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2、壮:麦苗植株个体在发育形态上符合最佳标准 3、齐:植株个体间生长速度相同、相近 4、全:土地面积与青苗面积之比等于或接近1。 影响因素 1、种子质量及品种特性 ①在前面已经介绍过红皮小麦和白皮小麦,知道种皮的厚薄、休眠期的长短等 因素会影响种子发芽。休眠期短的白皮品种一般发芽较快 ②小麦种子的发芽能力一般随种子的成熟程度而变化。在乳熟期收获的种子, 发芽率低,发芽势弱,发芽所需时间长,而且容易霉烂;在乳熟末期收获的种子, 发芽率一般在90%以上,但由于种子营养不足,幼苗瘦小,难以达到壮苗标准;蜡 熟期收获的种子具有较高的发芽力,发芽率一般在95%以上,符合用种要求 ⑧子粒大小不同一般对出苗也有影响,选用种性好的大粒而饱满的种子播种, 幼苗粗壮,根系发育好,第一、二片叶大,分蘖发生也早,可比小粒种子平均增产 14.7%。 ④种子中蛋白质含量高低也是影响壮弱苗的主要因素。 2、温度 在一定温度范围内(1~30℃),温度越高吸水越快,酶活力越强,物质和能量转 化越快,种子发芽越快。小麦种子发芽的最低温度是1~2℃,最适温度为15~20℃, 最高温度为35~40℃。温度过高,由于呼吸强度大,发芽受到抑制,出苗不整齐;温 度过低,则发芽缓慢而易感染病害。 种子完成吸胀过程的积温是一定的,约50~60℃,温度高生长快,在田间条件下, 春小麦播种至出苗约需积温120℃,这样春小麦播种至出苗约需20~25天。可用公式 计算: ∑t℃=50+10n+20 ∑t℃—一小麦从播种到出苗所需昼夜平均积温 50 种子吸水膨胀到萌发所需昼夜平均积温 10——幼芽在土壤中每长高1厘米所需昼夜平均积温 n 种子覆土深度,用厘米表示 20 幼芽鞘出土到第一片叶露出芽鞘长达2厘米时所需昼夜平均积温。根 据气象资料可估算播种到出苗所需日数。 3、土壤水分 在田间条件下,土壤水分是影响种子萌发出苗的首要因素。温度影响的是出苗 的快慢,而土壤水分关乎于是否能够出苗。土壤水分不足,种子只能吸水膨胀,胚 芽不能正常生长,呼吸作用急剧上升,释放的能量转变成热量。若土壤水分过多, 氧气不足,土壤温度降低,不利于发芽,甚至造成烂种。2、壮:麦苗植株个体在发育形态上符合最佳标准。 3、齐:植株个体间生长速度相同、相近。 4、全:土地面积与青苗面积之比等于或接近 1。 ㈡ 影响因素 1、种子质量及品种特性 ① 在前面已经介绍过红皮小麦和白皮小麦,知道种皮的厚薄、休眠期的长短等 因素会影响种子发芽。休眠期短的白皮品种一般发芽较快。 ② 小麦种子的发芽能力一般随种子的成熟程度而变化。在乳熟期收获的种子, 发芽率低,发芽势弱,发芽所需时间长,而且容易霉烂;在乳熟末期收获的种子, 发芽率一般在 90%以上,但由于种子营养不足,幼苗瘦小,难以达到壮苗标准;蜡 熟期收获的种子具有较高的发芽力,发芽率一般在 95%以上,符合用种要求。 ③ 子粒大小不同一般对出苗也有影响,选用种性好的大粒而饱满的种子播种, 幼苗粗壮,根系发育好,第一、二片叶大,分蘖发生也早,可比小粒种子平均增产 14.7%。 ④ 种子中蛋白质含量高低也是影响壮弱苗的主要因素。 2、温度 在一定温度范围内(1~30℃),温度越高吸水越快,酶活力越强,物质和能量转 化越快,种子发芽越快。小麦种子发芽的最低温度是 1~2℃,最适温度为 15~20℃, 最高温度为 35~40℃。温度过高,由于呼吸强度大,发芽受到抑制,出苗不整齐;温 度过低,则发芽缓慢而易感染病害。 种子完成吸胀过程的积温是一定的,约 50~60℃,温度高生长快,在田间条件下, 春小麦播种至出苗约需积温 120℃,这样春小麦播种至出苗约需 20~25 天。可用公式 计算: ∑t℃=50+10n+20 ∑t℃ ——小麦从播种到出苗所需昼夜平均积温 50 ——种子吸水膨胀到萌发所需昼夜平均积温 10 ——幼芽在土壤中每长高 1 厘米所需昼夜平均积温 n ——种子覆土深度,用厘米表示 20 ——幼芽鞘出土到第一片叶露出芽鞘长达 2 厘米时所需昼夜平均积温。根 据气象资料可估算播种到出苗所需日数。 3、土壤水分 在田间条件下,土壤水分是影响种子萌发出苗的首要因素。温度影响的是出苗 的快慢,而土壤水分关乎于是否能够出苗。土壤水分不足,种子只能吸水膨胀,胚 芽不能正常生长,呼吸作用急剧上升,释放的能量转变成热量。若土壤水分过多, 氧气不足,土壤温度降低,不利于发芽,甚至造成烂种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