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特征的贴现率贴现后的净现值,即内在价值( Fundamental value)。当投资者获得有关证券 内在价值的信息时,他们就会立即作出反映,买进价格低于内在价值的证券,卖出价格高于 内在价值的证券,从而使证券价格迅速调整到与新的净现值相等的新水平。 投资者的理性意味着不可能赚取经过风险调整的超额收益率。因此,完全理性的投资 者构成的竞争性市场必然是效率市场 假定二:虽然部分投资者是非理性的,但他们的交易是随机的,这些交易会相互抵消, 因此不会影响价格。这是较弱的假定 效率市场假说的支持者认为,投资者非理性并不能作为否定效率市场的证据。他们认 为,即使投资者是非理性的,在很多情况下市场仍可能是理性的。例如,只要非理性的投资 者是随机交易的,这些投资者数量很多,他们的交易策略是不相关的,那么他们的交易就可 能互相抵消,从而不会影响市场效率。 这种论点主要依赖于非理性投资者投资策略的互不相关性。 假定三:虽然非理性投资者的交易行为具有相关性,但理性套利者的套利行为可以消 除这些非理性投资者对价格的影响。这是最弱的假定。 夏普和亚历山大( Sharpe and Alexander)7把套利定义为“在不同市场,按不同的价格 同时买卖相同或本质上相似的证券。”例如,由于非理性的投资者连续买进某种证券,使该 证券的价格高于其内在价值。这时,套利者就可以卖出甚至卖空该证券,同时买进其他“本 质上相似”的证券以对冲风险。如果可以找到这种替代证券,套利者也能对这两种证券进行 买卖交易,那他们就可以赚取无风险利润。由于套利活动无需资本,也没有风险,套利活动 将使各种证券价格迅速回到其内在价值的水平。 弗里德曼( Friedman)8甚至认为,在非理性的投资者与理性的套利者的博弈中,非理 性的投资者将亏钱,其财富越来越少,从而将最终从市场中消失。 由以上三种假定可以看出,效率市场需要如下必要条件: 1、存在大量的证券,以便每种证券都有“本质上相似”的替代证券,这些替代证券不 但在价格上不能与被替代品一样同时被高估或低估,而且在数量上要足以将被替代 品的价格拉回到其内在价值的水平。 允许卖空 存在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理性套利者,他们可以根据现有信息对证券价值形成合 理判断 4、不存在交易成本和税收 上述四个必要条件中任一条件的缺乏,都会令市场效率大打折扣 、效率市场假说与证券分析业 在华尔街以及资本市场较发达的世界各地,证券分析业都是报酬最丰厚的行业之 优厚的报酬吸引了成千上万的优秀人才加入到证券分析师的行列。他们到处收集各种信息 运用各种分析工具和手段,分析各种证券的价值,寻找价格被低估和高估的证券,并自己或 建议客户采取相应的买卖行动。应该说,大量证券分析师这种竞争性行动是促使资本市场走 向效率的最重要力量 然而,当市场达到充分有效的状态时,证券分析师花费大量成本和精力收集的各种信 息并运用各种方法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处理都无助于他们击败市场。这样的话,就没有人再 愿意去花费无谓的时间和金钱去收集和分析信息了,效率市场也就失去了它存在的基础。可 是,但资本市场逐渐变得无效时,信息的价值又开始突现出来,证券分析师又开始忙于收集 7 Sharpe, W, G. Alexander, and Jeffery V. Bailey, 1999, Investments, 6th edition, Englewood, NJ: Prentice Hall Friedman, M, 1953, The Case for Flexible Exchange Rates, In Essays in Positive Economics.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3 特征的贴现率贴现后的净现值,即内在价值(Fundamental Value)。当投资者获得有关证券 内在价值的信息时,他们就会立即作出反映,买进价格低于内在价值的证券,卖出价格高于 内在价值的证券,从而使证券价格迅速调整到与新的净现值相等的新水平。 投资者的理性意味着不可能赚取经过风险调整的超额收益率。因此,完全理性的投资 者构成的竞争性市场必然是效率市场。 假定二:虽然部分投资者是非理性的,但他们的交易是随机的,这些交易会相互抵消, 因此不会影响价格。这是较弱的假定。 效率市场假说的支持者认为,投资者非理性并不能作为否定效率市场的证据。他们认 为,即使投资者是非理性的,在很多情况下市场仍可能是理性的。例如,只要非理性的投资 者是随机交易的,这些投资者数量很多,他们的交易策略是不相关的,那么他们的交易就可 能互相抵消,从而不会影响市场效率。 这种论点主要依赖于非理性投资者投资策略的互不相关性。 假定三: 虽然非理性投资者的交易行为具有相关性, 但理性套利者的套利行为可以消 除这些非理性投资者对价格的影响。这是最弱的假定。 夏普和亚历山大(Sharpe and Alexander)7把套利定义为“在不同市场,按不同的价格 同时买卖相同或本质上相似的证券。”例如,由于非理性的投资者连续买进某种证券,使该 证券的价格高于其内在价值。这时,套利者就可以卖出甚至卖空该证券,同时买进其他“本 质上相似”的证券以对冲风险。如果可以找到这种替代证券,套利者也能对这两种证券进行 买卖交易,那他们就可以赚取无风险利润。由于套利活动无需资本,也没有风险,套利活动 将使各种证券价格迅速回到其内在价值的水平。 弗里德曼(Friedman)8甚至认为,在非理性的投资者与理性的套利者的博弈中,非理 性的投资者将亏钱,其财富越来越少,从而将最终从市场中消失。 由以上三种假定可以看出,效率市场需要如下必要条件: 1、 存在大量的证券,以便每种证券都有“本质上相似”的替代证券,这些替代证券不 但在价格上不能与被替代品一样同时被高估或低估,而且在数量上要足以将被替代 品的价格拉回到其内在价值的水平。 2、 允许卖空。 3、 存在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理性套利者,他们可以根据现有信息对证券价值形成合 理判断。 4、 不存在交易成本和税收。 上述四个必要条件中任一条件的缺乏,都会令市场效率大打折扣。 二、效率市场假说与证券分析业 在华尔街以及资本市场较发达的世界各地,证券分析业都是报酬最丰厚的行业之一。 优厚的报酬吸引了成千上万的优秀人才加入到证券分析师的行列。他们到处收集各种信息, 运用各种分析工具和手段,分析各种证券的价值,寻找价格被低估和高估的证券,并自己或 建议客户采取相应的买卖行动。应该说,大量证券分析师这种竞争性行动是促使资本市场走 向效率的最重要力量。 然而,当市场达到充分有效的状态时,证券分析师花费大量成本和精力收集的各种信 息并运用各种方法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处理都无助于他们击败市场。这样的话,就没有人再 愿意去花费无谓的时间和金钱去收集和分析信息了,效率市场也就失去了它存在的基础。可 是,但资本市场逐渐变得无效时,信息的价值又开始突现出来,证券分析师又开始忙于收集 7 Sharpe, W.,G. Alexander, and Jeffery V. Bailey, 1999, Investments, 6th edition, Englewood, NJ: Prentice Hall. 8 Friedman, M., 1953, “The Case for Flexible Exchange Rates,” In Essays in Positive Economics.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