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根据提示,用原文提示 (1)郦道元堪称写水的高手’他用“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描写水势盛大,又用“素湍 绿潭’回清倒影”描写江水清澈’语言凝练而意蕴丰富。 (2)文中用“重岩叠嶂’隐天蔽日”描绘山形的挺拔险峻,用“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 啸”写尽了深秋的凄婉幽美。 6·文末描写“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突现了三峡的什么特点? 三峡秋季凄凊肃杀的环境特点和三峡山高、峡长、岭连的地形特点。 7·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写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 A·作者在文中依次写出了夏季的三峡的奔放美,春冬的三峡的清幽美和秋季的三峡的 凄婉美 B·第三段写三峡春冬景色时’既描写了“素湍绿潭”的静景·也描写了“回清倒影” 的动景,动静相合,相得益彰。 C·第四段中写“高猿长啸”突出了秋天三峡的凄冷。 D·文章第四段中作者引用渔歌歌谣,是运用了正面描写的手法进一步突出三峡的山高 水长的特点’同时渲染了三峡秋天萧瑟凄清的气氛 8·总结三峡的景物特点,给下面的对联补出上联。 山险水急三峡景(或:山峻水清三峡美),天高地厚华夏情 9·(2014重庆)如果你要去欣赏三峡的美景·会选择哪个季节前往?请结合课文的内容 说说理由。 示例:我会在夏天去。那江水漫上小山·江面更显宽阔的景象·那急流顺七百里峡谷奔 腾而下的壮观景色,令我神往 (二十)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 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欣然起行(高兴的样子) (2)念无与为乐者(考虑,想到) (3)遂至承天寺(于是,就) (4)解衣欲睡 打算,想要) 2·翻译下面的句子。 (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5.根据提示,用原文提示。 (1)郦道元堪称写水的高手,他用“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描写水势盛大,又用“素湍 绿潭,回清倒影”描写江水清澈,语言凝练而意蕴丰富。 (2)文中用“重岩叠嶂,隐天蔽日”描绘山形的挺拔险峻,用“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 啸”写尽了深秋的凄婉幽美。 6.文末描写“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突现了三峡的什么特点? 三峡秋季凄清肃杀的环境特点和三峡山高、峡长、岭连的地形特点。 7.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写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作者在文中依次写出了夏季的三峡的奔放美,春冬的三峡的清幽美和秋季的三峡的 凄婉美。 B.第三段写三峡春冬景色时,既描写了“素湍绿潭”的静景,也描写了“回清倒影” 的动景,动静相合,相得益彰。 C.第四段中写“高猿长啸”突出了秋天三峡的凄冷。 D.文章第四段中作者引用渔歌歌谣,是运用了正面描写的手法进一步突出三峡的山高 水长的特点,同时渲染了三峡秋天萧瑟凄清的气氛。 8.总结三峡的景物特点,给下面的对联补出上联。 山险水急三峡景(或:山峻水清三峡美),天高地厚华夏情。 9.(2014·重庆)如果你要去欣赏三峡的美景,会选择哪个季节前往?请结合课文的内容 说说理由。 示例:我会在夏天去。那江水漫上小山,江面更显宽阔的景象,那急流顺七百里峡谷奔 腾而下的壮观景色,令我神往。 (二十)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 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欣然..起行 (高兴的样子) (2)念.无与为乐者 (考虑,想到) (3)遂.至承天寺 (于是,就) (4)解衣欲.睡 (打算,想要) 2.翻译下面的句子。 (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