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公日:“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5.修辞学常识 研究语言的表达效果。 古代汉语中最常用的修辞手法如“借代”、“互文”“借代”现代汉语仍然使用, 而“互文用得极少。“互文指前后文句或词语在意义上互相补充,参互见义 重在形分义合,上下文互相补充、共同表达文意。杜牧《泊秦淮》:“烟笼寒水月 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烟”“月”在上,“寒水”“沙”在下,它们是“笼” 与被“笼”的关系。在这里“烟”“月”互相补充,理解为:烟、月都笼罩着寒水, 笼罩着沙。《捕蛇者说》:“叫嚣乎东西,突乎南北。”在东西南北都大喊大叫、 横冲直撞。假如不明互文的特点,只从形式上理解,易误。《楚辞·离骚》:“启 九辩与九歌兮,夏康娱以自纵。”王逸《楚辞章句》注释没有考虑互文,把“夏 康”连读,讲成人名,即“太康”。实际“启”为夏启,“夏”亦为夏启。两者互 文,一言启,一言夏,实指一个人。这样理解形式上对应才整齐。 6.训诂学常识 训诂学是以训诂为研究对象的学科。训诂学以古代书面语言的训诂作为对 象,以语义为主要研究内容。 懂得训诂学,有助于对词义的理解。如训诂学中词语训释的一种方式是声训。 用音同或音近字解释词义。有助于识别通假字。如:《诗·秦风·终南》:“终南 何有?有纪有堂。”毛传:“纪,基也。”“堂,毕道平如堂也。” 王引之《经义述闻》第五:“山基、毕道仍是山,非山之所有也。”他考证: 本文上一章:“终南何有?有条有梅。”指山上出产的树木。全部《诗经》凡属于 山有什么都找出来:山有榛、山有扶苏、山有乔松、山有枢、山有漆、南山有桑、 北山有杨、北山有李、南山有杞,都指好树木。这首诗第一章写终南山有草木, 二章谈山,不对。不符合《诗经》体例。他通过古音解决:“纪”通“杞”,“堂” 通“棠”“纪”声母“见”母,“杞”声母为“溪”母,都是“之”部。“堂”、“棠”8 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5.修辞学常识 研究语言的表达效果。 古代汉语中最常用的修辞手法如“借代”、“互文”“借代”现代汉语仍然使用, 而“互文”用得极少。“互文”指前后文句或词语在意义上互相补充,参互见义。 重在形分义合,上下文互相补充、共同表达文意。杜牧《泊秦淮》:“烟笼寒水月 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烟”“月”在上,“寒水”“沙”在下,它们是“笼” 与被“笼”的关系。在这里“烟”“月”互相补充,理解为:烟、月都笼罩着寒水, 笼罩着沙。《捕蛇者说》:“叫嚣乎东西, 突乎南北。”在东西南北都大喊大叫、 横冲直撞。假如不明互文的特点,只从形式上理解,易误。《楚辞·离骚》:“启 九辩与九歌兮,夏康娱以自纵。”王逸《楚辞章句》注释没有考虑互文,把“夏 康”连读,讲成人名,即“太康”。实际“启”为夏启,“夏”亦为夏启。两者互 文,一言启,一言夏,实指一个人。这样理解形式上对应才整齐。 6.训诂学常识 训诂学是以训诂为研究对象的学科。训诂学以古代书面语言的训诂作为对 象,以语义为主要研究内容。 懂得训诂学,有助于对词义的理解。如训诂学中词语训释的一种方式是声训。 用音同或音近字解释词义。有助于识别通假字。如:《诗·秦风·终南》:“终南 何有?有纪有堂。”毛传:“纪,基也。”“堂,毕道平如堂也。” 王引之《经义述闻》第五:“山基、毕道仍是山,非山之所有也。”他考证: 本文上一章:“终南何有?有条有梅。”指山上出产的树木。全部《诗经》凡属于 山有什么都找出来:山有榛、山有扶苏、山有乔松、山有枢、山有漆、南山有桑、 北山有杨、北山有李、南山有杞,都指好树木。这首诗第一章写终南山有草木, 二章谈山,不对。不符合《诗经》体例。他通过古音解决:“纪”通“杞”,“堂” 通“棠”“纪”声母“见”母,“杞”声母为“溪”母,都是“之”部。“堂”、“棠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