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维普资讯http://www.cqvip.c 2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 方文学一直以来的主题 与净化。显然,作者不满于当代人类糟糕的生存状况,与 人与人的区别在于选择什么样的超越方式。我们认命运抗争的精神试图还原人类个体应有的丰富感性与无 为,在大多数人都习惯了活得轻松的当代,帕洛马尔先生限可能,号召我们重新拾起与命运抗争的精神与品德,争 的做法多少有些不合时宜。但是这种自我反思自我解剖取更多的诗意空间。严格说来所有的文本都是自传性的 的精神却是十分可贵的。他为人正派、做事谨慎对庸常那么问题就变成了:作家为什么要写自己?看破了人生的 的现实有惊人的忍耐力,但缺乏独立的意志;他算得上是虚妄,仍不放弃努力,只不过这个追求已经不是单纯的对 聪明好学,但太过拘泥于细节。虽然有着求知的冲动,却外在事物的直接追求,而是“自我”实现意义上的超越,也 并不强烈。处事虽说不上游刃有余,却也张弛有度,不激唯有经过这一番反思、苦闷,生活的信念才更明确、真实 进。从表面上看帕洛马尔太过执迷于自我了,实际上,他我们认为《帕洛马尔记录了作者卡尔维诺艰苦卓绝自我 无处无时不受制于他人。帕洛马尔先生尚不能做到完全创造的一生。这可以看作是他对自己悲凉生命旅程的感 专注于自己对世界的感受而置这个世界的其他维度于不伤与追悼。他不断反思的依然是在早在他创作初期就已 顾他是个正在形成中的存在论者。虽然已经做了足够的经感受到的人类生活的矛盾与不如意,他通过帕洛马尔表 知识和心理准备,依然得不到预期的答案,他所遭遇的与达的是他对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而这一问题,至今仍然 其说是一场科学危机,毋宁说是一场信仰危机。他殚精竭困扰着我们。 虑积极努力虽然他事先认定存在的悲剧性质但这并不 人类自我寻找过程总是伴随着生命的悲剧性毁灭 妨碍他对人生意义的渴望与寻求。他费尽心机接近真理,在帕洛马尔下定决心着手描述自己一生中的每一时刻之 把自己折腾得精疲力竭。 际,死亡降临了。而这多少又让我们想到了萨特关于死亡 按照萨特的观念,有了恶心就有了走向超越和的论述。死亡是人的全部筹划的终结,死亡只是个偶然的 自由的第一步,有了恶心的感情才能使人试图超越、事实,我们不能等待,甚至也不可能对它采取任何态度,死 追求真善美的东西。而恶心的形成过程就是个人意识形亡不能从外部将意义赋予生命。死亡最终使得自为的存 成的过程,是对主观接触客观世界的基本感受的概括。人在重新回归到自在的存在,但也许只有将死亡当作生命的 在选择生活目标时,同时就选择了责任,而承担责任的同新的开始我们才有希望超越死亡可能带来的苦痛 时就产生了烦恼和焦虑,正是由于责任的重大,个体在行 从以上论述,我们可以不难看出,卡尔维诺非常严肃 动时不可避免地会因焦虑而痛苦 地揭示了人类存在悲剧性。他秉承的依然是西方文学高 在巴黎的一家奶酪店,帕洛马尔像一位自学者,试图度关注现实存在中的人及其命运这一精神,从这个意义 学点名称、记住特征,以确定自己对某种奶酪感兴趣还是说,后现代小说家卡尔维诺首先是个现实主义作家。“现 不感兴趣但结果证明要想自己决定自己的口味,已经不代西方文学经历了各种变革我们不应该忘记这个世纪的 可能,他曾试图突围但他这个“人"终于还是承受不了“人文学、文化所经历的全部危机。今天我们不是很倾向于跟 们”的威压,屈从了世俗的眼光,隐匿了自我如果说百般传统决裂,但这又不意味着我们跟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 困惑的他最后只能在众人嘲弄的目光中悻悼地离去,算不有着直接的联系,而是说跟19世纪文学史上发生的一切 上对自己仅有的一点权利的彻底放弃,那么至少也可以说保持某种连续性。如果我的理解是正确的话,这或许应该 明过于黏着于对象本身的帕洛马尔在某种程度上正在祈是后现代主义的涵义:它不是现代主义’的继续,而应该 求与这个非正常的社会的和解。个人活动是自我期待的比它前进一步。6西方文学历经各种思潮运动及意识变 实现过程,自我定位的确认过程。一个健全的人,一定有化,尚未丢弃自身坚实的使命。卡尔维诺仍然本着人文关 能力维护自己做什么和不做什么。所以我们甚至比以往怀的基本精神在寂寞中反省,在艰难中前行。 任何时代都弱小,不自由 参考文献: 我们能否超越现象直达本体?“字宙是面镜子,在这 [1]卡尔维诺为什么读经典[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 面镜子里我们能够观察到的仅仅是我们在自己心里早已 了解的东西。4如我们只能理解我们理解中的世界。这 [2]卡尔维诺美国讲稿[M]/卡尔维诺文集南京:译林出 就将人的有限性问题非常严肃地提了出来。“活”和“活的 版社,2001:381 意义”都是人建构起来的。卡尔维诺肯定的是一种非同寻 [3]萨特他人就是地狱[M]∥萨特自由选择论集西安陕 常的忍耐精神,每个人都应该为自己活着而辛勤筹划、积 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2. 极建构。帕洛马尔的每一次尝试都带来了痛苦,但他却无 [4]卡尔维诺帕洛马尔[M]/卡尔维诺文集南京:译林出 版社,2001 法放弃创造的欲望,永无休止的追求从未离开过他。人是 [5]何帆,文祥现代小说题材与技巧—当代外国著名小说 具体时空中的存在,人的发展就是要超越自身的局限性 家访问记[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9:269 作为普通人的帕洛马尔只能永远生活在不圆满之中。其 [6]何太宰现代艺术札记[M].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 自我追寻自我实现之路恰好折射出人类社会进化发展的 2001:20 艰难过程。人的认识只有经由迷茫与苦痛才能得到提升 资任编校:孙永玉· 28 ·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o8年 方文学一直以来的主题。 人与人的区别在于选择什么样的超越方式。我们认 为,在大多数人都习惯了活得轻松的当代,帕洛马尔先生 的做法多少有些不合时宜。但是,这种 自我反思自我解剖 的精神却是十分可贵的。他为人正派、做事谨慎,对庸常 的现实有惊人的忍耐力 ,但缺乏独立的意志;他算得上是 聪明好学 ,但太过拘泥于细节。虽然有着求知的冲动,却 并不强烈。处事虽说不上游刃有余 ,却也张弛有度,不激 进。从表面上看,帕洛马尔太过执迷于自我了,实际上,他 无处无时不受制于他人。帕洛马尔先生尚不能做到完全 专注于 自己对世界的感受而置这个世界的其他维度于不 顾,他是个正在形成中的存在论者。虽然已经做了足够的 知识和心理准备,依然得不到预期的答案 ,他所遭遇的与 其说是一场科学危机,毋宁说是一场信仰危机。他殚精竭 虑,积极努力 ,虽然他事先认定存在的悲剧性质,但这并不 妨碍他对人生意义的渴望与寻求。他费尽心机接近真理, 把自己折腾得精疲力竭。. 按照萨特的观念,有了恶心就有了走向超越和 一 自由的第一步,有了恶心的感情才能使人试图超越、 追求真善美的东西。而恶心的形成过程,就是个人意识形 成的过程,是对主观接触客观世界的基本感受的概括。人 在选择生活目标时,同时就选择了责任,而承担责任的同 时就产生了烦恼和焦虑,正是由于责任的重大,个体在行 动时不可避免地会因焦虑而痛苦。 在巴黎的一家奶酪店,帕洛马尔像一位 自学者,试图 学点名称、记住特征,以确定 自己对某种奶酪感兴趣还是 不感兴趣 ,但结果证明,要想 自己决定自己的口味,已经不 可能,他曾试图突围,但他这个“人”终于还是承受不了“人 们”的威压 ,屈从 了世俗的眼光,隐匿了自我,如果说百般 困惑的他最后只能在众人嘲弄的目光中悻悻地离去,算不 上对 自己仅有的一点权利的彻底放弃,那么至少也可以说 明过于黏着于对象本身的帕洛马尔在某种程度上正在祈 求与这个非正常的社会的和解。个人活动是 自我期待的 实现过程,自我定位的确认过程。一个健全的人 ,一定有 能力维护 自己做什么和不做什么。所以,我们甚至比以往 任何时代都弱小 ,不 自由。 我们能否超越现象直达本体?“宇宙是面镜子,在这 面镜子里我们能够观察到的,仅仅是我们在自己心里早已 了解的东西。”[4]303我们只能理解我们理解 中的世界。这 就将人的有限性问题非常严肃地提了出来。“活”和“活的 意义”都是人建构起来的。卡尔维诺肯定的是一种非同寻 常的忍耐精神,每个人都应该为 自己活着而辛勤筹划、积 极建构。帕洛马尔的每一次尝试都带来了痛苦,但他却无 法放弃创造的欲望,永无休止的追求从未离开过他。人是 具体时空中的存在 ,人的发展就是要超越 自身的局限性。 作为普通人的帕洛马尔只能永远生活在不圆满之中。其 自我追寻 自我实现之路,恰好折射出人类社会进化发展的 艰难过程。人的认识只有经由迷茫与苦痛才能得到提升 与净化 。显然,作者不满于当代人类糟糕的生存状况,与 命运抗争的精神试图还原人类个体应有的丰富感性与无 限可能,号召我们重新拾起与命运抗争的精神与品德,争 取更多的诗意空间。严格说来所有的文本都是 自传性的, 那么问题就变成了:作家为什么要写自己?看破了人生的 虚妄 ,仍不放弃努力 ,只不过这个追求已经不是单纯的对 外在事物的直接追求 ,而是“自我”实现意义上的超越,也 唯有经过这一番反思、苦闷,生活的信念才更明确、真实。 我们认为《帕洛马尔》记录了作者卡尔维诺艰苦卓绝 自我 创造的一生。这可以看作是他对 自己悲凉生命旅程的感 伤与追悼。他不断反思的依然是在早在他创作初期就已 经感受到的人类生活的矛盾与不如意,他通过帕洛马尔表 达的是他对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而这一问题,至今仍然 困扰着我们 。 人类 自我寻找过程总是伴随着生命的悲剧性毁灭。 在帕洛马尔下定决心着手描述 自己一生中的每一时刻之 际,死亡降临了。而这多少又让我们想到了萨特关于死亡 的论述。死亡是人的全部筹划的终结,死亡只是个偶然的 事实,我们不能等待,甚至也不可能对它采取任何态度 ,死 亡不能从外部将意义赋予生命。死亡最终使得 自为的存 在重新 回归到自在的存在 ,但也许只有将死亡当作生命的 新的开始,我们才有希望超越死亡可能带来的苦痛。 从以上论述 ,我们可以不难看出,卡尔维诺非常严肃 地揭示了人类存在悲剧性。他秉承的依然是西方文学高 度关注现实存在中的人及其命运这一精神,从这个意义 说 ,后现代小说家卡尔维诺首先是个现实主义作家。“现 代西方文学经历了各种变革 ,我们不应该忘记这个世纪的 文学、文化所经历的全部危机。今天我们不是很倾向于跟 传统决裂,但这又不意味着我们跟 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 有着直接的联系 ,而是说跟 19世纪文学史上发生的一切 保持某种连续性。如果我的理解是正确的话 ,这或许应该 是后现代主义的涵义 :它不是‘现代主义’的继续,而应该 比它前进一步。 6_西方文学历经各种思潮、运动及意识变 化 ,尚未丢弃 自身坚实的使命。卡尔维诺仍然本着人文关 怀的基本精神,在寂寞中反省 ,在艰难中前行。 参考文献 : [1]卡尔维诺.为什么读经典[M].南京:译林出版社 ,200~t 271. [2]卡尔维诺.美国讲稿[M]//卡尔维诺文集.南京:译林出 版社 ,2001:381. [3]萨特.他人就是地狱[M]//萨特 自由选择论集.西安 :陕 西 师范大学 出版社 ,2003:12. [4]卡尔维诺.帕洛马尔[M]//卡尔维诺文集.南京 :译林出 版社 ,2001. [5]何帆,文祥.现代小说题材与技巧——当代外国著名小说 家访问记 [M].北京 :中国文联 出版公 司,1989:269. [6]何 太 宰.现代 艺 术 札 记 [M ].北 京 :外 国文 学 出版 社 , 2001:20'7. 责任编校 :孙永玉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向上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