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时,京城有丐自缢而亡,且留诗壁上云 三百年来养士曹,如何文武尽皆逃;纲常犹在卑田院,乞丐羞留命一条 由此足见中国文化之伟大,视杀身成仁为当然之事,中国民族之精神,不屈不挠,终 不可侮。又谓:通州有一诗丐墓,传有绝命云 野性从来似白鸥,又携竹杖过通州。饭囊带露迎残月,歌板临风唱晩秋。 双足踏翻尘世界,一肩挑尽古今愁。而今不受嗟来食,黄犬何须吠不休! (按“世界或作“世路") 又云:清代有丐名李梵者,传为余杭人,常卖诗乞钱,跌宕江湖-生,盖为有道之异 人也。其诗多禅语,意境超然物外 如云 敛滟湖光数顷浮,谁知曲涌万峰头。豁开古殿当前月,散作空山不尽流. 金碧影摇水镜里,鱼龙深在广寒秋。一轮直接曹溪路,白浪家风遍大州。 何年鞭月驾长虹,碧落无门却许通。曾是御风人去后,故留鸟道碍虚空。 又如 山色水光明祖意,鸟啼花笑悟薪传。有时猛坐盤陀石,午夜无云月一天。 又谓:传闻湘中有一诗丐,诗亦甚超脱,如 有形都是假,无像执为真?悟到无生地,梅花满四邻。 (按执疑为“孰”之误,原文如此) 又如 灯火辉煌庆此宵,深夜儿女不相招。破蒲团上三更梦,那管明朝是岁朝。 又如: 杖穿云到上方,湖光山色总茫茫。乾坤有我独挑担,明月清风何太忙? 师谓:若此类诗,大抵皆为有道之士,隐于丐者,如无此意境,无此造诣,决非强学 可及。又谓:昔日大陆,有人因学道,受师之戒,必须乞丐修苦行若干年,间亦有因信 星命之说,遇不祥岁运,须离家作行乞若干时日者。此辈中人,皆视名利如遗,故无从 考证之矣。唯读其诗,即见其胸襟,决非逼于衣食而沦落者。师又自称,昔日为学道学 德愈高深,其素行亦愈隐晦,故自变形为乞丐,或为癫狂,以求避世之扰。唯知之者, 则能识其于丛首之中。亦另有象徵,可资鉴别云云 师谓:幼时亲见故乡一苦行头陀,从未读书,后却能诗。盖出家后,勤苦修持,忽然 悟道,诗文皆出口成章矣。 师尚亿得其佳句云 枫径无霜樵叶冷,吟回明月满东窗。(按“樵似为“蕉"之误) 又如: 寒潭清澈无鱼跃,犹向微波照影来。 又谓:幼年曾从前山普传炼师学道,其人乃一渔夫出家者,素未读书,后却能文。其 徒学愚道人,乃裁缝出家者,初亦不识一字,后则能诗,且有诗集行世。师曾亲见此辈 僧道中数人,故谓学问之道,确须自静中悟得方可。盖静极慧生,天机勃发,此是一本 活书云。 (据老古第三版校) 金粟轩诗话(六) 常人言及有情与无情,多情与绝情的问题,大多含糊其词,难下定论。尤其与人谈 禅,进而与和尚谈禅,自然情不自禁煞住话头,不敢髙谈下去。不然,恐为和尚所笑, 视为红尘中的俗物。或者,认为和尚根本不懂得情是何物,不值一谈。 事实不然,无论是洋和尚或土和尚,高僧或俗僧,高士或下士,总是一个人。凡是 人,总有人的气息,始终未免有情。真能修到太上忘情,也还是没有跳出情的圈子,只 是各正性命,忘其所不敢不忘,忘其所不能不忘而 上下亿万年,纵横大宇宙,凡有生命的存在,各种文字所记载的文献,无论是 的、政治的、军事的、经济的,是经书,是正史,是笔记小说,一言以概之,统是 人类五花八门、千奇百怪的情史记录而已 推而崇之,上自宗教教主的仙、佛、神、主,下到蠢动微生,无非有情。“无情何必 生斯世,有好终须累此身”,恰是万古不易名言。仙佛神主,有仙佛神主的情;蠢动微 生,有蠢动微生的情。所谓忠臣、孝子、节妇、义士,文学家或艺术家,诗人或学者时,京城有丐自缢而亡,且留诗壁上云: 三百年来养士曹,如何文武尽皆逃;纲常犹在卑田院,乞丐羞留命一条。 由此足见中国文化之伟大,视杀身成仁为当然之事,中国民族之精神,不屈不挠,终 不可侮。又谓:通州有一诗丐墓,传有绝命云: 野性从来似白鸥,又携竹杖过通州。饭囊带露迎残月,歌板临风唱晚秋。 双足踏翻尘世界,一肩挑尽古今愁。而今不受嗟来食,黄犬何须吠不休! (按“世界”或作“世路”) 又云:清代有丐名李梵者,传为余杭人,常卖诗乞钱,跌宕江湖一生,盖为有道之异 人也。其诗多禅语,意境超然物外。 如云: 潋滟湖光数顷浮,谁知曲涌万峰头。豁开古殿当前月,散作空山不尽流。 金碧影摇水镜里,鱼龙深在广寒秋。一轮直接曹溪路,白浪家风遍大州。 又如: 何年鞭月驾长虹,碧落无门却许通。曾是御风人去后,故留鸟道碍虚空。 又如: 山色水光明祖意,鸟啼花笑悟薪传。有时猛坐盤陀石,午夜无云月一天。 又谓:传闻湘中有一诗丐,诗亦甚超脱,如: 有形都是假,无像执为真?悟到无生地,梅花满四邻。 (按“执”疑为“孰”之误,原文如此) 又如: 灯火辉煌庆此宵,深夜儿女不相招。破蒲团上三更梦,那管明朝是岁朝。 又如: 一杖穿云到上方,湖光山色总茫茫。乾坤有我独挑担,明月清风何太忙? 师谓:若此类诗,大抵皆为有道之士,隐于丐者,如无此意境,无此造诣,决非强学 可及。又谓:昔日大陆,有人因学道,受师之戒,必须乞丐修苦行若干年,间亦有因信 星命之说,遇不祥岁运,须离家作行乞若干时日者。此辈中人,皆视名利如遗,故无从 考证之矣。唯读其诗,即见其胸襟,决非逼于衣食而沦落者。师又自称,昔日为学道学 佛,亦常留意乞丐中人物,及懒残一类之苦行僧道。盖佛道中人,首薄名利虚荣,其道 德愈高深,其素行亦愈隐晦,故自变形为乞丐,或为癫狂,以求避世之扰。唯知之者, 则能识其于丛首之中。亦另有象徵,可资鉴别云云。 师谓:幼时亲见故乡一苦行头陀,从未读书,后却能诗。盖出家后,勤苦修持,忽然 悟道,诗文皆出口成章矣。 师尚亿得其佳句云: 枫径无霜樵叶冷,吟回明月满东窗。(按“樵”似为“蕉”之误) 又如: 寒潭清澈无鱼跃,犹向微波照影来。 又谓:幼年曾从前山普传炼师学道,其人乃一渔夫出家者,素未读书,后却能文。其 徒学愚道人,乃裁缝出家者,初亦不识一字,后则能诗,且有诗集行世。师曾亲见此辈 僧道中数人,故谓学问之道,确须自静中悟得方可。盖静极慧生,天机勃发,此是一本 活书云。 (据老古第三版校) 金粟轩诗话(六) 常人言及有情与无情,多情与绝情的问题,大多含糊其词,难下定论。尤其与人谈 禅,进而与和尚谈禅,自然情不自禁煞住话头,不敢高谈下去。不然,恐为和尚所笑, 视为红尘中的俗物。或者,认为和尚根本不懂得情是何物,不值一谈。 事实不然,无论是洋和尚或土和尚,高僧或俗僧,高士或下士,总是一个人。凡是 人,总有人的气息,始终未免有情。真能修到太上忘情,也还是没有跳出情的圈子,只 是各正性命,忘其所不敢不忘,忘其所不能不忘而已。 上下亿万年,纵横大宇宙,凡有生命的存在,各种文字所记载的文献,无论是文学 的、政治的、军事的、经济的,是经书,是正史,是笔记小说,一言以概之,统是一部 人类五花八门、千奇百怪的情史记录而已。 推而崇之,上自宗教教主的仙、佛、神、主,下到蠢动微生,无非有情。“无情何必 生斯世,有好终须累此身”,恰是万古不易名言。仙佛神主,有仙佛神主的情;蠢动微 生,有蠢动微生的情。所谓忠臣、孝子、节妇、义士,文学家或艺术家,诗人或学者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