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四)激光损伤法医学鉴定 随着激光技术及其应用的迅速发展,主要由于不执行微光安全操作规程,造成职业性意外或灾害事故时有发生。有的因为在调准光路时,不慎触发了 算准激光危险区,当激光束包括反射束与人的眼睛同高,容易直接射伤眼底。有的激光器还产生短脉冲的放射线损伤,有的激光器产生有毒气体。在激光 法医学鉴定激光损伤案例,必须调查事故发生原因、光束强度、原光束和反射光束的方向、人眼的位置、取向和凝视以及眼的损伤 五、微波、高频损伤 微波、高频损伤就是射频电磁场与电磁波辐射所造成的人体损伤。一般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在100Hz以上时称为高频电流。在其周围形成的电磁场j oMH间称高频,30~300MH称超高频,300MHz~300GHz称微波。微波是一种波长很短,频率很高的电磁波。 微波、高频技术最早应用于雷达,现已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工业上,微波加热用于烘干织物、烟草,陶瓷焊接和高频淬火。农业上用微波除草、 用来诊断疾病,进行理疗和治疗癌症等。如使用小功率微波照射损伤部,可通过温度上升,扩张血管,加速新陈代谢,改善局部营养途径,增强组织修复 通讯等正在迅速发展。生活用作食物消毒、烹煮食物。此外,还利用微波遥感测量海面上风速、温度和盐份,探测大气成分和地面土壤温度与湿度关系 照片,还可用于发现衣袋、手提包或行李内的金属物品(如手枪、匕首)。高频技术与微波技术一样正在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内得到广泛应用 (一)微波、高频的生物学效应 微波、射频波的量子能量很少,不足以引起机体电离,故属非电离辐射。电磁波对生物体的效应有的产生热能,称为热效应:有的不产生热能,称为 1热效应人体组织内电解质溶液中的离子,由于受到射频电场作用而发生加速移动,在移动过程中分子互相碰撞而产生热量。极性的水分子和蛋白质 变极快,偶极子迅速往返转动,在转动过程中与邻近分子发生摩擦,产生大量热能。体液等一些成分为导体,在不同程度上具有闭合回路的性质,在电磁 同组织的热作用也不一样。含水量高的组织(如皮肤、肌肉、心、肺)吸收微波能量大,产热多;含水量低的组织(如骨骼、脂肪)吸收微波能量少,产 2非热效应是指射频功率密度较低的电磁场与电磁波对新陈代谢干扰的结果,即电磁场与电磁波改变了生物体化学反应中分子之间的相对运动状态 乱,这就是非热效应。动物实验受低功率密度的微波辐射时,在动物颅腔内感应出外电场,这个电场可使大脑神经元细胞产生十分之几的跨膜电位。干扬 (二)影响微波、高频损伤的因素 1.辐射条件微波高频损伤程度与辐射条件有关。辐射条件包括频率、波长、电场强度、辐射时间和间隔等因素。波长越短,组织吸收能量越大;射频 损伤最严重,其次是超高频、高频。如150MHz的辐射因能透过人体,不被吸收而对人无损伤,微波频率在200~500Hz之间,人每小时接触微波≤10omw 辐射5只兔眼,每3天1次,每次3分钟,5次后都发生晶体混浊:若改为7天照次,5次也不发生晶体混浊 局部组织的特性暴露于一定功率密度微波场中的机体,身体各部所受辐射的功率虽大致相同,但因机体各部位组织特性不同,吸收的能量也不等。 组织,如脑、皮肤、肌肉、心肌、血液、肺、肾、睾丸、晶体等。因此,含水量高的器官或组织容易吸收电磁场的能量,所受辐射的影响也较大。 3.其他如环境温度、通风情况、湿度等。环境温度高,通风不良,潮湿均可加重电磁场与电磁波对机体的损害, (三)微波、高频损伤临床表现 1.神经系统电磁辐射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主要表现为神经衰弱症候群,如情绪不稳、烦躁易怒、头痛、头晕、体倦乏力、注意力不集中、失眠多梦 2心血管系统有时出现心率缓慢,严重者可有血压下降。心电图显示窦性心律不齐和窦性心动过缓,QRS间期延长,ST段下降,T波低平 3生殖系统女性月经周期紊乱。个别男性性欲减退,有的出现阳痿。 4血液及生化长期低强度接触微波可引起体液免疫水平改变,免疫球蛋白lgM、lgA、lgG的含量下降。周围血像改变缺乏规律性,白细胞和淋巴细胞 升高 5眼暂时性晶体水肿,表现为可复性视力减退,白内障较多见 6内分泌系统表现为甲状腺功能亢进,血糖降低:血清睾酮下降,黄体生成素升高 四)微波、高频损伤病理学改变 射频电磁场损伤致死的人体解剖资料未见有报道,以下病理学变化所见多来自动物实验 1神经系统微波致中枢神经系统损害,以丘脑病变更为显著。如采用10mW/m2的低功率密度脉冲波辐射动物30~120分钟,辐射后立即或1~2周内攵 50mW/cm2,辐射0.5~24小时,辐射后立即或1~2周后处死动物,除见下丘脑和底丘脑有神经细胞肿胀、空泡变性外,尚有染色质溶解。电镜显示变性神 2心血管系统微波的长期作用主要是致血管神经性运动障碍,血管扩张,心肌营养不良,如细胞肿胀、空泡变性,严重者可出现小灶性心肌梗死, 3.生殖系统微波辐射能致睾丸水肿,曲精细管上皮坏死。长期接触较大强度微波的人,其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 4眼微波对眼的损害主要是晶体混浊,表现为后囊变粗、增厚和连同后囊下混浊, care将微波白内障分成三类:①急性微波白内障;②亚急性微波臼 (五)微波、高频损伤法医学鉴定 微波高频损伤主要发生于职业性损伤与灾害事故。法医学鉴定必须了解:①患者有无射频电磁场接触史:②生活和工作环境是否符合国家辐射卫生标 变。职业损伤者,需进行劳动能力和伤残程度评定, (王英元)(四)激光损伤法医学鉴定 随着激光技术及其应用的迅速发展,主要由于不执行激光安全操作规程,造成职业性意外或灾害事故时有发生。有的因为在调准光路时,不慎触发了 算准激光危险区,当激光束包括反射束与人的眼睛同高,容易直接射伤眼底。有的激光器还产生短脉冲的放射线损伤,有的激光器产生有毒气体。在激光 法医学鉴定激光损伤案例,必须调查事故发生原因、光束强度、原光束和反射光束的方向、人眼的位置、取向和凝视以及眼的损伤。 五、 微波、高频损伤 微波、高频损伤就是射频电磁场与电磁波辐射所造成的人体损伤。一般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在100Hz以上时称为高频电流。在其周围形成的电磁场称 30MHz间称高频,30~300MHz称超高频,300MHz~300GHz称微波。微波是一种波长很短,频率很高的电磁波。 微波、高频技术最早应用于雷达,现已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工业上,微波加热用于烘干织物、烟草,陶瓷焊接和高频淬火。农业上用微波除草、 用来诊断疾病,进行理疗和治疗癌症等。如使用小功率微波照射损伤部,可通过温度上升,扩张血管,加速新陈代谢,改善局部营养途径,增强组织修复 通讯等正在迅速发展。生活用作食物消毒、烹煮食物。此外,还利用微波遥感测量海面上风速、温度和盐份,探测大气成分和地面土壤温度与湿度关系。 照片,还可用于发现衣袋、手提包或行李内的金属物品(如手枪、匕首)。高频技术与微波技术一样正在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内得到广泛应用。 (一)微波、高频的生物学效应 微波、射频波的量子能量很少,不足以引起机体电离,故属非电离辐射。电磁波对生物体的效应有的产生热能,称为热效应;有的不产生热能,称为 1.热效应 人体组织内电解质溶液中的离子,由于受到射频电场作用而发生加速移动,在移动过程中分子互相碰撞而产生热量。极性的水分子和蛋白质 变极快,偶极子迅速往返转动,在转动过程中与邻近分子发生摩擦,产生大量热能。体液等一些成分为导体,在不同程度上具有闭合回路的性质,在电磁 同组织的热作用也不一样。含水量高的组织(如皮肤、肌肉、心、肺)吸收微波能量大,产热多;含水量低的组织(如骨骼、脂肪)吸收微波能量少,产 2.非热效应 是指射频功率密度较低的电磁场与电磁波对新陈代谢干扰的结果,即电磁场与电磁波改变了生物体化学反应中分子之间的相对运动状态, 乱,这就是非热效应。动物实验受低功率密度的微波辐射时,在动物颅腔内感应出外电场,这个电场可使大脑神经元细胞产生十分之几的跨膜电位。干扰 (二)影响微波、高频损伤的因素 1.辐射条件 微波高频损伤程度与辐射条件有关。辐射条件包括频率、波长、电场强度、辐射时间和间隔等因素。波长越短,组织吸收能量越大;射频 损伤最严重,其次是超高频、高频。如150MHz的辐射因能透过人体,不被吸收而对人无损伤,微波频率在200~500Hz之间,人每小时接触微波≤ 100mW 辐射5只兔眼,每3天1次,每次3分钟,5次后都发生晶体混浊;若改为7天照1次,5次也不发生晶体混浊。 2.局部组织的特性 暴露于一定功率密度微波场中的机体,身体各部所受辐射的功率虽大致相同,但因机体各部位组织特性不同,吸收的能量也不等。 组织,如脑、皮肤、肌肉、心肌、血液、肺、肾、睾丸、晶体等。因此,含水量高的器官或组织容易吸收电磁场的能量,所受辐射的影响也较大。 3.其他 如环境温度、通风情况、湿度等。环境温度高,通风不良,潮湿均可加重电磁场与电磁波对机体的损害。 (三)微波、高频损伤临床表现 1.神经系统 电磁辐射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主要表现为神经衰弱症候群,如情绪不稳、烦躁易怒、头痛、头晕、体倦乏力、注意力不集中、失眠多梦 2.心血管系统 有时出现心率缓慢,严重者可有血压下降。心电图显示窦性心律不齐和窦性心动过缓,QRS间期延长,ST段下降,T波低平。 3.生殖系统 女性月经周期紊乱。个别男性性欲减退,有的出现阳痿。 4.血液及生化 长期低强度接触微波可引起体液免疫水平改变,免疫球蛋白IgM、IgA、IgG的含量下降。周围血像改变缺乏规律性,白细胞和淋巴细胞 升高。 5.眼 暂时性晶体水肿,表现为可复性视力减退,白内障较多见。 6.内分泌系统 表现为甲状腺功能亢进,血糖降低;血清睾酮下降,黄体生成素升高。 (四)微波、高频损伤病理学改变 射频电磁场损伤致死的人体解剖资料未见有报道,以下病理学变化所见多来自动物实验。 1.神经系统 微波致中枢神经系统损害,以丘脑病变更为显著。如采用10mW/cm2的低功率密度脉冲波辐射动物30~120分钟,辐射后立即或1~2周内处 50mW/cm2,辐射0.5~24小时,辐射后立即或1~2周后处死动物,除见下丘脑和底丘脑有神经细胞肿胀、空泡变性外,尚有染色质溶解。电镜显示变性神 2.心血管系统 微波的长期作用主要是致血管神经性运动障碍,血管扩张,心肌营养不良,如细胞肿胀、空泡变性,严重者可出现小灶性心肌梗死。 3.生殖系统 微波辐射能致睾丸水肿,曲精细管上皮坏死。长期接触较大强度微波的人,其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 4.眼 微波对眼的损害主要是晶体混浊,表现为后囊变粗、增厚和连同后囊下混浊,Zaref将微波白内障分成三类:①急性微波白内障;②亚急性微波白 (五)微波、高频损伤法医学鉴定 微波高频损伤主要发生于职业性损伤与灾害事故。法医学鉴定必须了解:①患者有无射频电磁场接触史;②生活和工作环境是否符合国家辐射卫生标 变。职业损伤者,需进行劳动能力和伤残程度评定。 (王英元)
<<向上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