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短文两篇 作者:张昊 [课内语段精读] 【甲】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其傅彩 也,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其长才也,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练达之士虽能分别处理细事或 一一判別枝节,然纵观统筹、全局策划,则非好学深思者莫属。读书费时过多易惰,文采藻 饰太盛则矫,①全凭条文断事乃学究故态。读书补天然之不足,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盖天 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而书中所示,如不以经验范之,则又大而 无当。狡黠者鄙读书,无知者羡读书,唯明智之士用读书,然书并不以用处告人,用书之智 不在书中,而在书外,全凭观察得之。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不可尽信书上所言,亦不 可寻章摘句,而应推敲细思。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则须咀嚼消化。②换言之, 有只须读其部分者,有只须大体涉猎者,少数则须全读,读时须全神贯注,孜孜不倦。书亦 可请人代读,取其所作摘要,但只限题材较次或价值不高者,否则书经提炼犹如水经蒸馏 淡而无味矣。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笔记使人准确。因此不常作文者须记忆特强, 不常讨论者须天生聪颖,不常读书者须欺世有术,始能无知而显有知。读史使人明智,读诗 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 所学,皆成性格。人之才智但有滞碍,无不可读适当之书使之顺畅,一如身体百病,皆可借 相宜之运动除之。滚球利睾肾,射箭利胸肺,慢步利肠胃,骑术利头脑,诸如此类。如智力 不集中,可令读数学,盖演题须全神贯注,稍有分散即须重演:如不能辨异,可令读经院哲 学,盖是辈皆吹毛求疵之人;如不善求同,不善以一物阐证另一物,可令读律师之案卷。如 此头脑中凡有缺陷,皆有特药可医 【乙】一般人常常以为,对仼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其实也不尽然。我们虽然 不必提倡不求甚解的态度,但是,盲目地反对不求甚解的态度同样没有充分的理由 不求甚解这句话最早是陶渊明说的。他在《五柳先生传》这篇短文中写道:“好读书 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人们往往只抓住他说的前一句话,而丢了他说的后 句话,因此,就对陶渊明的读书态度很不满意,这是何苦来呢?他说的前后两句话紧紧相连, 交互阐明,意思非常清楚。这是古人读书的正确态度,我们应该虚心学习,完全不应该对他 滥加粗暴的不讲道理的非议。 应该承认,好读书这个习惯的养成是很重要的。如果根本不读书或者不喜欢读书,那末, 无论说什么求甚解或不求甚解就都毫无意义了。因为不读书就不了解什么知识,不喜欢读也 就不能用心去了解书中的道理。一定要好读书,这才有起码的发言权。真正把书读进去了 越读越有兴趣,自然就会慢慢了解书中的道理。一下子想完全读懂所有的书,特别是完全读 懂重要的经典著作,那除了狂妄自大的人以外,谁也不敢这样自信。而读书的要诀,全在于 会意。对于这一点,陶渊明尤其有独到的见解。所以,他每每遇到真正会意的时候,就高兴 得连饭都忘记吃了。 这样说来,陶渊明主张读书要会意,而真正的会意又很不容易,所以只好说不求甚解了 可见这不求甚解四字的含义,有两层:一是表示虚心,目的在于劝戒学者不要骄傲自负,以 为什么书一读就懂,实际上不一定真正体会得了书中的真意,还是老老实实承认自己只是不 求甚解为好。二是说明读书的方法,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 这两层意思都很重要,值得我们好好体会。 列宁就曾经多次批评普列汉诺夫,说他自以为熟读马克思的著作,而实际上对马克思的 著作却做了许多曲解。我们今天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经典著作,也应该抱虚心的态度,切 不可以为都读得懂,其实不懂的地方还多得很哩!要想把经典著作读透,懂得其中的真理, 并且正确地用来指导我们的工作,还必须不断努力学习。要学习得好,就不能死读,而必须第 15 课 短文两篇 作者:张昊 [课内语段精读] 【甲】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其傅彩 也,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其长才也,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练达之士虽能分别处理细事或 一一判别枝节,然纵观统筹、全局策划,则非好学深思者莫属。读书费时过多易惰,文采藻 饰太盛则矫.,①全凭条文断事乃学究故态。读书补天然之不足,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盖天 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而书中所示,如不以经验范之,则又大而 无当。狡黠者鄙读书,无知者羡读书,唯明智之士用读书,然书并不以用处告人,用书之智 不在书中,而在书外,全凭观察得之。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不可尽信书上所言,亦不 可寻章摘句,而应推敲细思。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则须咀嚼消化。②换言之, 有只须读其部分者,有只须大体涉猎者,少数则须全读,读时须全神贯注,孜孜不倦。书亦 可请人代读,取其所作摘要,但只限题材较次或价值不高者,否则书经提炼犹如水经蒸馏、 淡而无味矣。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笔记使人准确。因此不常作文者须记忆特强, 不常讨论者须天生聪颖,不常读书者须欺世有术,始能无知而显有知。读史使人明智,读诗 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 所学,皆成性格。人之才智但有滞碍,无不可读适当之书使之顺畅,一如身体百病,皆可借 相宜之运动除之。滚球利睾肾,射箭利胸肺,慢步利肠胃,骑术利头脑,诸如此类。如智力 不集中,可令读数学,盖演题须全神贯注,稍有分散即须重演;如不能辨异,可令读经院哲 学,盖是辈皆吹毛求疵之人;如不善求同,不善以一物阐证另一物,可令读律师之案卷。如 此头脑中凡有缺陷,皆有特药可医。 【乙】一般人常常以为,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其实也不尽然。我们虽然 不必提倡不求甚解 ....的态度,但是,盲目地反对不求甚解的态度同样没有充分的理由。 不求甚解这句话最早是陶渊明说的。他在《五柳先生传》这篇短文中写道:“好读书, 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人们往往只抓住他说的前一句话,而丢了他说的后一 句话,因此,就对陶渊明的读书态度很不满意,这是何苦来呢?他说的前后两句话紧紧相连, 交互阐明,意思非常清楚。这是古人读书的正确态度,我们应该虚心学习,完全不应该对他 滥加粗暴的不讲道理的非议。 应该承认,好读书这个习惯的养成是很重要的。如果根本不读书或者不喜欢读书,那末, 无论说什么求甚解或不求甚解就都毫无意义了。因为不读书就不了解什么知识,不喜欢读也 就不能用心去了解书中的道理。一定要好读书,这才有起码的发言权。真正把书读进去了, 越读越有兴趣,自然就会慢慢了解书中的道理。一下子想完全读懂所有的书,特别是完全读 懂重要的经典著作,那除了狂妄自大的人以外,谁也不敢这样自信。而读书的要诀,全在于 会意。对于这一点,陶渊明尤其有独到的见解。所以,他每每遇到真正会意的时候,就高兴 得连饭都忘记吃了。 这样说来,陶渊明主张读书要会意,而真正的会意又很不容易,所以只好说不求甚解了。 可见这不求甚解四字的含义,有两层:一是表示虚心,目的在于劝戒学者不要骄傲自负,以 为什么书一读就懂,实际上不一定真正体会得了书中的真意,还是老老实实承认自己只是不 求甚解为好。二是说明读书的方法,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 这两层意思都很重要,值得我们好好体会。 列宁就曾经多次批评普列汉诺夫,说他自以为熟读马克思的著作,而实际上对马克思的 著作却做了许多曲解。我们今天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经典著作,也应该抱虚心的态度,切 不可以为都读得懂,其实不懂的地方还多得很哩!要想把经典著作读透,懂得其中的真理, 并且正确地用来指导我们的工作,还必须不断努力学习。要学习得好,就不能死读,而必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