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科学前沿与学术评论 期智人侵入世界各地而形成的,这个地区过去认为 lon)选择了其祖先来自非洲、欧洲、中东和亚洲 是亚洲西部,近年来改为非洲南部。另一种假说是的妇女以及巴布亚新几内亚和澳大利亚土著妇女总 多地区起源说”,认为亚、非、欧各洲的现代人是共147人,利用她们生产婴儿时的胎盘,分析了胎 由当地的猿人(直立人)演化而来的 盘细胞内的线粒体( mitochondrion)的脱氧核糖核酸 按照前一种假说,认为现代人起源于一个地理(DNA)。当来自母亲的卵子和来自父亲的精子融合 区,而不是遍及旧大陆亚非欧三大洲的事件。一群时,变成一个新形成的胚胎的细胞的一部分线粒体 群现代类型的人类由这个地区迁徙和扩布到旧大陆只来自卵子,因此线粒体DNA只由母亲遗传。他们 的其他地方,替代了那里的现代人以前的人群。这发现不同类型的线粒体DNA,有些互相接近,有些 个假说有几种名称,也叫“诺亚方舟”假说和“伊则差别较大由此作了一个系树表示其相互关系, 甸园”假说,近年来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发现了被结果是该树来自单一的共问祖先,而很快分为两支 认为最可能是最早的现代人的化石,因而又有人把 支的线粒体DNA郡是从非洲祖先而来的个体 这种假说叫做“出自非洲”假说。 另一立则来自非洲、亚洲、澳洲、高加索和巴布亚 “多地区起源说”认为现代人的起源是包括整个新几内亚的祖先,这种类型最简单的解释是其共同 旧大陆的事件,现代人出现于任何有直立人的地方,祖先来自非洲。根据已知的线粒体DNA突变的速 根据这种假说,认为尼安德特人是欧洲、中东和西度,计算其年代为距今140,000至290,000年,平均 亚的广大范围内在解剖结构上介于直立人和晚期智为200,000年 人之间的人关,是旧大陆这些地区的今天人群的直 卡恩等由此提出,所有婴儿的线粒体DNA向 接祖先。中国的现代人的祖先是本地区的更早的人前追踪,最后追到大约在20万年(14-29万年)前 类。现代地理区的各人群,即黄种、白种、黑种等,生活在非洲的一个妇女,这个妇女(多达上万人的群 有着深远的遗传根源,互相基本上分开长达接近体中的一个)是现今全世界人的祖先。大约在13万 200万年之久。他们之间只有小群体的迁徙,没有群年(9-18万年)前,她的一群后裔离开其非洲家乡 体的替代。 分散到世界各地,代替了当地的土著居民,最后在全 用人类化石来验证。如果多地区起源说是正确球各地定居下来。这个被称为线粒体夏娃假说是明 的,那么我们在亚、非、欧各洲发现的人类化石,从显支持“出自非洲”说的 直立人到晚期智人,应该具有该地区的现代人的某 这个理论提出后,近几年来引起了激烈的争论 些解剖特征及显示其演化过程,例如,大概地说,亚 大多数分子遗传学家随后的研究都基本上支持 洲发现的各种人类化石应该具有现代黄种人的某些这个假说,但年代上稍稍放长一些。他们认为多地区 解剖特征并显示其演变过程,非洲发现的各种人类起源说要求有大群体之间的广泛基因交流,直立人 化石应该具有现代黑种人的某些解剖特征并显示其的分布范围几乎在200万年前就越出了非洲,在这 演变过程,欧洲发现的各种人类化石应该具有现代样广大的地理区域中维持这样长时间的这种基因交 白种人的某些解剖特征并显示其演变过程等,可以流,简直是不现实的,因而他们支持“出自非洲”说。 追溯到几乎200万年前当直立人开始扩大分布范围 但是“出自非洲”说也存在着困难。如果说现代 超出非洲的时候。按照“出自非洲”的假说,则不人从非洲扩展到旧大陆的其余部分时,与当地已有 会有这样的地区连续性,但现代各人群都应当共同的晚期智人前的人群有某种程度的杂交和混合,这 具有某些非洲早期智人的特征。 是容易被接受的见解。可是迄今共有世界各地的4, 由于人类化石的稀少和不完整,而且有着长时000多人接受过线粒体DNA的测试,却没有发现过 间的间断,古人类学家们对重要的解剖性状的意义古老的线粒体DNA,意味着新来的现代人完全取代 又有着不同的见解,因而难于取得一致的意见来肯了古老的人群。取代是怎样发生的?难道发生了种 定或否定哪一种假说,还有待更多的人类化石的发族灭绝?到目前为止,没有发现这方面的任何证据 现 这是“出自非洲”说目前还不能解释的难题 近年来分子生物学为这个问题提供了证据, 虽然现代人的起源问题已有了大量的信息,这 1987年初,美国的分子遗传学家卡恩(R.L个问题现在仍旧没有解决,因而现代人的单一地区 Cann)、斯通金( M. Stoneking)和威尔逊(A.C. 起源说和多地区起源说还在激烈的争论之中。 12/1995NO.6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01994-2006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
<<向上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