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5)p.305下段:戈尔巴乔夫的改革(n1985..) 1985年,对改革充满热情的米哈依·戈尔巴乔夫(Mikhai1 Gorbachev,1931一)当选 为苏联共产党总书记。他谴责苏联处在一个“停滞不前的时代”,并启动了两项改革苏联社 会主义的重大措施:“改革”(Perestroika)和“开放”(Glasnost)。他希望通过“开放” 扫除苏联发展的政治障碍,使苏联人民享受更广泛的政治自由:通过“改革”开辟自由市场, 重建苏联的经济体系。不过,苏联改革者虽有一套具体的“开放”措施,但却不知道如何“改 革”。他们制定了一套新的宪法体系,试图据此创建一个民主的国家,使人民享受普遍意义 上的自由。他们将管理国家的重心从政党过渡到政府,希望在国内各阶层选举议会代表,以 赋予苏联新的政治生命。但“开放”的结果却不尽人意,戈尔巴乔夫作为一个政党领袖带头 背弃党的信仰,思想上逐渐脱离了建党原则,精神上盲目信仰西方模式,行动上幻想依赖西 方的援助,最终把苏共引入衰败的命运。在苏共推进“开放”政策的同时,他们对“改革” 老虎吃天,无从下口,因为他们根本不知道如何在实践中将苏联经济从一个宏观调控的经济 体系转变为新的市场经济体系,也不知道如何使计划经济和非计划经济的双轨经济制度运转 起来。结果,经济改革的口号与江河日下的经济现实之间的鸿沟越来越大了。5) p.305 下段:戈尔巴乔夫的改革(In 1985…) 1985 年,对改革充满热情的米哈依·戈尔巴乔夫(Mikhail Gorbachev, 1931—)当选 为苏联共产党总书记。他谴责苏联处在一个“停滞不前的时代”,并启动了两项改革苏联社 会主义的重大措施:“改革”(Perestroika)和“开放”(Glasnost)。他希望通过“开放” 扫除苏联发展的政治障碍,使苏联人民享受更广泛的政治自由;通过“改革”开辟自由市场, 重建苏联的经济体系。不过,苏联改革者虽有一套具体的“开放”措施,但却不知道如何“改 革”。他们制定了一套新的宪法体系,试图据此创建一个民主的国家,使人民享受普遍意义 上的自由。他们将管理国家的重心从政党过渡到政府,希望在国内各阶层选举议会代表,以 赋予苏联新的政治生命。但“开放”的结果却不尽人意,戈尔巴乔夫作为一个政党领袖带头 背弃党的信仰,思想上逐渐脱离了建党原则,精神上盲目信仰西方模式,行动上幻想依赖西 方的援助,最终把苏共引入衰败的命运。在苏共推进“开放”政策的同时,他们对“改革” 老虎吃天,无从下口,因为他们根本不知道如何在实践中将苏联经济从一个宏观调控的经济 体系转变为新的市场经济体系,也不知道如何使计划经济和非计划经济的双轨经济制度运转 起来。结果,经济改革的口号与江河日下的经济现实之间的鸿沟越来越大了
<<向上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