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碳化物转变取决于回火温度,也和时间有关,随着回火时间的延长,转变 温度可以降低 (2)是否出现 X-FesO2与钢的C%有关,C%增加有利于xFe3C2产生(板条马氏体 不易产生x-FesC2) (3)回火时碳化物析出的惯习面和位向关系与碳化物类型有关。中、低碳钢: FeC2的惯习面为{2x:位向关系为(100(122,(010m/(101) 1]//[111]a e-Fe3C的惯习面为{110}或{11}a;位向关系为(001)o/(112k (010)/(11lk,[100/110Jk。 (4)碳化物形核长大可分为两类,取决于新旧碳化物与母相的位向关系,新旧 碳化物与母相位向关系相同则“原位”形核长大;不相同则“单独”形核长大。 ①在原碳化物基础上发生成分变化和点阵重构称“原位形核长大转变” ②原碳化物溶解,新碳化物在其它位置重新形核长大称“单独形核长大转变”。 e-eC与x-FesC2和θ-FeC的惯习面和位向关系不同,单独形核长大; x-FesC2和θ-Fe3C的惯习面和位向关系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既可以“原位形 核长大转变”,也可以“单独形核长大转变”。 (5)低碳马氏体由于Ms点较高,淬火冷却时往往析出θ-Fe3C碳化物称自回火 (6)最终组织:具有一定过饱和度的a相和与其无共格关系的θFeC碳化物混 合组织一一回火屈氏体。 对于合金钢,回火过程中形成细小弥散的与α相共格的特殊碳化物,导致 钢的硬度增加称为二次硬化。 5a相回复再结晶及碳化物聚集长大(>400℃) 主要发生a相回复再结晶,同时碳化物聚集长大。 (1)u相回复:α相回复包括内应力消除和缺陷的减少或逐渐消失。内应力 分三类 第一类内应力:区域性的,存在于一组晶粒(多个晶粒)和一组晶粒之间 第二类内应力:晶粒内,晶胞间。 第三类内应力:晶胞内,原子间 受C扩散控制存在零件内 缺陷:淬火马氏体位错、孪晶密度很髙,与冷变形金属相似,回复过程中①板 条马氏体的位错降低,剩下的位错将重新排列形成二维位错网络一一多边化。 这是比较稳定的状态,这些位错网络把板条马氏体晶粒分割成亚晶粒。②片状 马氏体回火温度高于250℃时孪晶开始消失,400℃孪晶全部消失,前三个阶段(1)碳化物转变取决于回火温度,也和时间有关,随着回火时间的延长,转变 温度可以降低。 (2)是否出现 χ-Fe5C2 与钢的 C%有关,C%增加有利于 χ-Fe5C2 产生(板条马氏体 不易产生 χ-Fe5C2)。 (3)回火时碳化物析出的惯习面和位向关系与碳化物类型有关。中、低碳钢: χ-Fe5C2 的惯习面为{112}α′;位向关系为(100)χ//(121)α′,(010)χ//(101)α′, [001]χ//[111]α′。 θ-Fe3C 的 惯 习 面 为 {110}α′ 或 {112}α′ ; 位 向 关 系 为 (001)θ//(112)α′ , (010)θ//(111)α′,[100]θ//[110]α′。 (4)碳化物形核长大可分为两类,取决于新旧碳化物与母相的位向关系,新旧 碳化物与母相位向关系相同则“原位”形核长大;不相同则“单独”形核长大。 ①在原碳化物基础上发生成分变化和点阵重构称“原位形核长大转变”。 ②原碳化物溶解,新碳化物在其它位置重新形核长大称“单独形核长大转变”。 ε-FexC 与 χ-Fe5C2 和 θ-Fe3C 的惯习面和位向关系不同,单独形核长大; χ-Fe5C2 和 θ-Fe3C 的惯习面和位向关系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既可以“原位形 核长大转变”,也可以“单独形核长大转变”。 (5)低碳马氏体由于 Ms 点较高,淬火冷却时往往析出 θ-Fe3C 碳化物称自回火。 (6)最终组织:具有一定过饱和度的 α 相和与其无共格关系的 θ-Fe3C 碳化物混 合组织——回火屈氏体。 对于合金钢,回火过程中形成细小弥散的与 α 相共格的特殊碳化物,导致 钢的硬度增加称为二次硬化。 5.α 相回复再结晶及碳化物聚集长大(>400℃) 主要发生 α 相回复再结晶,同时碳化物聚集长大。 (1)α 相回复:α 相回复包括内应力消除和缺陷的减少或逐渐消失。内应力 分三类: 第一类内应力:区域性的,存在于一组晶粒(多个晶粒)和一组晶粒之间。 第二类内应力:晶粒内,晶胞间。 第三类内应力:晶胞内,原子间。 缺陷:淬火马氏体位错、孪晶密度很高,与冷变形金属相似,回复过程中①板 条马氏体的位错降低,剩下的位错将重新排列形成二维位错网络——多边化。 这是比较稳定的状态,这些位错网络把板条马氏体晶粒分割成亚晶粒。②片状 马氏体回火温度高于 250℃时孪晶开始消失,400℃孪晶全部消失,前三个阶段 受 C 扩散控制 存在零件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