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A静脉滴注,Dm12B.肌肉注射,Dm1/2 C.肌肉注射,1/2Dm/2t12.Dm维持剂量 但从调整剂量时开始需再经过5个t12方能达到需要的Css. 在病情危重需要立即达到有效血药浓度时,可于开始给药时采用负荷剂量(loading dose,.D1),因为 A-Cva-发a =1.44t4RA Ass就是负荷剂量。可将第一个t1/2内静脉滴注量的1.44倍在静脉滴注开始时推注入静脉即可立即达到并维持Cs5。在分次恒速给药达到Css 时,体内Ass是维持剂量(maintenance dose,.Dm)与体内上一剂量残留药物的和,即 D。 Ass=D.-Ass e,D.-As=Ie 当给药间隔时间t=t12时, D. ) D=1-em-0.5=2D 即每隔一个t1/2给药一次时采用首剂加倍剂量的D1可使血药浓度迅速达到Css。 理想的给药方案应该是使Css-max略小于最小中毒血浆浓度(MTC)而Css-min略大于最小有效血浆浓度(MEC),即血药浓度波动于 MTC与MEC之间治疗窗,这一Dm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Dm=(MTC·MEC)Vd 负荷剂量计算法与上同,即D1=ASS=1.44t12RA=1.44t12Dm/r,为给药间隔时间。可按一级消除动力学公式推算得 t-ios8)x20,令C,=MTC,C-MEc,此时t即 k. MTC、 2.303 六r=(log MEC)Xo.693 MTC -3.323t log MEC 因此可以根据药物的MTC及MEC利用这些公式计算出D1,Dm及t。注意此时t杜12,D12Dm(图3-9)。 --MTC 图39负荷剂量、维持剂量、给药间隔与血药浓度关系 Dm维持剂量所形成的CDI负荷剂量所形成的C 在零级动力学药物中,体内药量超过机体最大消除能力。如果连续恒速给药,RA>RE,体内药量蓄积,血药浓度将无限增高。停药后消除 时间也较长,超过5个t12·因为t12-0.5Co/K,达到Co越高12越长。 临床用药可根据药动学参数如Vd、C1、ke、t12及AUC等按以上各公式计算剂量及设计给药方案以达到并维持有效血药浓度。除了少数 t1/2特长或特短的药物,或零级动力学药物外,一般可采用每一个半衰期给于半个有效量(half dose at half life interval)并将首次剂量加倍是有 效、安全、快速的给药方法。 有些药在体内转化为活性产物则需注意此活性产物的药动学,如果活性产物的消除是药物消除的限速步骤的话,则应按该产物的药动学参 数计算剂量及设计给药方案。 四、一级药动学指标间的相互关系 1.F=A/D×100%口服剂量(D)由于不能100%吸收及存在首关消除效应,能进入体循环的药量(A)只占D的一部分,这就是生物利用 度(F)。药动学计算时应采用绝对生物利用度,相对生物利用度作为评比药物制剂质量的指标。生物利用度还包括吸收速度问题,达峰时间 (Tpeak)是一个参考指标。A.静脉滴注,Dm/t1/2 B.肌肉注射,Dm/t1/2 C.肌肉注射,1/2Dm/2t1/2。Dm维持剂量 但从调整剂量时开始需再经过5个t1/2方能达到需要的Css。 在病情危重需要立即达到有效血药浓度时,可于开始给药时采用负荷剂量(loading dose,D1),因为 Ass就是负荷剂量。可将第一个t1/2内静脉滴注量的1.44倍在静脉滴注开始时推注入静脉即可立即达到并维持Css。在分次恒速给药达到Css 时,体内Ass是维持剂量(maintenance dose, Dm)与体内上一剂量残留药物的和,即 当给药间隔时间τ=t1/2时, 即每隔一个t1/2给药一次时采用首剂加倍剂量的D1可使血药浓度迅速达到Css。 理想的给药方案应该是使Css-max略小于最小中毒血浆浓度(MTC)而Css-min略大于最小有效血浆浓度(MEC),即血药浓度波动于 MTC与MEC之间治疗窗,这一Dm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Dm=(MTC - MEC)Vd 负荷剂量计算法与上同,即D1=ASS=1.44t1/2 RA=1.44t1/2 Dm/τ,τ为给药间隔时间。τ可按一级消除动力学公式 推算得 因此可以根据药物的MTC及MEC利用这些公式计算出D1,Dm及τ。注意此时 τ≠t1/2,D1≠2Dm(图3-9)。 图3-9 负荷剂量、维持剂量、给药间隔与血药浓度关系 Dm维持剂量所形成的C D1负荷剂量所形成的C 在零级动力学药物中,体内药量超过机体最大消除能力。如果连续恒速给药,RA>RE,体内药量蓄积,血药浓度将无限增高。停药后消除 时间也较长,超过5个t1/2。因为t1/2=0.5C0 /K,达到C0越高t1/2越长。 临床用药可根据药动学参数如Vd、Cl、ke、t1/2及AUC等按以上各公式计算剂量及设计给药方案以达到并维持有效血药浓度。除了少数 t1/2特长或特短的药物,或零级动力学药物外,一般可采用每一个半衰期给于半个有效量(half dose at half life interval)并将首次剂量加倍是有 效、安全、快速的给药方法。 有些药在体内转化为活性产物则需注意此活性产物的药动学,如果活性产物的消除是药物消除的限速步骤的话,则应按该产物的药动学参 数计算剂量及设计给药方案。 四、一级药动学指标间的相互关系 1.F=A/D×100%口服剂量(D)由于不能100%吸收及存在首关消除效应,能进入体循环的药量(A)只占D的一部分,这就是生物利用 度(F)。药动学计算时应采用绝对生物利用度,相对生物利用度作为评比药物制剂质量的指标。生物利用度还包括吸收速度问题,达峰时间 (Tpeak)是一个参考指标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