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观”和“客观”来理解的,对此我不敢苟同。而叶嘉莹先生对于有我、无我两个境界的理解 则是“所说的‘有我之境',原来乃是指当吾人存有‘我’之意志,因而与外物有某种对立 之利害关系时之境界:而‘无我之境'则是指当吾人已泯灭了自我之意志,因而与外物并无 利害关系相对立时的境界。” 个人来说我比较赞同叶先生的观点,无奈小子才疏学浅,对于静安先生无我,有我境界 领悟的不是很分明,在此班门弄斧地谈一些粗浅观点,我以为这涉及到古人物我关系的哲学 问题,除了“我”之外,理论上说所有的一切“非我”都是“物”,当词人写景的时候,固 然情在景中,但对景中情的感悟方式有所不同,我认为这种不同区分了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 静安先生在本段之中对于两种境界的距离之中,他所谓的有我之境,我认为词人在写景之时 物和我是分开的。无论是“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还是“可堪孤馆闭春寒, 杜鹃声里斜阳暮”,词人是从“我”去感知物,而在“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或是“采 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我”融入“物”之中,“我”和“物”是同一个东西,不可以 分开,“我”其实是在感知“我”,而人只有在静中才能和外物合二为一,所以说“无我之境, 人惟于静中得之。”而有我之境则是对于变化的外物在某一个特定的时间点来源于“我”的 感知,必然是在“动之静时”。从另一个角度上说,我觉得类似于画画,无我之境,人就是 画中景,少了人,这幅画就是不完整的:有我之境,就像在漫天飞雪之中描绘一个雪景,人 在景外,依靠对于景在某一时刻的速写,表达对于景的感受。 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放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 界。否则谓之无境界。 “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云破月来花弄影”著一“弄”字 而境界全出矣。 这两段静安先生着重的谈了境界的特点,同时举了两个例子。无奈静安先生只说了这两 句有境界,却没能细说为什么有境界。就这个问题,比较重要的几个观点有钱钟书先生的通 感说,吴调公的移情作用说,按照叔本华的观点引出的欲望表现说,和冯友兰先生的意境说。 在本文之中我无意争论四种观点哪种是正确的,因为我觉得根本没有所谓的正确和错误。 正如第一段所说的,真的境界并不是只有景物才可以,喜怒哀乐,人内心的情感也是一 种境界,关键的问题在于情感的真实性和对于情感的真实表达,而真实的表达一定可以直观 的让读者感受到。这两句都算是千古名句,我且以张先的《天仙子》为例。观”和“客观”来理解的,对此我不敢苟同。而叶嘉莹先生对于有我、无我两个境界的理解 则是“所说的‘有我之境’,原来乃是指当吾人存有‘我’之意志,因而与外物有某种对立 之利害关系时之境界;而‘无我之境’则是指当吾人已泯灭了自我之意志,因而与外物并无 利害关系相对立时的境界。” 个人来说我比较赞同叶先生的观点,无奈小子才疏学浅,对于静安先生无我,有我境界 领悟的不是很分明,在此班门弄斧地谈一些粗浅观点,我以为这涉及到古人物我关系的哲学 问题,除了“我”之外,理论上说所有的一切“非我”都是“物”,当词人写景的时候,固 然情在景中,但对景中情的感悟方式有所不同,我认为这种不同区分了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 静安先生在本段之中对于两种境界的距离之中,他所谓的有我之境,我认为词人在写景之时 物和我是分开的。无论是“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还是“可堪孤馆闭春寒, 杜鹃声里斜阳暮”,词人是从“我”去感知物,而在“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或是“采 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我”融入“物”之中,“我”和“物”是同一个东西,不可以 分开,“我”其实是在感知“我”,而人只有在静中才能和外物合二为一,所以说“无我之境, 人惟于静中得之。”而有我之境则是对于变化的外物在某一个特定的时间点来源于“我”的 感知,必然是在“动之静时”。从另一个角度上说,我觉得类似于画画,无我之境,人就是 画中景,少了人,这幅画就是不完整的;有我之境,就像在漫天飞雪之中描绘一个雪景,人 在景外,依靠对于景在某一时刻的速写,表达对于景的感受。 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 界。否则谓之无境界。 “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云破月来花弄影”,著一“弄”字 而境界全出矣。 这两段静安先生着重的谈了境界的特点,同时举了两个例子。无奈静安先生只说了这两 句有境界,却没能细说为什么有境界。就这个问题,比较重要的几个观点有钱钟书先生的通 感说,吴调公的移情作用说,按照叔本华的观点引出的欲望表现说,和冯友兰先生的意境说。 在本文之中我无意争论四种观点哪种是正确的,因为我觉得根本没有所谓的正确和错误。 正如第一段所说的,真的境界并不是只有景物才可以,喜怒哀乐,人内心的情感也是一 种境界,关键的问题在于情感的真实性和对于情感的真实表达,而真实的表达一定可以直观 的让读者感受到。这两句都算是千古名句,我且以张先的《天仙子》为例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