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第7期 李明英:《帕洛马尔》与萨特存在主义人生哲学 颇有意味的是,为了让帕洛马尔更深切 我存在对话但都造成了一些并不能互相真正理解的“不在场 在状况,作者又细致分析了白猩猩为什么要紧紧抱着汽车的效果。“进行这种词语交换要有个前提即夫妻之间的 轮胎。因为它“与轮胎的关系呢是一种所有关系,表现出充分默契使他们能够不必事事都说出来也能达到互相理 某种情感并具有某种象征性。”4茫茫世界每一个体都解。然而他们两人把这个原则付诸实践的方式却差别很 渴望有个支点有个依托。帕洛马尔最早是希望在诸如海大4248可以想象在表面的相安无事背后又隐藏了多 滩、星空中找到。日落时分,深蓝色的海水是一种自在的少生活的无奈,帕洛马尔所谓的工作制造了一种肃穆而又 存在。“这把闪光的剑由于他在那里才得以存在;如果他压抑的家庭气氛隔膜无所不在。帕洛马尔夫人与她的丈 离开那里,如果所有游泳与冲浪的人都回到岸上去或把后夫相比却较少工业生产社会气息,她“对花木的关心极其 背转向太阳那么这闪光的剑何在呢?在这个日趋解体的自然地表现在按照自己的心愿挑选一些花木,组成一个丰 世界上,他想拯救的是最脆弱的东西,即连接他的眼睛与富多彩的整体,一个有代表性的花圃。这种整体精神是这 落日的这座桥梁。叫4238 个家庭的其他成员所缺少的。4人与自然原本是一体 从总体上看他是一个仍然未走出主客二分思维的可的,万事万物都是互相关联着的,但是随着文明时代的到 知论者尽管外部世界通常都是难以捉摸的但他相信凭来,开始慢慢地远离自然将自然推到了自我的对立面 借人的知识与毅力最终可以抵达真理的彼岸。他欣赏存人失去了心智的整体性变得孤立烦躁。虽然人类直至 在的一切事物,而且尊敬所有现象的多样性,对外在于自今日也仍未丧失摆脱自身困境的强烈愿望,但是我们一直 己的一切几乎不作任何筛选甄别、过滤净化。“然而有些梦想的和谐却遥遥无期。帕洛马尔夫妇之间的这种状况 东西(如一堵墙,一只贝壳,一片树叶或一把茶壶),仿佛总又恰好印证了萨特的观点,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是无尽 在请求他仔细地、长时间地加以注意,他也会下意识地开的冲突与误会,个体无论怎么做,都无法改变这样一个基 始对这些东西进行观察,他的目光也开始观察着各个细枝本事实。孤独来自人与自然之间严重对立以及人与人之 末节最后再也丢不下它们了。”410与萨特存在主义类似间缺乏真正的信任。沉默厌烦焦虑这是令人无法释怀 的是帕洛马尔对世界的存在采取的也是一种感性认知方的人类存在的普遍状况。既然注定要无所依傍,那么与人 式,他所有的“默思”都是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的。在科合作还是对抗,已经是个无足轻重的问题了,交流不交流 学理论与自我感受之间,他更倾向于相信后者。一个人的交流多少也就无所谓了。实际上,既然是两个人,就永远 感觉就是全部。他的一生就是在“看到的”和“看不到的”不能从灵魂深处达到相互了解,他们可以偶尔或暂时地交 两个维度之间穿梭。他一面观察外在世界,一面作形而上流对话、相亲相敬,比如帕洛马尔曾与他的朋友们在电话 的“沉思”。他没有自觉地将自然当作主体,这注定了他不上互相汇报过观察候鸟迁徙的情况,但他们实际上是各说 可能把握其本质,更不用说体会到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境各的,并非真正意义上的互通有无、合而为一,所以我们每 界了。正是在这不可解释的自然面前帕洛马尔感到一阵个人的精神生活注定是孤独的、寂寞的。特别糟糕的是 眩晕”,用萨特的话来说就是“恶心”。萨特存在主义人生我们中的大多数人,在现实的挤压下越来越远离“庞大固 哲学号召人们自己选择自己,自己筹划自己,自己将自己埃”,逐渐丧失人类与生俱来的生命力变得无精打采,无 的无限可能性开掘出来。追求秩序是人类一贯的思维模聊至极 式。世界上总会有一些尚未被我们认识的事物在某个地 关于这部小说的创作情况,作者曾这样叙述:“不过, 方等待着我们,从这个意义上说,探求是无法停止的,而困《帕洛马尔》是对另外一种疑难问题的反应,最主要的是对 扰也是挥之不去的。卡尔维诺真正的意图也许就是希望非语言现象的疑难问题的反应。也就是说怎样能读到没 我们将人及世界本身当作问题来理解 有写出来的东西譬如说(从小说的开篇中),是怎样读到 2. 现代艺术本身就是一种生存的抗争。这部小说海的波浪的?5作者采用一种现在时态来描述人物所处 真实地反映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状况,足以启迪人们来的那种既无法认识,又无能为力的境地,行为完全被茫然 正视自己的生存处境和生存方式及其价值。任何人都处的情绪所控制生存的意义被蛮横地剥夺了。帕洛马尔的 于一定的他人之中。对于我们认识世界及自我来说,他人整个内心生活都被他所陷入的处境包裹着,越来越多地受 是至为重要的因素。帕洛马尔先生因为难以与同类搞好到外在因素的制约,以至人的内在动机、情绪都已经无足 关系,感到非常痛苦。对于自己为什么热衷于外在世界的轻重了。他的生活僵硬地被划分为三大块,“休假”、“在城 观察,帕洛马尔自己也在不断思考。他喜欢看长颈鹿奔里”、“沉思”。人类对于外在宇宙与内在宇宙的探求是 跑,他迷恋于爬行动物馆,他终于明白,自己千辛万苦寻找而二,二而一的事情。帕洛马尔读不透外在宇宙,更不了 的原来就是沟通、和谐。 解内在宇宙。他不能与自己和睦相处,他从来不愿与自己 个体之间包括夫妻之间似乎都难以沟通,小说写到的面对面地接触他是一个拘谨的人,从不善于自我协调的。 绝大部分情形都是这样,每个人喜欢独处,而他人经常是即使在他确信已经有足够能力应付与他人的关系时依然 缺席”的,卡尔维诺根本没有作正面、直接的人与人之间不能如愿。在经过一次次的失败、不幸之后,他明白了,他 关系的描绘,比如有时帕洛马尔表面上看来是与他的妻子应该从寻求自己内心的安宁做起。认识自己,这也正是西第7期 李明英 :《帕洛马尔》与萨特存在主义人生哲学 ’27 ’ 颇有意味的是,为了让帕洛马尔更深切地体味自我存 在状况 ,作者又细致分析了白猩猩为什么要紧紧抱着汽车 轮胎。因为它“与轮胎的关系呢,是一种所有关系,表现出 某种情感并具有某种象征性。”3283茫茫世界,每一个体都 渴望有个支点,有个依托。帕洛马尔最早是希望在诸如海 滩、星空中找到。日落时分,深蓝色的海水是一种 自在的 存在。“这把闪光的剑由于他在那里才得 以存在;如果他 离开那里,如果所有游泳与冲浪的人都回到岸上去或把后 背转向太阳,那么这闪光的剑何在呢?在这个 日趋解体的 世界上 ,他想拯救的是最脆弱的东西,即连接他的眼睛与 落 日的这座桥梁 。”【4J弱 从总体上看 ,他是一个仍然未走出主客二分思维的可 知论者 ,尽管外部世界通常都是难以捉摸的,但他相信凭 借人的知识与毅力 ,最终可以抵达真理的彼岸。他欣赏存 在的一切事物,而且尊敬所有现象的多样性,对外在于 自 己的一切几乎不作任何筛选甄别、过滤净化。“然而有些 东西(如一堵墙 ,一只贝壳,一片树叶或一把茶壶),仿佛总 在请求他仔细地、长时间地加以注意 ,他也会下意识地开 始对这些东西进行观察,他的目光也开始观察着各个细枝 末节,最后再也丢不下它们了。”H]姗与萨特存在主义类似 的是,帕洛马尔对世界的存在采取的也是一种感性认知方 式 ,他所有的“默思”都是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的。在科 学理论与自我感受之间,他更倾向于相信后者。一个人的 感觉就是全部。他的一生就是在“看到的”和“看不到的” 两个维度之间穿梭。他一面观察外在世界,一面作形而上 的“沉思”。他没有自觉地将 自然当作主体,这注定了他不 可能把握其本质,更不用说体会到人与 自然融为一体的境 界了。正是在这不可解释的自然面前 ,帕洛马尔感到一阵 “眩晕”,用萨特的话来说就是“恶心”。萨特存在主义人生 哲学号召人们 自己选择 自己,自己筹划 自己,自己将 自己 的无限可能性开掘出来。追求秩序是人类一贯的思维模 式。世界上总会有一些尚未被我们认识 的事物在某个地 方等待着我们 ,从这个意义上说,探求是无法停止的,而困 扰也是挥之不去的。卡尔维诺真正的意 图也许就是希望 我们将人及世界本身当作问题来理解。 ,、 现代艺术本身就是一种生存的抗争。这部小说 一 真实地反映了人们的 日常生活状况,足以启迪人们来 正视自己的生存处境和生存方式及其价值。任何人都处 于一定的他人之中。对于我们认识世界及 自我来说,他人 是至为重要的因素。帕洛马尔先生因为难以与同类搞好 关系,感到非常痛苦。对于自己为什么热衷于外在世界的 观察 ,帕洛马尔 自己也在不断思考。他喜欢看长颈鹿奔 跑,他迷恋于爬行动物馆,他终于明白,自己千辛万苦寻找 的原来就是沟通 、和谐。 个体之间包括夫妻之间似乎都难以沟通,小说写到的 绝大部分情形都是这样,每个人喜欢独处,而他人经常是 “缺席”的,卡尔维诺根本没有作正面、直接的人与人之间 关系的描绘,比如有时帕洛马尔表面上看来是与他的妻子 在对话 ,但都造成了一些并不能互相真正理解的“不在场” 的效果。“进行这种词语交换要有个前提,即夫妻之间的 充分默契,使他们能够不必事事都说出来也能达到互相理 解。然而他们两人把这个原则付诸实践的方式却差别很 大”[]248。可以想象 ,在表面的相安无事背后又隐藏了多 少生活的无奈,帕洛马尔所谓的工作制造了一种肃穆而又 压抑的家庭气氛,隔膜无所不在。帕洛马尔夫人与她的丈 夫相比,却较少工业生产社会气息 ,她“对花木的关心极其 自然地表 现在按照 自己的心愿挑选一些花木 ,组成一个 丰 富多彩的整体,一个有代表性的花圃。这种整体精神是这 个家庭的其他成员所缺少的。”【4J拟人与 自然原本是一体 的,万事万物都是互相关联着的,但是随着文明时代的到 来 ,人开始慢慢地远离 自然 ,将 自然推到了 自我的对立面 。 人失去了心智的整体性 ,变得孤立、烦躁。虽然人类直至 今 日也仍未丧失摆脱 自身困境的强烈愿望 ,但是我们一直 梦想的和谐 ,却遥遥无期。帕洛马尔夫妇之间的这种状况 又恰好印证了萨特的观点 ,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是无尽 的冲突与误会,个体无论怎么做,都无法改变这样一个基 本事实。孤独来 自人与 自然之间严重对立以及人与人之 间缺乏真正的信任。沉默、厌烦、焦虑,这是令人无法释怀 的人类存在的普遍状况。既然注定要无所依傍,那么与人 合作还是对抗,已经是个无足轻重的问题了,交流不交流、 交流多少也就无所谓了。实际上,既然是两个人 ,就永远 不能从灵魂深处达到相互了解,他们可以偶尔或暂时地交 流对话、相亲相敬 ,比如帕洛马尔曾与他 的朋友们在电话 上互相汇报过观察候鸟迁徙的情况,但他们实际上是各说 各的,并非真正意义上的互通有无、合而为一,所以我们每 个人的精神生活注定是孤独的、寂寞的。特别糟糕 的是, 我们中的大多数人,在现实的挤压下越来越远离“庞大固 埃”,逐渐丧失人类与生俱来的生命力,变得无精打采,无 聊至极 。 关于这部小说的创作情况,作者曾这样叙述:“不过, 《帕洛马尔》是对另外一种疑难问题的反应,最主要的是对 非语言现象的疑难问题的反应。也就是说 ,怎样能读到没 有写出来的东西,譬如说 (从小说的开篇中),是怎样读到 海的波浪的?,,}作者采用一种现在时态来描述人物所处 的那种既无法认识 ,又无能为力的境地,行为完全被茫然 的情绪所控制,生存的意义被蛮横地剥夺了。帕洛马尔的 整个内心生活都被他所陷入的处境包裹着 ,越来越多地受 到外在因素的制约,以至人的内在动机、情绪都已经无足 轻重了。他的生活僵硬地被划分为三大块,“休假”、“在城 里”、“沉思”。人类对于外在宇宙与内在宇宙的探求是一 而二 ,二而一的事情。帕洛马尔读不透外在宇宙,更不了 解内在宇宙。他不能与自己和睦相处,他从来不愿与自己 面对面地接触 ,他是一个拘谨的人,从不善于自我协调的。 即使在他确信已经有足够能力应付与他人的关系时,依然 不能如愿。在经过一次次的失败、不幸之后,他明白了,他 应该从寻求 自己内心的安宁做起。认识自己,这也正是西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