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等教育资讯网  >  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大学文库  >  浏览文档

复旦大学:《周易》与中华审美文化_教师研究论文_《老子》的时间观及其审美观初探(《道学研究》已经发表)

资源类别:文库,文档格式:DOC,文档页数:11,文件大小:67KB,团购合买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DOC)

《老子》的时间观及其审美观初探 谢金良 (复旦大学中文系,上海200433) 摘要:本文在对《老子》传世本与出土本略加考辨的基础上,试图从时间与审美关系问 题入手,解读和剖析传世本《老子》的时间观与审美观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本文认为,《老 子》可能是针对时间问题而展开对“道”的阐述,并集中体现了“道即时间一一道乃久”的 时间观:这一独特的时间观,决定了老子处处以合道和体道原则来思考审美问题,并在审美 观上倾向于追求以真善为基础的具有持久性的美,奠定了道家美学的思想基础 关键词:《老子》文本:时间问题;时间观;审美观 作者简介:谢金良(1971—),男,福建安溪人,哲学博士,复旦大学博士后、福建 师大文学院易学研究所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古典文献学、美学、易学与儒道佛文化研究 《老子》是先秦时期重要的典籍之一,蕴涵着丰富的哲学美学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 发展影响深远。对《老子》文本的研究,学界已取得大量的成果,但还是有许多问题值得深 入探讨。本文试图从时间与审美关系问题入手,研究《老子》传世文本中所体现的时间观和 审美观,以期有补于对《老子》思想的全面认识。 《老子》的传世本与出土本 根据《史记·老子韩非列传》的记载来看,在汉初司马迁时代人们对《老子》作者和成 书时代问题,已经不是很清楚了。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学界,也因此促使历代学者不断地 加以考辨。在郭店楚简《老子》出土之前,学界的主要看法是:“今存《老子》书,可能包 含有老子的某些思想,而成书却在战国中期以后。”P28郭店《老子》于1998年整理出版 后,学界逐渐改变了以往的看法,而把《老子》成书时间提早到战国中期以前。从近几年的 研究成果来看,学界通过更加深入的研究后,初步证明《史记》的说法具有一定的可信度2P72 所以,在不能确定考证结论之前,最好还是依据《史记》的记载,把《老子》看作春秋末期 与孔子同时代的周室史官老子的代表作。可以设想,《老子》的文本成书以后在先秦时期的 流传,经历了口耳相传和著于竹帛的过程,这个过程中传承者除了不同程度地增删了文本内 容,可能还传抄成不同方言文字的版本,以至先秦时期就开始出现了大同小异的多种传本。 尽管如此,但并非所有的传本都流行广泛或流传千古,由于各种原因致使有些传本失佚了(有 的传承断绝而荡然无存,有的幸存于地下而与世隔绝),而个别文本得以更长期的流传。同 理,秦汉以来著于竹帛和印制成纸类书籍的《老子》文本,也一直在衍变增加,也一直有失 佚的现象发生。对于今人来说,那些得以流传至今的完整文本就叫传世本(或称今本),那 些得以出土重见天日的残缺文本就叫出土本(或称简帛本)。 《老子》的传世本今天还可见到的数以百计,总体上是大同小异,而以传于汉代的河上 公本和东晋的王弼本以及唐代的傅奕古本为优:出土本已有多种,与传世本总体上还是大同 小异(当然在文字的内容和形式上还是有较明显差异的),而以1973年底湖南省长沙市马王 堆3号汉墓出土的《老子甲本》和《老子乙本》,以及1993年冬湖北省荆门市郭店1号楚墓 出土的三个《老子》文本为代表。据初步研究表明,这些出土本大致流传于战国、秦汉时期 郭店楚简本大约传于战国中期偏晚之前,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年代最早的《老子》传抄本 马王堆《老子》甲、乙本的流传时间,至迟不会晚于汉文帝前元十二年(前168),也有理 本文系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审美与时间一一先秦典籍美学思想研究”(2004035445)阶段成果

1 《老子》的时间观及其审美观初探※ 谢金良 (复旦大学 中文系,上海 200433) 摘要:本文在对《老子》传世本与出土本略加考辨的基础上,试图从时间与审美关系问 题入手,解读和剖析传世本《老子》的时间观与审美观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本文认为,《老 子》可能是针对时间问题而展开对“道”的阐述,并集中体现了“道即时间——道乃久”的 时间观;这一独特的时间观,决定了老子处处以合道和体道原则来思考审美问题,并在审美 观上倾向于追求以真善为基础的具有持久性的美,奠定了道家美学的思想基础。 关键词:《老子》文本;时间问题;时间观;审美观 作者简介:谢金良(1971— ),男,福建安溪人,哲学博士,复旦大学博士后、福建 师大文学院易学研究所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古典文献学、美学、易学与儒道佛文化研究。 《老子》是先秦时期重要的典籍之一,蕴涵着丰富的哲学美学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 发展影响深远。对《老子》文本的研究,学界已取得大量的成果,但还是有许多问题值得深 入探讨。本文试图从时间与审美关系问题入手,研究《老子》传世文本中所体现的时间观和 审美观,以期有补于对《老子》思想的全面认识。 一、《老子》的传世本与出土本 根据《史记·老子韩非列传》的记载来看,在汉初司马迁时代人们对《老子》作者和成 书时代问题,已经不是很清楚了。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学界,也因此促使历代学者不断地 加以考辨。在郭店楚简《老子》出土之前,学界的主要看法是:“今存《老子》书,可能包 含有老子的某些思想,而成书却在战国中期以后。”[1-P1228]郭店《老子》于 1998 年整理出版 后,学界逐渐改变了以往的看法,而把《老子》成书时间提早到战国中期以前。从近几年的 研究成果来看,学界通过更加深入的研究后,初步证明《史记》的说法具有一定的可信度[2-P72]。 所以,在不能确定考证结论之前,最好还是依据《史记》的记载,把《老子》看作春秋末期 与孔子同时代的周室史官老子的代表作。可以设想,《老子》的文本成书以后在先秦时期的 流传,经历了口耳相传和著于竹帛的过程,这个过程中传承者除了不同程度地增删了文本内 容,可能还传抄成不同方言文字的版本,以至先秦时期就开始出现了大同小异的多种传本。 尽管如此,但并非所有的传本都流行广泛或流传千古,由于各种原因致使有些传本失佚了(有 的传承断绝而荡然无存,有的幸存于地下而与世隔绝),而个别文本得以更长期的流传。同 理,秦汉以来著于竹帛和印制成纸类书籍的《老子》文本,也一直在衍变增加,也一直有失 佚的现象发生。对于今人来说,那些得以流传至今的完整文本就叫传世本(或称今本),那 些得以出土重见天日的残缺文本就叫出土本(或称简帛本)。 《老子》的传世本今天还可见到的数以百计,总体上是大同小异,而以传于汉代的河上 公本和东晋的王弼本以及唐代的傅奕古本为优;出土本已有多种,与传世本总体上还是大同 小异(当然在文字的内容和形式上还是有较明显差异的),而以 1973 年底湖南省长沙市马王 堆 3 号汉墓出土的《老子甲本》和《老子乙本》,以及 1993 年冬湖北省荆门市郭店 1 号楚墓 出土的三个《老子》文本为代表。据初步研究表明,这些出土本大致流传于战国、秦汉时期, 郭店楚简本大约传于战国中期偏晚之前,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年代最早的《老子》传抄本[3]; 马王堆《老子》甲、乙本的流传时间,至迟不会晚于汉文帝前元十二年(前 168),也有理 ※ 本文系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审美与时间——先秦典籍美学思想研究”(2004035445)阶段成果

由推测是成于汉代之前14。正是出土本与传世本的明显差异,以及传世本之间的个别差异, 为我们设想《老子》文本的大致流传过程提供了理据,也因此让我们能更加实事求是地看待 《老子》文本的思想内容及其发展演变。伴随考古学的进程,可能还会有新的出土本可以丰 富我们对《老子》的研究,但目前最为紧迫也是最为首要的研究工作就是对各种文本的整理 和考释。只有做好这方面的工作,才能摸清《老子》文本在不同时期的情况及其影响。 对《老子》文本的研究,现当代以来出现了一个新现象,那就是更加相信残缺的出土简 帛本,而不太重视已有的传世文献。郭店《老子》出土后,一些学者根据墓葬形制和器物特 征判断该墓的下葬年代是在战国中期偏晚S,人们似乎才敢相信《老子》早在战国中期就已 流行于世。实际上,先秦典籍《荀子》、《庄子》、《韩非子》中早就有了大量来自《老子》的 文句,足以证明《老子》是成书于战国中期之前。话说回来,我们之所以会把各种传世本和 出土本,都看作是《老子》文本,就是因为这些版本的文字内容虽然有差异但大部分还是相 同的,否则就是其它的典籍文本了。而对这些大同小异的文本,我们如何来看待和比较它们 不同的意义和价值呢?不管如何评价,任何一种得以存世或出土的文本,应该都具有一定的 宝贵价值。最关键的问题是,传世本与出土本的价值如何看待?有人认为“简本优于今本 16P48、“《老子》帛书具有无可比拟的善本价值”門,即出土本的内容更古老,也更真实 因此研究价值比传世本更大。或许也有人会认为出土本之所以失传,就是缺乏流传的生命力, 因此证明它本身的价值不如传世本大。我认为,这两种看法都有失偏颇。客观地说,传世本 在对历代社会生活的思想影响方面具有更大的价值,但因文本的衍变过程难免造成的失误也 产生了负面的影响。而出土本恰好可以弥补传世本在文本传抄中的失误,尽管被封闭了两千 多年而没有实际影响,但出土之后仍可对后世的思想进程产生影响,因而也具有相当的价值。 当然,从研究的角度看,因为传世本是完整本,而出土本是残缺本:传世本文字清晰可认 出土本文字难以考释(在目前对一些简帛用字的考释仍存在较大的争论,有不少文字的考释 是参考传世本而推定的):出土本经考释后在不少文句中出现许多罕见的生僻字而与传世本 存在明显的异文现象8,所以即使以传世本与出土本校勘参合,仍然无法考订出一个最为接 近《老子》原貌的文本来,或整理出《老子》文本衍变的不同时期版本。在目前尚无最为可 靠的《老子》考订本面世之前,对《老子》文本思想内容的研究,我以为还是以传世本为主 要对象,并在研究具体问题时适当参照出土本,以便进行比较和说明。有鉴于此,本文所引 用的《老子》文句,仍是传世本(主要是经过整理校勘的河上公本) 《老子》的时间观:“道乃久” “人是不可避免地与时间联系在一起的,而人是不能改变时光的流逝的。因此,亘古以 来,人们无处不在对时间进行着思考。由此而出现了关于时间究竟是什么的一些想法。也就 是说:自古以来就存在着时间概念,而这些时间概念是因文化的不同而不同的。”10P5051 所谓的时间观,简单说就是对时间问题的看法。什么是时间呢?这个问题自古及今无人真正 知晓,所以人们还在不断地追问。正是这样,哲学家们就把时间看作一个大问题,一个与人 类密切相关的大问题。这个问题笼统地说,就是时间问题。尽管时间问题无法真正解决,但 人们还是试图表现出自己的时间观。在许多人看来,西方德国著名哲学家海德格尔的代表作 《存在与时间》,是古今中外所有思考时间问题的最知名著作。而在海德格尔看来,“他表明 他所讲的道路就是老子的‘道’:‘一切是道”1Ps,言下之意他对时间问题的思考并没有 超越两千多年前中国的《老子》。然而,国人对《老子》的时间观却缺乏研究,更是知之者 甚少。缘于此,以下拟从整体上分析《老子》独特的时间观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 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2

2 由推测是成于汉代之前[4-P85]。正是出土本与传世本的明显差异,以及传世本之间的个别差异, 为我们设想《老子》文本的大致流传过程提供了理据,也因此让我们能更加实事求是地看待 《老子》文本的思想内容及其发展演变。伴随考古学的进程,可能还会有新的出土本可以丰 富我们对《老子》的研究,但目前最为紧迫也是最为首要的研究工作就是对各种文本的整理 和考释。只有做好这方面的工作,才能摸清《老子》文本在不同时期的情况及其影响。 对《老子》文本的研究,现当代以来出现了一个新现象,那就是更加相信残缺的出土简 帛本,而不太重视已有的传世文献。郭店《老子》出土后,一些学者根据墓葬形制和器物特 征判断该墓的下葬年代是在战国中期偏晚[5],人们似乎才敢相信《老子》早在战国中期就已 流行于世。实际上,先秦典籍《荀子》、《庄子》、《韩非子》中早就有了大量来自《老子》的 文句,足以证明《老子》是成书于战国中期之前。话说回来,我们之所以会把各种传世本和 出土本,都看作是《老子》文本,就是因为这些版本的文字内容虽然有差异但大部分还是相 同的,否则就是其它的典籍文本了。而对这些大同小异的文本,我们如何来看待和比较它们 不同的意义和价值呢?不管如何评价,任何一种得以存世或出土的文本,应该都具有一定的 宝贵价值。最关键的问题是,传世本与出土本的价值如何看待?有人认为“简本优于今本” [6-P484]、“《老子》帛书具有无可比拟的善本价值”[7-P5],即出土本的内容更古老,也更真实, 因此研究价值比传世本更大。或许也有人会认为出土本之所以失传,就是缺乏流传的生命力, 因此证明它本身的价值不如传世本大。我认为,这两种看法都有失偏颇。客观地说,传世本 在对历代社会生活的思想影响方面具有更大的价值,但因文本的衍变过程难免造成的失误也 产生了负面的影响。而出土本恰好可以弥补传世本在文本传抄中的失误,尽管被封闭了两千 多年而没有实际影响,但出土之后仍可对后世的思想进程产生影响,因而也具有相当的价值。 当然,从研究的角度看,因为传世本是完整本,而出土本是残缺本;传世本文字清晰可认, 出土本文字难以考释(在目前对一些简帛用字的考释仍存在较大的争论,有不少文字的考释 是参考传世本而推定的);出土本经考释后在不少文句中出现许多罕见的生僻字而与传世本 存在明显的异文现象[8],所以即使以传世本与出土本校勘参合,仍然无法考订出一个最为接 近《老子》原貌的文本来,或整理出《老子》文本衍变的不同时期版本。在目前尚无最为可 靠的《老子》考订本面世之前,对《老子》文本思想内容的研究,我以为还是以传世本为主 要对象,并在研究具体问题时适当参照出土本,以便进行比较和说明。有鉴于此,本文所引 用的《老子》文句,仍是传世本(主要是经过整理校勘的河上公本[9])。 二、《老子》的时间观:“道乃久” “人是不可避免地与时间联系在一起的,而人是不能改变时光的流逝的。因此,亘古以 来,人们无处不在对时间进行着思考。由此而出现了关于时间究竟是什么的一些想法。也就 是说:自古以来就存在着时间概念,而这些时间概念是因文化的不同而不同的。”[10-P50-51] 所谓的时间观,简单说就是对时间问题的看法。什么是时间呢?这个问题自古及今无人真正 知晓,所以人们还在不断地追问。正是这样,哲学家们就把时间看作一个大问题,一个与人 类密切相关的大问题。这个问题笼统地说,就是时间问题。尽管时间问题无法真正解决,但 人们还是试图表现出自己的时间观。在许多人看来,西方德国著名哲学家海德格尔的代表作 《存在与时间》,是古今中外所有思考时间问题的最知名著作。而在海德格尔看来,“他表明 他所讲的道路就是老子的‘道’:‘一切是道’”[11-P25],言下之意他对时间问题的思考并没有 超越两千多年前中国的《老子》。然而,国人对《老子》的时间观却缺乏研究,更是知之者 甚少。缘于此,以下拟从整体上分析《老子》独特的时间观。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 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第一章)此章一个“始”字,体现了老子对“天地”(即宇宙)具有时间起点的看法。在 老子看来,“天地之始”是时间的起点,是宇宙的起点。但这个起点并不可知,也无法定名 所以就以“无名”之“道”来表示这个终极意义上的时间起点。以今日科学的时间观来审视 这无疑也是宇宙的一个奇点,不可知又不可忽视。老子能从时间的起点出发来谈论“道”, 可见他思维视野是相当深广的。但是,我们必须追问老子,既然“道”是在时间的起点上 那么“道”与时间是什么关系呢?既然说“道”是“常道”,可见“道”必须具有时间性才 能“常”久不变,那么又该如何理解时间呢?奥古斯丁《忏悔录》说:“时间是什么?无人 问我时,我很明白:每当有人问我而我想要解释一番,却茫然了。”山P15海德格尔《什么 唤叫思》说:“什么是时间?一一或会认为《存在与时间》的著者一定知道这个。但他不知 所以他今天还在问。”Ⅲ1P11汪天文认为,“时间不是一种对象,因而不能用时间‘是什么 来发问:时间也不是一种运动,因而不能用‘怎么样’来形容”2門。居于古今哲人对时间 的共同认识,我们惊异地发现老子所言的“道”,与哲学上始终难以理解的“时间”可谓是 “同出而异名”,都是“众妙之门”,都是不“可道”,不“可名”的。但为了方便言说,老 子“强字之曰道”,西方哲人名之曰“时间”。问题的关键在于,老子为何不用“时”字,而 要选择“道”字来替代“常道”之“常名”呢?我以为,就是因为“时”字体现的已是历史 时间观,不足以代表时间;而“道”字的含义最能与时间概念相对释。试论之。值得注意, “道”字在《老子》的出土本和传世本中主要是写作“道”,除了郭店简本《老子》多处出 现一字(即“彳+人+亍”)妤象是“道”的异体字。“道”字何义呢?《说文》云:“所行, 道也。”把“道”与“行”联系在一起,但没有指明“所行”的主语是什么。以字形论,“道” 等于“首+辶”,犹如“首”在“辶”(走),或曰“运行之首”。“首”字有最原始和最重要 之义,再加上不停的运行之义,所形成的“道”字义无疑可与时间对释。至于简本“彳+人 +亍”字,体现的是“人所行”,与没有特定主语的“所行,道也”明显有区别又有联系。 如果能考释为“道”,可能代表的只是“天道”、“人道”等可名物之道,而不能指时间之道 有些学者把“彳+人+亍”字考释成“永”字,如果此字也具有“永”义的话,那就更能充 分说明《老子》之“道”与时间是相对释的。当然,从字形来论仍是牵强的,关键还是要靠 文本内容来证明。对此,我们也可找到不少有力证据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第七章)此处用“长” 和“久”,体现了老子追求人生长久的时间观。此处老子从时间的角度来发现天地“能长且 久”的魅力,目的是试图揭示天地“能长生”的奥秘,建构人体“长生”的思想基础。 动善时。”(第八章)这个“时”有“时机”之意,是一般的时间概念。据《史记·老 子韩非列传》,老子对孔子说:“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此处老子的“得 其时”,有助于理解“动善时”在人生哲学上的意义。由此可见老子对“时”的认识和重视。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抟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 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为忽恍。迎 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以知古始,是谓道纪。”(第十四章) 此章如果看作是对时间的描述,无疑是很经典也很恰切的。但在《老子》中,言说的对象却 是“道”。如果不囿于语言的障碍,而从本真实际出发来理解,则此“道”就是时间。在这 里,我们可以清晰地发现老子对时间的宰制,即“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通俗地说就是 运用历史学的时间概念来理解宇宙学或哲学上的时间,赋予时间“自古及今”的向度,如此 就容易“以知古始”,也就能清晰理解“道”的纲纪 “天乃道。道乃久。”(第十六章)“道乃久”,河上公注曰:“与道合同,乃能长久。”由 此分析,能合“道”就能长久,则能长久也就是合“道”,可见此“道”与“久”密不可分。 从“道”具有长久的时间性分析,很能说明此“道”就是等同于时间。这与老子对“道”的 表述观点是一致的,而且更加具体明确,所以可以看作《老子》时间观的主要特质

3 (第一章)此章一个“始”字,体现了老子对“天地”(即宇宙)具有时间起点的看法。在 老子看来,“天地之始”是时间的起点,是宇宙的起点。但这个起点并不可知,也无法定名, 所以就以“无名”之“道”来表示这个终极意义上的时间起点。以今日科学的时间观来审视, 这无疑也是宇宙的一个奇点,不可知又不可忽视。老子能从时间的起点出发来谈论“道”, 可见他思维视野是相当深广的。但是,我们必须追问老子,既然“道”是在时间的起点上, 那么“道”与时间是什么关系呢?既然说“道”是“常道”,可见“道”必须具有时间性才 能“常”久不变,那么又该如何理解时间呢?奥古斯丁《忏悔录》说:“时间是什么?无人 问我时,我很明白;每当有人问我而我想要解释一番,却茫然了。”[11-P115]海德格尔《什么 唤叫思》说:“什么是时间?——或会认为《存在与时间》的著者一定知道这个。但他不知。 所以他今天还在问。”[11-P113]汪天文认为,“时间不是一种对象,因而不能用时间‘是什么’ 来发问;时间也不是一种运动,因而不能用‘怎么样’来形容”[12-P9]。居于古今哲人对时间 的共同认识,我们惊异地发现老子所言的“道”,与哲学上始终难以理解的“时间”可谓是 “同出而异名”,都是“众妙之门”,都是不“可道”,不“可名”的。但为了方便言说,老 子“强字之曰道”,西方哲人名之曰“时间”。问题的关键在于,老子为何不用“时”字,而 要选择“道”字来替代“常道”之“常名”呢?我以为,就是因为“时”字体现的已是历史 时间观,不足以代表时间;而“道”字的含义最能与时间概念相对释。试论之。值得注意, “道”字在《老子》的出土本和传世本中主要是写作“道”,除了郭店简本《老子》多处出 现一字(即“彳+人+亍”)好象是“道”的异体字。“道”字何义呢?《说文》云:“所行, 道也。”把“道”与“行”联系在一起,但没有指明“所行”的主语是什么。以字形论,“道” 等于“首+辶”,犹如“首”在“辶”(走),或曰“运行之首”。“首”字有最原始和最重要 之义,再加上不停的运行之义,所形成的“道”字义无疑可与时间对释。至于简本“彳+人 +亍”字,体现的是“人所行”,与没有特定主语的“所行,道也”明显有区别又有联系。 如果能考释为“道”,可能代表的只是“天道”、“人道”等可名物之道,而不能指时间之道。 有些学者把“彳+人+亍”字考释成“永”字,如果此字也具有“永”义的话,那就更能充 分说明《老子》之“道”与时间是相对释的。当然,从字形来论仍是牵强的,关键还是要靠 文本内容来证明。对此,我们也可找到不少有力证据。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第七章)此处用“长” 和“久”,体现了老子追求人生长久的时间观。此处老子从时间的角度来发现天地“能长且 久”的魅力,目的是试图揭示天地“能长生”的奥秘,建构人体“长生”的思想基础。 “动善时。”(第八章)这个“时”有“时机”之意,是一般的时间概念。据《史记·老 子韩非列传》,老子对孔子说:“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此处老子的“得 其时”,有助于理解“动善时”在人生哲学上的意义。由此可见老子对“时”的认识和重视。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抟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 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为忽恍。迎 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以知古始,是谓道纪。”(第十四章) 此章如果看作是对时间的描述,无疑是很经典也很恰切的。但在《老子》中,言说的对象却 是“道”。如果不囿于语言的障碍,而从本真实际出发来理解,则此“道”就是时间。在这 里,我们可以清晰地发现老子对时间的宰制,即“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通俗地说就是 运用历史学的时间概念来理解宇宙学或哲学上的时间,赋予时间“自古及今”的向度,如此 就容易“以知古始”,也就能清晰理解“道”的纲纪。 “天乃道。道乃久。”(第十六章)“道乃久”,河上公注曰:“与道合同,乃能长久。”由 此分析,能合“道”就能长久,则能长久也就是合“道”,可见此“道”与“久”密不可分。 从“道”具有长久的时间性分析,很能说明此“道”就是等同于时间。这与老子对“道”的 表述观点是一致的,而且更加具体明确,所以可以看作《老子》时间观的主要特质

孔德之容,唯道是从。道之为物,唯恍唯忽。忽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忽兮,其中 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 以知众甫之然哉?以此。”(第二十一章)此章中有许多时间用语,河上公注曰:“甫,始也”、 此,今也”。我们还发现,说“唯恍唯忽”、“窈兮冥兮”很可能指的就是时间。如果真能 作此解的话,那么此章就可看作是谈论时间之“道”与存在之“物”的关系。值得注意的是 《老子》中既言“道之为物”、“道者万物之奥”、“道生万物”,又言“复归于无物”、“道隐 无名”等,可见此“物”并不是指与意识相对的“物质”,而是相当于今人所讲可以泛指 切的“东西”。这种似物非物的“东西”,应该就是指时间。老子以“物”来言“道”,是受 于语言局限的缘故。“古”“今”概念的出现,意味着人类开始靠主观意识来宰制时间,即人 类社会历史时间观的形成。“自古及今”体现的是历史学意义上的时间概念,很明显是具有 向度的,是一般意义上的由过去向现在又向未来推进的。历史时间概念虽然淡化了时间问题 的哲学原味,但却使人类可以拥有经验感知的普遍的时间观。这一时间观中,所要面对和解 决的主要是人类生活中的现实问题,而不是虚无缥缈的哲学问题。老子之所以能“以此”“阅 众甫”而“知众甫之然”,关键就在他能深入浅出地对待时间问题,从历史经验和目前现实 出发来考察时间之“道”中人事物运行变化的现象和规律。 “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第二 十三章)此处的“朝”、“日”、“久”都是一般的时间概念。老子对“天地”的观察,主要是 从自然现象入手。而对自然现象,如“飘风”、“骤雨”,又是放在时间尺度上来考量的。此 处以“能长且久”的天地中自然现象的“不能久”,来推知“人”事的不能持久。这体现了 老子对时间与存在关系问题的反思,对事物现象具有时间性的深入认识,尤其是对“久”的 重视和向往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 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 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第二十五章)此处的 “先天地生”,与前文的“天地之始”,都追溯到历史的尽头,充分体现了老子相当彻底的历 史时间观。在这里,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老子正是借助对时间问题的认识和追问,来认识 宇宙本原的,一个“先”字把宇宙天地时间都向度化了,也都物化了。因此他追求的不是让 物回归,而是“法”(效仿)“原物”能够持久保存的道理。于是,他深入理解了“先天地” 之“道”具有“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大”、“逝”“远”“反”循环往复的 特点(此特点也与时间极其相似),并以此作为自身效法的最高准则。从时间问题的角度来 理解,老子之所以要效法自然,并不是因为自然是多么神秘和伟大,而是因为自然具有“持 久”的魅力,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是以圣人终日行,不离辎重。”(第二十六章)“终日”尽管所表示的时间不长,但在 具体的语境中却也是一个可以代表“持久”的时间概念。可见老子对持之以恒的重视 “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第三十章)“物壮则老”,描述了在时间中物化的 规律。如果说永恒的时间就是所谓的“道”,那么任何物只要不能持久不变就是“不道”,就 会早死。换言之,“道”因混成而与时间始终如一故永恒,而“物”因演变而与时间不能同 步一致故短暂。 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第三十三章)老子认为能够“不失其所”就是“久” 再次体现他对“久”的重视。“物壮则老”,老则死:死与生是相对的。在老子看来,物“ 死而不亡”,并不能称得上是“久”,因为物化的过程已经在有限的时间中结束了,只有概念 上的意义还继续存在着,所以称之为“寿”。“寿”,无疑是一个比较长的时间概念,但与长 久相比明显短暂了许多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

4 “孔德之容,唯道是从。道之为物,唯恍唯忽。忽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忽兮,其中 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 以知众甫之然哉?以此。”(第二十一章)此章中有许多时间用语,河上公注曰:“甫,始也”、 “此,今也”。我们还发现,说“唯恍唯忽”、“窈兮冥兮”很可能指的就是时间。如果真能 作此解的话,那么此章就可看作是谈论时间之“道”与存在之“物”的关系。值得注意的是, 《老子》中既言“道之为物”、“道者万物之奥”、“道生万物”,又言“复归于无物”、“道隐 无名”等,可见此“物”并不是指与意识相对的“物质”,而是相当于今人所讲可以泛指一 切的“东西”。这种似物非物的“东西”,应该就是指时间。老子以“物”来言“道”,是受 于语言局限的缘故。“古”“今”概念的出现,意味着人类开始靠主观意识来宰制时间,即人 类社会历史时间观的形成。“自古及今”体现的是历史学意义上的时间概念,很明显是具有 向度的,是一般意义上的由过去向现在又向未来推进的。历史时间概念虽然淡化了时间问题 的哲学原味,但却使人类可以拥有经验感知的普遍的时间观。这一时间观中,所要面对和解 决的主要是人类生活中的现实问题,而不是虚无缥缈的哲学问题。老子之所以能“以此”“阅 众甫”而“知众甫之然”,关键就在他能深入浅出地对待时间问题,从历史经验和目前现实 出发来考察时间之“道”中人事物运行变化的现象和规律。 “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第二 十三章)此处的“朝”、“日”、“久”都是一般的时间概念。老子对“天地”的观察,主要是 从自然现象入手。而对自然现象,如“飘风”、“骤雨”,又是放在时间尺度上来考量的。此 处以“能长且久”的天地中自然现象的“不能久”,来推知“人”事的不能持久。这体现了 老子对时间与存在关系问题的反思,对事物现象具有时间性的深入认识,尤其是对“久”的 重视和向往。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 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 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第二十五章)此处的 “先天地生”,与前文的“天地之始”,都追溯到历史的尽头,充分体现了老子相当彻底的历 史时间观。在这里,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老子正是借助对时间问题的认识和追问,来认识 宇宙本原的,一个“先”字把宇宙天地时间都向度化了,也都物化了。因此他追求的不是让 物回归,而是“法”(效仿)“原物”能够持久保存的道理。于是,他深入理解了“先天地” 之“道”具有“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大”、“逝”“远”“反”循环往复的 特点(此特点也与时间极其相似),并以此作为自身效法的最高准则。从时间问题的角度来 理解,老子之所以要效法自然,并不是因为自然是多么神秘和伟大,而是因为自然具有“持 久”的魅力,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是以圣人终日行,不离辎重。”(第二十六章)“终日”尽管所表示的时间不长,但在 具体的语境中却也是一个可以代表“持久”的时间概念。可见老子对持之以恒的重视。 “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第三十章)“物壮则老”,描述了在时间中物化的 规律。如果说永恒的时间就是所谓的“道”,那么任何物只要不能持久不变就是“不道”,就 会早死。换言之,“道”因混成而与时间始终如一故永恒,而“物”因演变而与时间不能同 步一致故短暂。 “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第三十三章)老子认为能够“不失其所”就是“久”, 再次体现他对“久”的重视。“物壮则老”,老则死;死与生是相对的。在老子看来,物“虽 死而不亡”,并不能称得上是“久”,因为物化的过程已经在有限的时间中结束了,只有概念 上的意义还继续存在着,所以称之为“寿”。“寿”,无疑是一个比较长的时间概念,但与长 久相比明显短暂了许多。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

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第三十九章)《老子》中所提到的“昔”、“古”,都是具有历史学的 时间概念,表现的已是具有向度的时间观。当然,如此的时间观与哲学意义上的时间观仍是 关系密切的。值得一提,老子在这“往后看”的视阈中,把天、地、神、谷、万物、侯王等 切东西”都纳入了时间历史概念中加以审视,体现了一种宇宙历史的时间观,而不是局 限于人的历史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第四十章)“有生于无”,“无”是一个起点,从“无” 到“有”既体现了物化的进程,也体现了时间的向度。从根本上说,时间并不是随自然物化 的进程而持续展开,而是不依自然物化而改变的客观存在;时间没有向度,没有起点,是不 能被彻底主观宰制的。而《老子》中的“有”“无”概念,却体现了对时间的主观宰制。这 种人为的宰制,从根本意义上是要说明“道”理,但在语言表述上却是违背道的。这一点 老子应该是意识到了,所以为了充分利用语言的表意作用,又要最大限度地避免语言的局限, 他尽量把话说得“玄之又玄”,无非就是要达到去语障的功效。如果我们能够明白老子的思 路,从时间问题入手来加以思考,就能透彻领悟他“甚易知,甚易行”(第七十章)的言论 了。否则,我们将在语言的泥潭中,找不到真正的问题及其真相 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第四十二章) “道”生万物,指出了物化的过程和规律,也指出了时间的向度。在无限的时间中,以向度 分明的视角来观察自然演化的规律,才能发现“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反过来看 在“先天地”时,物尚未演化,也就无此规律可循。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第四十四章)在老子看来,如果以“人”的生命 作为主体而言,要想“长久”,既要“取”又要“知足”,既要“动”又要“知止”,这是很 辩证的,也是很难做到的,必须运用一定的法则来衡量和约東。这个法则,就是自然法则 就是时间法则。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第五十二章)“始”是物化的起点,是天地的开端。因为 “有始”,时间的概念也就得以展开,生死的过程也就在时间的层面上不断呈现。老子宰制 了时间,也就可以凭空把“始”当作“天下母”,从而获得了历史哲学意义上的对人生问题 的思考。如此时间观,无疑是积极的现实的(表面上看是消极的倒退的),但又是力求遵循 时间规律的,这也正是人类思考时间问题时不得不作出无奈的选择 “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蒂,长生久视之道。”(第五十九章)何谓“母”? 道也。道是“不改”、“不殆”的,故有“道”“可以长久”。也正是不失去“道”,才能不失 去根本,也才能“长生久视”。此处又鲜明体现了老子对“长久”的思考和重视。 “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日以求得?”(第六十二章)“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 以愚之。”(第六十五章)“古之极。”(第六十八章)《老子》中多次提到“古”,表明他具有 “以古为鉴”的思想,这是一种经验感知型的历史时间观。如果把这种时间观,理解成“向 后看齐”、“回归道体”应该是符合《老子》本意的。老子为什么要“以古鉴今”呢?主要是 为了把“道”理说得更加透彻,以便后人能够沿循历史的线索去体悟终极意义上的“道”。 因为“古之善为道者”可以作为后学的理想榜样,可以作为体道和践道的宝贵经验 通过对文本的简要分析,我们可以把《老子》的时间观初步归纳成三个方面: 第一,道即时间——“道乃久”。老子所言的“道”与“时间”的特性基本上是可以相 通的。在老子看来,“道”有许多特性:1、是最原始的。如“象帝之先”(第四章)、“先天 地生”(第二十五章)。“海德格尔要探λ时间的肇始。无论什么东西,无论怎样原始,总不 会比时间之始更原始了。”ⅢP两相对比,在最原始处“道”与时间是“混而为一”(第十 四章)的。2、能生万物。如“似万物之宗”(第四章)、“可以为天下母”(第二十五章)、“道 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第四十二章)、“道生之”(第五十一章)。海德格尔《存 在与时间》:“只要此在到时,也就有一个世界存在。”(第365页)ⅢP13可见,时间也似

5 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第三十九章)《老子》中所提到的“昔”、“古”,都是具有历史学的 时间概念,表现的已是具有向度的时间观。当然,如此的时间观与哲学意义上的时间观仍是 关系密切的。值得一提,老子在这“往后看”的视阈中,把天、地、神、谷、万物、侯王等 “一切东西”都纳入了时间历史概念中加以审视,体现了一种宇宙历史的时间观,而不是局 限于人的历史。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第四十章)“有生于无”,“无”是一个起点,从“无” 到“有”既体现了物化的进程,也体现了时间的向度。从根本上说,时间并不是随自然物化 的进程而持续展开,而是不依自然物化而改变的客观存在;时间没有向度,没有起点,是不 能被彻底主观宰制的。而《老子》中的“有”“无”概念,却体现了对时间的主观宰制。这 种人为的宰制,从根本意义上是要说明“道”理,但在语言表述上却是违背道的。这一点, 老子应该是意识到了,所以为了充分利用语言的表意作用,又要最大限度地避免语言的局限, 他尽量把话说得“玄之又玄”,无非就是要达到去语障的功效。如果我们能够明白老子的思 路,从时间问题入手来加以思考,就能透彻领悟他“甚易知,甚易行”(第七十章)的言论 了。否则,我们将在语言的泥潭中,找不到真正的问题及其真相。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第四十二章) “道”生万物,指出了物化的过程和规律,也指出了时间的向度。在无限的时间中,以向度 分明的视角来观察自然演化的规律,才能发现“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反过来看, 在“先天地”时,物尚未演化,也就无此规律可循。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第四十四章)在老子看来,如果以“人”的生命 作为主体而言,要想“长久”,既要“取”又要“知足”,既要“动”又要“知止”,这是很 辩证的,也是很难做到的,必须运用一定的法则来衡量和约束。这个法则,就是自然法则, 就是时间法则。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第五十二章)“始”是物化的起点,是天地的开端。因为 “有始”,时间的概念也就得以展开,生死的过程也就在时间的层面上不断呈现。老子宰制 了时间,也就可以凭空把“始”当作“天下母”,从而获得了历史哲学意义上的对人生问题 的思考。如此时间观,无疑是积极的现实的(表面上看是消极的倒退的),但又是力求遵循 时间规律的,这也正是人类思考时间问题时不得不作出无奈的选择。 “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蒂,长生久视之道。”(第五十九章)何谓“母”? 道也。道是“不改”、“不殆”的,故有“道”“可以长久”。也正是不失去“道”,才能不失 去根本,也才能“长生久视”。此处又鲜明体现了老子对“长久”的思考和重视。 “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日以求得?”(第六十二章)“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 以愚之。”(第六十五章)“古之极。”(第六十八章)《老子》中多次提到“古”,表明他具有 “以古为鉴”的思想,这是一种经验感知型的历史时间观。如果把这种时间观,理解成“向 后看齐”、“回归道体”应该是符合《老子》本意的。老子为什么要“以古鉴今”呢?主要是 为了把“道”理说得更加透彻,以便后人能够沿循历史的线索去体悟终极意义上的“道”。 因为“古之善为道者”可以作为后学的理想榜样,可以作为体道和践道的宝贵经验。 通过对文本的简要分析,我们可以把《老子》的时间观初步归纳成三个方面: 第一,道即时间——“道乃久”。老子所言的“道”与“时间”的特性基本上是可以相 通的。在老子看来,“道”有许多特性:1、是最原始的。如“象帝之先”(第四章)、“先天 地生”(第二十五章)。“海德格尔要探入时间的肇始。无论什么东西,无论怎样原始,总不 会比时间之始更原始了。”[11-P127]两相对比,在最原始处“道”与时间是“混而为一”(第十 四章)的。2、能生万物。如“似万物之宗”(第四章)、“可以为天下母”(第二十五章)、“道 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第四十二章)、“道生之”(第五十一章)。海德格尔《存 在与时间》:“只要此在到时,也就有一个世界存在。”(第 365 页)[11-P137] 可见,时间也似

万物之宗。3、无目的意志。如“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第十章)、“道法自然 (第二十五章)、“道常无为,而无不为”(第三十七章)。时间也是没有意志和目的,总是自 然而然。4、客观实在。如“有物混成,先天地生”(第二十五章)、“道之为物,唯恍唯忽” (第二十一章)、“道者万物之奧”(第六十二章)。《列宁选集》第2卷:“唯物主义既然承认 客观实在即运动着的物质不依赖于我们的意识而存在,也就必然要承认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实 在性。”(第176页)3P10倛其实我们应该进一步认识到,“道常无名”(第三十二章),“道隐 无名”(第四十一章),把“道”说是“物”和把时间说是“客观实在”,都不尽恰当,但为 了语言表述的确也只能如此而已,因为不可具体感知的“道”和时间等“东西”实在是太玄 奥了!5、运动不息。如“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第二十 五章)。《列宁全集》第38卷:“运动是时间和空间的本质。”(第283页)13P0人类所感知 的时间具有向度,因而似乎是运动的。老子对“道”所描述的运行方式和规律,用来描述时 间无疑也是恰当的。当然,这些所体现的都是人类对客观的主观认识,因为客观的“道”和 时间在某种意义上是无法确知其本真面目的。6、无始无终。如“无名,天地之始:有名 万物之母”(第一章)、“视之不见名曰夷……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以知古始,是谓道纪 (第十四章)、“道乃久”(第十六章)、“寂兮寥兮”(第二十五章)、“大象无形”(第四十 章)。马克思主义的时间学说阐述了时间的“无始无终”,认为“时间上的永恒性、空间上的 无限性,本来就是,而且按照简单的字义也是:没有一个方向是有终点的,不论是向前或向 后,向上或向下,向左或向右。”(《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89页。)3P10。老子之 “道”始于“无”又终反于“无”,可谓是“无始无终”,是有限与无限的统一,是与时间可 以相提并论的。于此,如果可以超越“道”名来看问题的话,那么可以说《老子》体现了“道 即时间”的观念,这种时间观简单地用《老子》的原话说就是“道乃久” 追根究底一—“有生于无”。尽管没有正面追问时间问题,但对宇宙本原“道”的 追溯却相当客观地体现出一种追根究底的时间观。《老子》中对事物生成演化过程的描述 提出“有生于无”的看法,把时间与存在联系在一起,凸显了社会时间在人生哲学上的向度 和量度,足以作为考察和衡量人生问题的标尺。但从语言表述的层面上来理解,把时间宰制 成有起点和向度,并不能彻底理解和解决宇宙科学意义上的时间问题。当然,与世俗的时间 观相比,《老子》的时间观显得更加彻底和本真。《老子》中对时间的理解,最远的视阈是天 地之“先”,最近的是其所处之“时”,面对的是不可知的原点“道”,面向的是可以借助历 史知见的过去“古”和“昔”。由于这些理解不是仅仅就时间问题展开的讨论,所以都显得 含糊和简约,不足以形成一个清晰完整的系统的时间学理论。表面上最明显的倾向是“以古 为鉴”、“以道为法”,而不是立足现在面向未来 三、追求长久——“长生久视”。从时间的角度切入,可以清晰地发现《老子》最主要 的思想就是追求与天地一般的“长久”。而要“长久”,在老子看来,“道乃久”,“天长地久” 因此必须效法“道体”、“天地”、“自然”,“慎终如始”(第六十四章),“知足知止”,“不自 生”,“动善时”。由此看出,老子对时间是相当重视的。 总之,《老子》以人生问题来探讨宇宙问题,以历史的向度来探讨时间与存在的关系, 以时间的尺度来衡量人生的价值取向,体现了一种主观与客观、有限与无限、哲学与历史 自然与人生相统一的朴素的时间观 《老子》审美观的主要特质 今天从美学史的角度来研究《老子》,无须再争论其中是否具有审美范畴和审美观念 因为已经有大量的研究成果表明《老子》在美学方面的价值。如当代著名中国美学史家叶朗 先生早就明确指出:

6 万物之宗。3、无目的意志。如“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第十章)、“道法自然” (第二十五章)、“道常无为,而无不为”(第三十七章)。时间也是没有意志和目的,总是自 然而然。4、客观实在。如“有物混成,先天地生”(第二十五章)、“道之为物,唯恍唯忽” (第二十一章)、“道者万物之奥”(第六十二章)。《列宁选集》第 2 卷:“唯物主义既然承认 客观实在即运动着的物质不依赖于我们的意识而存在,也就必然要承认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实 在性。”(第 176 页)[13-P106]其实我们应该进一步认识到,“道常无名”(第三十二章),“道隐 无名”(第四十一章),把“道”说是“物”和把时间说是“客观实在”,都不尽恰当,但为 了语言表述的确也只能如此而已,因为不可具体感知的“道”和时间等“东西”实在是太玄 奥了!5、运动不息。如“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第二十 五章)。《列宁全集》第 38 卷:“运动是时间和空间的本质。”(第 283 页)[13-P107]人类所感知 的时间具有向度,因而似乎是运动的。老子对“道”所描述的运行方式和规律,用来描述时 间无疑也是恰当的。当然,这些所体现的都是人类对客观的主观认识,因为客观的“道”和 时间在某种意义上是无法确知其本真面目的。6、无始无终。如“无名,天地之始;有名, 万物之母”(第一章)、“视之不见名曰夷……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以知古始,是谓道纪” (第十四章)、“道乃久”(第十六章)、“寂兮寥兮”(第二十五章)、“大象无形”(第四十一 章)。马克思主义的时间学说阐述了时间的“无始无终”,认为“时间上的永恒性、空间上的 无限性,本来就是,而且按照简单的字义也是:没有一个方向是有终点的,不论是向前或向 后,向上或向下,向左或向右。”(《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3 卷,第 89 页。)[13-P108]老子之 “道”始于“无”又终反于“无”,可谓是“无始无终”,是有限与无限的统一,是与时间可 以相提并论的。于此,如果可以超越“道”名来看问题的话,那么可以说《老子》体现了“道 即时间”的观念,这种时间观简单地用《老子》的原话说就是“道乃久”。 二、追根究底——“有生于无”。尽管没有正面追问时间问题,但对宇宙本原“道”的 追溯却相当客观地体现出一种追根究底的时间观。《老子》中对事物生成演化过程的描述, 提出“有生于无”的看法,把时间与存在联系在一起,凸显了社会时间在人生哲学上的向度 和量度,足以作为考察和衡量人生问题的标尺。但从语言表述的层面上来理解,把时间宰制 成有起点和向度,并不能彻底理解和解决宇宙科学意义上的时间问题。当然,与世俗的时间 观相比,《老子》的时间观显得更加彻底和本真。《老子》中对时间的理解,最远的视阈是天 地之“先”,最近的是其所处之“时”,面对的是不可知的原点“道”,面向的是可以借助历 史知见的过去“古”和“昔”。由于这些理解不是仅仅就时间问题展开的讨论,所以都显得 含糊和简约,不足以形成一个清晰完整的系统的时间学理论。表面上最明显的倾向是“以古 为鉴”、“以道为法”,而不是立足现在面向未来。 三、追求长久——“长生久视”。从时间的角度切入,可以清晰地发现《老子》最主要 的思想就是追求与天地一般的“长久”。而要“长久”,在老子看来,“道乃久”,“天长地久”, 因此必须效法“道体”、“天地”、“自然”,“慎终如始”(第六十四章),“知足知止”,“不自 生”,“动善时”。由此看出,老子对时间是相当重视的。 总之,《老子》以人生问题来探讨宇宙问题,以历史的向度来探讨时间与存在的关系, 以时间的尺度来衡量人生的价值取向,体现了一种主观与客观、有限与无限、哲学与历史、 自然与人生相统一的朴素的时间观。 三、《老子》审美观的主要特质 今天从美学史的角度来研究《老子》,无须再争论其中是否具有审美范畴和审美观念, 因为已经有大量的研究成果表明《老子》在美学方面的价值。如当代著名中国美学史家叶朗 先生早就明确指出:

老子提出的一系列范畴,如“道”、“气"、“象"、“有"、“无"、“虚"、“实"、“味"、 妙”、“"虚静”、“玄鉴”、“自然”等等,对于中国古典美学形成自己的体系和特点,产 生了极为巨大的影响。中国古典美学关于审美客体、审美观照、艺术创造和艺术生命的 系列特殊看法,中国古典美学关于“澄怀味象”(“澄怀观道”)的理论,中国古典美 学关于“气韵生动”的理论,中国古典美学关于“境生于象外”的理论,中国古典美学 关于“虚实结合”的原则,中国古典美学关于“味”和“妙”的理论,中国古典美学关 于“平淡”和“朴拙”的理论,中国古典美学关于审美心胸的理论,等等,它们的思想 发源地,就是老子哲学和老子美学。14P19 本世纪初王振复先生又指出:“《老子》一书之一系列哲学命题与范畴,蕴涵着极具哲学性 格的美学意义。”15P156毫无疑问,《老子》中蕴涵了许多与哲学美学相关的思想。但是如何 来解读其中审美思想观念的特质呢?这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不同的学者解读的思路和结 论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本文主要从从文本解读的角度来阐述《老子》的审美特质。《老子》 中有多处直接谈到与“美”相关的文句,以下侧重以这些文句作为解读的对象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 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第二章)此章建立了老子对“美”的根本看法, 认为“美”与“恶”不仅是相对的,而且彼此之间可以互相转化。可见,老子的审美观并不 是片面的,而是辩证的。此处,老子也把“美”与“善”严格区分开来,使其所谈论的“美” 更具有美学上的意义。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 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第十二章)此章表现了老子的审美趣味 和审美追求,认为社会世俗对色、音、味等的狂热追求对人身有害无益,应该取“为腹”而 去“为目”。这种“去彼取此”的审美观究竟是追求美还是摒弃美,容易产生误解,值得认 真研究。解决该问题的关键在于正确理解老子对“美”的认识。我以为,应该在老子论“美” 的思想基础上,而不能套用今天对“美”的理解来考量老子的审美观。在老子看来,“道 与“美”作为名词都是有真俗之分的,彼“美之为美”是主观的相对的多样的世俗的(既是 相对的,就肯定能从某个角度视其为丑恶,或转化成丑恶。如“田猎”,在参与者看来是很 “美”的事,而在受害者看来却是极其丑恶的。《老子》中多处论美,总是能透过现象看本 质,与其独特的审美标准相关),而此“大道之美”是客观的绝对的唯一的本真的(即绝对 的真善美,绝对的持久如一。如“为腹”,对整个人体都是有益的,而不只是或“目”或“口” 或“心”等有益。《老子》以“腹”为喻,不是提出“腹”比“目”重要,而是为了表达一 种求真务实的整体审美观),故“去彼取此”才是最明智的审美观。因此,透过老子的哲学 视野,可以肯定“去彼取此”体现的正是老子对大道之美的追求 “善之与恶,相去何若?”(第二十章)此“善”,帛书本和傅奕本作“美”,楚简本也 与“美”通8。如果真是作“美”,可见老子对审美标准问题是深入思考的。 “夫佳兵者,不祥之器……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 则不可以得志于天下矣。”(第三十一章)此章反映了老子对兵家“以胜为美”的强烈反对

7 老子提出的一系列范畴,如“道”、“气”、“象”、“有”、“无”、“虚”、“实”、“味”、 “妙”、“虚静”、“玄鉴”、“自然”等等,对于中国古典美学形成自己的体系和特点,产 生了极为巨大的影响。中国古典美学关于审美客体、审美观照、艺术创造和艺术生命的 一系列特殊看法,中国古典美学关于“澄怀味象”(“澄怀观道”)的理论,中国古典美 学关于“气韵生动”的理论,中国古典美学关于“境生于象外”的理论,中国古典美学 关于“虚实结合”的原则,中国古典美学关于“味”和“妙”的理论,中国古典美学关 于“平淡”和“朴拙”的理论,中国古典美学关于审美心胸的理论,等等,它们的思想 发源地,就是老子哲学和老子美学。[14-P19] 本世纪初王振复先生又指出:“《老子》一书之一系列哲学命题与范畴,蕴涵着极具哲学性 格的美学意义。”[15-P156]毫无疑问,《老子》中蕴涵了许多与哲学美学相关的思想。但是如何 来解读其中审美思想观念的特质呢?这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不同的学者解读的思路和结 论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本文主要从从文本解读的角度来阐述《老子》的审美特质。《老子》 中有多处直接谈到与“美”相关的文句,以下侧重以这些文句作为解读的对象。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 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第二章)此章建立了老子对“美”的根本看法, 认为“美”与“恶”不仅是相对的,而且彼此之间可以互相转化。可见,老子的审美观并不 是片面的,而是辩证的。此处,老子也把“美”与“善”严格区分开来,使其所谈论的“美” 更具有美学上的意义。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 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第十二章)此章表现了老子的审美趣味 和审美追求,认为社会世俗对色、音、味等的狂热追求对人身有害无益,应该取“为腹”而 去“为目”。这种“去彼取此”的审美观究竟是追求美还是摒弃美,容易产生误解,值得认 真研究。解决该问题的关键在于正确理解老子对“美”的认识。我以为,应该在老子论“美” 的思想基础上,而不能套用今天对“美”的理解来考量老子的审美观。在老子看来,“道” 与“美”作为名词都是有真俗之分的,彼“美之为美”是主观的相对的多样的世俗的(既是 相对的,就肯定能从某个角度视其为丑恶,或转化成丑恶。如“田猎”,在参与者看来是很 “美”的事,而在受害者看来却是极其丑恶的。《老子》中多处论美,总是能透过现象看本 质,与其独特的审美标准相关),而此“大道之美”是客观的绝对的唯一的本真的(即绝对 的真善美,绝对的持久如一。如“为腹”,对整个人体都是有益的,而不只是或“目”或“口” 或“心”等有益。《老子》以“腹”为喻,不是提出“腹”比“目”重要,而是为了表达一 种求真务实的整体审美观),故“去彼取此”才是最明智的审美观。因此,透过老子的哲学 视野,可以肯定“去彼取此”体现的正是老子对大道之美的追求。 “善之与恶,相去何若?”(第二十章)此“善”,帛书本和傅奕本作“美”,楚简本也 与“美”通[8]。如果真是作“美”,可见老子对审美标准问题是深入思考的。 “夫佳兵者,不祥之器……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 则不可以得志于天下矣。”(第三十一章)此章反映了老子对兵家“以胜为美”的强烈反对

之所以“胜而不美”,乃是因为这种“美”不是绝对的美,表面有“善”而本质上是“恶” “是乐杀人”。由此,也可发现老子的审美观具有坚实的基础—“善”。 “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乐与饵,过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 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可既。”(第三十五章)此章体现了老子对大道之美的一贯追 求,认为平淡无味更能与“道”契合,更具有持久性,而“乐与饵”等乐趣美味都是如匆匆 过客一般,只是暂时的。可见,老子追求的是趋于永恒的大道之美。这种审美的基础就是一 “真”。 “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处其薄;处其实,不处其华,故去彼取此。”(第三十八章)结 合前文的分析,可见老子“为腹”的原因乃是为了“处其厚”和“处其实”。而“不处其华 说明他对形式美的摒弃。形式之“华”,虽也是美的,但必凋谢,不能持久如一,所以老子 不追求形式美 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类,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 建德若揄,质直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 且成。”(第四十一章)此章显露了老子与众不同的审美境界,从“道隐无名”这一现象作为 认识基础,构建了对大美的独特认识,超越了常人对真美的理解,摒弃了千变万化的形式之 美,而达到唯道是从、与道合一的高超审美境界。此章所体现的求真审美观,对后世中国的 审美思想有着巨大影响。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讷。躁胜 寒,静则热,清浄为天下正。”(第四十五章)此章与前章思想基本一致,此不赘述。值得一 提的是,此章明确提出了“清净”的审美境界和“为天下正”的审美目的,可视为老子审美 观的中心 “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綵,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谓道誇。”(第 十三章)此章比较突出的一点,就是把审美问题与社会现实联系在一起,认为人的审美需求 如果忽视了社会现实,而在民众的贫穷痛苦之上雕饰美的事物,那么“是谓道誇”,不是真 正的美。可见,老子的审美观能从整体利益出发,深入到本质看问题,并不简单停留在对审 美现象的理解。 “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我无情而民自清。”(第五十七章)此章尽管是“圣人”的观点,但可看作是老子在治国问题 上集中体现的审美观。这一观点的中心是“不扰民”,让举国上下都能过上“自然无为”、“无 事无欲”的清净生活。不难发现,这种以清净简朴为中心的思想具有很高的审美境界 “美言可以市,尊行可以加人。”(第六十二章)此句有个别版本作“美言可以市尊,美 行可以加人。”如从河上公本作解,“美言可以市”,即美的言语可以影响市场交易。可见, 老子也注意到了语言交际方面的审美问题。当然,这应该是当时已经得到普遍认同的观点。 如从后一种说法解,涉及到的就不只是语言,还包括行为方面的审美功效。 “是以圣人披褐怀玉。”(第七十章)此章明显更注重内在美,而不重视外在的形式美。 这种观点反映了老子在审美观上,一贯注重身心与道的契合,而不重视外在形体附加的东西 《老子》中有许多“去奢尚俭”、“反朴归真”的言论,都是其追求内在美的思想体现 “天下柔弱莫过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 莫不知,莫不行。”(第七十八章)结合其它章的内容,可见老子表现出对阴柔之美的追求 阴柔与阳刚相对,阳刚为动,阴柔为静:静与“道”更一致,“柔弱胜刚强”(第三十六章), “牝常以静胜牡”(第六十一章),所以老子更加崇尚自然清净的阴柔之美 “小国寡民……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狗之声相闻,民至老 死不相往来。”(第八十章)此章尽管也谈到民众生活上要甘美和安乐,但从境界上分析则是 追求清净自在的生活环境和心境。换句话说,人的生活只有进入安宁清净的审美境界,才能

8 之所以“胜而不美”,乃是因为这种“美”不是绝对的美,表面有“善”而本质上是“恶” ——“是乐杀人”。由此,也可发现老子的审美观具有坚实的基础——“善”。 “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乐与饵,过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 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可既。”(第三十五章)此章体现了老子对大道之美的一贯追 求,认为平淡无味更能与“道”契合,更具有持久性,而“乐与饵”等乐趣美味都是如匆匆 过客一般,只是暂时的。可见,老子追求的是趋于永恒的大道之美。这种审美的基础就是— —“真”。 “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处其薄;处其实,不处其华,故去彼取此。”(第三十八章)结 合前文的分析,可见老子“为腹”的原因乃是为了“处其厚”和“处其实”。而“不处其华”, 说明他对形式美的摒弃。形式之“华”,虽也是美的,但必凋谢,不能持久如一,所以老子 不追求形式美。 “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类,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 建德若揄,质直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 且成。”(第四十一章)此章显露了老子与众不同的审美境界,从“道隐无名”这一现象作为 认识基础,构建了对大美的独特认识,超越了常人对真美的理解,摒弃了千变万化的形式之 美,而达到唯道是从、与道合一的高超审美境界。此章所体现的求真审美观,对后世中国的 审美思想有着巨大影响。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躁胜 寒,静则热,清净为天下正。”(第四十五章)此章与前章思想基本一致,此不赘述。值得一 提的是,此章明确提出了“清净”的审美境界和“为天下正”的审美目的,可视为老子审美 观的中心。 “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綵,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谓道誇。”(第五 十三章)此章比较突出的一点,就是把审美问题与社会现实联系在一起,认为人的审美需求 如果忽视了社会现实,而在民众的贫穷痛苦之上雕饰美的事物,那么“是谓道誇”,不是真 正的美。可见,老子的审美观能从整体利益出发,深入到本质看问题,并不简单停留在对审 美现象的理解。 “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我无情而民自清。”(第五十七章)此章尽管是“圣人”的观点,但可看作是老子在治国问题 上集中体现的审美观。这一观点的中心是“不扰民”,让举国上下都能过上“自然无为”、“无 事无欲”的清净生活。不难发现,这种以清净简朴为中心的思想具有很高的审美境界。 “美言可以市,尊行可以加人。”(第六十二章)此句有个别版本作“美言可以市尊,美 行可以加人。”如从河上公本作解,“美言可以市”,即美的言语可以影响市场交易。可见, 老子也注意到了语言交际方面的审美问题。当然,这应该是当时已经得到普遍认同的观点。 如从后一种说法解,涉及到的就不只是语言,还包括行为方面的审美功效。 “是以圣人披褐怀玉。”(第七十章)此章明显更注重内在美,而不重视外在的形式美。 这种观点反映了老子在审美观上,一贯注重身心与道的契合,而不重视外在形体附加的东西。 《老子》中有许多“去奢尚俭”、“反朴归真”的言论,都是其追求内在美的思想体现。 “天下柔弱莫过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 莫不知,莫不行。”(第七十八章)结合其它章的内容,可见老子表现出对阴柔之美的追求。 阴柔与阳刚相对,阳刚为动,阴柔为静;静与“道”更一致,“柔弱胜刚强”(第三十六章), “牝常以静胜牡”(第六十一章),所以老子更加崇尚自然清净的阴柔之美。 “小国寡民……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狗之声相闻,民至老 死不相往来。”(第八十章)此章尽管也谈到民众生活上要甘美和安乐,但从境界上分析则是 追求清净自在的生活环境和心境。换句话说,人的生活只有进入安宁清净的审美境界,才能

真正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可以说,老子提倡“小国寡民”的目的并不是回到原始社会的贫穷 状态,而是让人得以安享真正有益身心健康的美好境界。不管这种想法是否现实,都真实体 现了老子在生活上的审美理想和追求。《老子》所提出的“涤除玄览”(第十章)、“致虚极, 守静笃”(第十六章)、“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第十九章)、“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第 六十三章)、“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第六十四章)等观点,从某种意义上说也就是 为了让人真正达到清净美好的理想境界。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第八十一章)此章所提出的“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又涉 及到了语言交际的审美问题,从中也可发现老子对审美的独特看法。老子更注重的是“信言”, 而不是“美言”,可见他在审美方面更注重的是内容上的真和善,而不是形式上的美。 根据以上的解读,我们可以对《老子》的审美特质作如下归纳:第一,追求阴柔之美和 大道之美,追求安宁清净的审美理想境界。第二,注重真善美的完整统一和内在心灵的完美, 反对无益身心健康的审美活动,反对形式美。第三,现实生活中的美与恶是相因相成的,应 该透过表面现象发现审美的本质。第四,真正的美是无形无象、无声无味,与“道”一样平 淡而持久。总之,《老子》在审美标准、审美趣味、审美追求、审美境界、审美目的、审美 理想等方面都体现了必须合道和体道的思想原则,并在审美观上倾向于追求以真善为基础的 具有持久性的美,奠定了道家美学的思想基础 四、小结:时间与审美的统一 通过前文的分析,我们对《老子》哲学美学思想的认识初步形成了如下看法: 其一,老子对“道”的认识,是相当彻底的。“道”是什么?是宇宙的本原,是万物的 母体,是事物生化发展的动因,是无形无声无象无味的载体,是不可道、不可名、不可视、 不可闻、不可持、不可解的“物”,是玄之又玄的众妙之门,是最原始又最永恒的“物”,是 万物之奥,是人类乃至天地之根。今天,在人的意识中,有什么可以与“道”相匹配的呢? 只有“时间”。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发现老子所探讨的是一个古今哲人不断追问的时间 问题。从老子对“道”的各种表述,我们隐约可见一个以“道”作为语言载体的时间学理论 雏形。老子“道”论既然是对时间问题的一种回答,不管答案正确与否,其认识的深度无疑 是相当彻底的。 其二,老子对“道”的效法,是富于智慧的。老子描述了许多“道”的特性,可见他对 道”是深切感知的。但他不是停留在无休止的追问之中,而是巧妙地借助“道”与“物 (即时间与存在)的关系,把“道”与“人的存在”联系在一起。换句话说,老子是从“道 的视阈来探讨人生问题,并以人必须效法“道”为最高准则,因而具有相当广阔、全面、根 本的思想观念。老子的智慧,来源于“道”,取决于“道”,回归于“道”。“反者道之动,弱 者道之用”(第四十章),是老子悟“道”的智慧结晶,是其解决时间问题的思维方式。“道 最让老子吸引的魅力所在,不是虚无,不是生化,而是清净与永久。所以,老子考虑问题不 是时间长河中的事物如何变化发展,而是事物如何象“道”一样具有永恒的时间性。明于此, 我们可以理解老子的一系列想法:要“弗居”(第二章)、“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 骨,常使民无知无欲”(第三章)、“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第四章)、“守中” (第五章)、“不自生”(第七章)、“不有”(第十章)、“专气致柔”(第十章)、“绝圣弃智 (第十九章)、“贵食母”(第二十章)、“不争”(第二十二章)、“复归于朴”(第二十八章)、 “知足之足”(第四十六章)、“无常心”(第四十九章)、“常自然”(第五十一章)、“塞其 兑,闭其门”(第五十二章)、“知常日明”(第五十五章)、“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 纷,和其光,同其尘”(第五十六章)、“为无为”(第六十三章)、“欲不欲”(第六十四章) “无知”(第七十章)、“求生”(第七十五章)、“功成而不处”(第七十七章)、“重死”(第

9 真正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可以说,老子提倡“小国寡民”的目的并不是回到原始社会的贫穷 状态,而是让人得以安享真正有益身心健康的美好境界。不管这种想法是否现实,都真实体 现了老子在生活上的审美理想和追求。《老子》所提出的“涤除玄览”(第十章)、“致虚极, 守静笃”(第十六章)、“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第十九章)、“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第 六十三章)、“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第六十四章)等观点,从某种意义上说也就是 为了让人真正达到清净美好的理想境界。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第八十一章)此章所提出的“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又涉 及到了语言交际的审美问题,从中也可发现老子对审美的独特看法。老子更注重的是“信言”, 而不是“美言”,可见他在审美方面更注重的是内容上的真和善,而不是形式上的美。 根据以上的解读,我们可以对《老子》的审美特质作如下归纳:第一,追求阴柔之美和 大道之美,追求安宁清净的审美理想境界。第二,注重真善美的完整统一和内在心灵的完美, 反对无益身心健康的审美活动,反对形式美。第三,现实生活中的美与恶是相因相成的,应 该透过表面现象发现审美的本质。第四,真正的美是无形无象、无声无味,与“道”一样平 淡而持久。总之,《老子》在审美标准、审美趣味、审美追求、审美境界、审美目的、审美 理想等方面都体现了必须合道和体道的思想原则,并在审美观上倾向于追求以真善为基础的 具有持久性的美,奠定了道家美学的思想基础。 四、小 结:时间与审美的统一 通过前文的分析,我们对《老子》哲学美学思想的认识初步形成了如下看法: 其一,老子对“道”的认识,是相当彻底的。“道”是什么?是宇宙的本原,是万物的 母体,是事物生化发展的动因,是无形无声无象无味的载体,是不可道、不可名、不可视、 不可闻、不可持、不可解的“物”,是玄之又玄的众妙之门,是最原始又最永恒的“物”,是 万物之奥,是人类乃至天地之根。今天,在人的意识中,有什么可以与“道”相匹配的呢? 只有“时间”。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发现老子所探讨的是一个古今哲人不断追问的时间 问题。从老子对“道”的各种表述,我们隐约可见一个以“道”作为语言载体的时间学理论 雏形。老子“道”论既然是对时间问题的一种回答,不管答案正确与否,其认识的深度无疑 是相当彻底的。 其二,老子对“道”的效法,是富于智慧的。老子描述了许多“道”的特性,可见他对 “道”是深切感知的。但他不是停留在无休止的追问之中,而是巧妙地借助“道”与“物” (即时间与存在)的关系,把“道”与“人的存在”联系在一起。换句话说,老子是从“道” 的视阈来探讨人生问题,并以人必须效法“道”为最高准则,因而具有相当广阔、全面、根 本的思想观念。老子的智慧,来源于“道”,取决于“道”,回归于“道”。“反者道之动,弱 者道之用”(第四十章),是老子悟“道”的智慧结晶,是其解决时间问题的思维方式。“道” 最让老子吸引的魅力所在,不是虚无,不是生化,而是清净与永久。所以,老子考虑问题不 是时间长河中的事物如何变化发展,而是事物如何象“道”一样具有永恒的时间性。明于此, 我们可以理解老子的一系列想法:要“弗居”(第二章)、“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 骨,常使民无知无欲”(第三章)、“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第四章)、“守中” (第五章)、“不自生”(第七章)、“不有”(第十章)、“专气致柔”(第十章)、“绝圣弃智” (第十九章)、“贵食母”(第二十章)、“不争”(第二十二章)、“复归于朴”(第二十八章)、 “知足之足”(第四十六章)、“无常心”(第四十九章)、“常自然”(第五十一章)、“塞其 兑,闭其门”(第五十二章)、“知常日明”(第五十五章)、“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 纷,和其光,同其尘”(第五十六章)、“为无为”(第六十三章)、“欲不欲”(第六十四章)、 “无知”(第七十章)、“求生”(第七十五章)、“功成而不处”(第七十七章)、“重死”(第

八十章)、“为而不争”(第八十一章),就是要体悟和效法自然之玄“道”,安养“玄德”(第 五十一章)而妙得“玄同”(第五十六章)之境界,从而让人体生命能与时间一样持之以恒 简言之,人要“无知无欲”,必须“和光同尘”(即与时间之道合同)。此为养生之秘。 其三,老子对“道”的体认,是有史可鉴的。老子作为周的史官,便于通览古史,具有 敏感而深沉的历史意识。《老子》中也的确有不少地方,可以证明老子对“道”的体认,不 仅是深思熟虑的结果,而且是对以往历史经验的高度总结。正是站在历史时间观的高度,他 才能更加深刻地理解短暂与永恒,判断谬误与真理,才能找到回归生命本真的“道”路。老 子也正是具有深刻的历史意识,才能沿着时间的线索追寻到万物乃至天地宇宙的起点,也才 能把时间中所发生的一切作为一个相当真实彻底的问题来加以思考。从时间的角度来论 “道”,使老子既成为了历史学家,也成为了哲学家。为什么呢?因为他所探讨的是一个真 问题,而不是假问题。这个问题,正是人类孜孜不倦努力探讨的时间问题。 其四,老子对“道”的阐述,是注重根本的。什么才是最为根本的呢?是“道”,是时 间,“道乃久”。对宇宙而言,“道”是本:对天地而言,“一”是本:对万物而言,“气”是 本:对天下而言,“民”是本;对家而言,“人”是本;对人而言,“精”是本。本就是基础, 是不可以丢失的。“道”是本中之本,是最原始又最持久的。因此,固本是最重要的。如何 才能固本呢?最理想的出路就是效法时间之“道”的自然运行方式。所以,《老子》通篇在 思考和阐述问题时,始终能站在“道”的立场上,坚持“合道”的原则,运用“道”的思维, 追求得“道”的理想境界。《老子》传承至今而越显智慧魅力的奧秘大概也就在此 其五,老子对“美”的看法,是与众不同的。《老子》的审美观是很独特的,有些观点 至今仍令人费解,如“为腹不为目”、“味无味”“大音希声”等。实际上,只要我们能从时 间问题入手,就会发现其与众不同的审美观乃是由他独特的时间观决定的。因为老子把“道 看作根本意义上的真善美的统一体,唯一称得上绝对完美的东西,所以他在审美问题上,总 是运用“道”(即时间)作为尺度来衡量一切,从历史时间中“物”的有无转化认识到“美” 与“恶”的相对性和互根性,从对时间之道的体悟中发现任何形式美都是应该摒弃的。老子 作为史官,对时间的理解首先是由古至今的历史概念,以至注重“以史为鉴”而固守人生的 根本。作为哲学家,对时间之“道”的不可知又不可逆是极其清楚的,以至坚持“合道”和 体道”的思想原则而求真好善,乃至追求时间与审美的统一。在《老子》中,并没有脱离 历史时间概念,也没有囿于时间谜团的束缚,而是直截以人为主体,以人与自然的整体和谐 作为处理时间问题的主要方式。为此,老子把人体生命的外在需求降到最低的限度,而把内 在需求提升到最高的境界,所以他所追求的是人体生命的天长地久,所思考的是如何在与天 地自然的和谐相处中,与天地自然获得同样的生机和生命力。既然保持生命是最重要的,那 么“为腹”自然就比“为目”更重要,内在的精神境界比外在的审美需求更为重要。既然认 识到效法时间之道是“归根复命”的唯一出路,那么就应该以“道”之“虚无”、“寂寥” “混成”、“根本”、“长久”等特性作为审美尺度来调和生活中的言行举止。为了使生命时间 与审美需求的关系得到协调一致,老子非常明智地“去彼取此”,因此他追求的是“大美 而不是“小美”,是内在的而不是外在的美,是持久的而不是短暂的美,是“合道之美”,是 永恒的时间之美。总之,老子的时间观是其思考一切问题的基础,是其哲学美学思想的根基。 [主要参考文献 ]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第三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4月版 [2]丁四新郭店楚墓竹简思想研究[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0年10月版 3][美]韩禄伯( Robert g. henricks)著、邢文改编、余瑾翻译简帛老子研究[M北京:学苑 出版社,2002年11月版

10 八十章)、“为而不争”(第八十一章),就是要体悟和效法自然之玄“道”,安养“玄德”(第 五十一章)而妙得“玄同”(第五十六章)之境界,从而让人体生命能与时间一样持之以恒。 简言之,人要“无知无欲”,必须“和光同尘”(即与时间之道合同)。此为养生之秘。 其三,老子对“道”的体认,是有史可鉴的。老子作为周的史官,便于通览古史,具有 敏感而深沉的历史意识。《老子》中也的确有不少地方,可以证明老子对“道”的体认,不 仅是深思熟虑的结果,而且是对以往历史经验的高度总结。正是站在历史时间观的高度,他 才能更加深刻地理解短暂与永恒,判断谬误与真理,才能找到回归生命本真的“道”路。老 子也正是具有深刻的历史意识,才能沿着时间的线索追寻到万物乃至天地宇宙的起点,也才 能把时间中所发生的一切作为一个相当真实彻底的问题来加以思考。从时间的角度来论 “道”,使老子既成为了历史学家,也成为了哲学家。为什么呢?因为他所探讨的是一个真 问题,而不是假问题。这个问题,正是人类孜孜不倦努力探讨的时间问题。 其四,老子对“道”的阐述,是注重根本的。什么才是最为根本的呢?是“道”,是时 间,“道乃久”。对宇宙而言,“道”是本;对天地而言,“一”是本;对万物而言,“气”是 本;对天下而言,“民”是本;对家而言,“人”是本;对人而言,“精”是本。本就是基础, 是不可以丢失的。“道”是本中之本,是最原始又最持久的。因此,固本是最重要的。如何 才能固本呢?最理想的出路就是效法时间之“道”的自然运行方式。所以,《老子》通篇在 思考和阐述问题时,始终能站在“道”的立场上,坚持“合道”的原则,运用“道”的思维, 追求得“道”的理想境界。《老子》传承至今而越显智慧魅力的奥秘大概也就在此。 其五,老子对“美”的看法,是与众不同的。《老子》的审美观是很独特的,有些观点 至今仍令人费解,如“为腹不为目”、“味无味”、“大音希声”等。实际上,只要我们能从时 间问题入手,就会发现其与众不同的审美观乃是由他独特的时间观决定的。因为老子把“道” 看作根本意义上的真善美的统一体,唯一称得上绝对完美的东西,所以他在审美问题上,总 是运用“道”(即时间)作为尺度来衡量一切,从历史时间中“物”的有无转化认识到“美” 与“恶”的相对性和互根性,从对时间之道的体悟中发现任何形式美都是应该摒弃的。老子 作为史官,对时间的理解首先是由古至今的历史概念,以至注重“以史为鉴”而固守人生的 根本。作为哲学家,对时间之“道”的不可知又不可逆是极其清楚的,以至坚持“合道”和 “体道”的思想原则而求真好善,乃至追求时间与审美的统一。在《老子》中,并没有脱离 历史时间概念,也没有囿于时间谜团的束缚,而是直截以人为主体,以人与自然的整体和谐 作为处理时间问题的主要方式。为此,老子把人体生命的外在需求降到最低的限度,而把内 在需求提升到最高的境界,所以他所追求的是人体生命的天长地久,所思考的是如何在与天 地自然的和谐相处中,与天地自然获得同样的生机和生命力。既然保持生命是最重要的,那 么“为腹”自然就比“为目”更重要,内在的精神境界比外在的审美需求更为重要。既然认 识到效法时间之道是“归根复命”的唯一出路,那么就应该以“道”之“虚无”、“寂寥”、 “混成”、“根本”、“长久”等特性作为审美尺度来调和生活中的言行举止。为了使生命时间 与审美需求的关系得到协调一致,老子非常明智地“去彼取此”,因此他追求的是“大美” 而不是“小美”,是内在的而不是外在的美,是持久的而不是短暂的美,是“合道之美”,是 永恒的时间之美。总之,老子的时间观是其思考一切问题的基础,是其哲学美学思想的根基。 [主要参考文献] [1]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第三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年 4 月版. [2]丁四新.郭店楚墓竹简思想研究[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0 年 10 月版. [3] [美]韩禄伯(Robert G.Henricks)著、邢文改编、余瑾翻译.简帛老子研究[M].北京:学苑 出版社,2002 年 11 月版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DOC)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共11页,试读已结束,阅读完整版请下载
相关文档

关于我们|帮助中心|下载说明|相关软件|意见反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