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①从马氏体析出与其共格的εFeC,ε-FeC为密排六方结构,Ⅹ=2~3。此时马 氏体点阵常数a增加,c减小,正方度ca降低。 ②光学显微镜下看不见ε-FeC,易腐蚀成黑色,电子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 e-FexC为长1000A条状(空间形态为薄片状) ⑧εFeC为亚稳相,温度升高可以继续转变 ④马氏体分解形式取决于回火温度,回火温度低(80-150℃),二相式分解,C 原子短程扩散;回火温度高(150-350℃),连续式分解,C原子长程扩散 ⑤马氏体分解转变为回火马氏体,即 a M(1 -FexC) 0.25%C-共格」L23 板条状马氏体 低碳(<0.2%C)板条马氏体在100~200℃回火,C原子仍偏聚在位错线附近 处于稳定状态,不析出ε-FeC。 3残余奥氏体转变(200~300℃)—转变第二阶段 (1)残余奥氏体与过冷奥氏体相比,①两者都是C在a-Fe中的固溶体,转 变的动力学曲线很相似;②物理状态不同,残余奥氏体在淬火过程中发生了高 度塑性变形,存在很大的畸变;⑧发生了机械稳定化和热稳定化。 (2)对于高碳Cr钢,残余奥氏体在珠光体形成先析碳化物和珠光体,在贝 氏体区形成贝氏体,在珠光体和贝氏体区之间有稳定存在区。 (3)淬火高碳钢,残余奥氏体转变产物是α相和εFeC的混合组织,称回 火马氏体或下贝氏体,此时a相的C%不仅与回火马氏体相近,而且与下贝氏 体的C%相近、结构也相似。残余奥氏体分解可表示为:A→M或Bs(α相 +EFeC),残余奥氏体转变为马氏体或下贝氏体称为二次淬火。 (4)200~300℃是残余奥氏体反应激烈的温度范围,不是其开始和终了温 度,开始转变温度更低 4碳化物转变(270-400℃)转变第三阶段 碳钢中马氏体过饱和的C几乎全部脱溶,但仍具有一定的正方度。形成 两种比εFeC更加稳定的碳化物,即:一种是 x-FesC2-—单斜晶系 种是θ-Fe3C—一正交晶系,具体形 成过程可表示为 a→a相+ε-FexC→a相+-FesC2+eexC→a相+0-Fe3C+x-FesC2+ε-FeC→α相+ 0-Fe3C+x-FeC2→a相+0-FeC。①从马氏体析出与其共格的 ε-FexC,ε-FexC 为密排六方结构,X=2~3。此时马 氏体点阵常数 a 增加,c 减小,正方度 c/a 降低。 ②光学显微镜下看不见 ε-FexC,易腐蚀成黑色,电子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 ε-FexC 为长 1000Å 条状(空间形态为薄片状) ③ε-FexC 为亚稳相,温度升高可以继续转变。 ④马氏体分解形式取决于回火温度,回火温度低(80~150℃),二相式分解,C 原子短程扩散;回火温度高(150~350℃),连续式分解,C 原子长程扩散。 ⑤马氏体分解转变为回火马氏体,即: α′ M 回(α1′ + ε-FexC) ~0.25%C 共格 2~3 板条状马氏体 低碳(<0.2%C)板条马氏体在 100~200℃回火,C 原子仍偏聚在位错线附近 处于稳定状态,不析出 ε-FexC。 3.残余奥氏体转变(200~300℃)——转变第二阶段 (1)残余奥氏体与过冷奥氏体相比,①两者都是 C 在 α-Fe 中的固溶体,转 变的动力学曲线很相似;②物理状态不同,残余奥氏体在淬火过程中发生了高 度塑性变形,存在很大的畸变;③发生了机械稳定化和热稳定化。 (2)对于高碳 Cr 钢,残余奥氏体在珠光体形成先析碳化物和珠光体,在贝 氏体区形成贝氏体,在珠光体和贝氏体区之间有稳定存在区。 (3)淬火高碳钢,残余奥氏体转变产物是 α 相和 ε-FexC 的混合组织,称回 火马氏体或下贝氏体,此时 α 相的 C%不仅与回火马氏体相近,而且与下贝氏 体的 C%相近、结构也相似。残余奥氏体分解可表示为:A 残→M 回或 B 下(α 相 +ε-FexC),残余奥氏体转变为马氏体或下贝氏体称为二次淬火。 (4)200~300℃是残余奥氏体反应激烈的温度范围,不是其开始和终了温 度,开始转变温度更低。 4.碳化物转变(270~400℃)——转变第三阶段 碳钢中马氏体过饱和的 C 几乎全部脱溶,但仍具有一定的正方度。形成 两种比 ε-FexC 更加稳定的碳化物,即:一种是 χ-Fe5C2——单斜晶系 一种是 θ-Fe3C——正交晶系,具体形 成过程可表示为: α′→α 相+ε-FexC→α 相+χ-Fe5C2+ε-FexC→α 相+θ-Fe3C+χ-Fe5C2+ε-FexC→α 相+ θ-Fe3C+χ-Fe5C2→α 相+θ-Fe3C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