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10·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 新中国对外关系六十年 新中国六十年 中欧关系的历史回顾与思考 吴志成赵晶晶 摘要:新中国成立六十年来,中欧关系经历了尝试接触、初步发展、起伏发展、稳步发展和成热发展 五个时期,逐渐形成了基于广泛共同利益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中欧之间既有合作与共识,也存在着摩 擦和分歧。中欧关系的发展历程呈现出务实性和长远性、经贸合作动力、政治关系的增进与巩固保障 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差异影响、欧盟新成员国成为新兴变量、美国外部因素等诸多特点,也给我们留下了 许多深刻的思考与启示。 关键词:中欧关系;歌洲联盟;冷战;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新中国成立以来,伴随国际形势的风云变幻,中欧关系走过了不同寻常的六十年①。期间,中 欧之间利益交错,求同存异,既有合作与共识,也现分歧和波折,在协调互动中不断化解矛盾,推动 双边关系向前发展。总体上,中欧关系经过冷战前后时期的深刻调整,逐步发展为基于广泛共同 利益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基本形成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互利合作格局。在全球化和国际格 局快速变化的背景下,中欧关系的良性发展不仅符合双方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有力地促进了 中国和欧盟各自的发展,而且也已超越双边范畴,为世界的和平与繁荣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一、建国以来中欧关系的发展历程 从新中国成立直至1975年,虽然部分西欧国家陆续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但是中国与西欧 国家关系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受到美欧关系与中美关系的制约和影响。1975年5月中国与欧共体 正式建立外交关系,自此中欧关系发生了历史性转折,双方互动不断增强,双边关系开始进人良性 发展的新时期。 1.尝试接触时期:1949-1975年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美苏两大阵营处于紧张激烈的对抗阶段,中国奉行“一边倒”的战略与苏 联结盟,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推行遏制中国的政策,致使中国与西欧国家的关系处于冷战状 收稿日期:2009-01-10 作者简介:吴志成,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天津300071)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国际关系、比较政治和欧洲问题研究: 赵晶晶,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博士生,主要从事欧洲问题研究。 ①本文的“中欧关系”指中国与“欧共体"(后为“歌盟”)的关系,1993年11月《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生效,“欧盟”正式成立,因此以 1993年11月为界,文中探讨的“中欧关系”将分别表述为中国与“欧共体”及“欧盟”的关系。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net
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