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一)交通事故的致伤方式 交通损伤主要发生于交通事故发生过程中的碰撞、碾压、刮擦和拖拉、翻车、坠车、失火、爆炸、跳车等不同的交通事 故现象( phenomenon of traffic accident)中,并相应造成以下几类损伤 1.碰撞伤指机动车碰撞人体或机动车碰撞其他物体时骤然减速所致的车内人体损伤。包括车外碰撞和车内枃件对人 体碰撞造成的损伤。直接撞击伤可形成受力局部由浅至探的不同组织、内脏器官的损伤,以及该部位应力区的伸展伤。 碾压伤指车轮推碾和轧压人体造成的损伤。通常在碾压发生前都伴有碰撞和刮擦现象。如人体躺卧在道路上被碾 3.刮擦与拖擦伤机动车在行驶中,其侧面或其它突出部件刮擦人体,造成人体接触部位的刮擦伤,多继发摔跌伤或 碾压伤。拖擦伤则是机动车刮带人体在路面上拖擦所形成的损伤。注意刮擦伤对于事故现场的复原和事故责任的认定非常重要 4.抛掷或摔跌伤当碰撞、坠车、翻车时,因惯性将人体抛岀摔于地面上,造成严重的摔跌伤,表现为皮肤与路面接 触形成的挫擦伤,以及深部组织甚至内脏器官的损伤,其特点是以最大速度最先接触地面的人体部位损伤最为严重,并由该中心 向周围扩展逐渐减轻 5.挤压伤指车辆与车辆、车辆与建筑物、车辆与交通环境、以及车辆碰撞后车内部件的变形、滑移对人体挤压形成 的损伤。挤压伤可分为车外挤压伤和车内挤压伤,挤压损伤可造成机体内部器官的损害重于体表的损伤 6.砸压伤当翻车、坠车时,车体或其他物体砸压人体形成的损伤,可分为车体的砸压,车上所载物品的砸压,和被 撞毁的电杆、建筑物的砸压等 7.烧伤在交通事故发生中由于碰撞和车内电路故障,打火引起汽油燃烧、造成人体的烧伤 8.爆炸伤车内爆炸物品或油箱爆炸造成人体的损伤,受害人多为车内人员。 (二)行人的致伤机制 行人与车内人员的致伤机制不同,致伤的典型经过为撞击、摔跌、拖擦或碾压。上述四种方式形成的损伤在人体上出现 的比例分别是9.2:7.4:3.5:2.5,其中主要方式是撞击和摔跌 轿车和吉普车与成年行人碰撞,车速在30-40km/h时,一般可形成连续的典型碰撞三联伤(图9-1)即:①首次碰撞伤 或直撞伤:由车前保险杠撞击人体的腿部,或发动机罩的前端撞击腰部、髂臀部所造成的损伤:②抛举性碰撞伤:因人体受撞 击部位低于人体重心位置,加之车辆前行的部分能量传递给人体,导致人体以重心为轴心发生翻腾,上半身向车身倾倒靠拢,臀 和下肢上扬,整个身体被抛举腾空。如果撞击部位不在人体的中轴线上时,则身体在翻腾的同时还发生旋转。随后落下撞击到发 动机罩上,造成躯干部的第二次碰撞性挫擦伤,有时可形成皮下撕脱伤:③滑动性碰撞伤:由于车辆向前行驶的动能与人体后移 惯性力的作用,导致人体在发动机罩上滑动,使人体头部、肩部与车辆前挡风玻璃相撞,造成头、肩部的第三次碰撞损伤(图9 2)。人体头部碰撞挡风玻璃后,如车速够大,人体仍可继续进行翻腾,此时重心上移,以头部为支点,直到施加给人体的翻腾 回转动能与平移性动能全部转变成势能为止。随后在势能的作用下摔落到地上造成摔跌伤。车速更快时,如V>50-65km/h,人 体在车上可呈倒立状态,甚至从车上飞过摔到车后,形成滚动式撞击:车速减慢到V<40km/h或急刹车时,人体可从发动机罩上 滑下摔倒汽车侧方或前方。上述撞击三联伤的经过时间大约为1秒钟。 图9-1行人被撞击的致伤机制 图92碰撞三联伤 凸头运钞车的保险杠和发动机罩前端,撞击右側膝关节和髂臀部,人体右侧倒向车头,造成右足跟的地面挫伤、右肩胛区拋举性碰撞伤、右枕 和右肩峰的滑动性碰撞伤。 儿童与越野车相撞或大型卡车与成人相撞时,因人体遭受冲撞的部位高于人体重心位置,平行及向前的旋转运动使行人 上半身和头部远离车身向前摔倒,碾压常随之发生。当撞击在人体重心部位时,则人体可发生过度伸展和与车辆运行方向一致的 平行抛移。 当肇事车辆车头各部件结构较平滑,位置较高如大客车、公共汽车等,人体被撞击的部位多高于人体重心的躯干和头 部,因相互接触面积广,巨大的冲击能量可充分的传递给人体,造成外伤不明显,内伤却十分严重。随后强大的冲击力将人体平 推抛出,造成严重的摔跌伤。也可在碰撞后,人体紧贴着车头继续向前推移一段距离后才倒地,随之发生拖擦与碾压 此外,事故发生时行人的体位,对造成损伤的分布有一定影响。行人横穿道路,侧面被撞击的发生率为76.8%。行人被迎 面或被后面驰来车辆撞击的发生率为10.6%,其它情况占12.6%。人体被撞击的一侧可见撞击伤,而在另一侧多有摔跌伤。值得 提的是,并非每一例交通事故损伤都会经历这些典型过程,人体可受拖擦而无摔跌,或摔跌的人体可不受碾压等 (三)车内人员的致伤机制 车内人员的致伤机制主要是与车内相应部件的碰撞、摔跌、砸压或挤压、车外异物的刺入等。 典型的车内碰撞过程(图9-3),事故发生时,车内相对静止的人体因惯性向前和反弹向后的运动,与其乘坐席位周围物 件发生撞击,撞击后的人体可摔跌在车内或车外,随后可被车内物品、车体或车内变形的部件砸压或挤压。车内人员在事故发生 时,有几种特殊的致伤方式值得注意:①挥鞭样损伤(图9-4),见于车辆突然加速或突然减速时,导致人体头颈部、腰椎前后 方向的剧烈 φ-3(保持第三版图和说明不变 图93车内人员成伤机制 后排成员的致伤制制:1.头顶部与车顶部碰撞2.前额、面部与前座碰撞伤3.前膝碰撞,除局部擦伤外,可导致传导性股骨颈骨折4 双膝碰撞前座位导致双腿外展性损伤,形成股骨颈骨折,股骨头脱位和会阴 5.上肢腕、肘骨折和脱位6.颈部挥鞭样损伤。前排乘员致伤 图9-4(保持第三版图和说明不变) 图94挥鞭样损伤(一)交通事故的致伤方式     交通损伤主要发生于交通事故发生过程中的碰撞、碾压、刮擦和拖拉、翻车、坠车、失火、爆炸、跳车等不同的交通事 故现象(phenomenon of traffic accident)中,并相应造成以下几类损伤。     1.碰撞伤  指机动车碰撞人体或机动车碰撞其他物体时骤然减速所致的车内人体损伤。包括车外碰撞和车内构件对人 体碰撞造成的损伤。直接撞击伤可形成受力局部由浅至探的不同组织、内脏器官的损伤,以及该部位应力区的伸展伤。     2.碾压伤  指车轮推碾和轧压人体造成的损伤。通常在碾压发生前都伴有碰撞和刮擦现象。如人体躺卧在道路上被碾 压,则仅有碾压伤。   3.刮擦与拖擦伤  机动车在行驶中,其侧面或其它突出部件刮擦人体,造成人体接触部位的刮擦伤,多继发摔跌伤或 碾压伤。拖擦伤则是机动车刮带人体在路面上拖擦所形成的损伤。注意刮擦伤对于事故现场的复原和事故责任的认定非常重要。     4.抛掷或摔跌伤  当碰撞、坠车、翻车时,因惯性将人体抛出摔于地面上,造成严重的摔跌伤,表现为皮肤与路面接 触形成的挫擦伤,以及深部组织甚至内脏器官的损伤,其特点是以最大速度最先接触地面的人体部位损伤最为严重,并由该中心 向周围扩展逐渐减轻。     5.挤压伤  指车辆与车辆、车辆与建筑物、车辆与交通环境、以及车辆碰撞后车内部件的变形、滑移对人体挤压形成 的损伤。挤压伤可分为车外挤压伤和车内挤压伤,挤压损伤可造成机体内部器官的损害重于体表的损伤。   6.砸压伤  当翻车、坠车时,车体或其他物体砸压人体形成的损伤,可分为车体的砸压,车上所载物品的砸压,和被 撞毁的电杆、建筑物的砸压等。     7.烧伤 在交通事故发生中由于碰撞和车内电路故障,打火引起汽油燃烧、造成人体的烧伤。   8.爆炸伤车内爆炸物品或油箱爆炸造成人体的损伤,受害人多为车内人员。    (二)行人的致伤机制     行人与车内人员的致伤机制不同,致伤的典型经过为撞击、摔跌、拖擦或碾压。上述四种方式形成的损伤在人体上出现 的比例分别是9.2 :7.4:3.5: 2.5,其中主要方式是撞击和摔跌。     轿车和吉普车与成年行人碰撞,车速在30-40km / h时,一般可形成连续的典型碰撞三联伤(图9-1)即:①首次碰撞伤 或直撞伤:由车前保险杠撞击人体的腿部,或发动机罩的前端撞击腰部、髂臀部所造成的损伤;② 抛举性碰撞伤:因人体受撞 击部位低于人体重心位置,加之车辆前行的部分能量传递给人体,导致人体以重心为轴心发生翻腾,上半身向车身倾倒靠拢,臀 和下肢上扬,整个身体被抛举腾空。如果撞击部位不在人体的中轴线上时,则身体在翻腾的同时还发生旋转。随后落下撞击到发 动机罩上,造成躯干部的第二次碰撞性挫擦伤,有时可形成皮下撕脱伤;③滑动性碰撞伤:由于车辆向前行驶的动能与人体后移 惯性力的作用,导致人体在发动机罩上滑动,使人体头部、肩部与车辆前挡风玻璃相撞,造成头、肩部的第三次碰撞损伤(图9- 2 )。人体头部碰撞挡风玻璃后,如车速够大,人体仍可继续进行翻腾,此时重心上移,以头部为支点,直到施加给人体的翻腾 回转动能与平移性动能全部转变成势能为止。随后在势能的作用下摔落到地上造成摔跌伤。车速更快时,如V > 50-65km/h,人 体在车上可呈倒立状态,甚至从车上飞过摔到车后,形成滚动式撞击;车速减慢到V<40km/h或急刹车时,人体可从发动机罩上 滑下摔倒汽车侧方或前方。上述撞击三联伤的经过时间大约为1秒钟。 图9-1 行人被撞击的致伤机制 图9-2 碰撞三联伤 一凸头运钞车的保险杠和发动机罩前端,撞击右侧膝关节和髂臀部,人体右侧倒向车头,造成右足跟的地面挫伤、右肩胛区抛举性碰撞伤、右枕 和右肩峰的滑动性碰撞伤。     儿童与越野车相撞或大型卡车与成人相撞时,因人体遭受冲撞的部位高于人体重心位置,平行及向前的旋转运动使行人 上半身和头部远离车身向前摔倒,碾压常随之发生。当撞击在人体重心部位时,则人体可发生过度伸展和与车辆运行方向一致的 平行抛移。 当肇事车辆车头各部件结构较平滑,位置较高如大客车、公共汽车等,人体被撞击的部位多高于人体重心的躯干和头 部,因相互接触面积广,巨大的冲击能量可充分的传递给人体,造成外伤不明显,内伤却十分严重。随后强大的冲击力将人体平 推抛出,造成严重的摔跌伤。也可在碰撞后,人体紧贴着车头继续向前推移一段距离后才倒地,随之发生拖擦与碾压。     此外,事故发生时行人的体位,对造成损伤的分布有一定影响。行人横穿道路,侧面被撞击的发生率为76.8%。行人被迎 面或被后面驰来车辆撞击的发生率为10.6%,其它情况占12.6%。人体被撞击的一侧可见撞击伤,而在另一侧多有摔跌伤。值得一 提的是,并非每一例交通事故损伤都会经历这些典型过程,人体可受拖擦而无摔跌,或摔跌的人体可不受碾压等。 (三)车内人员的致伤机制     车内人员的致伤机制主要是与车内相应部件的碰撞、摔跌、砸压或挤压、车外异物的刺入等。     典型的车内碰撞过程(图9-3 ),事故发生时,车内相对静止的人体因惯性向前和反弹向后的运动,与其乘坐席位周围物 件发生撞击,撞击后的人体可摔跌在车内或车外,随后可被车内物品、车体或车内变形的部件砸压或挤压。车内人员在事故发生 时,有几种特殊的致伤方式值得注意:① 挥鞭样损伤(图9-4 ),见于车辆突然加速或突然减速时,导致人体头颈部、腰椎前后 方向的剧烈 图9-3 车内人员成伤机制 后排成员的致伤制制:1.头顶部与车顶部碰撞  2.前额、面部与前座碰撞伤  3.前膝碰撞,除局部擦伤外,可导致传导性股骨颈骨折  4. 双膝碰撞前座位导致双腿外展性损伤,形成股骨颈骨折,股骨头脱位和会阴撕裂  5.上肢腕、肘骨折和脱位  6.颈部挥鞭样损伤。前排乘员致伤 机制见图9-11 图9-4 挥鞭样损伤 图9-3 (保持第三版图和说明不变) 图9-4 (保持第三版图和说明不变)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