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等教育资讯网  >  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大学文库  >  浏览文档

《现代企业管理及其案例》教学资源(案例)多角化与吸收能力

资源类别:文库,文档格式:DOC,文档页数:11,文件大小:148.5KB,团购合买
国内集团规模日趋庞大,其原因除了本业成长外,集团从事多角化以进入新的事业领域亦是另一个重要原因,根据天下 杂志(民87年)所估算,九五年百大集团中平均每集团有10.3家子公司,到了九六及九七年,增加为11.2家,由此可看见 国内集团积极的增加本业以外的活动。然而,我们可以看到的是,并非所有从事多角化的企业都有良好的绩效表现,因此, 在国内各集团积极扩张其事业领域之际,的确有必要对于其多角化策略进行一番深入的了解。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DOC)

公司多角化策略、新事业吸收能力与新事业绩效关系之研究 台湾集团企业之实证研究 发表人:张嘉健/铭传大学国际企业管理研究所 指导教授:洪广朋先生 壹、前言 国内集团规模日趋庞大,其原因除了本业成长外,集团从事多角化以进入新的事业领域亦是另一个重要原因,根据天下 杂志(民87年)所估算,九五年百大集团中,平均每集团有10.3家子公司,到了九六及九七年,增加为11.2家,由此可看见 国内集团积极的增加本业以外的活动。然而,我们可以看到的是,并非所有从事多角化的企业都有良好的绩效表现,因此,在 国内各集团积极扩张其事业领域之际,的确有必要对于其多角化策略进行一番深入的了解。 对于多角化策略和绩效间关系研究最具代表性首推 Rumelt(1974)的研究(very,1993),在其研究中认为相关多角化策略其 绩效会大于非相关多角化策略,之后亦有许多文章支持 Rumelt的论点,然而,并非所有的研究都支持 Rumelt之论点,更有学 者认为,非相关多角化的绩效会优于相关多角化。近年来,对于多角化相关的研究渐渐将将相关的衡量焦点由「可观察」的公 司产品相关,转移至「难以观察」的潜在资源相关( Far joun,1994)。为了能够使多角化策略中的「相关」概念表达的更有策略 性,本研究引用资源基础理论( Resource- Based Theory)来解释企业的多角化策略。因此,了解以资源为基础的多角化策略是 否可以提供国内集团企业一个新的思考方向,此为研究动机之一。 此外,以往对于多角化策略的研究中,其经营绩效的衡量对象都为企业整体,并非衡量其多角化事业( business)个别的 绩效,因此,用母子公司的整体绩效做为绩效评估标准,无法准确评估多角化策略对公司个别事业经营绩效的影响。回顾国内 外文献,对于公司多角化策略与新事业经营绩效的关系硏究甚少,因此欲了解公司多角化策略是否对新事业经营绩效有策略上 的涵义,此为研究动机之二 司在从事多角化以进入新事业领域时,不论其多角化策略为相关或非相关策略,都会移转本业的知识、能力或技术 然而,新事业成功所需的关键知识、能力或技术并非全部都能移转自本业,甚至有移转不适的情况,因此吸收合适的知识、能 力或技术来补其新事业之不足,而此吸收外界资源所需的能力可以用 Cohen& Levinthal(1989,1990)所定义的「吸收能力」 ( absorptive capacity)来衡量。此外,当公司进入新事业时,往往会透过一些「竞争性的合作」,如策略联盟,来向事业伙伴 习以吸收其能力、资源( Hamel,Doz& Prahalad,1989),然而,Lane& Lubatkin(1998认为公司的吸收能力会因其所吸收 学习对象的特征不同而有所差异,因此提出「相对吸收能力」来说明因吸收对象的特征不同所引起的吸收能力差异,并且将 Cohen & Levinthal(1990)所提出的吸收能力定义为「绝对吸收能力」。回顾以往国内外对于多角化策略的研究,并没有强调吸收能力 (相对、绝对)对于多角化公司的重要,因此本研究试图在多角化策略中,加入吸收能力的概念来突显企业在进入新事业领域时, 收外界新资源的重要性,此为研究动机之三 贰、文献探讨 多角化定义、动机与衡量 Raman jam& Varadara jan(1989)对多角化下了一个较为严谨的定义「多角化为企业或事业藉由内部事业发展 或并购的过程,以进入新的经营领域,并且伴随行政结构、系统及其它管理程序的改变」。 Barney(1997)整理各学者的研究,归纳出多角化的动机有1.营运上规模经济:2财务上的规模经济:3.防止竞争 的规模经济:4,.员工对于对于多角化的诱因 般来说,对于多角化程度的衡量可以分为两种方法:类别( Categorical)衡量法与连续( Continuous)衡量法 ( Davis& Duhaime,1992)。类别衡量法是以企业多角化型式的特征来作为分类的标准,最早是由 Wrigley(1970)和 Rumelt(1974)所发展出来:连续衡量法则是衡量企业其多角化的相对程度,是由标准产业分类码( Standard Industry Classification Code,简称 SIC Code)所发展出来 、以资源为基础的多角化策略之研究 Wernerfelt(1984)认为公司的策略思考角度若能从「产品面」转变至「资源面」,对企业将更有意义,此种转变可 称为「资源基础观点」。由于多角化策略与绩效关系的研究,至今尚无定论,因此纷纷将研究的重点转移至对于「相关」 的衡量方式,对于此方面的研究也正好是企业资源基础观点发展的一部份( Barney,l991: Wernerfelt,1984)。因此, 以资源为基础的相关性衡量变成近年来学者所欲研究的方向。 Markides& Williamson(1994)调查财星500大之200家企业,认为策略性资产( strategic asset)相关与企业长 期绩效有显著关系,其将策略性资源分为以下五大类:1.顾客性资产:2通路性资产;3.输入性资产;4,过程性资产 5.市场知识性资产等 Robins& Wiersema(1995)修改 Scherer(1982)( Scherer结合专利权信息和投入产出,建构出在各产业群间R&D 流动矩阵)得出一个37种产业群的方形矩阵,接着利用”轮廓向量( profile vector)”此概念来导出以资源为基础的产 层次相关。对于一特定产业而言,轮廓向量代表技术由所有37种产业群流向此产业群的分配状况,接着产业间相似 性的衡量就由这些产业群间技术流入的轮廓中导出,并且以 pearson相关系数来衡量之,其产业群分类与产业群间相关 系数称为结构相等系数( Structural equivalence correlation),其研究结果显示以资源为基础的相关对绩效会有良好 的影响 三、多角化策略与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

1 公司多角化策略、新事业吸收能力与新事业绩效关系之研究 ---台湾集团企业之实证研究 发表人:张嘉健/铭传大学国际企业管理研究所 指导教授:洪广朋 先生 壹、前言 国内集团规模日趋庞大,其原因除了本业成长外,集团从事多角化以进入新的事业领域亦是另一个重要原因,根据天下 杂志(民 87 年)所估算,九五年百大集团中,平均每集团有 10.3 家子公司,到了九六及九七年,增加为 11.2 家,由此可看见 国内集团积极的增加本业以外的活动。然而,我们可以看到的是,并非所有从事多角化的企业都有良好的绩效表现,因此,在 国内各集团积极扩张其事业领域之际,的确有必要对于其多角化策略进行一番深入的了解。 对于多角化策略和绩效间关系研究最具代表性首推 Rumelt(1974)的研究(Very,1993),在其研究中认为相关多角化策略其 绩效会大于非相关多角化策略,之后亦有许多文章支持 Rumelt 的论点,然而,并非所有的研究都支持 Rumelt 之论点,更有学 者认为,非相关多角化的绩效会优于相关多角化。近年来,对于多角化相关的研究渐渐将将相关的衡量焦点由「可观察」的公 司产品相关,转移至「难以观察」的潜在资源相关(Farjoun,1994)。为了能够使多角化策略中的「相关」概念表达的更有策略 性,本研究引用资源基础理论(Resource-Based Theory)来解释企业的多角化策略。因此,了解以资源为基础的多角化策略是 否可以提供国内集团企业一个新的思考方向,此为研究动机之一。 此外,以往对于多角化策略的研究中,其经营绩效的衡量对象都为企业整体,并非衡量其多角化事业(business)个别的 绩效,因此,用母子公司的整体绩效做为绩效评估标准,无法准确评估多角化策略对公司个别事业经营绩效的影响。回顾国内 外文献,对于公司多角化策略与新事业经营绩效的关系研究甚少,因此欲了解公司多角化策略是否对新事业经营绩效有策略上 的涵义,此为研究动机之二。 公司在从事多角化以进入新事业领域时,不论其多角化策略为相关或非相关策略,都会移转本业的知识、能力或技术, 然而,新事业成功所需的关键知识、能力或技术并非全部都能移转自本业,甚至有移转不适的情况,因此吸收合适的知识、能 力或技术来补其新事业之不足,而此吸收外界资源所需的能力可以用 Cohen & Levinthal(1989,1990)所定义的「吸收能力」 (absorptive capacity)来衡量。此外,当公司进入新事业时,往往会透过一些「竞争性的合作」,如策略联盟,来向事业伙伴 学习以吸收其能力、资源(Hamel, Doz & Prahalad, 1989),然而,Lane & Lubatkin(1998)认为公司的吸收能力会因其所吸收、 学习对象的特征不同而有所差异,因此提出「相对吸收能力」来说明因吸收对象的特征不同所引起的吸收能力差异,并且将 Cohen & Levinthal(1990)所提出的吸收能力定义为「绝对吸收能力」。回顾以往国内外对于多角化策略的研究,并没有强调吸收能力 (相对、绝对)对于多角化公司的重要,因此本研究试图在多角化策略中,加入吸收能力的概念来突显企业在进入新事业领域时, 吸收外界新资源的重要性,此为研究动机之三。 贰、文献探讨 一、多角化定义、动机与衡量 Ramanujam & Varadarajan (1989)对多角化下了一个较为严谨的定义「多角化为企业或事业藉由内部事业发展 或并购的过程,以进入新的经营领域,并且伴随行政结构、系统及其它管理程序的改变」。 Barney(1997)整理各学者的研究,归纳出多角化的动机有 1.营运上规模经济;2 财务上的规模经济;3.防止竞争 的规模经济;4.员工对于对于多角化的诱因。 一般来说,对于多角化程度的衡量可以分为两种方法:类别(Categorical)衡量法与连续(Continuous)衡量法 (Davis & Duhaime, 1992)。类别衡量法是以企业多角化型式的特征来作为分类的标准,最早是由 Wrigley(1970)和 Rumelt(1974)所发展出来;连续衡量法则是衡量企业其多角化的相对程度,是由标准产业分类码(Standard Industry Classification Code, 简称 SIC Code)所发展出来。 二、以资源为基础的多角化策略之研究 Wernerfelt(1984)认为公司的策略思考角度若能从「产品面」转变至「资源面」,对企业将更有意义,此种转变可 称为「资源基础观点」。由于多角化策略与绩效关系的研究,至今尚无定论,因此纷纷将研究的重点转移至对于「相关」 的衡量方式,对于此方面的研究也正好是企业资源基础观点发展的一部份(Barney, 1991;Wernerfelt,1984)。因此, 以资源为基础的相关性衡量变成近年来学者所欲研究的方向。 Markides & Williamson(1994)调查财星 500 大之 200 家企业,认为策略性资产(strategic asset)相关与企业长 期绩效有显著关系,其将策略性资源分为以下五大类:1.顾客性资产;2 通路性资产;3.输入性资产;4,过程性资产; 5.市场知识性资产等。 Robins & Wiersema(1995)修改 Scherer(1982)(Scherer 结合专利权信息和投入-产出,建构出在各产业群间 R&D 流动矩阵)得出一个 37 种产业群的方形矩阵,接着利用”轮廓向量(profile vector)”此概念来导出以资源为基础的产 业层次相关。对于一特定产业而言,轮廓向量代表技术由所有 37 种产业群流向此产业群的分配状况,接着产业间相似 性的衡量就由这些产业群间技术流入的轮廓中导出,并且以 pearson 相关系数来衡量之,其产业群分类与产业群间相关 系数称为结构相等系数(Structural equivalence correlation),其研究结果显示以资源为基础的相关对绩效会有良好 的影响。 三、多角化策略与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

以传统多角化衡量方式所研究出来的结果至今尚无定论,因此近来研究纷纷朝向资源为基础的相关研究,结果虽 然显示出对于绩效有较好的影响,然而由于其尚无公认可以完整表达「资源相关」的衡量方式。因此,如何表适当的达 出以资源为基础的相关衡量,为近来学者所研究所努力之方向。以下列出近十年来,国内外对于多角化策略与绩效关系 之实证研究(表1、表2) 表1企业多角化策略与绩效关系之实证研究汇总表(国外部 样本多角化衡量指针 研究结果 Simmonds(1990) 财星500大企业 SIC Code的衡量分类 控制购并对绩效的影响下,相关多角化的绩效 不显著高于非相关多角化 Davis et.a1.(1992)|362个事业单位 相关类型 产品相关和资产报酬率有正相关:行销相关和 销售成长率有整相关:相关事业成长率低于 1000大企业之513家企 SIC Code的衡量分类多角化公司由信息不对称所得到的利益大于 由范畴经济所得到的利益 very(1993) 家法国公司中26个刻管理相关与营运相关两构「多角化策略不能只单单考虑事业组合,更重要 Stulz(1994) Markides 财星500大之120家企以资源为基础的多角化程以策略性资产相关的企业与长期绩效有关。 Williamson(199 度衡量方式 Far joun(1994) 美国12781家多角化公以资源为基础的多角化程|相关多角化绩效高于非相关多角化 Berger&Orec(199516181家公司 Code的衡量分类 多角化使得公司价值下 Markides(1995) 财星500大之250家企| SIC Code的衡量分类公司降低多角化程度时,绩效会有所改善 robins 财星500大之120家企「以资源为基础的多角化程相关多角化绩效高于非相关多角化 Wiersema(1995) 度衡量方式 Farjoun(1998) 财星500大之316家企实际基础相关与技能基础|同时考虑两种基础的相关,其绩效会比只考虑 业 相关 单一种相关来得好。 资料来源:本研究整理 四、吸收能力 对于「吸收能力」( absorptive capacity)一词,最早是由 Cohen& Levinthal(1990)所提出,其定义吸收能力为 「对于外界新知识的认知( recognize),再加以同化( assimilate),并且将此知识应用( apply)于商业目的上。」,此外, 吸收能力同时也包含组织对未来技术的发展做正确预测的能力( Cohen& Levinthal,1994),因此,吸收能力对于新知 识的创造与能力的培养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 Lane& Lubatkin(1998)认为 Cohen& Levinthal所提出的吸收能力是企业层次的构念,即企业随时间而累积知识 的能力,分析单位是着重在企业本身,而Lane& Lubatkin将分析单位由企业转为「师生对」( student- teacher pairing) 简单来说,就是认为企业的吸收能力是共同决定于老师企业与学生企业的相对特征,并将此吸收能力称为「相对吸收能 力」( relative absorptive capacity),而将 Cohen& Levinthal的吸收能力称为「绝对吸收能力」( absolute absorptive capacity)。因此,学生企业的吸收能力是评估、同化与应用学习联盟伙伴知识的绝对吸收能力,并且应考虑以下足以 影响相对吸收能力的因素:1.师生企业的知识背景:2.师生企业的薪酬制度与组织结构:3.主导逻辑 參、研究设计与方法 、研究架构与假设 本研究主要在探讨公司多角化策略与绝对吸收能力或相对吸收能力配合对新事业经营绩效影响之研究,其观念 性研究架构与如图1所示

2 以传统多角化衡量方式所研究出来的结果至今尚无定论,因此近来研究纷纷朝向资源为基础的相关研究,结果虽 然显示出对于绩效有较好的影响,然而由于其尚无公认可以完整表达「资源相关」的衡量方式。因此,如何表适当的达 出以资源为基础的相关衡量,为近来学者所研究所努力之方向。以下列出近十年来,国内外对于多角化策略与绩效关系 之实证研究(表 1 、表 2)。 表 1 企业多角化策略与绩效关系之实证研究汇总表(国外部分) 研究者 样本 多角化衡量指针 研究结果 Simmonds(1990) 财星 500 大企业 SIC Code 的衡量分类 控制购并对绩效的影响下,相关多角化的绩效 并不显著高于非相关多角化。 Davis et. al.(1992) 362 个事业单位 相关类型 产品相关和资产报酬率有正相关;行销相关和 销售成长率有整相关;相关事业成长率低于单 一事业。 Nayyer(1993) 1000 大企业之 513 家企 业 SIC Code 的衡量分类 多角化公司由信息不对称所得到的利益大于 由范畴经济所得到的利益。 Very(1993) 7 家法国公司中 26 个多 角化事业 管理相关与营运相关两构 面 多角化策略不能只单单考虑事业组合,更重要 的是管理资源和技术组合。 Lang & Stulz(1994) 1468 家公司 部门数 多角化公司绩效低于非多角化公司。 Markides & Williamson(1994) 财星 500 大之 120 家企 业 以资源为基础的多角化程 度衡量方式 以策略性资产相关的企业与长期绩效有关。 Farjoun(1994) 美国 12781 家多角化公 司 以资源为基础的多角化程 度衡量方式 相关多角化绩效高于非相关多角化。 Berger & Ofec(1995) 16181 家公司 SIC Code 的衡量分类 多角化使得公司价值下降。 Markides(1995) 财星 500 大之 250 家企 业 SIC Code 的衡量分类 公司降低多角化程度时,绩效会有所改善。 Robins & Wiersema(1995) 财星 500 大之 120 家企 业 以资源为基础的多角化程 度衡量方式 相关多角化绩效高于非相关多角化。 Farjoun(1998) 财星 500 大之 316 家企 业 实际基础相关与技能基础 相关 同时考虑两种基础的相关,其绩效会比只考虑 单一种相关来得好。 资料来源:本研究整理 四、吸收能力 对于「吸收能力」(absorptive capacity)一词,最早是由 Cohen & Levinthal(1990)所提出,其定义吸收能力为: 「对于外界新知识的认知(recognize),再加以同化(assimilate),并且将此知识应用(apply)于商业目的上。」,此外, 吸收能力同时也包含组织对未来技术的发展做正确预测的能力(Cohen & Levinthal, 1994),因此,吸收能力对于新知 识的创造与能力的培养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 Lane & Lubatkin(1998)认为 Cohen & Levinthal 所提出的吸收能力是企业层次的构念,即企业随时间而累积知识 的能力,分析单位是着重在企业本身,而 Lane & Lubatkin 将分析单位由企业转为「师生对」(student-teacher pairing), 简单来说,就是认为企业的吸收能力是共同决定于老师企业与学生企业的相对特征,并将此吸收能力称为「相对吸收能 力」(relative absorptive capacity),而将 Cohen & Levinthal 的吸收能力称为「绝对吸收能力」(absolute absorptive capacity)。因此,学生企业的吸收能力是评估、同化与应用学习联盟伙伴知识的绝对吸收能力,并且应考虑以下足以 影响相对吸收能力的因素:1.师生企业的知识背景;2.师生企业的薪酬制度与组织结构;3.主导逻辑。 參、 研究设计与方法 一、研究架构与假设 本研究主要在探讨公司多角化策略与绝对吸收能力或相对吸收能力配合对新事业经营绩效影响之研究,其观念 性研究架构与如图 1 所示:

H2 絕對吸收能力 H4 HI 新事業經營績效 多角化策略 2.客觀經營績效 H5 相對吸收能力 图1本研究之观念性架构 资料来源:本研究 、研究假设 (一)公司多角化策略与新事业经营绩效关 由于以产品-市场为基础的多角化策略与绩效的关系并无一定论,使得学者纷纷研究更具策略意义的多角化 衡量方式, Markides& Williamson(1994)认为对于相关的衡量不应只是着重在产出、市场与技术方面,更应考虑 公司事业间是否具有”策略重要性”和”潜在资产相似性”,因此资源基础理论变成多角化策略发展的一个方向。以 资源为基础的多角化策略认为,事业间若有相同的策略性资产或能力,则对于新事业较能产生竞争优势,进而有 较高的经营绩效,实证研究中也支持其论点(Very,1993: Markides& Williamson,1994: Robin& Wiersema,1995) 因此本研究据以推论,在资源基础的相关多角化策略下,由于新事业能够分享公司内其它事业的能力或资产,因 此企业在新的领域中较易建立竞争优势而产生高绩效。依照以上之推论而建立本研究之假设 H:新事业与来源么司之相关程度意高则新事业经营效念高 (二)绝对吸收能力与新事业经营绩效关系 企业在这变化快速的经营环境中常常要将其组织、产品调整以维持、强化其在市场上的地位,而调整组织 产品所需的知识、能力与技术往往是企业成功的关键,此所需的知识、能力与技术的来源有二,一是自行发展 是自外界移转:然而,内部自行发展所需要的时间可能使公司无法有效地与竞争者竞争( Dierickx&Cool 989),因此,藉由吸收外界知识、能力或技术能够使公司提升其能力发展并且减少因技术不确定所带来的风险 ( Grant& Baden- Fuller,1995)。由以上可知,企业吸收外界知识、能力与技术的能力对于企业建立长期竞争优 势而言是很重要的,即不断的将外界知识、能力与技术加以评估、同化与应用以获得持久性的竞争优势,因此 本研究认为,高吸收能力的企业会因其竞争优势的建立而产生较高的绩效,并建立本研究之假设」 H2:对吸收能力较高事业的经效高于绝对吸收能力较低事业的经缄效 )相对吸收能力与与新事业经营绩效关系 Lane& Lubatkin(1998)认为一企业的吸收能力除了 Cohen& Levinthal(1990所提出的吸收能力外,更应 该考虑企业所吸收对象的特征,这些特征包括(1)基本知识背景:(②2)新酬制度与组织结构:(3)主导逻辑,并认为 当企业本身的特征与其吸收对象愈相似时,企业的吸收能力也就愈高。因此,本研究认为,企业的特征与其吸收 对象的特征愈相似时,代表相对吸收能力愈高,也愈能藉由吸收对象吸收所须知资源或能力以创造竞争优势,进 而有良好的经营绩效,依据此推论,建立本研究之假设三: B3:相吸收舵力高事业的经缄微高于相吸收舵力较低事业的经营效。 (四)多角化策略与绝对吸收能力配合对事业经营绩效之影响 每个产业都有其成功的「产业诀窍」( industry recipe),即对于企业如何将资源、知识及过程整合与应用 以面对环境的智能( wisdom)( Spender,1989)。然而,此诀窍只提供企业一个指导方向,不同的企业由于其历史背 景或资源(尤其是知识),导致处理这些活动的独特能力有所不同(Lane& Lubatkin,1998)。当企业的能力是属于 难以言传的( tacit)知识、稀少、不易交易与模仿,此种能力往往是提供高绩效的来源( Barney,1991,1995: Spender, 1996)。然而,此种具策略性价值的能力往往会随着替代品与竟争者出现而减少,企业为反应此状况,起初会调整 现有的能力或由现存的组织知识发展出新的能力 Leonard- Barton,1992: Walsh and Ungson,1991),而当由企 业内部所调整、发展的能力不足或不及市场竞争速度时,企业会求助外界的资源以培养所需的能力,而由外界培 养所需能力的能力就是所谓「吸收能力」。 由以上可知,当多角化企业进入新的事业领域时,必须拥有具策略性价值的资源或能力才能拥有较高的绩 ,而当企业对于此资源或能力不足或缺乏且不能由内部获得时,必须拥有良好的吸收能力以自外部获取所需 源或能力。因此,本研究认为,当多角化相关程度是以资源为基础时,由于所移转的资源或能力可能不足或不适 因此亦需有良好的吸收能力来向外界吸收所需的资源或能力,此外,新事业与来源公司在资源的相关程度愈高 所获得的管理综效(very,1993)也愈大,因而对企业经营绩效有所贡献。透过以上的推论,建立本研究之假设四 H多化策略其亭业相关在度与绝对吸收船力无合所形成的四种策形本之事业经营效有显着差异且 其经彦效最高着为/高吸收高相关策略/最低者为/低级收低相关能略/

3 图 1 本研究之观念性架构 资料来源:本研究 二、研究假设 (一)公司多角化策略与新事业经营绩效关系 由于以产品-市场为基础的多角化策略与绩效的关系并无一定论,使得学者纷纷研究更具策略意义的多角化 衡量方式,Markides & Williamson(1994)认为对于相关的衡量不应只是着重在产出、市场与技术方面,更应考虑 公司事业间是否具有”策略重要性”和”潜在资产相似性”,因此资源基础理论变成多角化策略发展的一个方向。以 资源为基础的多角化策略认为,事业间若有相同的策略性资产或能力,则对于新事业较能产生竞争优势,进而有 较高的经营绩效,实证研究中也支持其论点(Very, 1993;Markides & Williamson, 1994;Robin & Wiersema, 1995)。 因此本研究据以推论,在资源基础的相关多角化策略下,由于新事业能够分享公司内其它事业的能力或资产,因 此企业在新的领域中较易建立竞争优势而产生高绩效。依照以上之推论而建立本研究之假设一: H1:新事业与来源公司之相关程度愈高,则新事业经营绩效愈高。 (二)绝对吸收能力与新事业经营绩效关系 企业在这变化快速的经营环境中常常要将其组织、产品调整以维持、强化其在市场上的地位,而调整组织、 产品所需的知识、能力与技术往往是企业成功的关键,此所需的知识、能力与技术的来源有二,一是自行发展, 二是自外界移转;然而,内部自行发展所需要的时间可能使公司无法有效地与竞争者竞争 (Dierickx & Cool, 1989),因此,藉由吸收外界知识、能力或技术能够使公司提升其能力发展并且减少因技术不确定所带来的风险 (Grant & Baden-Fuller, 1995)。由以上可知,企业吸收外界知识、能力与技术的能力对于企业建立长期竞争优 势而言是很重要的,即不断的将外界知识、能力与技术加以评估、同化与应用以获得持久性的竞争优势,因此, 本研究认为,高吸收能力的企业会因其竞争优势的建立而产生较高的绩效,并建立本研究之假设二: H2:绝对吸收能力较高事业的经营绩效高于绝对吸收能力较低事业的经营绩效。 (三)相对吸收能力与与新事业经营绩效关系 Lane & Lubatkin(1998)认为一企业的吸收能力除了 Cohen & Levinthal(1990)所提出的吸收能力外,更应 该考虑企业所吸收对象的特征,这些特征包括(1)基本知识背景;(2)新酬制度与组织结构;(3)主导逻辑,并认为 当企业本身的特征与其吸收对象愈相似时,企业的吸收能力也就愈高。因此,本研究认为,企业的特征与其吸收 对象的特征愈相似时,代表相对吸收能力愈高,也愈能藉由吸收对象吸收所须知资源或能力以创造竞争优势,进 而有良好的经营绩效,依据此推论,建立本研究之假设三: H3:相对吸收能力较高事业的经营绩效高于相对吸收能力较低事业的经营绩效。 (四)多角化策略与绝对吸收能力配合对事业经营绩效之影响 每个产业都有其成功的「产业诀窍」(industry recipe),即对于企业如何将资源、知识及过程整合与应用 以面对环境的智能(wisdom)(Spender, 1989)。然而,此诀窍只提供企业一个指导方向,不同的企业由于其历史背 景或资源(尤其是知识),导致处理这些活动的独特能力有所不同(Lane & Lubatkin, 1998)。当企业的能力是属于 难以言传的(tacit)知识、稀少、不易交易与模仿,此种能力往往是提供高绩效的来源(Barney, 1991, 1995;Spender, 1996)。然而,此种具策略性价值的能力往往会随着替代品与竞争者出现而减少,企业为反应此状况,起初会调整 现有的能力或由现存的组织知识发展出新的能力(Leonard-Barton, 1992;Walsh and Ungson, 1991),而当由企 业内部所调整、发展的能力不足或不及市场竞争速度时,企业会求助外界的资源以培养所需的能力,而由外界培 养所需能力的能力就是所谓「吸收能力」。 由以上可知,当多角化企业进入新的事业领域时,必须拥有具策略性价值的资源或能力才能拥有较高的绩 效,而当企业对于此资源或能力不足或缺乏且不能由内部获得时,必须拥有良好的吸收能力以自外部获取所需资 源或能力。因此,本研究认为,当多角化相关程度是以资源为基础时,由于所移转的资源或能力可能不足或不适, 因此亦需有良好的吸收能力来向外界吸收所需的资源或能力,此外,新事业与来源公司在资源的相关程度愈高, 所获得的管理综效(Very, 1993)也愈大,因而对企业经营绩效有所贡献。透过以上的推论,建立本研究之假设四: H4:多角化策略其事业相关程度与绝对吸收能力配合所形成的四种策略形态之事业经营绩效有显著差异,且 其经营绩效最高着为「高吸收高相关策略」,最低者为「低吸收低相关策略」。 H3 H2 絕對吸收能力 多角化策略 相對吸收能力 新事業經營績效 1.主觀經營績效 2.客觀經營績效 H1 H5 H4

(五)多角化策略与相对吸收能力配合与事业经营绩效之关系 Lane& Lubat kin(1998)认为「绝对吸收能力」对一企业而言,吸收外界资源、能力固然重要,然而此种能 力会因企业所吸收对象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因此其提出「相对吸收能力」来补其不足。因此,本研究认为,资源 基础多角化策略不论是否移转了资源、能力,新事业往往会向透过一些方式如策略联盟,而有向其它组织学习 吸收资源的机会,若两组织间的一些特征相似,则企业在学习、吸收对方资源或能力的效果愈强,也愈能够建立 所需的竞争优势,进而创造高绩效。依据以上推论,建立本研究之假设五 历:多角化能略其事业相关程度与相对吸收能力配合所形成的四种袋略形态之事业经营叔微有显著差异,且 其经营效最高为/高收高相关策略最低者为/低吸收低相关策略 三、研究变量 (一)绝对吸收能力之衡量 Cohen& Levinthal(1989,1990)所定义的吸收能力为:「对于外界新知识的认知( recognize),再加以同化 ( assimilate),并且将此知识应用( apply)于商业目的上。 Brown(1994)认为组织的沟通气候( communication climate)也是影响吸收能力的因素之一,因此其认为当面对不确定的经营环境时,必须重视个别成员掌握各种信 息,以及消化、吸收信息的能力,同时更应该加以重视组织内部的沟通互动状况是否良好。因此本研究依据以上 学者观点归纳出吸收能力归纳出两个构面,即「组织整体吸收能力」以及「组织沟通气候」,并且进一步发展对于 绝对吸收能力的衡量问项,共二十个问项。在问项设计方面,采用 Likert5点尺度量表(1=很弱、2=弱、3=普通、 4=强、5=很强),以衡量公司主观的吸收能力 )相对吸收能力之衡量 Lane& Lubatkin(1998)认为相对吸收能力的高低决定于师生企业间特征的相似性,其特征包括:(1)师生企 业的基本知识背景:(2)师生企业的薪酬制度与组织结构:(3)师生企业主导逻辑。并且认为师生企业间此特征 愈相似,学生企业的相对吸收能力愈高。因此,本研究参考Lane& Lubatkin(1998)对于师生企业间特征相似性 的衡量,做为相对吸收能力的衡量,并描述如下 1.师生企业的基本知识背景相似性 所谓基本知识背景是指公司在此产业所应具备的基本相关知识,而本研究以师生企业是否为同一产业来衡量 基本知识背景相似性,问项设计方面,1代表师生企业所处产业相同,0代表不相同 2.师生企业的薪酬制度与组织结构相似性 (1)薪酬制度相似性 Gomez- Me jia& Welbourne(1988)在其对于薪酬制度的研究中,将薪酬制度分为十七个策略性的构面 来衡量薪酬制度。本研究采用 Gomez- Me jia& Welbourne对于薪酬制度的衡量来决定师生企业间,薪酬制度 的相似性,共十七个问项,而问项设计则采用 Likert5点尺度量表(1=非常不相似、2=不相似、3=普通、4 相似、5=非常相似)。 (2)组织结构相似性 Child(1984)认为所谓的组织结构是指「当厂商分配工作、权责以及决定权时的正式以及集权程度」。 因此,本研究以正式化以及集权化来代表企业的组织结构,并且衡量其相似性,问项设计则采用 Likert5 点尺度量表(=非常不相似、2=不相似、3=普通、4=相似、5=非常相似)。衡量方式如下: A.集权化量表 Robbins(1996)认为集权化为「组织内部的权责配置方式」,即当组织愈不强调决策或参与程度,则 该组织的集权化程度愈高。本研究的集权化量表是采取 Robbins984年所发展的量表并加以修订而成, 共分为八题来衡量 B.正式化量表 所谓正式化,是指「组织内部的规则使用及工作特定化程度」(Hage& Aiken,1967),亦即组织愈 强调规则、规则愈明确、工作愈有明确的程序可以遵循时,该组织的正式化程度愈高。本研究「正式化 量表」系根据Hage& Aiken于1967的研究中,所编制之「规则监督程度」及「工作特定化程度」加以 修订而成。此外, Fredrickson(1986)认为公司的正式化程度会因阶层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因此本研究衡 量正式化时亦分别针对高阶管理者及中低阶管理者加以衡量,此量表共十题,其中五题是衡量高阶管理 者的正式化程度,另外五题则是衡量中、低阶管理着的正式化程度 3.师生企业主导逻辑的相似性 Lane& Lubatkin(1998)利用师生企业共同研发的次数来代表其面临组织共同问题( problem sets)的大 小,并且认为当师生企业所面临的共同问题愈多,代表师生企业的主导逻辑愈相似。因此,本研究以师生企业 起研发新产品或新服务的次数来衡量生企业主导逻辑的相似性,问项设计则采用 Likert5点尺度量表(1=非 常不相似、2=不相似、3=普通、4=相似、5=非常相似)。 (三)多角化相关程度之衡量 本研究采用 Robins& Wiersema所发展出的「产业间结构相等系数」来衡量多角化的相关程度,并将两 产业相关系数为正者归类为「相关多角化」,相关系数为负或零者归类为「非相关多角化」 (四)新事业经营绩效之衡量 客观经营绩效方面, Keats&Hitt(1988)认为资产报酬率ROA)是最广为使用的绩效衡量工具,且其与公 司的其它财务绩效指针具有相关:此外,使用ROA指针可以和其它有关策略研究的文章做直接比较( Robins& Wiersema:1995)。基于以上理由,本研究利用公司的资产报酬率(ROA来衡量客观经营绩效,且调整成「相对

4 (五)多角化策略与相对吸收能力配合与事业经营绩效之关系 Lane & Lubatkin(1998)认为「绝对吸收能力」对一企业而言,吸收外界资源、能力固然重要,然而此种能 力会因企业所吸收对象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因此其提出「相对吸收能力」来补其不足。因此,本研究认为,资源 基础多角化策略不论是否移转了资源、能力,新事业往往会向透过一些方式如策略联盟,而有向其它组织学习、 吸收资源的机会,若两组织间的一些特征相似,则企业在学习、吸收对方资源或能力的效果愈强,也愈能够建立 所需的竞争优势,进而创造高绩效。依据以上推论,建立本研究之假设五: H5:多角化策略其事业相关程度与相对吸收能力配合所形成的四种策略形态之事业经营绩效有显著差异,且 其经营绩效最高着为「高吸收高相关策略」,最低者为「低吸收低相关策略」。 三、研究变量 (一)绝对吸收能力之衡量 Cohen & Levinthal(1989,1990)所定义的吸收能力为:「对于外界新知识的认知(recognize),再加以同化 (assimilate),并且将此知识应用(apply)于商业目的上。Brown(1994)认为组织的沟通气候(communication climate)也是影响吸收能力的因素之一,因此其认为当面对不确定的经营环境时,必须重视个别成员掌握各种信 息,以及消化、吸收信息的能力,同时更应该加以重视组织内部的沟通互动状况是否良好。因此本研究依据以上 学者观点归纳出吸收能力归纳出两个构面,即「组织整体吸收能力」以及「组织沟通气候」,并且进一步发展对于 绝对吸收能力的衡量问项,共二十个问项。在问项设计方面,采用 Likert 5 点尺度量表(1=很弱、2=弱、3=普通、 4=强、5=很强),以衡量公司主观的吸收能力。 (二)相对吸收能力之衡量 Lane & Lubatkin(1998)认为相对吸收能力的高低决定于师生企业间特征的相似性,其特征包括:(1)师生企 业的基本知识背景; (2)师生企业的薪酬制度与组织结构; (3)师生企业主导逻辑。并且认为师生企业间此特征 愈相似,学生企业的相对吸收能力愈高。因此,本研究参考 Lane & Lubatkin(1998)对于师生企业间特征相似性 的衡量,做为相对吸收能力的衡量,并描述如下: 1.师生企业的基本知识背景相似性 所谓基本知识背景是指公司在此产业所应具备的基本相关知识,而本研究以师生企业是否为同一产业来衡量 基本知识背景相似性,问项设计方面,1 代表师生企业所处产业相同, 0 代表不相同。 2.师生企业的薪酬制度与组织结构相似性 (1)薪酬制度相似性 Gomez-Mejia & Welbourne(1988)在其对于薪酬制度的研究中,将薪酬制度分为十七个策略性的构面 来衡量薪酬制度。本研究采用 Gomez-Mejia & Welbourne 对于薪酬制度的衡量来决定师生企业间,薪酬制度 的相似性,共十七个问项,而问项设计则采用 Likert 5 点尺度量表(1=非常不相似、2=不相似、3=普通、4= 相似、5=非常相似)。 (2)组织结构相似性 Child(1984)认为所谓的组织结构是指「当厂商分配工作、权责以及决定权时的正式以及集权程度」。 因此,本研究以正式化以及集权化来代表企业的组织结构,并且衡量其相似性,问项设计则采用 Likert 5 点尺度量表(1=非常不相似、2=不相似、3=普通、4=相似、5=非常相似)。衡量方式如下: A.集权化量表 Robbins(1996)认为集权化为「组织内部的权责配置方式」,即当组织愈不强调决策或参与程度,则 该组织的集权化程度愈高。本研究的集权化量表是采取 Robbins1984 年所发展的量表并加以修订而成, 共分为八题来衡量。 B.正式化量表 所谓正式化,是指「组织内部的规则使用及工作特定化程度」(Hage & Aiken, 1967),亦即组织愈 强调规则、规则愈明确、工作愈有明确的程序可以遵循时,该组织的正式化程度愈高。本研究「正式化 量表」系根据 Hage & Aiken 于 1967 的研究中,所编制之「规则监督程度」及「工作特定化程度」加以 修订而成。此外,Fredrickson(1986)认为公司的正式化程度会因阶层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因此本研究衡 量正式化时亦分别针对高阶管理者及中低阶管理者加以衡量,此量表共十题,其中五题是衡量高阶管理 者的正式化程度,另外五题则是衡量中、低阶管理着的正式化程度。 3.师生企业主导逻辑的相似性 Lane & Lubatkin(1998)利用师生企业共同研发的次数来代表其面临组织共同问题(problem sets)的大 小,并且认为当师生企业所面临的共同问题愈多,代表师生企业的主导逻辑愈相似。因此,本研究以师生企业 一起研发新产品或新服务的次数来衡量生企业主导逻辑的相似性,问项设计则采用 Likert 5 点尺度量表(1=非 常不相似、2=不相似、3=普通、4=相似、5=非常相似)。 (三)多角化相关程度之衡量 本研究采用 Robins & Wiersema 所发展出的「产业间结构相等系数」来衡量多角化的相关程度,并将两 产业相关系数为正者归类为「相关多角化」,相关系数为负或零者归类为「非相关多角化」。 (四)新事业经营绩效之衡量 客观经营绩效方面,Keats & Hitt(1988)认为资产报酬率 ROA)是最广为使用的绩效衡量工具,且其与公 司的其它财务绩效指针具有相关;此外,使用 ROA 指针可以和其它有关策略研究的文章做直接比较(Robins & Wiersema;1995)。基于以上理由,本研究利用公司的资产报酬率(ROA)来衡量客观经营绩效,且调整成「相对

产业调整后之资产报酬率(ROA:)」=(ROA-EROA)/EROA,其中EROA是指预期资产报酬,即产业平均报酬 客观经营绩效方面,另以「对公司内部而言,多角化目标达成度」与「相对于同业而言,多角化结果的 满意度」作为主观经营绩效指针,并以 Likert5点尺度量表(1=非常不满意、2=不满意、3=普通、4=满意、5 非常不满意)来衡量。 四、抽样过程与问卷回收 )抽样设计 本研究的抽样对象为「集团企业之分子公司」为主,不包括其母公司,样本选取方面除由中华征信所出版的 「台湾集团地区集团企业研究1998/199年」来决定集团企业之分子公司,另外配合亦由中华征信所出版的「1998 台湾地区大型企业排名」做为分子公司的抽样对象,并以邮寄问卷进行数据搜集。此外,本研究对于集团企业内 代表新事业的子公司样本选取方面,乃针对国情与研究目的做了一些必要的筛选,所删除的公司包括:(1)民国 82年以后成立者:(2)文化基金会、慈善基金会与学校机构:(3)投资公司、租赁公司 )问卷回收 本研究针对上述抽样过程后所得出之248家集团企业分子公司以邮寄问卷进行资料搜集,经电话跟催以提高 问卷回收率,共回收49份,回收率为19.76%,扣除两家填答不全,有效问卷为47份,因此,有效问卷回收率为 l8.95%。 五、研究方法 本研究先对于所回收的有效问卷进行样本描述,再利用 SAS for Window的程序以进行因素分析、区别分析、集群 分析、T检定、变异数分析以及 Scheff'e多重比较来检定本研究所提出之假设 六、信度与效度检定 在信度方面,本研究各衡量变项之α值不论标准化前或标准化后均介于0.70至0.98,属于高信度值,足证本研 究所使用之问卷信度相当良好:在效度方面,本研究对于各变量之衡量,均发展于相关文献之理论基础,并引用学者之 量表或衡量项目加以修改而成,因此,本研究所使用之衡量变项具有良好之内容效度 肆、研究结果与讨论 、样本厂商之基本特性描述 在行业别方面,本研究样本厂商包括制造业及服务业,所占比例各为60%以及40%;在公司成立年数方面,本研 究的抽样对象为民国82年以前成立者,代表公司经营多角化有一定时间,而从表中也可看出经营二十年以上的样本厂 商占有66%,可知本研究的样本厂商多为历史悠久的公司:员工人数方面,由于本研究并未公司之规模加以控制,因此 各公司的员工人数差异很大,但主要的员工人数集中在101人400人(43%):在研发支出比方面,由于本研究样本厂商 有40%是服务业,服务业相对于制造业而言的研发经费低许多,加上制造业中有些因其行业特性,所需之研发费用较少 因此整体而言,研发支出比多集中在5%以下(占64%):最后,在实收资本额方面,本研究是以87年底资本总额为准 资本总额多集中于150亿元(占77%) 样本之分群 (一)样本厂商以绝对吸收能力分群 本研究绝对吸收能力衡量变项的KM值为0.8516,高于0.80,故判定此变项适合进行因素分析。受试者的反应 经过因素分析后,结果显示吸收能力量表中的各个题目经由陡坡检定后,可以获得一个有意义的因素,其因素负荷量 ( factor loadings)都大于一般认定代表有意义的负荷值0.3以上。此因素的特征值( eigenvalue)为10.74,可以解释 53.7%的总变异量,而此因素命名为「绝对吸收能力」因素。接着,本研究以因素分析过后所得的因素分数来做集群分 析,为了使个观察体能够分为两类,本研究采用非层次集群法(Non- Hierarchical Cluster Analysis)中的K平均法 (K- means)来达成区分为两群的目的,而两群个别所包含的样本数以及其因素分数的平均数如表3所示,其集群二的平 均数高于集群一,所以本研究将集群二所包含的厂商称之为「高绝对吸收能力群」,而群一所包含的厂商称之为「低绝 寸吸收能力群」。区别分析的结果可以从表4中可以看出,两群的区别率皆达到100%,显示区别分析所预测之群组与实 际界定出群组相符合,各厂商皆被正确地分组,区别效果极佳,也代表此两群的稳定性极佳。 表3集群分析之结果一「绝对吸收能力」 群组 厂商数 百分比 因素平均数 群组命名 59.6% 0.6780 低绝对吸收能力群 40.4% 高绝对吸收能力群 资料来源:本研究整理 表4区别分析之混淆矩阵一-「绝对吸收能力」 预测分群

5 产业调整后之资产报酬率(ROAadj;R)」=(ROA-EROA)/EROA,其中 EROA 是指预期资产报酬,即产业平均报酬。 客观经营绩效方面,另以「对公司内部而言,多角化目标达成度」与「相对于同业而言,多角化结果的 满意度」作为主观经营绩效指针,并以 Likert 5 点尺度量表(1=非常不满意、2=不满意、3=普通、4=满意、5= 非常不满意)来衡量。 四、抽样过程与问卷回收 (一)抽样设计 本研究的抽样对象为「集团企业之分子公司」为主,不包括其母公司,样本选取方面除由中华征信所出版的 「台湾集团地区集团企业研究 1998/1999 年」来决定集团企业之分子公司,另外配合亦由中华征信所出版的「1998 台湾地区大型企业排名」做为分子公司的抽样对象,并以邮寄问卷进行数据搜集。此外,本研究对于集团企业内 代表新事业的子公司样本选取方面,乃针对国情与研究目的做了一些必要的筛选,所删除的公司包括:(1)民国 82 年以后成立者;(2)文化基金会、慈善基金会与学校机构;(3)投资公司、租赁公司。 (二)问卷回收 本研究针对上述抽样过程后所得出之 248 家集团企业分子公司以邮寄问卷进行资料搜集,经电话跟催以提高 问卷回收率,共回收 49 份,回收率为 19.76%,扣除两家填答不全,有效问卷为 47 份,因此,有效问卷回收率为 18.95%。 五、研究方法 本研究先对于所回收的有效问卷进行样本描述,再利用 SAS for Window 的程序以进行因素分析、区别分析、集群 分析、T 检定、变异数分析以及 Scheff’e 多重比较来检定本研究所提出之假设。 六、信度与效度检定 在信度方面,本研究各衡量变项之α值不论标准化前或标准化后均介于 0.70 至 0.98,属于高信度值,足证本研 究所使用之问卷信度相当良好;在效度方面,本研究对于各变量之衡量,均发展于相关文献之理论基础,并引用学者之 量表或衡量项目加以修改而成,因此,本研究所使用之衡量变项具有良好之内容效度。 肆、研究结果与讨论 一、样本厂商之基本特性描述 在行业别方面,本研究样本厂商包括制造业及服务业,所占比例各为 60%以及 40%;在公司成立年数方面,本研 究的抽样对象为民国 82 年以前成立者,代表公司经营多角化有一定时间,而从表中也可看出经营二十年以上的样本厂 商占有 66%,可知本研究的样本厂商多为历史悠久的公司;员工人数方面,由于本研究并未公司之规模加以控制,因此 各公司的员工人数差异很大,但主要的员工人数集中在 101 人~400 人(43%);在研发支出比方面,由于本研究样本厂商 有 40%是服务业,服务业相对于制造业而言的研发经费低许多,加上制造业中有些因其行业特性,所需之研发费用较少, 因此整体而言,研发支出比多集中在 5%以下(占 64%);最后,在实收资本额方面,本研究是以 87 年底资本总额为准, 资本总额多集中于 1~50 亿元(占 77%)。 二、样本之分群 (一)样本厂商以绝对吸收能力分群 本研究绝对吸收能力衡量变项的 KMO 值为 0.8516,高于 0.80,故判定此变项适合进行因素分析。受试者的反应 经过因素分析后,结果显示吸收能力量表中的各个题目经由陡坡检定后,可以获得一个有意义的因素,其因素负荷量 (factor loadings)都大于一般认定代表有意义的负荷值 0.3 以上。此因素的特征值(eigenvalue)为 10.74,可以解释 53.7%的总变异量,而此因素命名为「绝对吸收能力」因素。接着,本研究以因素分析过后所得的因素分数来做集群分 析,为了使个观察体能够分为两类,本研究采用非层次集群法(Non-Hierarchical Cluster Analysis)中的 K 平均法 (K-means)来达成区分为两群的目的,而两群个别所包含的样本数以及其因素分数的平均数如表 3 所示,其集群二的平 均数高于集群一,所以本研究将集群二所包含的厂商称之为「高绝对吸收能力群」,而群一所包含的厂商称之为「低绝 对吸收能力群」。区别分析的结果可以从表 4 中可以看出,两群的区别率皆达到 100%,显示区别分析所预测之群组与实 际界定出群组相符合,各厂商皆被正确地分组,区别效果极佳,也代表此两群的稳定性极佳。 表 3 集群分析之结果---「绝对吸收能力」 N=47 群组 厂商数 百分比 因素平均数 群组命名 第一群 28 59.6% -0.6780 低绝对吸收能力群 第二群 19 40.4% 0.9992 高绝对吸收能力群 资料来源:本研究整理 表 4 区别分析之混淆矩阵---「绝对吸收能力」 预测分群 第一群 第二群

实际分群 L第二群④30 第二群 100%) (二)样本厂商以相对吸收能力分群 本研究绝对吸收能力各构面的KMO值分别为0.8036、0.6751以及0.6019,皆高于可容忍范围0.60,故判定绝对 吸收能力各构面适合进行因素分机 对于衡量师生企业集权程度相似性所使用的问项共计有8个。受试者的反应经过因素分析后,结果显示集权程度 相似性量表中的各个题目经由陡坡检定后,可以获得一个有意义的因素,其因素负荷量都大于一般认定代表有意义的负 荷值0.3以上。此因素的特征值为4.07,可以解释50.9%的总变异量,而此因素命名为「集权程度相似性」 对于衡量师生企业正式程度相似性所使用的问项共计有10个。受试者的反应经过因素分析后,结果显示集权程度 相似性量表中的各个题目经由陡坡检定后,可以获得一个有意义的因素,其因素负荷量都大于一般认定代表有意义的负 荷值0.3以上。此因素的特征值为4.79,可以解释47.9%的总变异量,而此因素命名为「正式程度相似性」因素。 对于衡量师生企业薪酬制度相似性所使用的问项共计有17个。受试者的反应经过因素分析后,结果显示集权程度 相似性量表中的各个题目经由陡坡检定后,可以获得三个有意义的因素,可以获得三个有意义的因素,此三个因素可以 解释50.5%的总变异量。为使各因素的意义更为清晰与明显,再将因素进行变异数最大法(Va )进行直交转轴,以得 到容易解释的因素结构。本研究选取转轴后之因素负荷量绝对值大于0.5的变量来解释各因素所代表的意义,并且依据 在该共同因素上,因素负荷较高的变量性质来替该因素命名。依照各因素所对应于衡量问项所代表的意义,本研究将 素一命名为「给薪基础相似性」因素、因素二为「薪资修正调整相似性」因素、因素三为「薪资意见表达相似性」因素 本研究以之前对于各构面因素分析过后所得的五个因素分数,分别为「集权程度相似性」、「正式程度相似性」、「给 薪基础相似性」、「薪资修正调整相似性」以及「薪资意见表达相似性」,加上衡量「基本知识背景相似性」和「主导逻 辑相似性」的衡量问项等七个变量来做集群分析。经由集群分析过后,两群内各项变量平均数及RS(R- Squared)值如表 5所示 在经过集群分析后,接下来就是依照群组内的特征来对群组加以命名,由表5中可知,第一群中除了「薪资意见 表达相似性」和「知识背景相似性」两变量平均数低于第二群外,其它五项变量平均数都高于第二群,然而这两项的RS 值为所有变量中最低的两个,分别为0.1021以及0.0232,表示此两分类群中,在此两个变项的差异并不大,因此在对 两集群命名时,不考虑此两变量,而以「正式程度相似性」、「集权程度相似性」、「给薪基础相似性」、「薪资修正调整相 似性」以及「主导逻辑相似性」五个变量的平均数来对集群命名,由于在第一群中此五个变量的平均数大于第二群,且 此五项变量皆为相对吸收能力之衡量,因此,本研究将集群一所包含的厂商命名为「高相对吸收能力群」,而集群二所 包含的厂商命名为「低相对吸收能力群」,集群所包含之厂商家数以及所占之百分比如表 区别分析的结果可以从表7中可以看出,两群的区别率皆达到97.8%(45/46),显示区别分析所预测之群组与实 际界定出群组非常符合,各厂商皆被正确地分组,区别效果极佳,也代表此两群的稳定性极佳 表5集群变项之平均数与RS值 第二群 正式程度相似性 0.1960 薪资修正调整相似性 0.2542 薪资意见表达相似性 0.1021 『背景知识相似性 2.76 3.10 0.0232 匡导逻辑相似性 3.03 0.1736 资料来源:本研究整理 表46集群分析之结果 □厂商数百分比 群组命名 高绝对吸收能力群 资料来源:本研究整理 表7区别分析之混淆矩阵一-「相对吸收能力 预测分群 实际分群 (100%) (0%) 第二群 3.57 (96.43%) 资料来源:本研究整理

6 实际分群 第一群 28 (100%) 0 (0%) 第二群 0 (0%) 19 (100%) 资料来源:本研究整理 (二)样本厂商以相对吸收能力分群 本研究绝对吸收能力各构面的 KMO 值分别为 0.8036、0.6751 以及 0.6019,皆高于可容忍范围 0.60,故判定绝对 吸收能力各构面适合进行因素分析。 对于衡量师生企业集权程度相似性所使用的问项共计有 8 个。受试者的反应经过因素分析后,结果显示集权程度 相似性量表中的各个题目经由陡坡检定后,可以获得一个有意义的因素,其因素负荷量都大于一般认定代表有意义的负 荷值 0.3 以上。此因素的特征值为 4.07,可以解释 50.9%的总变异量,而此因素命名为「集权程度相似性」。 对于衡量师生企业正式程度相似性所使用的问项共计有 10 个。受试者的反应经过因素分析后,结果显示集权程度 相似性量表中的各个题目经由陡坡检定后,可以获得一个有意义的因素,其因素负荷量都大于一般认定代表有意义的负 荷值 0.3 以上。此因素的特征值为 4.79,可以解释 47.9%的总变异量,而此因素命名为「正式程度相似性」因素。 对于衡量师生企业薪酬制度相似性所使用的问项共计有 17 个。受试者的反应经过因素分析后,结果显示集权程度 相似性量表中的各个题目经由陡坡检定后,可以获得三个有意义的因素,可以获得三个有意义的因素,此三个因素可以 解释 50.5%的总变异量。为使各因素的意义更为清晰与明显,再将因素进行变异数最大法(Varimax)进行直交转轴,以得 到容易解释的因素结构。本研究选取转轴后之因素负荷量绝对值大于 0.5 的变量来解释各因素所代表的意义,并且依据 在该共同因素上,因素负荷较高的变量性质来替该因素命名。依照各因素所对应于衡量问项所代表的意义,本研究将因 素一命名为「给薪基础相似性」因素、因素二为「薪资修正调整相似性」因素、因素三为「薪资意见表达相似性」因素。 本研究以之前对于各构面因素分析过后所得的五个因素分数,分别为「集权程度相似性」、「正式程度相似性」、「给 薪基础相似性」、「薪资修正调整相似性」以及「薪资意见表达相似性」,加上衡量「基本知识背景相似性」和「主导逻 辑相似性」的衡量问项等七个变量来做集群分析。经由集群分析过后,两群内各项变量平均数及 RS(R-Squared)值如表 5 所示。 在经过集群分析后,接下来就是依照群组内的特征来对群组加以命名,由表 5 中可知,第一群中除了「薪资意见 表达相似性」和「知识背景相似性」两变量平均数低于第二群外,其它五项变量平均数都高于第二群,然而这两项的 RS 值为所有变量中最低的两个,分别为 0.1021 以及 0.0232,表示此两分类群中,在此两个变项的差异并不大,因此在对 两集群命名时,不考虑此两变量,而以「正式程度相似性」、「集权程度相似性」、「给薪基础相似性」、「薪资修正调整相 似性」以及「主导逻辑相似性」五个变量的平均数来对集群命名,由于在第一群中此五个变量的平均数大于第二群,且 此五项变量皆为相对吸收能力之衡量,因此,本研究将集群一所包含的厂商命名为「高相对吸收能力群」,而集群二所 包含的厂商命名为「低相对吸收能力群」,集群所包含之厂商家数以及所占之百分比如表 6。 区别分析的结果可以从表 7 中可以看出,两群的区别率皆达到 97.8%(45/46),显示区别分析所预测之群组与实 际界定出群组非常符合,各厂商皆被正确地分组,区别效果极佳,也代表此两群的稳定性极佳。 表 5 集群变项之平均数与 RS 值 第一群 第二群 RS 值 正式程度相似性 0.76 -0.35- 0.2951 集权程度相似性 0.57 -0.34 0.1960 给薪基础相似性 0.78 -0.45 0.3650 薪资修正调整相似性 0.68 -0.36 0.2542 薪资意见表达相似性 -0.13 0.07 0.1021 背景知识相似性 2.76 3.10 0.0232 主导逻辑相似性 3.65 3.03 0.1736 资料来源:本研究整理 表 46 集群分析之结果---「相对吸收能力」 N=46 群组 厂商数 百分比 群组命名 第一群 17 37% 高绝对吸收能力群 第二群 29 63% 低绝对吸收能力群 资料来源:本研究整理 表 7 区别分析之混淆矩阵---「相对吸收能力」 预测分群 第一群 第二群 实际分群 第一群 17 (100%) 0 (0%) 第二群 1 (3.57%) 28 (96.43%) 资料来源:本研究整理

(三)样本厂商以多角化相关程度分群 本研究利用 Robins& Wiersema(1995)所发展出来的「产业间结构相等系数」,来作为公司与事业间,资源为基础 多角化之相关程度衡量,其中,相关系数为正代表两产业的技术流入情况相似,相关系数零代表此两产业技术流入情况 无相似性,而当相关系数为负时则代表两产业技术流入的情况相反。本研究将两产业相关系数为正者称为「相关多角化」 相关系数为负或零者称为「非相关多角化」,依照此分类基础,相关多角化的样本群有19个,非相关多角化的样本群有 28个,如表8所示 表8样本厂商以多角化相关程度分群 群组 厂商数 百分比 [关多角化 料来源:本研究整理 (四)样本厂商以吸收能力高低和多角化相关程度分群 在决定了样本厂商的吸收能力大小以及相关程度后,接着再以吸收能力高低和多角化相关程度做为分群的标 准,将样本厂商分为四群,分别为「高吸收高相关群」、「高吸收低相关群」、「低吸收高相关群」、「低吸收低相关群」, 各群所拥有的样本数与所占的百分比如表9与10所示 表9样本厂商以绝对吸收能力与多角化相关程度分群N=47 相关多角化 非相关多角化 高绝对吸收能力 9(19%) 低绝对吸收能力 12(26%) 资料来源:本研究整理 表10样本厂商以相对吸收能力与多角化相关程度分群N=46 相关多角化 非相关多角化 高相对吸收能力 6(13%) 2(26%) 低相对吸收能力 16(35%) 12(26%) 资料来源:本研究整理 三、各分类群与绩效 (一)吸收能力与新事业经营绩效之关系 (1)绝对吸收能力与经营绩效之关系 由表11可知,不论是主观经营绩效(多角化目标达成度以及多角化满意度)或是客观经营绩效(ROA)都有显著的 差异,且其显著水准都达到0.01的水准,显示出绝对吸收能力较高的厂商,其主客观经营绩效都显著大于绝对吸收能 力较低的厂商 收能力与经营绩效 匚变量名称 群组 祥本教样本平均数 T值P-Valu 多角化目标达成高吸收能力群 度 低吸收能力群 2.7857 377130.000 多角化满意程度高吸收能力群 低能方群 4.08550.000** 2.6786 ROader 高吸收能力群 0.6026 低吸收能力群 2.84230.008* 备注:*表示0.1显著水准*表示0.05显著水准:**表示0.01显著水准 资料来源:本研究整理 (1)相对吸收能力与经营绩效之关系 由表12可知,在主观经营绩效中,只有多角化满意程度达到0.1的显著水准,在客观经营绩效 (ROA3)则达到0.05的显著水准,显示出相对吸收能力较高的厂商其多角化满意程度与客观经营绩效 显著高于相对吸收能力较低的厂商,在多角化目标达程度方面,虽然相对吸收能力具有较高的达程度, 但情况并不显著。 12相对吸收能力与经营绩效 变量名称 群组 样本数样本平均数 T值P-Va1ue 多角化目标达成高吸收能力群 3.4118

7 (三)样本厂商以多角化相关程度分群 本研究利用 Robins & Wiersema(1995)所发展出来的「产业间结构相等系数」,来作为公司与事业间,资源为基础 多角化之相关程度衡量,其中,相关系数为正代表两产业的技术流入情况相似,相关系数零代表此两产业技术流入情况 无相似性,而当相关系数为负时则代表两产业技术流入的情况相反。本研究将两产业相关系数为正者称为「相关多角化」, 相关系数为负或零者称为「非相关多角化」,依照此分类基础,相关多角化的样本群有 19 个,非相关多角化的样本群有 28 个,如表 8 所示。 表 8 样本厂商以多角化相关程度分群 群组 厂商数 百分比 相关多角化 20 43% 非相关多角化 27 57% 资料来源:本研究整理 (四)样本厂商以吸收能力高低和多角化相关程度分群 在决定了样本厂商的吸收能力大小以及相关程度后,接着再以吸收能力高低和多角化相关程度做为分群的标 准,将样本厂商分为四群,分别为「高吸收高相关群」、「高吸收低相关群」、「低吸收高相关群」、「低吸收低相关群」, 各群所拥有的样本数与所占的百分比如表 9 与 10 所示。 表 9 样本厂商以绝对吸收能力与多角化相关程度分群 N=47 相关多角化 非相关多角化 高绝对吸收能力 9(19%) 11(23%) 低绝对吸收能力 12(26%) 15(32%) 资料来源:本研究整理 表 10 样本厂商以相对吸收能力与多角化相关程度分群 N=46 相关多角化 非相关多角化 高相对吸收能力 6(13%) 12(26%) 低相对吸收能力 16(35%) 12(26%) 资料来源:本研究整理 三、各分类群与绩效 (一)吸收能力与新事业经营绩效之关系 (1)绝对吸收能力与经营绩效之关系 由表 11 可知,不论是主观经营绩效(多角化目标达成度以及多角化满意度)或是客观经营绩效(ROAadj;R)都有显著的 差异,且其显著水准都达到 0.01 的水准,显示出绝对吸收能力较高的厂商,其主客观经营绩效都显著大于绝对吸收能 力较低的厂商。 表 11 绝对吸收能力与经营绩效 变量名称 群组 样本数 样本平均数 T 值 P-Value 多角化目标达成 度 高吸收能力群 28 3.7368 3.7713 0.000*** 低吸收能力群 19 2.7857 多角化满意程度 高吸收能力群 28 3.5789 4.0855 0.000*** 低吸收能力群 19 2.6786 ROAadj;R 高吸收能力群 18 0.6026 低吸收能力群 15 -0.1344 2.8423 0.008*** 备注:*表示 0.1 显著水准**表示 0.05 显著水准;***表示 0.01 显著水准 资料来源:本研究整理 (1)相对吸收能力与经营绩效之关系 由表 12 可知,在主观经营绩效中,只有多角化满意程度达到 0.1 的显著水准,在客观经营绩效 (ROAadj;R)则达到 0.05 的显著水准,显示出相对吸收能力较高的厂商其多角化满意程度与客观经营绩效 显著高于相对吸收能力较低的厂商,在多角化目标达程度方面,虽然相对吸收能力具有较高的达程度, 但情况并不显著。 表 12 相对吸收能力与经营绩效 变量名称 群组 样本数 样本平均数 T 值 P-Value 多角化目标达成 高吸收能力群 17 3.4118 1.2782 0.2088

低吸收能力群 多角化满意程度高吸收能力群 3.294 下底吸能力群 1.68750.09 ROA|高吸收能力群 0.3345 2.28220.030* 备注:*表示0.1显著水准**表示0.05显著水准;**表示0.01显著水准 资料来源:本研究整理 (二)多角化相关程度与新事业经营绩效之关系 由表13中可知,当样本厂商以多角化相关程度来分类时,虽然相关多角化厂商之主客观经营绩效平均值普遍都大 于非相关多角化厂商,但其统计上并不显著,显示出新事业的经营绩效并不会因相关与否而有所不同。 多角化相关程度与经营绩效 匚变量名称 群组 样本数样本平均数 T值P- Value 多角化目标达成相关多角化 3.1818 相关多角化 3.1600 0.07670.939 多角化满意程度相关多角化 0.52470.602 rOade R|想关多角化 0.0813 非相关多角化 0.1919|0.849 资料来源:本研究整理 (3)多角化策略与吸收能力配合对事业经营绩效之影响 接下来要探讨的是,多角化策略其事业相关程度与相对吸收能力配合所形成的四种策略形态,其事业经营绩效是 否有显著差异,而此四种策略型态以及所代表的群组为分别为「高吸收高相关群」(群组一)、「高吸收低相关群」(群组 「低吸收高相关群」(群组三)、「低吸收低相关群」(群组四) 1.多角化策略与绝对吸收能力配合对经营绩效之影响 由表14中的变异数中可知,各策略型态的主观经营绩效有显著差异,为了进一步找出差异的来源,本研究采用 Scheffe's多重比较,以验证各绩效指针上,哪些策略型态会有显著差异(表15)。结果发现在多角化目标达程度中,第 群与第三群、第二群与第三群有显著差异;在多角化满意程度上,第一群和第四群、第二群和第四群间有显著差异 在客观经营绩效方面,是第一群和第三群、第一群和第四群间有显著差异。 14多角化策略与绝对吸收能力配合对经营绩效之变异数分析 变量名称 各群在各变量上之平均分数 F值 群组一群组二 群组三 群组四 多角化目标达 3.5556 3.9091 2.9167 2.6667 5.110.0041* 多角化满意程 3.4444 5.780.002** R0Ad0.57330.1433 4.130.0148* 备注:*表示0.1显著水准*表示0.05显著水准:***表示0.01显著水准 资料来源:本研究整理 Scheffe's多重比较 变量名称 平均值高低排序 多重比较达显著水准 角化目标达成度 多角化满意程度 2>1>3>4 4*2-4* 1>2>4>3 3**1-4* 备注:*表示0.1显著水准*表示0.05显著水准:*表示0.01显著水准 资料来源:本研究整理 2.多角化策略与相对吸收能力配合对经营绩效之影响 当吸收能力是所谓的相对吸收能力时,四种策略型态只有在客观经营绩有显著差异(表16,而从 Scheffe's多重 比较中可知(表15),第一群分别和第三、第四群有显著差异, 表16多角化策略与相对吸收能力配合对经营绩效之变异数分析 变量名称 各群在各变量上之平均分数 F值 P-value

8 度 低吸收能力群 29 3.0345 多角化满意程度 高吸收能力群 17 3.2941 1.6875 0.099* 低吸收能力群 29 2.8621 ROAadj;R 高吸收能力群 11 0.3345 低吸收能力群 22 -0.0623 2.2822 0.030** 备注:*表示 0.1 显著水准**表示 0.05 显著水准;***表示 0.01 显著水准 资料来源:本研究整理 (二)多角化相关程度与新事业经营绩效之关系 由表 13 中可知,当样本厂商以多角化相关程度来分类时,虽然相关多角化厂商之主客观经营绩效平均值普遍都大 于非相关多角化厂商,但其统计上并不显著,显示出新事业的经营绩效并不会因相关与否而有所不同。 表 13 多角化相关程度与经营绩效 变量名称 群组 样本数 样本平均数 T 值 P-Value 多角化目标达成 度 相关多角化 25 3.1818 0.0767 0.939 非相关多角化 22 3.1600 多角化满意程度 相关多角化 25 3.0909 0.5247 0.602 非相关多角化 22 2.9600 ROAadj;R 相关多角化 16 0.0813 非相关多角化 17 0.0456 0.1919 0.849 资料来源:本研究整理 (3)多角化策略与吸收能力配合对事业经营绩效之影响 接下来要探讨的是,多角化策略其事业相关程度与相对吸收能力配合所形成的四种策略形态,其事业经营绩效是 否有显著差异,而此四种策略型态以及所代表的群组为分别为「高吸收高相关群」(群组一)、「高吸收低相关群」(群组 二)、「低吸收高相关群」(群组三)、「低吸收低相关群」(群组四)。 1.多角化策略与绝对吸收能力配合对经营绩效之影响 由表 14 中的变异数中可知,各策略型态的主观经营绩效有显著差异,为了进一步找出差异的来源,本研究采用 Scheffe’s 多重比较,以验证各绩效指针上,哪些策略型态会有显著差异(表 15)。结果发现在多角化目标达程度中,第 二群与第三群、第二群与第三群有显著差异;在多角化满意程度上,第一群和第四群、第二群和第四群间有显著差异; 在客观经营绩效方面,是第一群和第三群、第一群和第四群间有显著差异。 表 14 多角化策略与绝对吸收能力配合对经营绩效之变异数分析 变量名称 各群在各变量上之平均分数 F 值 P-value 群组一 群组二 群组三 群组四 多角化目标达 成度 3.5556 3.9091 2.9167 2.6667 5.11 0.0041** 多角化满意程 度 3.4444 3.6364 2.8333 2.5333 5.78 0.002*** ROAadj;R 0.5733 0.1433 -0.1956 -0.0922 4.13 0.0148** 备注:*表示 0.1 显著水准**表示 0.05 显著水准;***表示 0.01 显著水准 资料来源:本研究整理 表 15 四类群组之 Scheffe’s 多重比较--- 绝对吸收能力 变量名称 平均值高低排序 多重比较达显著水准 多角化目标达成度 2>1>3>4 2-4* 2-3* 多角化满意程度 2>1>3>4 1-4* 2-4* ROAadj;R 1>2>4>3 1-3** 1-4* 备注:*表示 0.1 显著水准**表示 0.05 显著水准;***表示 0.01 显著水准 资料来源:本研究整理 2.多角化策略与相对吸收能力配合对经营绩效之影响 当吸收能力是所谓的相对吸收能力时,四种策略型态只有在客观经营绩有显著差异(表 16),而从 Scheffe’s 多重 比较中可知(表 15),第一群分别和第三、第四群有显著差异。 表 16 多角化策略与相对吸收能力配合对经营绩效之变异数分析 变量名称 各群在各变量上之平均分数 F 值 P-value

群组一}群组二群组三群组四 多角化目标达3.333 3.4545 3.1125 2.8333 1.020.3930 多角化满意程|3.333 3.0000 2.5833 1.720.17 0.7805 0.1725 0.3636 0.0750 5.120.0058** 备注:*表示0.1显著水准*表示0.05显著水准:**表示0.01显著水准 资料来源:本研究整理 表15四类群组之 Scheffe's多重比较一相对吸收能力 变量名称 平均值高低排序 多重比较达显着水准 多角化目标达成度 2>1>3>4 多角化满意程度 1>2>3>4 1>2>4>3 *1-4* 备注:*表示0.1显著水准*表示0.05显著水准;**表示0.01显著水准 资料来源:本研究整理 伍、结论与建议 、结论 (一)在以资源为基础的多角化相关与新事业经营绩效之关系方面,主客观绩效的检定皆不显著,表示出即使新事 业虽然具有资源为基础的相关,其经营绩效仍无法显著大于无资源基础相关之新事业,因此无法支持多角化相关 与经营绩效之假设 (二)对于绝对吸收能力较高的子公司而言,其不论在主观、客观经营绩效,都显著大于绝对吸收能力较低的厂商, 且显著水准都小于0.01,完全支持本研究之假设二。显示出集团企业分子公司其若有良好的绝对吸收能力,其 对于新事业的经营绩效会有正面的影响。 (三)当吸收能力是所谓的绝对吸收能力时,高吸收能 其ROAx以及多角化满意程度都显著大于吸收能 力较低着,然而多角化目标达程度此经营绩效却无显著差异,部分支持本假设三。显示出当子公司其主导逻辑以 及组织结构和其所欲吸收的对象愈相似时,其客观经营绩效以及多角化满意程度会较不相似时高,而多角化目标 达程度则无影响 (四)在研究多角化策略以及绝对吸收能力配合对新事业经营绩效影响时,发现四种策略不论是在主观、客观绩效 指针,都有显著差异,进一步分析发现在主观经营绩效方面,第二群与第四群都有显著的差异,原因在于,当绝 对吸收能力高时,纵然从事非相关的产业,也会因其吸收外界知识、技术的能力而使经营绩效提高。另外,第 群和第四群其多角化满意程度以及客观绩效指针有显著差异,显示出企业纵使没有达到母公司的目标,但由于其 高吸收能力不断地吸收外界新知,以提高相对于同业而言的满意程度,进而提升客观经营绩效。在假设四方面, 本研究只在当绩效指针为多角化目标达程度时不支持。 (五)在研究多角化策略以及绝对吸收能力配合对新事业经营绩效影响时,四种策略只有在客观经营绩效时有显著 差异,且其差异来源出现在第一群与第三群,第一群与第四群间,亦部分支持本假设。显示出师生企业在组织特 征愈相似,其客观经营绩效愈大,然而其主观经营绩效却无显著差异 、建议 (一)当集团企业欲进入新事业领域时,应相考量其是否具有良好的吸收能力,而不应只是试图找出和本业的相关 以决定进入与否。企业有若良好的吸收能力,即使进入一个全新的事业时,仍然能借着不断地吸收外界知识、能 力与技术以建立长期的竞争优势,进而获取长期利润 (二)集团一但进入新事业领域,良好的吸收能力固然使新事业获取所需的知识、能力与技术,然而当新事业所吸 收、学习的对象为其它公司时,可能会因双方在组特征尚有所不同,而减低了吸收的效果,因此,本研究建议 当新事业决定吸收其它公司的知识、技术时,最好能够评估双方公司间的主导逻辑、基本知识背景以及组织特征 是否相似,若愈相似,吸收对方知识与技术的过程也就愈顺利,若愈不相似,则会对本身的吸收能力有负面的影 (三)虽然本研究利用较具资源为基础的相关来衡量子公司的绩效,以代替传统之相关衡量,但却无法有显著的差 异,亦无法有效和传统相关衡量有所区别,因此,未来研究可以朝着更具资源基础的相关衡量来研究,以建构出 完整的资源基础相关良指针。 参考文献 1.中华征信所编,「台湾地区集团企业研究1998/999年」,中华征信所,民国87年, 2.中华征信所编,「1998台湾大型企业排名」,中华征信所,民国87年 3.王正勤,「核心能力引爆规模成长」,天下杂志,第207期,民国87年8月,页46°54 4. Barney, J. B, "Firm resource and sustained competitive advantage", Journal of Management, 17, 1991pp.99-120. 5. Barney, J. B, "Looking inside for competitive advantage", Academy of Management Executive, 9(4)

9 群组一 群组二 群组三 群组四 多角化目标达 成度 3.3333 3.4545 3.1125 2.8333 1.02 0.3930 多角化满意程 度 3.3333 3.2728 3.0000 2.5833 1.72 0.1789 ROAadj;R 0.7805 0.1725 -0.3636 0.0750 5.12 0.0058** 备注:*表示 0.1 显著水准**表示 0.05 显著水准;***表示 0.01 显著水准 资料来源:本研究整理 表 15 四类群组之 Scheffe’s 多重比较--- 相对吸收能力 变量名称 平均值高低排序 多重比较达显著水准 多角化目标达成度 2>1>3>4 多角化满意程度 1>2>3>4 ROAadj;R 1>2>4>3 1-3*** 1-4** 备注:*表示 0.1 显著水准**表示 0.05 显著水准;***表示 0.01 显著水准 资料来源:本研究整理 伍、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一)在以资源为基础的多角化相关与新事业经营绩效之关系方面,主客观绩效的检定皆不显著,表示出即使新事 业虽然具有资源为基础的相关,其经营绩效仍无法显著大于无资源基础相关之新事业,因此无法支持多角化相关 与经营绩效之假设。 (二)对于绝对吸收能力较高的子公司而言,其不论在主观、客观经营绩效,都显著大于绝对吸收能力较低的厂商, 且显著水准都小于 0.01,完全支持本研究之假设二。显示出集团企业分子公司其若有良好的绝对吸收能力,其 对于新事业的经营绩效会有正面的影响。 (三)当吸收能力是所谓的绝对吸收能力时,高吸收能力的厂商其 ROAadj;R 以及多角化满意程度都显著大于吸收能 力较低着,然而多角化目标达程度此经营绩效却无显著差异,部分支持本假设三。显示出当子公司其主导逻辑以 及组织结构和其所欲吸收的对象愈相似时,其客观经营绩效以及多角化满意程度会较不相似时高,而多角化目标 达程度则无影响。 (四)在研究多角化策略以及绝对吸收能力配合对新事业经营绩效影响时,发现四种策略不论是在主观、客观绩效 指针,都有显著差异,进一步分析发现在主观经营绩效方面,第二群与第四群都有显著的差异,原因在于,当绝 对吸收能力高时,纵然从事非相关的产业,也会因其吸收外界知识、技术的能力而使经营绩效提高。另外,第一 群和第四群其多角化满意程度以及客观绩效指针有显著差异,显示出企业纵使没有达到母公司的目标,但由于其 高吸收能力不断地吸收外界新知,以提高相对于同业而言的满意程度,进而提升客观经营绩效。在假设四方面, 本研究只在当绩效指针为多角化目标达程度时不支持。 (五)在研究多角化策略以及绝对吸收能力配合对新事业经营绩效影响时,四种策略只有在客观经营绩效时有显著 差异,且其差异来源出现在第一群与第三群,第一群与第四群间,亦部分支持本假设。显示出师生企业在组织特 征愈相似,其客观经营绩效愈大,然而其主观经营绩效却无显著差异。 二、建议 (一)当集团企业欲进入新事业领域时,应相考量其是否具有良好的吸收能力,而不应只是试图找出和本业的相关 以决定进入与否。企业有若良好的吸收能力,即使进入一个全新的事业时,仍然能借着不断地吸收外界知识、能 力与技术以建立长期的竞争优势,进而获取长期利润。 (二)集团一但进入新事业领域,良好的吸收能力固然使新事业获取所需的知识、能力与技术,然而当新事业所吸 收、学习的对象为其它公司时,可能会因双方在组特征尚有所不同,而减低了吸收的效果,因此,本研究建议, 当新事业决定吸收其它公司的知识、技术时,最好能够评估双方公司间的主导逻辑、基本知识背景以及组织特征 是否相似,若愈相似,吸收对方知识与技术的过程也就愈顺利,若愈不相似,则会对本身的吸收能力有负面的影 响。 (三)虽然本研究利用较具资源为基础的相关来衡量子公司的绩效,以代替传统之相关衡量,但却无法有显著的差 异,亦无法有效和传统相关衡量有所区别,因此,未来研究可以朝着更具资源基础的相关衡量来研究,以建构出 完整的资源基础相关良指针。 参考文献 1. 中华征信所编,「台湾地区集团企业研究 1998/1999 年」,中华征信所,民国 87 年。 2. 中华征信所编,「1998 台湾大型企业排名」,中华征信所,民国 87 年。 3. 王正勤,「核心能力引爆规模成长」,天下杂志,第 207 期,民国 87 年 8 月,页 46~54。 4. Barney, J. B., “Firm resource and sustained competitive advantage”, Journal of Management, 17, , 1991 pp.99-120. 5. Barney, J. B., “Looking inside for competitive advantage”, Academy of Management Executive, 9(4)

1995,pp.48-61. 6. Berger, P. G. and Ofek, E, Diversifications Effect on Firm Value",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Vol 37, 1995, pp 39-65. 7. Cohen, W. M. and Levinthal, D. A,"Innovation and Learning: The Two Faces of R&D", The ecor Journal, 1989 September, pp. 569-596 8. Cohen, W.M. and Levinthal, D. A, Absorptive Capacity: A New Perspective on Learning and Innovation",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Vol, 35, 1990, pp. 128 152 9. Cohen, W. M. and Levinthal, D. A, "Fortune Favors the Prepared Firm", Management Science, Vol 40, 1994,pp.227-251 10. Davis, R. and Duhaime, I. M,"Diversification, Vertical Integration, and Indus try Analysis: New Perspectives and Measurement",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Vol. 13, 1992, pp. 511-524 l1. Diericky, I. And K. Cool,"Asset stock accumulation and sustainability of competitive advantage Management Science, 35, 1989, pp. 1504-1551 12. Far joun, M, "Beyond Industry Boundaries: Human Expertise, Diversification and Resource-related Industry grou Vol.5,1994,ppl85-199 13. Fredrickson, J. W,"The strategic Decision Process and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Vol. ll No 2, 1986, pp. 280-297 14. Grant, R M, and Baden-Fuller, C, "A Knowledge-Based Theory of Inter-Firm Collaboration", Academy of Management Best Paper Proceedings, 1995, pp 17-21 15. Gomez-Me jia, L.R., and T M. Welbourne, "Compensation strategy: an overview and future steps Human Resource Planning, 11(3),1988, pp 173-189 16. Hamel, Gary and C K. Prahalad, "Strategic Intent", Harvard Bus in iew, May-June, 1989, pp 17. Keats, B. W. and M. A Hitt, A causal model of linkages among environmental dimensions, macro organizati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performance",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1988, 31, pp.570-598 18. Lane, P.J. and Lubatkin, M,"Relative Absorptive Capacity and Interorganizational learning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Vol 19, 1998, pp. 461-47 19. Lang, L. H. P. and Stulz, R. M, "Tobins g, Corporate Diversification, and Firm Performance Vol.102,1994,pp.1248-1280. 20. Leonard-Barton, D, "Core capabilities and core rigidities: A paradox in managing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Summer Special Issue, 1992, 13, pp 111-125 21. Markides, C. C, "Diversification, Restructuring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Vol.16,1995,pp.101-118. 2. Nayyar, P. R, "Stock market reactions to related diversification moves by service firm seeking benefits from information asymmetry and economies of scope ",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4(8) 1993,pp.569-591 23. Ramanujam, V. and Varadara jan, P,"Research on Corporate Diversification: A Synthesis, Strategic al,Vol.10,1989,pp.523-521 24. Robins, J. and Wiersema, M,"A Resource-Based Approach to the Multibusiness Firm: Empirical Analysis of Portfolio Interrelationships and Corporate Financial Performance", Strategic 25. Rumelt, R, "Strategy, Structure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4. 26. Scherer, F. M,"Intra-Industry Technology Flows in the U.S", Research Policy, Vol. ll, 1982, pp.227-225 27. Sher, J. H, Wong, V. and Shaw, V, Absorptive Capacity and Learning in Technology Transfer: The e of Taiwanese it Firms', AlB Conference, 1996, pp. 337-357 28. Simmonds, P, "The Combined Diversification Breadth and Mode Dimensions and the performance of Large Diversified Firm,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Vol. ll, 1990, pp. 339-410

10 1995, pp.48-61. 6. Berger, P. G. and Ofek, E., ”Diversification’s Effect on Firm Value”,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Vol.37, 1995, pp.39-65. 7. Cohen, W. M. and Levinthal, D. A., “Innovation and Learning: The Two Faces of R&D”, The Economic Journal, 1989 September, pp.569-596. 8. Cohen, W. M. and Levinthal, D. A., ”Absorptive Capacity:A New Perspective on Learning and Innovation”,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Vol.35, 1990, pp.128~152. 9. Cohen, W. M. and Levinthal, D. A., “Fortune Favors the Prepared Firm”, Management Science, Vol.40, 1994, pp.227-251. 10. Davis, R. and Duhaime, I. M., “Diversification, Vertical Integration, and Industry Analysis: New Perspectives and Measurement”,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Vol. 13, 1992, pp.511-524. 11. Diericky, I. And K. Cool., “Asset stock accumulation and sustainability of competitive advantage”, Management Science, 35, 1989, pp.1504-1551. 12. Farjoun, M., “Beyond Industry Boundaries: Human Expertise, Diversification and Resource-related Industry Groups”, Organization Science, Vol.5, 1994, pp185-199. 13. Fredrickson, J. W., “The strategic Decision Process and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Vol.11 No 2, 1986, pp.280-297. 14. Grant, R.M., and Baden-Fuller, C., “A Knowledge-Based Theory of Inter-Firm Collaboration”, Academy of Management Best Paper Proceedings, 1995, pp.17-21. 15. Gomez-Mejia, L.R., and T.M. Welbourne., “Compensation strategy:an overview and future steps”, Human Resource Planning, 11(3), 1988, pp.173-189. 16. Hamel, Gary and C.K. Prahalad, “Strategic Intent”,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May-June, 1989, pp. 63-67. 17. Keats, B. W. and M. A.Hitt, “A causal model of linkages among environmental dimensions, macro organizati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performance”,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1988, 31, pp.570-598. 18. Lane, P. J. and Lubatkin, M., “Relative Absorptive Capacity and Interorganizational Learning”,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Vol.19, 1998, pp.461-477. 19. Lang, L. H. P. and Stulz, R. M., “Tobin’s q, Corporate Diversification, and Firm Performanc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Vol. 102, 1994, pp.1248-1280. 20. Leonard-Barton, D., “Core capabilities and core rigidities:A paradox in managing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Summer Special Issue, 1992, 13, pp.111-125. 21. Markides, C. C., “Diversification, Restructuring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Vol.16, 1995, pp.101-118. 22. Nayyar, P. R., “Stock market reactions to related diversification moves by service firm seeking benefits from information asymmetry and economies of scope ”,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4(8), 1993, pp.569-591. 23. Ramanujam, V. and Varadarajan, P., “Research on Corporate Diversification: A Synthesis”,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Vol.10, 1989, pp.523-521. 24. Robins, J. and Wiersema, M., “A Resource-Based Approach to the Multibusiness Firm: Empirical Analysis of Portfolio Interrelationships and Corporate Financial Performance”,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Vol.16, 1995, pp.277-299. 25. Rumelt,R., “Strategy, Structure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4. 26. Scherer, F. M., “Intra-Industry Technology Flows in the U.S.”, Research Policy, Vol.11, 1982, pp.227-225. 27. Sher, J. H., Wong, V. and Shaw, V., Absorptive Capacity and Learning in Technology Transfer: The Case of Taiwanese IT Firms”, AIB Annual Conference, 1996, pp.337-357. 28. Simmonds, P., “The Combined Diversification Breadth and Mode Dimensions and the Performance of Large Diversified Firm”,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Vol.11, 1990, pp.339-410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DOC)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共11页,试读已结束,阅读完整版请下载
相关文档

关于我们|帮助中心|下载说明|相关软件|意见反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