3. M2(广义货币) M2由 M1加上准货币构成。准货币一般由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外币存款以及各种短期信用工具, 如银行承兑汇票、短期国库券等构成。准货币本身是潜在的货币而非现实的货币,但由于经过一定 的手续后,能够较容易地转化为现实的货币,进而增加流通中的货币量。由于 M2包括了一切可能成 为现实购买力的货币形式,因此,对研究货币流通的整体状况具有重要意义,尤其对货币供应量的 计量以及对货币流通未来趋势的预测,均具有独特的作用。近年来,一些发达国家货币供应量调控 的重点,就出现了由 M1 向 M2转移的趋势。 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口径下,各国对货币层次的具体划分各不相同,而且还随着本国经济和 金融市场的变化进行相应的调整。现阶段我国货币计量化分为以下四个层次: Mo=流通中的现金 M1= Mo+企业、机关团体、部队的活期存款+农村的活期存款+其他活期存款 M2= M1+城乡储蓄存款+企业、机关团体、部队的定期存款 M3= M2+财政金库存款+银行承兑在途资金+其他非金融机构存款 1.2.5 货币的价值 货币的价值有对内价值和对外价值之分,一般认为的货币价值是指货币的对内价值。 一、货币的对内价值 货币的对内价值是指货币的交换价值,即货币的购买力,也就是一个国家货币对一切商品、劳 务的购买力。货币购买力与物价水平呈负相关关系,即物价水平越高,货币购买力则越低。这里的 物价水平通常是指一个社会总的价格水平并用物价指数来表示。所谓物价指数,是统计学上用以衡 量物价水平变动的方法,就是将某一时期市场上各类重要商品和劳务的价格加在一起,得到这一时 期的平均数获合计数,然后再与指定年用上述同样方法所求的平均数或合计数进行比较。如果以基 年为 100,指定年与基年的百分比便是这一时期的物价指数。 物价指数是为了反映货币的购买力,理论上应包括市场上所有商品和劳务的价格,但由于商品 和劳务种类数以万计,因此编制物价指数时通常根据需要选用具有代表性的商品和劳务价格。物价 指数主要分两类:一是批发价格指数,以批发价格为准进行编制;二是消费者物价指数,以零售价 格为准进行编制,反映物价上涨对工薪收入阶层的影响程度。由于编入指数的商品或劳务对经济的 重要性不同,有些商品或劳务的交易量大,在居民消费支出中的比重较高。这时应对不同的商品或 劳务价格根据重要性赋予权重,因而计算得到的物价指数是加权平均数。物价指数与货币购买力的 表达关系式如下: 货币购买力指数=1/物价指数 物价指数越高,货币购买力越低,货币的对内价值也就越低。 二、货币的对外价值 货币的对外价值是指一国的汇率水平,汇率是两国货币的兑换比率,是用一国货币表示的另一 国货币的价格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