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伏羲“风姓”,出生于西部天水山区,故伏羲与虎的秦,而是指羌族的羌( Ching)。以后,由于羌族 的关系应当更为密切。伏羲又名伏牺、宓戏、庖的衰微和瓷器出口才转化为Chna。可见羌戎及 牺,而“牺”代表被降服驯养的动物。故伏羲时代其文化应当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源头和组成 主要是渔猎时代。0虎为百兽之王,而首领能够部分。毛泽东曾指出:“各个少数民族对中国的 降龙伏虎,故有“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之说。历史都作过贡献。汉族人口多,也是长时期内许 可见伏羲文化已超越了对虎(龙)本身的崇拜。多民族混血形成的。”5不仅汉朝以后有唐太宗 从M45号墓葬看,墓主人身长1.84米,龙长1.78李世民等少数民族融入汉族,而且在汉代以前的 米,虎长1.39米,且人骸居中,龙在右,虎在左,均几千年中定当有更多的兄弟民族,以各种方式结 属陪衬1据研究四川羌族和川滇彝族均贵左合而成华夏民族的大家庭。汉族既为古代各族 贱右。贵雌尚左是代表原始社会遗风。如巍山融汇而成,中华文明也应是中华各族共同创造 县彝族的墓葬,直到40年代(20世纪)还是妻左据史家考证,先秦的老子、孔子、庄子、孟子、邹 夫右。2也可见虎文化的重要地位。另外伏羲衍、墨子、荀子、屈原等文化名人都不一定是汉 “仰则观象于天”,曾发现天空中的有关星座并分族6中华民族的先进文化也都是广泛吸收各兄 别命名为苍龙、白虎等,与地面的动物相对应,这弟民族的优秀文化而形成的,其中就包括具有悠 址176号坑中的蚌壳摆塑吻,除龙虎外还有风是彝族虎文化与伏羲虎文化有着许多共同这多 是最古老的天文学萌芽。另外,在濮阳西水坡邀历史的羌戎及其后裔彝族在内。尤为明显 鸟、鹿、龟和蜘蛛等被驯服的动物形象。它们都 2.3彝族虎文化特点及其与伏羲虎文化的 充分反映了伏羲的虎威的业绩体现伏羲虎文化渊源 是整个龙虎文化相结合的一个重要方面。又据 2.3.1对虎的图腾祟拜现川滇700多万 南子·览冥训》称伏羲为“戏”。《礼记·王彝族人中上年纪的约三分之一都曾自称为“罗 制》说“西方曰戎”。而《风俗通义四夷》说“西戎罗”,与对虎的称呼相同。先秦古籍《山海经海 有六……,五曰‘鼻息’”。查“鼻息”即“戏”的转外北经》记载:“有青兽焉,状如虎,名曰罗罗。”清 写,而“”字从虎头。虎既是伏羲族的图腾,又吴任臣解释:“云南蛮人呼虎为罗罗,老则化为 是西羌族的图腾。这表明伏羲(豳戏)文化与西虎。”彝族在唐代建立的南诏国国王就常披虎皮 羌(含其后裔彝族)文化也有密切联系。 坐卧虎皮。南诏德化碑首句是“自羲皇以来” 22彝(羌)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彝人祭祖时大门上悬卦虎头瓢就代表伏羲。即 自认是伏羲的后代。(第108页) 金沙江流域的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境内,先 2.3.2彝族十月历是以虎为首的十二属相 发现了800万年前的拉玛古猿(化石),以后又发轮回记日,三个属相周36日为一个月,一年十个 据出170万年前的元谋猿人(化石)。考古学家贾月360日,再加五至六天为“过年日州1。它可能 兰坡认为云、贵、川交界处最有希望发现两者之与华夏族夏代(以后曾流传到周代)所用的《夏小 间的缺环。13据彝族学者考证,居住这里的云南正》历法相似。《诗经》的《豳风七月》有“七月流 土著彝族是中国最早先民的遗裔之一,保存着较火,九月授衣”,以及古诗中的“九月寒衣未剪裁” 多的古老文化。进而提出彝族文化是中国文明等句。如从十二月历来看,无论阳历阴历都难以 的重要源头之一4(第1页、第32页) 解释清楚,为什么九月就要准备寒衣。而借助十 彝族的古代祖先又叫羌族,现羌族多居住在月历来理解就不言而明了。另外《毛传》在注释 金沙江上游的岷江流域。古时曾居住在甘肃、青诗七月》中的“一之日”到“四之日”时认为,所 海及新疆等地。羌是西部的主要民族,古称西谓“ 十之余也”,其意是每年过完十个月 羌、西戎,故又称羌戎或氐羌。司马迁《史记咂五后剩余的几天“过年日”。这就比起那些硬套十 帝本记》中说:“自黄帝至舜禹,皆同姓而异国月历的解释更合情合理 号。而《史记六国年表》中又说:“禹兴于西羌。” 2.3.3宇宙生成观类似彝族对宇宙的生 可见炎黄及其子孙多是上古时西羌文化的继承成有几种答案。首先是龙虎化生宇宙,古彝诗 者或其后裔。据四川理工大学刘兴诗教授考查,《尼苏夺节》中有“造天龙、造地龙”之说,彝史诗 早在先秦时,古代羌族不仅在西部,而且在中原《梅葛》中有:“虎头作天头,虎尾作地尾,虎鼻作 地区也曾很有影响。西方人通过丝绸之路来中天鼻,虎耳作天耳”等语,还把虎的眼、须、牙、油 国首先与羌戎接触,故西文中称中国为Chng或气心肚、血、肠、肝等等都化生为天地万物。这 China。在古时代表中国的既非指瓷器,也非后来与楚帛甲篇中伏羲、女娲结亲生子,和“四神”开 201994-2008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nw.cnki.net伏羲“风姓”,出生于西部天水山区 ,故伏羲与虎 的关系应当更为密切。伏羲又名伏牺、宓戏、庖 牺 ,而“牺”代表被降服驯养的动物。故伏羲时代 主要是渔猎时代。[ 10 ]虎为百兽之王 ,而首领能够 降龙伏虎 ,故有“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之说。 可见伏羲文化已超越了对虎 (龙) 本身的崇拜。 从 M45 号墓葬看 ,墓主人身长 1. 84 米 ,龙长 1. 78 米 ,虎长 1. 39 米 ,且人骸居中 ,龙在右 ,虎在左 ,均 属陪衬[ 11 ] 。据研究四川羌族和川滇彝族均贵左 贱右。贵雌尚左是代表原始社会遗风。如巍山 县彝族的墓葬 ,直到 40 年代 (20 世纪) 还是妻左 夫右。[ 12 ]也可见虎文化的重要地位。另外伏羲 “仰则观象于天”,曾发现天空中的有关星座并分 别命名为苍龙、白虎等 ,与地面的动物相对应 ,这 是最古老的天文学萌芽。另外 ,在濮阳西水坡遗 址 176 号坑中的蚌壳摆塑物 ,除龙虎外 ,还有凤 鸟、鹿、龟和蜘蛛等被驯服的动物形象。[ 11 ]它们都 充分反映了伏羲的虎威的业绩 ,体现伏羲虎文化 是整个龙虎文化相结合的一个重要方面。又据 《淮南子·览冥训》称伏羲为“ 戏”。《礼记·王 制》说“西方曰戎”。而《风俗通义·四夷》说“西戎 有六 ……,五曰‘鼻息’”。查“鼻息”即“戏”的转 写 ,而“ ”字从虎头。虎既是伏羲族的图腾 ,又 是西羌族的图腾。这表明伏羲 ( 戏) 文化与西 羌(含其后裔彝族) 文化也有密切联系。 2. 2 彝(羌) 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 分 金沙江流域的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境内 ,先 发现了 800 万年前的拉玛古猿 (化石) ,以后又发 掘出 170 万年前的元谋猿人(化石) 。考古学家贾 兰坡认为云、贵、川交界处最有希望发现两者之 间的缺环。[ 13 ]据彝族学者考证 ,居住这里的云南 土著彝族是中国最早先民的遗裔之一 ,保存着较 多的古老文化。进而提出彝族文化是中国文明 的重要源头之一。[ 14 ] (第 1 页、第 32 页) 彝族的古代祖先又叫羌族 ,现羌族多居住在 金沙江上游的岷江流域。古时曾居住在甘肃、青 海及新疆等地。羌是西部的主要民族 ,古称西 羌、西戎 ,故又称羌戎或氐羌。司马迁《史记·五 帝本记》中说 :“自黄帝至舜禹 ,皆同姓而异国 号。”而《史记·六国年表》中又说“: 禹兴于西羌。” 可见炎黄及其子孙多是上古时西羌文化的继承 者或其后裔。据四川理工大学刘兴诗教授考查 , 早在先秦时 ,古代羌族不仅在西部 ,而且在中原 地区也曾很有影响。西方人通过丝绸之路来中 国首先与羌戎接触 ,故西文中称中国为 Ching 或 China。在古时代表中国的既非指瓷器 ,也非后来 的秦 ,而是指羌族的羌 (Ching) 。以后 ,由于羌族 的衰微和瓷器出口才转化为 China。可见羌戎及 其文化应当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源头和组成 部分。毛泽东曾指出 :“各个少数民族对中国的 历史都作过贡献。汉族人口多 ,也是长时期内许 多民族混血形成的。”[ 15 ]不仅汉朝以后有唐太宗 李世民等少数民族融入汉族 ,而且在汉代以前的 几千年中定当有更多的兄弟民族 ,以各种方式结 合而成华夏民族的大家庭。汉族既为古代各族 融汇而成 ,中华文明也应是中华各族共同创造。 据史家考证 ,先秦的老子、孔子、庄子、孟子、邹 衍、墨子、荀子、屈原等文化名人都不一定是汉 族。[ 16 ]中华民族的先进文化也都是广泛吸收各兄 弟民族的优秀文化而形成的 ,其中就包括具有悠 久历史的羌戎及其后裔彝族在内。尤为明显的 是彝族虎文化与伏羲虎文化有着许多共同之处。 2. 3 彝族虎文化特点及其与伏羲虎文化的 渊源 2. 3. 1 对虎的图腾崇拜 现川滇 700 多万 彝族人中上年纪的约三分之一都曾自称为“罗 罗”,与对虎的称呼相同。先秦古籍《山海经·海 外北经》记载“: 有青兽焉 ,状如虎 ,名曰罗罗。”清 吴任臣解释 :“云南蛮人呼虎为罗罗 ,老则化为 虎。”彝族在唐代建立的南诏国国王就常披虎皮 , 坐卧虎皮。南诏德化碑首句是“自羲皇以来”。 彝人祭祖时大门上悬卦虎头瓢就代表伏羲。即 自认是伏羲的后代。[ 1 ] (第 108 页) 2. 3. 2 彝族十月历是以虎为首的十二属相 轮回记日 ,三个属相周 36 日为一个月 ,一年十个 月 360 日 ,再加五至六天为“过年日”[ 17 ] 。它可能 与华夏族夏代(以后曾流传到周代) 所用的《夏小 正》历法相似。《诗经》的《豳风·七月》有“七月流 火 ,九月授衣”,以及古诗中的“九月寒衣未剪裁” 等句。如从十二月历来看 ,无论阳历阴历都难以 解释清楚 ,为什么九月就要准备寒衣。而借助十 月历来理解就不言而明了。另外《毛传》在注释 《诗·七月》中的“一之日”到“四之日”时认为 ,所 谓“×之日 ,十之余也”,其意是每年过完十个月 后剩余的几天“过年日”。这就比起那些硬套十 二月历的解释更合情合理。 2. 3. 3 宇宙生成观类似 彝族对宇宙的生 成有几种答案。首先是龙虎化生宇宙 ,古彝诗 《尼苏夺节》中有“造天龙、造地龙”之说 ,彝史诗 《梅葛》中有 “: 虎头作天头 ,虎尾作地尾 ,虎鼻作 天鼻 ,虎耳作天耳”等语 ,还把虎的眼、须、牙、油、 气、心、肚、血、肠、肝等等都化生为天地万物。这 与楚帛甲篇中伏羲、女娲结亲生子 ,和“四神”开 83 © 1994-2008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