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成绩构成:课堂出勤及表现10%+课堂讨论20%+网络论坛10%+笔试60% 2012年叠期班“历史视野下的美国文化”期末笔试题型(总100分) 1.请写出下列10个州的英文名称及缩写。(20分) 2.两段中译英。(20) (这两段将从后面所附5个段落中选出,所附为汉语,译文见教材对应页) 3.两段英译汉。(20) (这两段将从我们学过的段落中选出) 4.调研题:(20分) 从原因、过程、结果等方面对罗斯福“新政”进行评论。 5.自由发挥题。(20分) (无须准备,届时直接答题。与本学期学习内容有关) 本考试2、3题中英互译所需要准备的段落: 1)p.7下面段:哥伦布发现美洲之意义(Columbus.)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无疑是历史上最重要的事件之一。他在新旧两个世界之间首次建立了 永久性的联系。美洲土著人给欧洲人介绍了很多新的植物品种,如大豆、玉米、西红柿、烟 草和甜薯,但同时也给欧洲人染上了梅毒(syphilis)。欧洲人给美洲带来的甘蔗、蓝草和 猪等动植物在这片新大陆上茁壮生长,但也把坚硬的盔甲和威力强大的刀剑、枪支和炸药等 物件介绍给了印第安人。欧洲人还带来了能撕下人面皮的灰狗。他们带来的马匹给了他们巨 大的活动性,但却吓坏了从未见过这种可怕动物的印第安人。欧洲人给美洲土著人带来的最 具毁灭性的隐形杀手是他们携带在自身血液和呼吸中的传染病。由于与旧大陆长期隔绝,印 第安人对于欧洲的天花(smallpox)、白喉(diphtheria)流感和霍乱(cholera)等传染 病毫无免疫力。即使像麻疹(measles)、腮腺炎(mumps)等常见的儿童疾病都可能会给他 们造成巨大的伤害。天花的一次降临便可能会把一个印第安部落从地球上整个儿抹去,因为 它会同时袭击每一个人,不会留下什么人来照顾病人。由于欧洲人带来的种种疾病,美洲土 著人口的数量以惊人的速度下降,死亡率高达百分之九十。因此,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被称为 世界历史上“人口统计学的最大灾难”也就不足为奇了。 2)p.64下面段:美国人(St.John..) 圣约翰·克雷夫科尔(St.John Crevecoeur,1735-1813)是一位法国绅士,大约1759 年来到美洲,作为一位“美洲农夫”定居下来。他写了一本题为《一个美国农夫的信》的书, 以这片丰饶土地上人们了无拘束的各种活动为基础,详尽地描述了正在崛起的美洲主义。 “一个欧洲人刚来到这片土地时,可能会显得孤陋寡闻,胸无大志,但他会突然改变自己的 想法。两百米曾经是很长的一段距离,但现在却不值一提。他一旦呼吸到我们的空气,就开 始设想新的计划,着手新的行动,这些计划和行动是他在旧大陆想都没有想过的。在那里, 社会的富足限制了许多有用的思想,而且常常扼杀了那些最值得称赞的想法,而这些想法从 这里走向成熟。他开始有一种复苏的感觉:在此之前,他没有真正地生活过,而只是苟活
最终成绩构成:课堂出勤及表现 10%+课堂讨论 20%+网络论坛 10%+笔试 60% 2012 年暑期班 “历史视野下的美国文化”期末笔试题型(总 100 分) 1. 请写出下列 10 个州的英文名称及缩写。(20 分) 2. 两段中译英。(20) (这两段将从后面所附 5 个段落中选出,所附为汉语,译文见教材对应页) 3. 两段英译汉。(20) (这两段将从我们学过的段落中选出) 4. 调研题:(20 分) 从原因、过程、结果等方面对罗斯福“新政”进行评论。 5. 自由发挥题。(20 分) (无须准备,届时直接答题。与本学期学习内容有关) 本考试 2、3 题中英互译所需要准备的段落: 1) p.7 下面段:哥伦布发现美洲之意义(Columbus…)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无疑是历史上最重要的事件之一。他在新旧两个世界之间首次建立了 永久性的联系。美洲土著人给欧洲人介绍了很多新的植物品种,如大豆、玉米、西红柿、烟 草和甜薯,但同时也给欧洲人染上了梅毒(syphilis)。欧洲人给美洲带来的甘蔗、蓝草和 猪等动植物在这片新大陆上茁壮生长,但也把坚硬的盔甲和威力强大的刀剑、枪支和炸药等 物件介绍给了印第安人。欧洲人还带来了能撕下人面皮的灰狗。他们带来的马匹给了他们巨 大的活动性,但却吓坏了从未见过这种可怕动物的印第安人。欧洲人给美洲土著人带来的最 具毁灭性的隐形杀手是他们携带在自身血液和呼吸中的传染病。由于与旧大陆长期隔绝,印 第安人对于欧洲的天花(smallpox)、白喉(diphtheria)、流感和霍乱(cholera)等传染 病毫无免疫力。即使像麻疹(measles)、腮腺炎(mumps)等常见的儿童疾病都可能会给他 们造成巨大的伤害。天花的一次降临便可能会把一个印第安部落从地球上整个儿抹去,因为 它会同时袭击每一个人,不会留下什么人来照顾病人。由于欧洲人带来的种种疾病,美洲土 著人口的数量以惊人的速度下降,死亡率高达百分之九十。因此,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被称为 世界历史上“人口统计学的最大灾难”也就不足为奇了。 2) p.64 下面段:美国人(St. John…) 圣约翰·克雷夫科尔(St. John Crevecoeur, 1735–1813)是一位法国绅士,大约 1759 年来到美洲,作为一位“美洲农夫”定居下来。他写了一本题为《一个美国农夫的信》的书, 以这片丰饶土地上人们了无拘束的各种活动为基础,详尽地描述了正在崛起的美洲主义。 “一个欧洲人刚来到这片土地时,可能会显得孤陋寡闻,胸无大志,但他会突然改变自己的 想法。两百米曾经是很长的一段距离,但现在却不值一提。他一旦呼吸到我们的空气,就开 始设想新的计划,着手新的行动,这些计划和行动是他在旧大陆想都没有想过的。在那里, 社会的富足限制了许多有用的思想,而且常常扼杀了那些最值得称赞的想法,而这些想法从 这里走向成熟。他开始有一种复苏的感觉;在此之前,他没有真正地生活过,而只是苟活
他开始感觉到自己作为一个人的存在,因为他被当作人看待。他自己国家的法律曾经因为他 的默默无闻而忽视他,但这里的法律给他披上一件法律的保暖外套。设想一下这个人的思想 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吧:他会忘掉原来曾任人奴役和依赖他人,他的心会不自觉地欢快歌唱, 这种欢快会激发他产生新的想法,正是这些新的想法使他成为一个美洲人。从无到有,从仆 人到主人,从专制国王的奴隶到一个自由人,享有政府赋予的土地及其它所有的权利!这是 多么伟大的改变呀!正是因为这些变化,他成了一个美国人。他是一个美国人,他把一切古 老的偏见和习俗都抛诸身后,而获得他愿意接受的新的生活方式,他乐于服从新的政府,他 欣然接受新的地位。在被接纳进我们伟大祖国宽广的怀抱之后,他成了一个美国人。在这里, 来自世界各国的人们融合成一个新的民族。总有一天,他们的辛勤劳动和他们的后代将给世 界带来巨大的变化。” 3)p.81下面段:《独立宣言》(The Declaration..) 1776年7月4日,《独立宣言》(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发表。它是对独立革 命的有力辩护,对乔治三世暴政的响亮鞭挞和对国家终极目标的雄辩陈述。“我们认为下面 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这其中包括 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为了保障这些权利,人类才建立他们的政府,而政府之 正当权力,是经被治理者的同意而产生的。当任何形式的政府对这些目标产生破坏作用时, 人民有权力改变或废除它,以建立一个新的政府。政府赖以奠基的原则和组织权力的方式, 都必须能够使其人民获得安全和幸福。为了慎重起见,不应因轻微差错而改变成立多年的政 府。历史经验说明,任何苦难,只要是尚能忍受,人类都宁愿忍耐,而不愿为了一己之力便 废除他们久己习惯的政府。但是,当滥用职权和强取豪夺不断发生,政府企图把人民置于专 制统治之下时,那么人民就有权利,也有义务推翻这个政府,并为他们未来的安全建立新的 保障。这就是这些殖民地过去一直隐忍而现在又不得不改变先前政府制度的原因。当今大不 列颠国王的历史,是接连不断的伤天害理和强取豪夺的历史,这些暴行的唯一目标,就是想 在这些州建立专制的暴政。”通过宣布人人平等及人人拥有不可剥夺的生命权、自由权和追 求幸福的权利,《宣言》用不朽的文字对民主哲学进行了阐释,这种阐释简洁明了,是前所 未有的。这一哲学就像酵母一样在美洲人民的思想中发酵,彻底改变了他们对英帝国的看法。 4)p.282上段:伍德斯托克音乐节背景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生育高峰期的一代年轻人开始成年,他们在很多方面与父母辈一代 背道而驰。他们的父母对社会习俗循规蹈矩,对政治问题漠不关心,对大众消费主义中的享 乐主义以及个人主义刻意排斥。然而,新生代年轻人则对老一辈人的行为准则嗤之以鼻,他 们发起了一场反文化运动(Counterculture)。在这场运动中,“新左派”抱怨说,世界像 一台全自动机器,他们就像这台机器上的一颗齿轮。在这个世界中,像金字塔一样的官僚统 治己经把决策阶层与普通百姓完全隔绝开来,富足的生活己经抹杀了人们的政治敏感性。 “新左派”狂热地信奉民主社会的个人价值,愤怒地谴责社会中的伪善和邪恶,雄心勃勃地 想要消灭贫穷、种族主义、扼杀人性的官僚制度以及战争。然而,“新左派”的政治抗议只 是年轻一代对非人性化的官僚社会的一种反应,其他叛逆者还谴责美国社会过度沉迷于富足 和安稳以及实用主义。而更为桀骜不驯的学生则开始探索其它的人生目标。他们深信,人类 巨大的情感和精神力量尚未得到开发,通过摒弃传统的束缚来释放这些能量将会给人类提供 一种可以创造奇迹的新意识。因此,他们通过叛逆性的着装、音乐、吸毒甚至群居行为来表 达自我。他们被称为“嬉皮士”(Hippies)。该词来自于城市黑人俚语“Hipster”,意为 “脱离了道德束缚之人
他开始感觉到自己作为一个人的存在,因为他被当作人看待。他自己国家的法律曾经因为他 的默默无闻而忽视他,但这里的法律给他披上一件法律的保暖外套。设想一下这个人的思想 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吧:他会忘掉原来曾任人奴役和依赖他人,他的心会不自觉地欢快歌唱, 这种欢快会激发他产生新的想法,正是这些新的想法使他成为一个美洲人。从无到有,从仆 人到主人,从专制国王的奴隶到一个自由人,享有政府赋予的土地及其它所有的权利!这是 多么伟大的改变呀!正是因为这些变化,他成了一个美国人。他是一个美国人,他把一切古 老的偏见和习俗都抛诸身后,而获得他愿意接受的新的生活方式,他乐于服从新的政府,他 欣然接受新的地位。在被接纳进我们伟大祖国宽广的怀抱之后,他成了一个美国人。在这里, 来自世界各国的人们融合成一个新的民族。总有一天,他们的辛勤劳动和他们的后代将给世 界带来巨大的变化。” 3) p.81 下面段:《独立宣言》(The Declaration…) 1776 年 7 月 4 日,《独立宣言》(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发表。它是对独立革 命的有力辩护,对乔治三世暴政的响亮鞭挞和对国家终极目标的雄辩陈述。“我们认为下面 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这其中包括 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为了保障这些权利,人类才建立他们的政府,而政府之 正当权力,是经被治理者的同意而产生的。当任何形式的政府对这些目标产生破坏作用时, 人民有权力改变或废除它,以建立一个新的政府。政府赖以奠基的原则和组织权力的方式, 都必须能够使其人民获得安全和幸福。为了慎重起见,不应因轻微差错而改变成立多年的政 府。历史经验说明,任何苦难,只要是尚能忍受,人类都宁愿忍耐,而不愿为了一己之力便 废除他们久已习惯的政府。但是,当滥用职权和强取豪夺不断发生,政府企图把人民置于专 制统治之下时,那么人民就有权利,也有义务推翻这个政府,并为他们未来的安全建立新的 保障。这就是这些殖民地过去一直隐忍而现在又不得不改变先前政府制度的原因。当今大不 列颠国王的历史,是接连不断的伤天害理和强取豪夺的历史,这些暴行的唯一目标,就是想 在这些州建立专制的暴政。”通过宣布人人平等及人人拥有不可剥夺的生命权、自由权和追 求幸福的权利,《宣言》用不朽的文字对民主哲学进行了阐释,这种阐释简洁明了,是前所 未有的。这一哲学就像酵母一样在美洲人民的思想中发酵,彻底改变了他们对英帝国的看法。 4) p.282 上段:伍德斯托克音乐节背景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生育高峰期的一代年轻人开始成年,他们在很多方面与父母辈一代 背道而驰。他们的父母对社会习俗循规蹈矩,对政治问题漠不关心,对大众消费主义中的享 乐主义以及个人主义刻意排斥。然而,新生代年轻人则对老一辈人的行为准则嗤之以鼻,他 们发起了一场反文化运动(Counterculture)。在这场运动中,“新左派”抱怨说,世界像 一台全自动机器,他们就像这台机器上的一颗齿轮。在这个世界中,像金字塔一样的官僚统 治已经把决策阶层与普通百姓完全隔绝开来,富足的生活已经抹杀了人们的政治敏感性。 “新左派”狂热地信奉民主社会的个人价值,愤怒地谴责社会中的伪善和邪恶,雄心勃勃地 想要消灭贫穷、种族主义、扼杀人性的官僚制度以及战争。然而,“新左派”的政治抗议只 是年轻一代对非人性化的官僚社会的一种反应,其他叛逆者还谴责美国社会过度沉迷于富足 和安稳以及实用主义。而更为桀骜不驯的学生则开始探索其它的人生目标。他们深信,人类 巨大的情感和精神力量尚未得到开发,通过摒弃传统的束缚来释放这些能量将会给人类提供 一种可以创造奇迹的新意识。因此,他们通过叛逆性的着装、音乐、吸毒甚至群居行为来表 达自我。他们被称为“嬉皮士”(Hippies)。该词来自于城市黑人俚语“Hipster”, 意为 “脱离了道德束缚之人
5)p.305下段:戈尔巴乔夫的改革(n1985..) 1985年,对改革充满热情的米哈依·戈尔巴乔夫(Mikhai1 Gorbachev,1931一)当选 为苏联共产党总书记。他谴责苏联处在一个“停滞不前的时代”,并启动了两项改革苏联社 会主义的重大措施:“改革”(Perestroika)和“开放”(Glasnost)。他希望通过“开放” 扫除苏联发展的政治障碍,使苏联人民享受更广泛的政治自由:通过“改革”开辟自由市场, 重建苏联的经济体系。不过,苏联改革者虽有一套具体的“开放”措施,但却不知道如何“改 革”。他们制定了一套新的宪法体系,试图据此创建一个民主的国家,使人民享受普遍意义 上的自由。他们将管理国家的重心从政党过渡到政府,希望在国内各阶层选举议会代表,以 赋予苏联新的政治生命。但“开放”的结果却不尽人意,戈尔巴乔夫作为一个政党领袖带头 背弃党的信仰,思想上逐渐脱离了建党原则,精神上盲目信仰西方模式,行动上幻想依赖西 方的援助,最终把苏共引入衰败的命运。在苏共推进“开放”政策的同时,他们对“改革” 老虎吃天,无从下口,因为他们根本不知道如何在实践中将苏联经济从一个宏观调控的经济 体系转变为新的市场经济体系,也不知道如何使计划经济和非计划经济的双轨经济制度运转 起来。结果,经济改革的口号与江河日下的经济现实之间的鸿沟越来越大了
5) p.305 下段:戈尔巴乔夫的改革(In 1985…) 1985 年,对改革充满热情的米哈依·戈尔巴乔夫(Mikhail Gorbachev, 1931—)当选 为苏联共产党总书记。他谴责苏联处在一个“停滞不前的时代”,并启动了两项改革苏联社 会主义的重大措施:“改革”(Perestroika)和“开放”(Glasnost)。他希望通过“开放” 扫除苏联发展的政治障碍,使苏联人民享受更广泛的政治自由;通过“改革”开辟自由市场, 重建苏联的经济体系。不过,苏联改革者虽有一套具体的“开放”措施,但却不知道如何“改 革”。他们制定了一套新的宪法体系,试图据此创建一个民主的国家,使人民享受普遍意义 上的自由。他们将管理国家的重心从政党过渡到政府,希望在国内各阶层选举议会代表,以 赋予苏联新的政治生命。但“开放”的结果却不尽人意,戈尔巴乔夫作为一个政党领袖带头 背弃党的信仰,思想上逐渐脱离了建党原则,精神上盲目信仰西方模式,行动上幻想依赖西 方的援助,最终把苏共引入衰败的命运。在苏共推进“开放”政策的同时,他们对“改革” 老虎吃天,无从下口,因为他们根本不知道如何在实践中将苏联经济从一个宏观调控的经济 体系转变为新的市场经济体系,也不知道如何使计划经济和非计划经济的双轨经济制度运转 起来。结果,经济改革的口号与江河日下的经济现实之间的鸿沟越来越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