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它标志着国家开始对旅行社实施相对独立的行业管理。 1978年开始实施对外开放政策,中国的旅游业也随之发展起来。开放当年,来华旅游 入境人数就达到180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2.6亿美元。1980年,中国青年旅行社总社在 北京成立,从此开始了中国旅行社行业寡头垄断的局面。根据国家旅游局有关规定,全国只 有国旅、中旅和青旅三家总社拥有旅游外联的权力,它们之间具有相对明确的业务分工。中 国国际旅行社主要接待外国来华的旅游者,中国旅行社主要接待港澳同胞和来华旅游的海外 华人,而中国青年旅行社则以来华旅游的青年旅游者作为主要接待对象。1984年国家下放 旅游外联权,允许更多的企业经营国际旅游业务,并授予它们业务经营所必须的签证通知权 这一举措对中国旅行社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旅行社业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发展起 来。到1988年年底,中国的旅行社猛增至1573家,并由此彻底打破了中国旅行社业寡头垄 断的局面。1984年以后,国旅、中旅和青旅接待人数占全国有组织接待人数的比例由1980 年的79.6%下降为1988年的40.9%。1985年5月11日,国务院发布了《旅行社管理暂行 条例》。这是旅游产业第一部行政法规。1987年11月14日,国务院批准发布了《导游人员 管理暂行条例》,这是第二部旅游管理行政法规。 2.快速增长阶段(1990~1994) 在此期间,中国政府开始允许中国公民出国探亲和旅游,这是中国旅游业发展中的又 重大突破。中国大陆成为仅次于香港、日本和台湾的亚洲第四大旅游客源产生地。在中国出 境旅游崛起的同时,中国的国内旅游保持了持续发展的势头。根据国家旅游局提供的资料, 1994年中国国内旅游人数达5.24亿人次,比上年增长27.8%,国内旅游收入达1023.51 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18.5%,城镇居民国内旅游出游人均花费为414.67元。国际入 境旅游的恢复和发展,出境旅游的崛起和国内旅游的持续增长,有力地促进了中国旅行社的 发展。全国的旅行社总数从1990年的1603家增加到1994年的4382家,5年间增长了 招商、康辉、铁旅等一批在市场竞争中成长起来,并熟悉市场机制的旅行社群 体成为中国旅行社产业的新兴推动力量。 3.结构调整阶段(1995~2001) 在中国旅行社行业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许多问题,突出表现为市场秩序的混乱。 国家旅游局自1995年1月1日起,开始依照国际惯例实行旅行社质量保证金制度,先后颁 布并实施了《旅行社质量保证金暂行规定》、《旅行社质量保证金暂行规定实施细则》、《旅行 社质量保证金赔偿暂行办法》与《旅行社质量保证金赔偿试行标准》。1996年10月15日, 国务院第205号令发布《旅行社管理条例》。1997年,根据《旅行社管理条例》,顺利实现 由 三类旅行社向国际旅行社、国内旅行社的转变。截至2001年年底,中国共有旅 行社10716家,其中国际旅行社1319家,国内旅行社9397家,它们对于中国旅游业的发展 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与此同时,国家旅游局1997年发布的《旅行社经理资格认证管理 规定》和国务院199年发布的《导游人员管理条例》对于提高旅行社的素质、质量和信誉它标志着国家开始对旅行社实施相对独立的行业管理。 1978 年开始实施对外开放政策,中国的旅游业也随之发展起来。开放当年,来华旅游 入境人数就达到 180 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 2.6 亿美元。1980 年,中国青年旅行社总社在 北京成立,从此开始了中国旅行社行业寡头垄断的局面。根据国家旅游局有关规定,全国只 有国旅、中旅和青旅三家总社拥有旅游外联的权力,它们之间具有相对明确的业务分工。中 国国际旅行社主要接待外国来华的旅游者,中国旅行社主要接待港澳同胞和来华旅游的海外 华人,而中国青年旅行社则以来华旅游的青年旅游者作为主要接待对象。1984 年国家下放 旅游外联权,允许更多的企业经营国际旅游业务,并授予它们业务经营所必须的签证通知权。 这一举措对中国旅行社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旅行社业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发展起 来。到 1988 年年底,中国的旅行社猛增至 1573 家,并由此彻底打破了中国旅行社业寡头垄 断的局面。1984 年以后,国旅、中旅和青旅接待人数占全国有组织接待人数的比例由 1980 年的 79.6%下降为 1988 年的 40.9%。1985 年 5 月 11 日,国务院发布了《旅行社管理暂行 条例》。这是旅游产业第一部行政法规。1987 年 11 月 14 日,国务院批准发布了《导游人员 管理暂行条例》,这是第二部旅游管理行政法规。 2.快速增长阶段(1990~1994) 在此期间,中国政府开始允许中国公民出国探亲和旅游,这是中国旅游业发展中的又一 重大突破。中国大陆成为仅次于香港、日本和台湾的亚洲第四大旅游客源产生地。在中国出 境旅游崛起的同时,中国的国内旅游保持了持续发展的势头。根据国家旅游局提供的资料, 1994 年中国国内旅游人数达 5.24 亿人次,比上年增长 27.8%,国内旅游收入达 1023.51 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 18.5%,城镇居民国内旅游出游人均花费为 414.67 元。国际入 境旅游的恢复和发展,出境旅游的崛起和国内旅游的持续增长,有力地促进了中国旅行社的 发展。全国的旅行社总数从 1990 年的 1603 家增加到 1994 年的 4382 家,5 年间增长了 201.43%。招商、康辉、铁旅等一批在市场竞争中成长起来,并熟悉市场机制的旅行社群 体成为中国旅行社产业的新兴推动力量。 3.结构调整阶段(1995~2001) 在中国旅行社行业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许多问题,突出表现为市场秩序的混乱。 国家旅游局自 1995 年 1 月 1 日起,开始依照国际惯例实行旅行社质量保证金制度,先后颁 布并实施了《旅行社质量保证金暂行规定》、《旅行社质量保证金暂行规定实施细则》、《旅行 社质量保证金赔偿暂行办法》与《旅行社质量保证金赔偿试行标准》。1996 年 10 月 15 日, 国务院第 205 号令发布《旅行社管理条例》。1997 年,根据《旅行社管理条例》,顺利实现 由一、二、三类旅行社向国际旅行社、国内旅行社的转变。截至 2001 年年底,中国共有旅 行社 10716 家,其中国际旅行社 1319 家,国内旅行社 9397 家,它们对于中国旅游业的发展 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与此同时,国家旅游局 1997 年发布的《旅行社经理资格认证管理 规定》和国务院 1999 年发布的《导游人员管理条例》对于提高旅行社的素质、质量和信誉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