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表2试验日粮组成及营养水平 量、日增重和料肉比。 配比(%) 平均日采食量:每天对每个 组成(%) 0-21日龄2242日龄 营养水平 鸡笼中的投料量和余料量做详 01日龄 22-42日龄 大豆粕 细记录,计算出每个鸡笼每天的 AM( cake) 玉米蛋白 P(%) 174764 总耗料量和每只鸡的日平均采 棉籽粕 6.00 Ca(%) 0.9051 0.8005 食量,到六周末时,将每个鸡笼 菜籽粕 AP(% 21d平均每只鸡的日采食量相 6-9 菜籽油 l90 D ig Lys (%) .0539 0.8974 0.43 加得到21d每只鸡的总采食 Lys-HCl D职Met(% 量,再除以21即得每只鸡的日 磷酸氢钙 平均采食量 石灰粉 平均日增重:三周末分别称 微量元素 出每一鸡笼中8只鸡的初重,取 食盐 复合维生素 平均值,六周末再按每个鸡笼称 0.10 硅藻土 次重量取平均值 100.00 100.00 日增重=六周末平均体重一三周末平均体重 注:微量元素预混料成分:每吨饲粮中含Fe40g、Zn70g、Cu6g、Mn100g、I0.5 料肉比=平均日采食量 在2224℃C,用一个火炉升温,最升饮水器,供应清洁、卫生的凉 .7数据分析采用SPSs11.5 低温度不小于2第五周和第开水并添加了太子酸奶。第五分析统计软件中Anae的cm 六周温度保持在2022℃,停止周龄和第六周龄自由饮水,并在 are m eans p One way anova 使用火炉,当外界气候发生较大饮水中添加预防药物,如氟哌方法进行分析,差异显著时用 改变时,可升火炉维持温度 酸、电解质等 LSD法进行多重比较,结果以平 在第四周用喷雾器向墙壁 2242日龄,饲喂2号料均数D表示。 屋顶及地面喷水,将鸡舍湿度控(肉中鸡料),每天饲喂4次。第 2结果 试验中肉仔鸡的采食量、日 湿度保持在40左右,主要依靠槽中并分多次喂,以便减少增重及料肉比主要生产性能见 鸡体自身散发的湿度及饮用水鸡采食过程中的抛撒,并在最后 的蒸发 次喂料后,将抛撒在大料槽中 由表3可以看出,采食量以 组4最大,组3最小,组3采食 采用负压通风,第四周单机的剩料倒入小料槽让鸡采食。第 通风或间断通风,保持良好的空五周和第六周换大料槽,每天早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和组40 气环境特别注意解决保温和通上回收前一天的余料,称重并做005,其它各组差异均不显著 风的矛盾,首先升火炉提高舍内好采食量记录。 (P>0.05)。日增重以对照组最 温度,然后再通风换气。第五周1.6测定指标本试验的测定 高,组3最低,组3与对照组差 后用两个换气扇进行通风,室外指标为日采食量和试验期初、期 异显著(P<0.05),其它各组差异 阵温时,间断通风,第六周三个未的体重,最后算出平均日采食不显著(0),料肉比各组比 换气风扇同时进行通风 对照组均略有提高,但组间差异 表3酶制剂的添加对AA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本试验采用间歇光照。第四 周后实行14h光照,10h黑暗 组别 采食量 料肉比 日增重 使用15W灯泡3个,分别位于对照组1344.866221213826711812 鸡笼上、中、下不同位置,并在灯 13438±.12 70346B ±006 ±481.83±.04 泡底部涂染墨水,保证不同笼位 组3133.1243°627.408942132.30±9.4371.96H.131.85.03 组4134.76±.44 光线均匀。第五周和第六周采用 组51340464624.30日322163.110.7873.13±761.83.04 12h光照,12h黑暗,用15W灯 组6134.3380622783 727223 1.85±.0 杨泡2个。 注洞列有不同大写肩标者差异极显著(P<0.01),同列有相同或相邻小写字母者差异 1.53饲喂第四周龄使用4不显著()0),有相隔小写字母者差异显著 四川畜牧兽医2008·06期总第212期 o1991-2009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四川畜牧兽医·2008·06 期·总第 212 期 编 辑 1 SICHUAN XUMUSHOUYI 6 组成( %) 配比( %) 营养水平 0~21 日龄 22~42 日龄 玉米 63.00 66.30 0~21 日龄 22~42 日龄 大豆粕 20.60 12.00 AME( Mcal/kg) 2.8732 2.9536 玉米蛋白 3.00 3.00 CP( %) 19.474 6 17.476 4 棉籽粕 3.00 6.00 Ca( %) 0.905 1 0.800 5 菜籽粕 4.00 6.00 AP( %) 0.401 5 0.298 8 菜籽油 0.95 1.90 Dig Lys( %) 1.053 9 0.897 4 Lys- HCl 0.43 0.40 Dig Met( %) 0.461 3 0.410 7 DL- Met 0.19 0.15 磷酸氢钙 1.69 1.03 石灰粉 1.24 1.32 微量元素 0.10 0.10 食盐 0.30 0.30 复合维生素 0.10 0.10 硅藻土 1.40 1.40 合计 100.00 100.00 注: 微量元素预混料成分:每吨饲粮中含 Fe 40 g、Zn 70 g、Cu 6 g、Mn 100 g、I 0.5 g、 Se 0.3 g 表 2 试验日粮组成及营养水平 组别 采食量 体重 料肉比 初重 末重 日增重 对照组 134.42±0.68a 622.53±2.71b 2179.39±22.64a 74.14±1.14a 1.81±0.02a 组 2 134.38±1.12b 613.70±3.46Bd 2161.95±40.06b 73.54±1.48b 1.83±0.04a 组 3 133.12±1.43c 627.40±7.89Aa 2132.30±19.43c 71.96±1.13c 1.85±0.03a 组 4 134.76±1.44a 619.45±6.25c 2167.31±36.27b 73.75±1.58b 1.83±0.03a 组 5 134.04±0.64b 624.30±7.32Ab 2163.11±40.78b 73.13±1.76b 1.83±0.04a 组 6 134.33±0.80b 622.78±8.08b 2153.79±38.92b 72.72±2.23b 1.85±0.06a 注:同列有不同大写肩标者差异极显著( P<0.01) , 同列有相同或相邻小写字母者差异 不显著( P>0.05) , 有相隔小写字母者差异显著。 表 3 酶制剂的添加对 AA 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在 22~24℃, 用一个火炉升温, 最 低温度不小于 22℃, 第五周和第 六周温度保持在 20~22℃, 停止 使用火炉, 当外界气候发生较大 改变时, 可升火炉维持温度。 在第四周用喷雾器向墙壁、 屋顶及地面喷水, 将鸡舍湿度控 制 50%~60%, 第五周和第六周 湿度保持在 40%左右, 主要依靠 鸡体自身散发的湿度及饮用水 的蒸发。 采用负压通风, 第四周单机 通风或间断通风, 保持良好的空 气环境。特别注意解决保温和通 风的矛盾, 首先升火炉提高舍内 温度, 然后再通风换气。第五周 后用两个换气扇进行通风, 室外 降温时, 间断通风。第六周三个 换气风扇同时进行通风。 本试验采用间歇光照。第四 周后实行 14 h 光照, 10 h 黑暗。 使用 15 W 灯泡 3 个, 分别位于 鸡笼上、中、下不同位置, 并在灯 泡底部涂染墨水, 保证不同笼位 光线均匀。第五周和第六周采用 12 h 光照, 12 h 黑暗, 用 15 W 灯 泡 2 个。 1.5.3 饲喂 第四周龄使用 4 升饮水器, 供应清洁、卫生的凉 开水, 并添加了太子酸奶。第五 周龄和第六周龄自由饮水, 并在 饮水中添加预防药物, 如氟哌 酸、电解质等。 22~42 日龄, 饲喂 2 号料 ( 肉中鸡料) , 每天饲喂 4 次。第 四周饲喂时将小料槽放入大料 槽中, 并分多次饲喂, 以便减少 鸡采食过程中的抛撒, 并在最后 一次喂料后, 将抛撒在大料槽中 的剩料倒入小料槽让鸡采食。第 五周和第六周换大料槽, 每天早 上回收前一天的余料, 称重并做 好采食量记录。 1.6 测定指标 本试验的测定 指标为日采食量和试验期初、期 末的体重, 最后算出平均日采食 量、日增重和料肉比。 平均日采食量: 每天对每个 鸡笼中的投料量和余料量做详 细记录, 计算出每个鸡笼每天的 总耗料量和每只鸡的日平均采 食量, 到六周末时, 将每个鸡笼 21 d 平均每只鸡的日采食量相 加 得 到 21 d 每 只 鸡 的 总 采 食 量, 再除以 21 即得每只鸡的日 平均采食量。 平均日增重: 三周末分别称 出每一鸡笼中 8 只鸡的初重, 取 平均值, 六周末再按每个鸡笼称 一次重量取平均值。 日增重= 六周末平均体重- 三周末平均体重 21 料肉比= 平均日采食量 日增重 1.7 数据分析 采用 SPSS11.5 分析统计软件中 Analyze 的 com pare means 中 One way ANOVA 方法进行分析, 差异显著时用 LSD 法进行多重比较, 结果以平 均数±SD 表示。 2 结果 试验中肉仔鸡的采食量、日 增重及料肉比主要生产性能见 表 3。 由表 3 可以看出, 采食量以 组 4 最大, 组 3 最小, 组 3 采食 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和组 4 ( P< 0.05) , 其它各组差异均不显著 ( P>0.05) 。日增重以对照组最 高, 组 3 最低, 组 3 与对照组差 异显著( P<0.05) , 其它各组差异 不显著( P>0.05) 。料肉比各组比 对照组均略有提高, 但组间差异 试 验 研 究 杨 庆 红 32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