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真正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可以说,老子提倡“小国寡民”的目的并不是回到原始社会的贫穷 状态,而是让人得以安享真正有益身心健康的美好境界。不管这种想法是否现实,都真实体 现了老子在生活上的审美理想和追求。《老子》所提出的“涤除玄览”(第十章)、“致虚极, 守静笃”(第十六章)、“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第十九章)、“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第 六十三章)、“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第六十四章)等观点,从某种意义上说也就是 为了让人真正达到清净美好的理想境界。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第八十一章)此章所提出的“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又涉 及到了语言交际的审美问题,从中也可发现老子对审美的独特看法。老子更注重的是“信言”, 而不是“美言”,可见他在审美方面更注重的是内容上的真和善,而不是形式上的美。 根据以上的解读,我们可以对《老子》的审美特质作如下归纳:第一,追求阴柔之美和 大道之美,追求安宁清净的审美理想境界。第二,注重真善美的完整统一和内在心灵的完美, 反对无益身心健康的审美活动,反对形式美。第三,现实生活中的美与恶是相因相成的,应 该透过表面现象发现审美的本质。第四,真正的美是无形无象、无声无味,与“道”一样平 淡而持久。总之,《老子》在审美标准、审美趣味、审美追求、审美境界、审美目的、审美 理想等方面都体现了必须合道和体道的思想原则,并在审美观上倾向于追求以真善为基础的 具有持久性的美,奠定了道家美学的思想基础 四、小结:时间与审美的统一 通过前文的分析,我们对《老子》哲学美学思想的认识初步形成了如下看法: 其一,老子对“道”的认识,是相当彻底的。“道”是什么?是宇宙的本原,是万物的 母体,是事物生化发展的动因,是无形无声无象无味的载体,是不可道、不可名、不可视、 不可闻、不可持、不可解的“物”,是玄之又玄的众妙之门,是最原始又最永恒的“物”,是 万物之奥,是人类乃至天地之根。今天,在人的意识中,有什么可以与“道”相匹配的呢? 只有“时间”。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发现老子所探讨的是一个古今哲人不断追问的时间 问题。从老子对“道”的各种表述,我们隐约可见一个以“道”作为语言载体的时间学理论 雏形。老子“道”论既然是对时间问题的一种回答,不管答案正确与否,其认识的深度无疑 是相当彻底的。 其二,老子对“道”的效法,是富于智慧的。老子描述了许多“道”的特性,可见他对 道”是深切感知的。但他不是停留在无休止的追问之中,而是巧妙地借助“道”与“物 (即时间与存在)的关系,把“道”与“人的存在”联系在一起。换句话说,老子是从“道 的视阈来探讨人生问题,并以人必须效法“道”为最高准则,因而具有相当广阔、全面、根 本的思想观念。老子的智慧,来源于“道”,取决于“道”,回归于“道”。“反者道之动,弱 者道之用”(第四十章),是老子悟“道”的智慧结晶,是其解决时间问题的思维方式。“道 最让老子吸引的魅力所在,不是虚无,不是生化,而是清净与永久。所以,老子考虑问题不 是时间长河中的事物如何变化发展,而是事物如何象“道”一样具有永恒的时间性。明于此, 我们可以理解老子的一系列想法:要“弗居”(第二章)、“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 骨,常使民无知无欲”(第三章)、“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第四章)、“守中” (第五章)、“不自生”(第七章)、“不有”(第十章)、“专气致柔”(第十章)、“绝圣弃智 (第十九章)、“贵食母”(第二十章)、“不争”(第二十二章)、“复归于朴”(第二十八章)、 “知足之足”(第四十六章)、“无常心”(第四十九章)、“常自然”(第五十一章)、“塞其 兑,闭其门”(第五十二章)、“知常日明”(第五十五章)、“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 纷,和其光,同其尘”(第五十六章)、“为无为”(第六十三章)、“欲不欲”(第六十四章) “无知”(第七十章)、“求生”(第七十五章)、“功成而不处”(第七十七章)、“重死”(第9 真正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可以说,老子提倡“小国寡民”的目的并不是回到原始社会的贫穷 状态,而是让人得以安享真正有益身心健康的美好境界。不管这种想法是否现实,都真实体 现了老子在生活上的审美理想和追求。《老子》所提出的“涤除玄览”(第十章)、“致虚极, 守静笃”(第十六章)、“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第十九章)、“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第 六十三章)、“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第六十四章)等观点,从某种意义上说也就是 为了让人真正达到清净美好的理想境界。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第八十一章)此章所提出的“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又涉 及到了语言交际的审美问题,从中也可发现老子对审美的独特看法。老子更注重的是“信言”, 而不是“美言”,可见他在审美方面更注重的是内容上的真和善,而不是形式上的美。 根据以上的解读,我们可以对《老子》的审美特质作如下归纳:第一,追求阴柔之美和 大道之美,追求安宁清净的审美理想境界。第二,注重真善美的完整统一和内在心灵的完美, 反对无益身心健康的审美活动,反对形式美。第三,现实生活中的美与恶是相因相成的,应 该透过表面现象发现审美的本质。第四,真正的美是无形无象、无声无味,与“道”一样平 淡而持久。总之,《老子》在审美标准、审美趣味、审美追求、审美境界、审美目的、审美 理想等方面都体现了必须合道和体道的思想原则,并在审美观上倾向于追求以真善为基础的 具有持久性的美,奠定了道家美学的思想基础。 四、小 结:时间与审美的统一 通过前文的分析,我们对《老子》哲学美学思想的认识初步形成了如下看法: 其一,老子对“道”的认识,是相当彻底的。“道”是什么?是宇宙的本原,是万物的 母体,是事物生化发展的动因,是无形无声无象无味的载体,是不可道、不可名、不可视、 不可闻、不可持、不可解的“物”,是玄之又玄的众妙之门,是最原始又最永恒的“物”,是 万物之奥,是人类乃至天地之根。今天,在人的意识中,有什么可以与“道”相匹配的呢? 只有“时间”。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发现老子所探讨的是一个古今哲人不断追问的时间 问题。从老子对“道”的各种表述,我们隐约可见一个以“道”作为语言载体的时间学理论 雏形。老子“道”论既然是对时间问题的一种回答,不管答案正确与否,其认识的深度无疑 是相当彻底的。 其二,老子对“道”的效法,是富于智慧的。老子描述了许多“道”的特性,可见他对 “道”是深切感知的。但他不是停留在无休止的追问之中,而是巧妙地借助“道”与“物” (即时间与存在)的关系,把“道”与“人的存在”联系在一起。换句话说,老子是从“道” 的视阈来探讨人生问题,并以人必须效法“道”为最高准则,因而具有相当广阔、全面、根 本的思想观念。老子的智慧,来源于“道”,取决于“道”,回归于“道”。“反者道之动,弱 者道之用”(第四十章),是老子悟“道”的智慧结晶,是其解决时间问题的思维方式。“道” 最让老子吸引的魅力所在,不是虚无,不是生化,而是清净与永久。所以,老子考虑问题不 是时间长河中的事物如何变化发展,而是事物如何象“道”一样具有永恒的时间性。明于此, 我们可以理解老子的一系列想法:要“弗居”(第二章)、“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 骨,常使民无知无欲”(第三章)、“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第四章)、“守中” (第五章)、“不自生”(第七章)、“不有”(第十章)、“专气致柔”(第十章)、“绝圣弃智” (第十九章)、“贵食母”(第二十章)、“不争”(第二十二章)、“复归于朴”(第二十八章)、 “知足之足”(第四十六章)、“无常心”(第四十九章)、“常自然”(第五十一章)、“塞其 兑,闭其门”(第五十二章)、“知常日明”(第五十五章)、“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 纷,和其光,同其尘”(第五十六章)、“为无为”(第六十三章)、“欲不欲”(第六十四章)、 “无知”(第七十章)、“求生”(第七十五章)、“功成而不处”(第七十七章)、“重死”(第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