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然而也正是这个完备的哲学体系,最终被它自身给闷死了 而对中国人来说,完全不必那么大费周折,只要去后花园转上一圈,拾一粒泥土里的石 子,看看微风拂过的湖面,看看枝头新爆出的嫩芽,“美是什么”不就不言自明了吗,还需 要额外的解释吗?在这方面,中国人把宇宙感性化、生命化、本体化,认为这宇宙本身便是 美,而人正是这永恒自然(宇宙)的一部分,丝毫没有与现实世界的隔膜和距离感,也就不 会有西方人面对生命短暂的悲观与惶恐。对于“走火入魔”了的西方哲学,中国文化或许可 以成为解救其困境的一剂良药。 四、二十一世纪了,我们在哪里? 时钟的指针转入了二十一世纪,在全球化浪潮越来越让我们不知身处何处的今天,我想 问:我们现在到底在哪里? 其实,不管时代变迁了多少,我们,仍然没有改变多少。东方人仍站在农耕的土地上, 而西方人仍站在他们充满了信仰的土地上。 也许,你想说:我们今天已经引进了许多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与管理理念,我们的身边 早已建起了富有西欧情调的建筑物,我们中的大多数都已能说上几句洋文,西方的原典原著 也成了书店货架上的畅销书,你怎么能说我们与西方没有接上轨呢? 是的,我们身边的确有着许多西方思想的影子,许多人也以仿效追随西方浪潮作为现代 新潮的体现,但我想问:我们对于西方的文化,是不是真正地包容与接受了呢?在表面的狂 热与崇拜背后,只是肤浅的外化,还是真正渗透入心灵深层的内化呢? 基督教由西方传教士传入已有三、四百年历史,然而西方人的彼岸世界、西方人的原罪 感、西方人的救赎,始终没能在中国的主流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中国的主流文化是什 么?儒学!那是孔孟的儒学,是董仲舒的儒学,是朱熹的儒学,是方东美,是熊十力的儒学, 即使是李泽厚,也逃不开这根深蒂固的儒家思想。其实,哪怕就像朱光潜、李泽厚、金岳霖 那样留学西洋,深受其濡染的西学大家,无论他们能将柏拉图,能将亚里士多德,能将康德、 黑格尔诠释讲解得多么好,但在他们的内心里,还是没有完全接受西方的思想,他们从骨子 里无法彻底的认同西方人的彼岸世界,因为在他们的血液里,流淌的始终是中华的血液、儒 家的血液、珍视“此在”的血液!这也就是为什么不少西学大家在晚年的笔耕中往往流露出 更多的东方色彩,因为他们知道:叶落,是应该归根的 不可否认的是,中国在吸收了大量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后生产力与竞争力的确有了很大的 提升,如今在“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指引下,中国的科学技术越来越发达,但我又想问: 西方的科学理性精神我们到底吸收了多少?在我看来,中国至今仍只是把科学技术看作是 件实用的工具,是“学夷之技以制夷”的手段,还仍然停留在“器”的阶段,而对于西方真 正的“科学思想”还是持有一种排斥的态度。西方的科学思想是为求真理而求真理,是科学 的分析事物,是科学管理,是法治社会……然而,这些科学思想,想要在中国真正实现,还 有一段很漫长的路途要走。至少在今天,可以说,中国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思想”。 因为我们太缺少精确化,太缺少科学化,太缺少理论化。所以说,中国有那么灿烂的古代科 学文明,却少有真正理论化科学化的专著传世,不能不说是让人惋惜的。作为“道”的身份 出现的科学思想,是永远无法与中国根深蒂固的儒家主导思想相争辉的。 无论中国的城市化现代化进程有多么的突飞猛进,可以肯定的是中国人有一点是永远无 法抹去的,那就是我们心中源自农耕文化的乡土性、草根性。贾平凹、莫言、陈忠实……鲁 迅文学奖最终还是回归了传统,回归了中华民族的本源,回归了黄河与土地,回归了麦田与 荒原。中国的文化之根仍然深深扎根在现实的土壤中。乡土情结始终是联系中国人与自然的7 然而也正是这个完备的哲学体系,最终被它自身给闷死了。 而对中国人来说,完全不必那么大费周折,只要去后花园转上一圈,拾一粒泥土里的石 子,看看微风拂过的湖面,看看枝头新爆出的嫩芽,“美是什么”不就不言自明了吗,还需 要额外的解释吗?在这方面,中国人把宇宙感性化、生命化、本体化,认为这宇宙本身便是 美,而人正是这永恒自然(宇宙)的一部分,丝毫没有与现实世界的隔膜和距离感,也就不 会有西方人面对生命短暂的悲观与惶恐。对于“走火入魔”了的西方哲学,中国文化或许可 以成为解救其困境的一剂良药。 四、二十一世纪了,我们在哪里? 时钟的指针转入了二十一世纪,在全球化浪潮越来越让我们不知身处何处的今天,我想 问:我们现在到底在哪里? 其实,不管时代变迁了多少,我们,仍然没有改变多少。东方人仍站在农耕的土地上, 而西方人仍站在他们充满了信仰的土地上。 也许,你想说:我们今天已经引进了许多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与管理理念,我们的身边 早已建起了富有西欧情调的建筑物,我们中的大多数都已能说上几句洋文,西方的原典原著 也成了书店货架上的畅销书,你怎么能说我们与西方没有接上轨呢? 是的,我们身边的确有着许多西方思想的影子,许多人也以仿效追随西方浪潮作为现代 新潮的体现,但我想问:我们对于西方的文化,是不是真正地包容与接受了呢?在表面的狂 热与崇拜背后,只是肤浅的外化,还是真正渗透入心灵深层的内化呢? 基督教由西方传教士传入已有三、四百年历史,然而西方人的彼岸世界、西方人的原罪 感[27]、西方人的救赎,始终没能在中国的主流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中国的主流文化是什 么?儒学!那是孔孟的儒学,是董仲舒的儒学,是朱熹的儒学,是方东美,是熊十力的儒学, 即使是李泽厚,也逃不开这根深蒂固的儒家思想。其实,哪怕就像朱光潜、李泽厚、金岳霖 那样留学西洋,深受其濡染的西学大家,无论他们能将柏拉图,能将亚里士多德,能将康德、 黑格尔诠释讲解得多么好,但在他们的内心里,还是没有完全接受西方的思想,他们从骨子 里无法彻底的认同西方人的彼岸世界,因为在他们的血液里,流淌的始终是中华的血液、儒 家的血液、珍视“此在”的血液!这也就是为什么不少西学大家在晚年的笔耕中往往流露出 更多的东方色彩,因为他们知道:叶落,是应该归根的。 不可否认的是,中国在吸收了大量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后生产力与竞争力的确有了很大的 提升,如今在“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指引下,中国的科学技术越来越发达,但我又想问: 西方的科学理性精神我们到底吸收了多少?在我看来,中国至今仍只是把科学技术看作是一 件实用的工具,是“学夷之技以制夷”的手段,还仍然停留在“器”的阶段,而对于西方真 正的“科学思想”还是持有一种排斥的态度。西方的科学思想是为求真理而求真理,是科学 的分析事物,是科学管理,是法治社会„„然而,这些科学思想,想要在中国真正实现,还 有一段很漫长的路途要走。至少在今天,可以说,中国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思想”。 因为我们太缺少精确化,太缺少科学化,太缺少理论化。所以说,中国有那么灿烂的古代科 学文明,却少有真正理论化科学化的专著传世,不能不说是让人惋惜的。作为“道”的身份 出现的科学思想,是永远无法与中国根深蒂固的儒家主导思想相争辉的。 无论中国的城市化现代化进程有多么的突飞猛进,可以肯定的是中国人有一点是永远无 法抹去的,那就是我们心中源自农耕文化的乡土性、草根性。贾平凹、莫言、陈忠实„„鲁 迅文学奖最终还是回归了传统,回归了中华民族的本源,回归了黄河与土地,回归了麦田与 荒原。中国的文化之根仍然深深扎根在现实的土壤中。乡土情结始终是联系中国人与自然的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