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其次,心理发展具有方向性和顺序性。在正常的条件下,个体的心理发展具有不 可逆的方向性和顺序性。例如,身体的运动机能的发展遵循着从头部延伸到身体 的下半部的头尾法则(从头到尾)和从身体的中心部位延伸到边缘部位的远近法 则(由近及远);认知的发展是从感知动作思维到具体形象思维,再到抽象概括思 维 再次,各种心理机能相互关联协调发展。在心理发展过程,个体心理的各个方面 相互关联,某个心理机能的发展会影响其他心理机能的发展。例如,3岁前后和 13岁前后儿童会出现两个反抗期,这两个时期儿童会在认知上表现出具有独立 主张的倾向,同时在情绪上会表现出剧烈的变化。这一发展现象表明,认知机能 与情绪的发展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最后,心理发展具有个别差异。个体发展要经历一些共同的基本阶段,但在发展 速度上、最终达到的水平和发展的优势领域上往往是有差别的。例如,在智力上, 有的儿童早熟,有的则晚慧;有的儿童对音乐听觉有特殊敏度,有的对艺术形象 有深刻的记忆表象 (二)认知发展理论与教育 1.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皮亚杰认为,发展就是个体在与环境的不断的相互作用中的一种建构过程,其内 部的心理结构是在不断变化的,这种变化不是简单的在原有信息的基础上加上新 的事实和思想,而是涉及到思维过程的质的变化。他认为所有的生物包括人都有 适应和建构的倾向,这同时也是认知发展的两种技能。 (1)儿童心理发展的本质 皮亚杰认为,心理发展的本质就是个体通过同化和顺应日益复杂的环境而达到平 衡的过程。面对一个新的刺激情境时,如果主体能够利用己有的认知结构将刺激 整合到自己的认知结构中,这就是同化;如果主体不能利用原有图式接受或解释 刺激,其认知结构将会由于刺激的影响而发生改变,这就是顺应。 (2)认知发展阶段 皮亚杰将个体认知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 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不同阶段儿童所表现的认知差异,代表人类的认知行为随 年龄增长而发生了质的改变。 感知运动阶段(0~2岁):在这一阶段中,儿童的认知活动主要是通过探索感知 觉与运动之间的关系来获得动作经验,其中,手的抓取和嘴的吸吮是他们探索世 界的主要手段。此阶段尚未形成真正的社会关系,所以根本谈不上对规则有义务 的意识和道德的含义 前运算阶段(2~7岁):在这一阶段,儿童能运用语言或较为抽象的符号来代表他 们经历过的事物,但是还不能很好的掌握概念的概括性和一般性,认知活动具有 很大的具体性,思维具有不可逆转性,尚未获得守恒概念。有他律的或强制的道 德生活,这时的道德判断完全来自于从外部接受的现成规则。 具体运算阶段(7~11岁):此阶段儿童的认知结构已经发生了重组和改善,思 维具有一定的弹性,可以逆转,已经获得长度、体积、重量和面积等的守恒,能 凭借具体事物或从具体事物中获得的表象进行逻辑思维和群集运算。但其思维仍 然需要具体事物的支持。 形式运算阶段(11~16岁):此阶段儿童的思维已经超越了对具体的可感知的事 物的依赖,能以命题的形式进行,并能发现命题之间的关系,能理解符号的意义,其次,心理发展具有方向性和顺序性。在正常的条件下,个体的心理发展具有不 可逆的方向性和顺序性。例如,身体的运动机能的发展遵循着从头部延伸到身体 的下半部的头尾法则(从头到尾)和从身体的中心部位延伸到边缘部位的远近法 则(由近及远);认知的发展是从感知动作思维到具体形象思维,再到抽象概括思 维。 再次,各种心理机能相互关联协调发展。在心理发展过程,个体心理的各个方面 相互关联,某个心理机能的发展会影响其他心理机能的发展。例如,3 岁前后和 13 岁前后儿童会出现两个反抗期,这两个时期儿童会在认知上表现出具有独立 主张的倾向,同时在情绪上会表现出剧烈的变化。这一发展现象表明,认知机能 与情绪的发展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最后,心理发展具有个别差异。个体发展要经历一些共同的基本阶段,但在发展 速度上、最终达到的水平和发展的优势领域上往往是有差别的。例如,在智力上, 有的儿童早熟,有的则晚慧;有的儿童对音乐听觉有特殊敏度,有的对艺术形象 有深刻的记忆表象。 (二)认知发展理论与教育 1.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皮亚杰认为,发展就是个体在与环境的不断的相互作用中的一种建构过程,其内 部的心理结构是在不断变化的,这种变化不是简单的在原有信息的基础上加上新 的事实和思想,而是涉及到思维过程的质的变化。他认为所有的生物包括人都有 适应和建构的倾向,这同时也是认知发展的两种技能。 (1)儿童心理发展的本质 皮亚杰认为,心理发展的本质就是个体通过同化和顺应日益复杂的环境而达到平 衡的过程。面对一个新的刺激情境时,如果主体能够利用已有的认知结构将刺激 整合到自己的认知结构中,这就是同化;如果主体不能利用原有图式接受或解释 刺激,其认知结构将会由于刺激的影响而发生改变,这就是顺应。 (2)认知发展阶段 皮亚杰将个体认知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 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不同阶段儿童所表现的认知差异,代表人类的认知行为随 年龄增长而发生了质的改变。 感知运动阶段(0~2 岁):在这一阶段中,儿童的认知活动主要是通过探索感知 觉与运动之间的关系来获得动作经验,其中,手的抓取和嘴的吸吮是他们探索世 界的主要手段。此阶段尚未形成真正的社会关系,所以根本谈不上对规则有义务 的意识和道德的含义。 前运算阶段(2~7 岁):在这一阶段,儿童能运用语言或较为抽象的符号来代表他 们经历过的事物,但是还不能很好的掌握概念的概括性和一般性,认知活动具有 很大的具体性,思维具有不可逆转性,尚未获得守恒概念。有他律的或强制的道 德生活,这时的道德判断完全来自于从外部接受的现成规则。 具体运算阶段(7~11 岁):此阶段儿童的认知结构已经发生了重组和改善,思 维具有一定的弹性,可以逆转,已经获得长度、体积、重量和面积等的守恒,能 凭借具体事物或从具体事物中获得的表象进行逻辑思维和群集运算。但其思维仍 然需要具体事物的支持。 形式运算阶段(11~16 岁):此阶段儿童的思维已经超越了对具体的可感知的事 物的依赖,能以命题的形式进行,并能发现命题之间的关系,能理解符号的意义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