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河南师范大学 S与6的关系:A=0.001=bc,bc=0.001/e Sb(Cm)xc (mo1/ds)xM(/1)10/.001xMx (u/c) K例>e“与邻二氮菲生成红色络合物,=1.1x10, 灵敏度高 Fe与磺基水杨酸络合物,c=5.8x×103, 双硫腙与Pb的6=6.8×10,S=M/6=207/6.8×10-=0.0030(μg/cm) 双硫踪与Cu的e=4.52×10,S=M/e-63.5/4.52x10-0.0014(ug/cm灵敏度高 3.吸光府的加和性 共存的多种吸光物质对同一波长光吸收的光度值分别为 A,则总吸光度为 =A+A+.+A (据此可进行多组分的测定) 6.1.3比色法和吸光光度法及其仪器 1.目视比色法:比较透过光的强度 标准色阶:在相同条件下品色,目视比较 特点:灵敏度 准确度低 ,不同人看,结果不同,不符合朗伯一比尔定律也可用目视 比色法 因为比较的是透过光 2.光电比色法:比较溶液对某一波长光的吸收情况。比日视比色法的准确度和选择性好。 3.吸光光度法:与光电比色法的原理相同,只是二者获得单色光的方法不同,前者使用滤光 片,后者使用光栅、棱镜,因而比光电比色法的准确度和选择性好。 4.分光光度计及其基本部件:光源一单色器一比色皿(吸收池)一检测器一显示器 (1)光源钨丝灯:可 、红外400-1000nm氢灯或氘灯:紫外160-350m (2)单色器 a.滤光片:有机玻璃片或薄膜,利用颜色互补原理。 b。棱镜:根据物质的折射率与光的波长有关。玻璃棱镜:可见,石英棱镜:紫外、可见 C,光:在玻璃片或金属片上刻划均匀的线,1200条/m 衍射、 干涉原理 (3)吸收泄 玻璃: 可见。 石英:紫外 可 (4)检测器:光电转换器件(光电管、光电倍增光,光电二极管阵列)。利用光电效应,光 照产生光电流,测定光电流的大小。 (5)显示器:检流计:72型。数字显示:722型。数字打印:V一240。 6.2光度分析法的设计 62.1显色反应:将待测组分转化成有色化合物的的反应。M十L=如 1.要求:(1)选择性好:(2)灵敏度高,ε>10:(3)有色化合物L要稳定,不分解: (4)M的组成要一定(只ML无M):(5)ML与L颜色差别大,吸收峰波长差:△>60nm 2.显色剂:满足以上要求。有机显色剂 6.2.2昆色条件的洗摇 1.溶液的酸度 M十L=ML(显色剂L存在酸效应m) a.影响显色剂的溶度 b.影响M的存在状态 c.影响M的组成和稳定性,如Fe艹一磺基水杨酸 pH 组成 颜色 2-3 1:1 紫红 4-8 1:2 棕褐 8-10 1:3 黄色 2.显色剂用量:显色剂过多有时会引起副反应,加入量要严格控制,可通过实验确定。 3.温度:通过实验确定温度范围,通常在室温下进行。 6-2 河南师范大学 S 与ε的关系:A=0.001=εbc,bc=0.001/ε S=b(cm)×c(mol/dm3 )×M(g/mol)×106 μg/g= 3 0.001 10 M M ε ε × × = (μg/cm2 ) <例>Fe2+与邻二氮菲生成红色络合物,ε=1.1×104 , 灵敏度高 Fe2+与磺基水杨酸络合物,ε=5.8×103 , 双硫腙与Pb的ε=6.8×104 ,S=M/ε=207/6.8×104 =0.0030(μg/cm2 ) 双硫腙与Cu的ε=4.52×104 ,S=M/ε=63.5/4.52×104 =0.0014(μg/cm2 ) 灵敏度高 3.吸光度的加和性 共存的多种吸光物质对同一波长光吸收的光度值分别为A1,A2,.An,则总吸光度为: A=A1+A2+.+An (据此可进行多组分的测定) 6.1.3 比色法和吸光光度法及其仪器 1.目视比色法:比较透过光的强度 标准色阶:在相同条件下显色,目视比较。 特点:灵敏度高,准确度低,不同人看,结果不同,不符合朗伯-比尔定律也可用目视 比色法,因为比较的是透过光。 2.光电比色法:比较溶液对某一波长光的吸收情况。比目视比色法的准确度和选择性好。 3.吸光光度法:与光电比色法的原理相同,只是二者获得单色光的方法不同,前者使用滤光 片,后者使用光栅、棱镜,因而比光电比色法的准确度和选择性好。 4.分光光度计及其基本部件:光源-单色器-比色皿(吸收池)-检测器-显示器 (1)光源 钨丝灯:可见、红外 400-1000nm 氢灯或氘灯:紫外 160-350nm (2)单色器 a. 滤光片:有机玻璃片或薄膜,利用颜色互补原理。 b. 棱镜:根据物质的折射率与光的波长有关。玻璃棱镜:可见,石英棱镜:紫外、可见 c. 光栅:在玻璃片或金属片上刻划均匀的线,1200 条/mm, 衍射、干涉原理 (3)吸收池:玻璃:可见, 石英:紫外、可见 (4)检测器:光电转换器件(光电管、光电倍增光,光电二极管阵列)。利用光电效应,光 照产生光电流,测定光电流的大小。 (5)显示器:检流计:72 型。数字显示:722 型。数字打印:UV-240。 6.2 光度分析法的设计 6.2.1 显色反应:将待测组分转化成有色化合物的的反应。M+L=ML 1.要求:(1)选择性好;(2)灵敏度高,ε>104 ;(3)有色化合物ML要稳定,不分解; (4)ML 的组成要一定(只 ML 无 MLn);(5)ML 与 L 颜色差别大,吸收峰波长差:Δλ>60nm. 2.显色剂:满足以上要求。有机显色剂 6.2.2 显色条件的选择 1.溶液的酸度:M+L=ML(显色剂L存在酸效应αL(H)) a. 影响显色剂的溶度 b. 影响 M 的存在状态 c. 影响ML的组成和稳定性,如Fe3+-磺基水杨酸 pH 组成 颜色 2-3 1:1 紫红 4-8 1:2 棕褐 8-10 1:3 黄色 2.显色剂用量:显色剂过多有时会引起副反应,加入量要严格控制,可通过实验确定。 3.温度:通过实验确定温度范围,通常在室温下进行。 6-2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