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二、近代施肥科学的发展 (一)施肥科学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19世纪中叶,以德国化学家李比希U.V Liebig,1803-187B年)为代表的农业化学学 派,从化学的观点来研究土壤和植物营养,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研究1840 年在《化学在农业和植物生理学上应用》中创立了“植物矿质营养学说”(heory of plant 理va护 分归还学说”(theory of nutrition returns),其核心内容是要维持地力就必须将作物带走的养 分归还给土壤,办法就是施肥,使土壤的养分损耗和矿质营养物质归还之间保持一定的平 衡。上述两个学说的问世推翻了由素伊尔提出的植物靠吸收腐殖质而生长的错误腐殖质学 说,不仅推动了土壤植物营养科学的发展,同时促进了巨大的化肥工业兴起,开辟了全世 界农田施用化肥的历史。从此,化肥在全世界得到了广泛应用,农作物产量大幅度提高, 然而,李比希的学说片面地认为士壤是单纯的养分贮藏库,矿质养分是土壤肥力的唯一因 素,只要施用矿质肥料把植物吸收的矿质养分归还土壤,就能保持土壤肥力,从根本上抛 弃了有机肥的施用及各种生物因素在提高土壤肥力方面的重要作用。 在西方大量施用化肥后,出现施肥增产幅度降低的现象。1843年,对此李比希又提出 了“最小养分率”(law of the minimum nutrition)。这一学说告诫我们栽培作物不仅要施 肥,而且要注意及时分析限制产量的最小养分,只有准确的补给最小养分,产量才能继续 提高。这就是施肥的“木桶理论”。以上3个学说的建立,在发展植物营养与指导施肥中起 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草定了施肥科学的理论基础。 后人在应用上术学说的基础上不断探索,“报递减律1w矿diminishing returns “米氏学说"(Mitscherlich'slaw)和“因子综合作用律”(integrated factor law)等原理的形成 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施肥科学理论 (二)我国施肥科学的发展 L.解放前化肥施用简况。我国于1901年开始施用化肥,迄今已有近百年历史,解放前施 肥历史大致可分为3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901一1910年属于引进阶段。1901年,台湾省首先由日本进口化肥,施 于甘蔗上大陆开始从西欧讲口化肥,主要应用于沿海诸省的水稻、蔬莱和柑橘上:190年 保定直隶农事试验场开始了肥效试验,其结论是氨肥有效,而磷、钾肥无效 第二阶段从1909一1936年属于肥效探索阶段。北京农事试验场曾设计了8个施肥处理 (无肥、无氨、无磷、无钾、施氨、施磷、施钾和施氨磷钾)的肥效试验,同时吉林公主岭 农事试验场,广东、上海、苏州、杭州等地也都在多种作物上开展了肥效、施用量和对士 壤影响试验。 第三阶段从19361949年属于肥效及技术研究阶段。张乃风在1936一1940年进行了 第一次全国性化肥肥效试验:1940一1949年,我国进行了第一个氯化铵长期定位试验,最 后由陈尚谨和乔生辉完成,提出了有效的土壤、作物及相应的施产方法与技术。 2.解放后施肥科学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后,化巴工业得到迅猛发展,化肥的增产效果也得 到了充分的发挥,相应地投肥结构历经了3个阶段的变化,即20世纪60年代以前的有村 肥与氮肥配合施用阶段,70一80年代有机肥与氨、磷肥配合施用阶段和80年代后有机 与氨、磷、钾、微量元素肥料配合施用阶段。据估计,20世纪50一90年代,每隔10年化 .4 - 4 - 二、近代施肥科学的发展 (一)施肥科学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19 世纪中叶,以德国化学家李比希 (J. V. Liebig,1803-1873 年)为代表的农业化学学 派,从化学的观点来研究土壤和植物营养,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研究 1840 年在《化学在农业和植物生理学上应用》中创立了“植物矿质营养学说”(theory of plant mineral nutrition),并肯定提出:植物的营养主要依赖于土壤的矿质成分以及有机质分解后 产生的矿物质,强调了植物中矿质营养的作用,揭示了植物营养的本质;紧接着提出了“养 分归还学说”(theory of nutrition returns),其核心内容是要维持地力就必须将作物带走的养 分归还给土壤,办法就是施肥,使土壤的养分损耗和矿质营养物质归还之间保持一定的平 衡。上述两个学说的问世推翻了由泰伊尔提出的植物靠吸收腐殖质而生长的错误腐殖质学 说,不仅推动了土壤植物营养科学的发展,同时促进了巨大的化肥工业兴起,开辟了全世 界农田施用化肥的历史。从此,化肥在全世界得到了广泛应用,农作物产量大幅度提高。 然而,李比希的学说片面地认为土壤是单纯的养分贮藏库,矿质养分是土壤肥力的唯一因 素,只要施用矿质肥料把植物吸收的矿质养分归还土壤,就能保持土壤肥力,从根本上抛 弃了有机肥的施用及各种生物因素在提高土壤肥力方面的重要作用。 在西方大量施用化肥后,出现施肥增产幅度降低的现象。1843 年,对此李比希又提出 了“最小养分率 ”(law of the minimum nutrition)。这一学说告诫我们栽培作物不仅要施 肥,而且要注意及时分析限制产量的最小养分,只有准确的补给最小养分,产量才能继续 提高。这就是施肥的“木桶理论”。以上 3 个学说的建立,在发展植物营养与指导施肥中起 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奠定了施肥科学的理论基础。 后人在应用上述学说的基础上不断探索,“报酬递减律”(1aw of diminishing returns)、 “米氏学说"(Mitscherlich's law)和“因子综合作用律”(integrated factor law)等原理的形成 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施肥科学理论。 (二)我国施肥科学的发展 1. 解放前化肥施用简况。我国于 1901 年开始施用化肥,迄今已有近百年历史,解放前施 肥历史大致可分为 3 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 1901—1910 年属于引进阶段。1901 年,台湾省首先由日本进口化肥,施 于甘蔗上大陆开始从西欧进口化肥,主要应用于沿海诸省的水稻、蔬菜和柑橘上;1910 年, 保定直隶农事试验场开始了肥效试验,其结论是氮肥有效,而磷、钾肥无效。 第二阶段从 1909—1936 年属于肥效探索阶段。北京农事试验场曾设计了 8 个施肥处理 (无肥、无氮、无磷、无钾、施氮、施磷、施钾和施氮磷钾)的肥效试验,同时吉林公主岭 农事试验场,广东、上海、苏州、杭州等地也都在多种作物上开展了肥效、施用量和对土 壤影响试验。 第三阶段从 1936—1949 年属于肥效及技术研究阶段。张乃风在 1936—1940 年进行了 第一次全国性化肥肥效试验;1940—1949 年,我国进行了第一个氯化铵长期定位试验,最 后由陈尚谨和乔生辉完成,提出了有效的土壤、作物及相应的施产方法与技术。 2. 解放后施肥科学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后,化肥工业得到迅猛发展,化肥的增产效果也得 到了充分的发挥,相应地投肥结构历经了 3 个阶段的变化,即 20 世纪 60 年代以前的有机 肥与氮肥配合施用阶段,70~80 年代有机肥与氮、磷肥配合施用阶段和 80 年代后有机肥 与氮、磷、钾、微量元素肥料配合施用阶段。据估计,20 世纪 50~90 年代,每隔 10 年化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