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公司多角化策略、新事业吸收能力与新事业绩效关系之研究 台湾集团企业之实证研究 发表人:张嘉健/铭传大学国际企业管理研究所 指导教授:洪广朋先生 壹、前言 国内集团规模日趋庞大,其原因除了本业成长外,集团从事多角化以进入新的事业领域亦是另一个重要原因,根据天下 杂志(民87年)所估算,九五年百大集团中,平均每集团有10.3家子公司,到了九六及九七年,增加为11.2家,由此可看见 国内集团积极的增加本业以外的活动。然而,我们可以看到的是,并非所有从事多角化的企业都有良好的绩效表现,因此,在 国内各集团积极扩张其事业领域之际,的确有必要对于其多角化策略进行一番深入的了解。 对于多角化策略和绩效间关系研究最具代表性首推 Rumelt(1974)的研究(very,1993),在其研究中认为相关多角化策略其 绩效会大于非相关多角化策略,之后亦有许多文章支持 Rumelt的论点,然而,并非所有的研究都支持 Rumelt之论点,更有学 者认为,非相关多角化的绩效会优于相关多角化。近年来,对于多角化相关的研究渐渐将将相关的衡量焦点由「可观察」的公 司产品相关,转移至「难以观察」的潜在资源相关( Far joun,1994)。为了能够使多角化策略中的「相关」概念表达的更有策略 性,本研究引用资源基础理论( Resource- Based Theory)来解释企业的多角化策略。因此,了解以资源为基础的多角化策略是 否可以提供国内集团企业一个新的思考方向,此为研究动机之一。 此外,以往对于多角化策略的研究中,其经营绩效的衡量对象都为企业整体,并非衡量其多角化事业( business)个别的 绩效,因此,用母子公司的整体绩效做为绩效评估标准,无法准确评估多角化策略对公司个别事业经营绩效的影响。回顾国内 外文献,对于公司多角化策略与新事业经营绩效的关系硏究甚少,因此欲了解公司多角化策略是否对新事业经营绩效有策略上 的涵义,此为研究动机之二 司在从事多角化以进入新事业领域时,不论其多角化策略为相关或非相关策略,都会移转本业的知识、能力或技术 然而,新事业成功所需的关键知识、能力或技术并非全部都能移转自本业,甚至有移转不适的情况,因此吸收合适的知识、能 力或技术来补其新事业之不足,而此吸收外界资源所需的能力可以用 Cohen& Levinthal(1989,1990)所定义的「吸收能力」 ( absorptive capacity)来衡量。此外,当公司进入新事业时,往往会透过一些「竞争性的合作」,如策略联盟,来向事业伙伴 习以吸收其能力、资源( Hamel,Doz& Prahalad,1989),然而,Lane& Lubatkin(1998认为公司的吸收能力会因其所吸收 学习对象的特征不同而有所差异,因此提出「相对吸收能力」来说明因吸收对象的特征不同所引起的吸收能力差异,并且将 Cohen & Levinthal(1990)所提出的吸收能力定义为「绝对吸收能力」。回顾以往国内外对于多角化策略的研究,并没有强调吸收能力 (相对、绝对)对于多角化公司的重要,因此本研究试图在多角化策略中,加入吸收能力的概念来突显企业在进入新事业领域时, 收外界新资源的重要性,此为研究动机之三 贰、文献探讨 多角化定义、动机与衡量 Raman jam& Varadara jan(1989)对多角化下了一个较为严谨的定义「多角化为企业或事业藉由内部事业发展 或并购的过程,以进入新的经营领域,并且伴随行政结构、系统及其它管理程序的改变」。 Barney(1997)整理各学者的研究,归纳出多角化的动机有1.营运上规模经济:2财务上的规模经济:3.防止竞争 的规模经济:4,.员工对于对于多角化的诱因 般来说,对于多角化程度的衡量可以分为两种方法:类别( Categorical)衡量法与连续( Continuous)衡量法 ( Davis& Duhaime,1992)。类别衡量法是以企业多角化型式的特征来作为分类的标准,最早是由 Wrigley(1970)和 Rumelt(1974)所发展出来:连续衡量法则是衡量企业其多角化的相对程度,是由标准产业分类码( Standard Industry Classification Code,简称 SIC Code)所发展出来 、以资源为基础的多角化策略之研究 Wernerfelt(1984)认为公司的策略思考角度若能从「产品面」转变至「资源面」,对企业将更有意义,此种转变可 称为「资源基础观点」。由于多角化策略与绩效关系的研究,至今尚无定论,因此纷纷将研究的重点转移至对于「相关」 的衡量方式,对于此方面的研究也正好是企业资源基础观点发展的一部份( Barney,l991: Wernerfelt,1984)。因此, 以资源为基础的相关性衡量变成近年来学者所欲研究的方向。 Markides& Williamson(1994)调查财星500大之200家企业,认为策略性资产( strategic asset)相关与企业长 期绩效有显著关系,其将策略性资源分为以下五大类:1.顾客性资产:2通路性资产;3.输入性资产;4,过程性资产 5.市场知识性资产等 Robins& Wiersema(1995)修改 Scherer(1982)( Scherer结合专利权信息和投入产出,建构出在各产业群间R&D 流动矩阵)得出一个37种产业群的方形矩阵,接着利用”轮廓向量( profile vector)”此概念来导出以资源为基础的产 层次相关。对于一特定产业而言,轮廓向量代表技术由所有37种产业群流向此产业群的分配状况,接着产业间相似 性的衡量就由这些产业群间技术流入的轮廓中导出,并且以 pearson相关系数来衡量之,其产业群分类与产业群间相关 系数称为结构相等系数( Structural equivalence correlation),其研究结果显示以资源为基础的相关对绩效会有良好 的影响 三、多角化策略与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1 公司多角化策略、新事业吸收能力与新事业绩效关系之研究 ---台湾集团企业之实证研究 发表人:张嘉健/铭传大学国际企业管理研究所 指导教授:洪广朋 先生 壹、前言 国内集团规模日趋庞大,其原因除了本业成长外,集团从事多角化以进入新的事业领域亦是另一个重要原因,根据天下 杂志(民 87 年)所估算,九五年百大集团中,平均每集团有 10.3 家子公司,到了九六及九七年,增加为 11.2 家,由此可看见 国内集团积极的增加本业以外的活动。然而,我们可以看到的是,并非所有从事多角化的企业都有良好的绩效表现,因此,在 国内各集团积极扩张其事业领域之际,的确有必要对于其多角化策略进行一番深入的了解。 对于多角化策略和绩效间关系研究最具代表性首推 Rumelt(1974)的研究(Very,1993),在其研究中认为相关多角化策略其 绩效会大于非相关多角化策略,之后亦有许多文章支持 Rumelt 的论点,然而,并非所有的研究都支持 Rumelt 之论点,更有学 者认为,非相关多角化的绩效会优于相关多角化。近年来,对于多角化相关的研究渐渐将将相关的衡量焦点由「可观察」的公 司产品相关,转移至「难以观察」的潜在资源相关(Farjoun,1994)。为了能够使多角化策略中的「相关」概念表达的更有策略 性,本研究引用资源基础理论(Resource-Based Theory)来解释企业的多角化策略。因此,了解以资源为基础的多角化策略是 否可以提供国内集团企业一个新的思考方向,此为研究动机之一。 此外,以往对于多角化策略的研究中,其经营绩效的衡量对象都为企业整体,并非衡量其多角化事业(business)个别的 绩效,因此,用母子公司的整体绩效做为绩效评估标准,无法准确评估多角化策略对公司个别事业经营绩效的影响。回顾国内 外文献,对于公司多角化策略与新事业经营绩效的关系研究甚少,因此欲了解公司多角化策略是否对新事业经营绩效有策略上 的涵义,此为研究动机之二。 公司在从事多角化以进入新事业领域时,不论其多角化策略为相关或非相关策略,都会移转本业的知识、能力或技术, 然而,新事业成功所需的关键知识、能力或技术并非全部都能移转自本业,甚至有移转不适的情况,因此吸收合适的知识、能 力或技术来补其新事业之不足,而此吸收外界资源所需的能力可以用 Cohen & Levinthal(1989,1990)所定义的「吸收能力」 (absorptive capacity)来衡量。此外,当公司进入新事业时,往往会透过一些「竞争性的合作」,如策略联盟,来向事业伙伴 学习以吸收其能力、资源(Hamel, Doz & Prahalad, 1989),然而,Lane & Lubatkin(1998)认为公司的吸收能力会因其所吸收、 学习对象的特征不同而有所差异,因此提出「相对吸收能力」来说明因吸收对象的特征不同所引起的吸收能力差异,并且将 Cohen & Levinthal(1990)所提出的吸收能力定义为「绝对吸收能力」。回顾以往国内外对于多角化策略的研究,并没有强调吸收能力 (相对、绝对)对于多角化公司的重要,因此本研究试图在多角化策略中,加入吸收能力的概念来突显企业在进入新事业领域时, 吸收外界新资源的重要性,此为研究动机之三。 贰、文献探讨 一、多角化定义、动机与衡量 Ramanujam & Varadarajan (1989)对多角化下了一个较为严谨的定义「多角化为企业或事业藉由内部事业发展 或并购的过程,以进入新的经营领域,并且伴随行政结构、系统及其它管理程序的改变」。 Barney(1997)整理各学者的研究,归纳出多角化的动机有 1.营运上规模经济;2 财务上的规模经济;3.防止竞争 的规模经济;4.员工对于对于多角化的诱因。 一般来说,对于多角化程度的衡量可以分为两种方法:类别(Categorical)衡量法与连续(Continuous)衡量法 (Davis & Duhaime, 1992)。类别衡量法是以企业多角化型式的特征来作为分类的标准,最早是由 Wrigley(1970)和 Rumelt(1974)所发展出来;连续衡量法则是衡量企业其多角化的相对程度,是由标准产业分类码(Standard Industry Classification Code, 简称 SIC Code)所发展出来。 二、以资源为基础的多角化策略之研究 Wernerfelt(1984)认为公司的策略思考角度若能从「产品面」转变至「资源面」,对企业将更有意义,此种转变可 称为「资源基础观点」。由于多角化策略与绩效关系的研究,至今尚无定论,因此纷纷将研究的重点转移至对于「相关」 的衡量方式,对于此方面的研究也正好是企业资源基础观点发展的一部份(Barney, 1991;Wernerfelt,1984)。因此, 以资源为基础的相关性衡量变成近年来学者所欲研究的方向。 Markides & Williamson(1994)调查财星 500 大之 200 家企业,认为策略性资产(strategic asset)相关与企业长 期绩效有显著关系,其将策略性资源分为以下五大类:1.顾客性资产;2 通路性资产;3.输入性资产;4,过程性资产; 5.市场知识性资产等。 Robins & Wiersema(1995)修改 Scherer(1982)(Scherer 结合专利权信息和投入-产出,建构出在各产业群间 R&D 流动矩阵)得出一个 37 种产业群的方形矩阵,接着利用”轮廓向量(profile vector)”此概念来导出以资源为基础的产 业层次相关。对于一特定产业而言,轮廓向量代表技术由所有 37 种产业群流向此产业群的分配状况,接着产业间相似 性的衡量就由这些产业群间技术流入的轮廓中导出,并且以 pearson 相关系数来衡量之,其产业群分类与产业群间相关 系数称为结构相等系数(Structural equivalence correlation),其研究结果显示以资源为基础的相关对绩效会有良好 的影响。 三、多角化策略与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
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