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评分要尽量做到客观化、减少评分误差。 第二节效度 一、概念 指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的程度,亦即测量是否达到了预期目的: 首先,测量的效度始终是对一定的测量目的而言的。一般而言,任何测量都有某种 特定的目的和功能,判断效度高低,就是判断测验达到目的的程度。 其次,测量的效度也是对测量的结果而言的。一种测量工具只能经过实际测量,才 能根据出来的结果判断它的效度。所以也可以把效度理解为测量的结果正确反映所欲测 量的特性或功能的程度。对于任何一种测量来说,只有当它的测量结果真实、正确地反 映所欲测量的功能和特性时,才能认为这种测量是较为有效地或效度较高的。 第三,一种测量的效度只是高或低的问题。因为,一种测量在编制时,总是针对一 定目的而编制的。不存在无效度的测量,只是高或低的问题而已。 第四,在教育测量中,效度问题比在其他领域的测量更为重要。因为,首先,教育 测量的对象大多是精神现象,只能通过对其具有可测性的外部表现(如言语或动作等》 的测量,以间接认识其心理活动、心理特征或知识水平等。其次,学生的心理活动、心 理特征与其外部表现之间,一般仅具有相关关系而无函数关系,外部行为并不能准确无 误地反映某种心理状态。此外,教育测量的对象不是物而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人能 有意识地调节自己的外部行为,掩盖自己的内心活动,这就增加了认识其精神现象的难 度。 二、效度的理论公式 实得分数可分解为潜在真分数,系统误差,随机误差三部分。 具体关系见教材P43。 三、效度的分类及估计 (一)、内容效度 指测验目的代表所欲测量的内容和引起预期反应所达到的程度,也就是测量内容的 代表性程度。 在编制测验时,内容效度是一个相当复杂和不易解决的问题。以成绩测验来说,周 然要求测验题目能代表所学习过的全部内容,但仅仅在形式上做到这一点还不能保证足 够的内容效度,因为学习成绩的高低要从学习内容的巩固程度、理解程度和应用能力几 种行为反应去考察。如果测验题目大多是只需要牢记教材就可以回答的问题,那么,对 全面测验学生的成绩这一目的来说,内容效度仍然不高。 估计内容效度的方法: 1、逻辑分析的方法。这是根据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理论,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勾画 出学生掌握知识内容的范围和深度,提出应形成的技能名称,然后以逻辑分析的方法估 计测验在多大程度上代表了这些内容,在多大程度上能够测量出所要测量的特性和功 能。 2、用测验题目与教材内容比较的方法。这需要先制两个表:一个是测验的双向细15 6、评分要尽量做到客观化、减少评分误差。 第二节 效度 一、概念 指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的程度,亦即测量是否达到了预期目的。 首先,测量的效度始终是对一定的测量目的而言的。一般而言,任何测量都有某种 特定的目的和功能,判断效度高低,就是判断测验达到目的的程度。 其次,测量的效度也是对测量的结果而言的。一种测量工具只能经过实际测量,才 能根据出来的结果判断它的效度。所以也可以把效度理解为测量的结果正确反映所欲测 量的特性或功能的程度。对于任何一种测量来说,只有当它的测量结果真实、正确地反 映所欲测量的功能和特性时,才能认为这种测量是较为有效地或效度较高的。 第三,一种测量的效度只是高或低的问题。因为,一种测量在编制时,总是针对一 定目的而编制的。不存在无效度的测量,只是高或低的问题而已。 第四,在教育测量中,效度问题比在其他领域的测量更为重要。因为,首先,教育 测量的对象大多是精神现象,只能通过对其具有可测性的外部表现(如言语或动作等) 的测量,以间接认识其心理活动、心理特征或知识水平等。其次,学生的心理活动、心 理特征与其外部表现之间,一般仅具有相关关系而无函数关系,外部行为并不能准确无 误地反映某种心理状态。此外,教育测量的对象不是物而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人能 有意识地调节自己的外部行为,掩盖自己的内心活动,这就增加了认识其精神现象的难 度。 二、效度的理论公式 实得分数可分解为潜在真分数,系统误差,随机误差三部分。 具体关系见教材 P43。 三、效度的分类及估计 (一)、内容效度 指测验目的代表所欲测量的内容和引起预期反应所达到的程度,也就是测量内容的 代表性程度。 在编制测验时,内容效度是一个相当复杂和不易解决的问题。以成绩测验来说,固 然要求测验题目能代表所学习过的全部内容,但仅仅在形式上做到这一点还不能保证足 够的内容效度,因为学习成绩的高低要从学习内容的巩固程度、理解程度和应用能力几 种行为反应去考察。如果测验题目大多是只需要牢记教材就可以回答的问题,那么,对 全面测验学生的成绩这一目的来说,内容效度仍然不高。 估计内容效度的方法: 1、逻辑分析的方法。这是根据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理论,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勾画 出学生掌握知识内容的范围和深度,提出应形成的技能名称,然后以逻辑分析的方法估 计测验在多大程度上代表了这些内容,在多大程度上能够测量出所要测量的特性和功 能。 2、用测验题目与教材内容比较的方法。这需要先制两个表:一个是测验的双向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